如此修齐治平,举案齐眉,本是陈矩的妄想。
可当他转世为邢夫人的儿子贾璋后,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1:女主是黛玉,不喜欢黛玉女主,不喜欢原创男主与黛玉cp的勿入(划重点)!!!
2:男主是古代人穿红楼,不知道原著情节,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是纯古人观点,不喜勿入!!!
3:黑二房和王夫人,不喜勿入!!!
注意事项:
1:每天零点到一点这个区间更新,会尽量日更。如果现实中有事没办法更新,会在评论区和大家说一声的哈。
2:入v必完结,感谢大家的喜欢,谢谢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比心。
3:会不定时捉虫,不影响阅读,恳请各位可爱的读者们批评指正!
感谢大家的喜欢与鼓励,鸦鸦扑闪着翅膀向大家鞠躬。
内容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穿书 爽文 科举 朝堂
搜索关键词:主角:贾璋,林黛玉 ┃ 配角:贾赦,邢夫人,王夫人,贾母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立意:贾三舍人的奋斗日常
年中/年终盘点奖章
2024年
年度佳作
(在年中/年终盘点活动中入选的作品将获得此奖章)
第1章 祠额清忠厂公归西,太白经天陈矩转世
陈矩,大明司礼监太监,东厂提督。紫禁城中所有内宦的老祖宗。
他四岁时老家蒙受天灾,一家人成了流民。
好不容易才在朝廷的镇抚下迁往北方定居,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又遇到了战乱。
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又正巧赶上宫里招收宫女太监。
陈父陈母便让陈矩兄弟几人抽签,谁抽中了,就把谁卖去宫里做太监。
陈矩那时还是陈三,他十分不幸地成为了中奖的那一个。
五两白银,换了冰凉一刀,从此他便是紫禁城里的小陈子。
从小陈子变成陈矩,他用了十三年。
从陈矩变成陈督公,他用了二十余年。
从陈督公变成老祖宗,他又用了大半生的时间。
在那么多的日日夜夜里,陈矩都保持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悲惨——即使他成了太监。
如果他只是陈三,那他可能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被老爷奴役,被衙役打骂,受尽无数的苦楚。
可他现在,荣华富贵,权柄滔天,都享受过了。
甚至还得到了大多数太监都梦寐以求的结局:善始善终。
他也该心满意足了,没什么好抱怨的。
纵然这些都是他自己苦心经营才得到的结果,但若是把这般的春风得意都归功于陈矩本人的本事,却也有些吃心。
时来天地皆同力,陈矩如此时运,也少不得老天爷对其的眷顾。
想想吧,此人生前为司礼监掌印兼提督东厂,如此大权在握之内臣在整个大明朝里都不超过一掌之数。
死后皇帝又给了他哀荣,就连老家的侄子都被他培养成了进士。
这芸芸众生中,又有几个比得过他?
虽说此生无儿无女,只是一个太监。但也过得风风光光轰轰烈烈,算是不枉此生了。
但若说了无遗憾,却也是假话。
人的需求是呈上升状发展的。在食不果腹时,陈矩只想要锦衣肥沃。而当他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他也会有不甘。
——以我的本事,若是出生在殷实清白人家,必能修齐治平光耀门楣,更能成为青史流芳的贤臣能吏,受世人敬仰。
而不是像如今这般,纵然清廉若许、耿耿忠心,可在世人眼中,他终究还是谄媚君王的佞幸。
更何况,作为身处深宫的太监,想要不失去皇帝的信任,他就得日复一日地算计人心,永不停歇揣摩上意。
绝无一星半点儿温情、一时半刻的喘息,更没有任何退路。
比不得外朝大臣。即使和皇帝产生了分歧,也有挂冠而去的选项。只要不做大奸大恶之事,总有一条退路在。
可陈矩他们这些内宦却是万万不能被皇帝所恶的。他们若是恶了皇帝,就离死不远了。
不过陈矩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对自己这个伺候了他半辈子的太监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在自己去世后,皇帝下谕命人设九坛拜祭他,又给他家的祠堂提了“清忠德顺”的匾额。
陈矩的游魂在头七里看到这些,心里颇为感怀。
惯来薄情寡义的皇帝记住了他的那点子忠心,总归没让他衷心错付。这也算是难得了。
头七后,陈矩任由空中无形的牵引拉着他的魂魄远离人间。
他暗自思量,既然头七还魂一事并非乡野杂谈,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现在这道非人力所能为的力量要把他带走,也就不令人讶异了。
不知他是否会去阎罗宝殿?还是会是化作飞灰?
没有,都没有。
他没有去阎罗宝殿,更没有化作飞灰。
而是浑浑噩噩地飘荡在空中,与那晨风夕月作伴。不知经过了何日何年,才被那股玄妙力量牵引至一处苍凉空阔所在。
陈矩根本无法辨别这里是什么地方。只能见到此处石台高耸,树木森森。石台之上,有两个道君对坐,正在论道谈禅。
这两个道君打扮不同。
左手边的道君着黑色织金道袍,头戴赤金七叶冠,气度尊贵威严。
右手边的道君手持拂尘,着羽衣长冠,比他小时候远远见过的蓝道君还要仙风道骨。
他们是神仙,还是和他一样的鬼魂?
陈矩并不害怕。
世庙老爷信奉道教,下随上意,宫中在内书堂读过书的内宦皆熟读道经。陈矩精通文义,更是其中翘楚。
但是陈矩生前并不相信这世间有神仙存在。
世庙老爷信仰三清,虔诚若许,不还是没有脱离生老病死的桎梏?
人君天子尚且如此,何况他区区一介阉宦?
但是此时,他虽身死,却未魂消。面前又突兀地出现了这苍凉景色,神仙中人。
这些非人力所能及的仙家气象推翻了他过去的刻板印象。但陈矩并不畏惧。左右他已经过完了圆融圆满的一生,本该死了,现在还有意识存在,这本就是大幸。
既如此,那还有什么好畏惧的?接下来是玉京金阙,亦或阴曹地府,都不是他一介凡人能够决定的。
况且,就算是入了阴曹地府量罪问刑,陈矩也问心无愧。
他陈矩固然做过提督东厂掌印太监,手里沾过不少鲜血。但那些事,皆是听从皇帝吩咐,并非他自己以权谋私。
且他若出生在好人家,自然有做朗月和风的权力。可他不是,为了活下去,他只能把这条路走下去。
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从不冤枉好人屈打成招,对于那些国朝的贤良干才也是能保就保。
连皇帝这个真龙天子都认为他清忠德顺,他又有什么好怕的?
他很少收受贿赂,并不搜刮民脂民膏。审理过妖书案,护过国本,也算有功于社稷。
如此功绩,总不会没积下一点阴骘。
若乾坤无私,他大抵是不会落得个下十八层地狱的下场。
想通了这些,陈矩的心思当即清明起来。
他见那两位道君好似没有看到他的到来,便远远站住,安静地听他二人讲话。
只听那左边的黑衣道君问另一人道:“神君,你不在二郎庙里纳福,怎么突然间来我这穷山恶水了?”
右边的道君闻言笑道:“我舅舅门下的太白金星转世历劫,如今已过八十世。修道之人讲究九九归真,星君他渡过第八十一世后便能斩却三尸,成就道果。这第八十一世转世之事,便被我那舅舅托到我手里。”
“百年前我纵观三千界,只见地府统辖的小世界里有一界出现太白经天之异像。但那方小世界里百年内都未有大贤大良者出世,毫无金星出世的迹象。便知此星象应在星君的头上,所以前来托你。”
黑衣道君嘲讽道:“没想到神君身为阐教门徒,竟然做了天庭忠臣?不知若是圣人尚在,会作何感想?”
右边的道君,也就是二郎神杨戬神色一肃:“师祖做减求空,超脱大千世界前往混沌。离开前命我等以大天尊为尊,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我与舅舅的仇怨,在母亲和妹妹得到自由的那一天就终止了。帝君何必如此嘲讽?”
“如今大天尊也想效法师祖做减求空,太白金星正是他选择的承接道果之人。金星归天后,就是未来的大天尊。你作为平心娘娘选择未来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与星君气运勾连,休戚相关。帮他未尝不是在帮帝君你自己?”
“今日帝君施以滴水之恩,他日便是涌泉相报。不知帝君意下如何?”
黑衣道君,也就是二郎神口中的帝君,即地府酆都大帝长眉略挑:“为那位星君开放冥界勾连的小世界,对我而言不过小事。”
“可是神君,你也要知晓我修道之人不可轻入刚成形的小界,否则可能会引起尘世崩塌。因此我地府对那些小世界的掌握程度很低。”
“十万年前,六位圣人纷纷做减成空,追随道祖超脱而去。一时之间圣位空悬,三界大乱,我地府也不可幸免。那时不少狼子野心的刑徒趁机转世到了那些人间小界,多不胜数。对于星君而言,那些小世界可算不上安全。”
杨戬大笑道:“便是有孤魂野鬼、风流冤家又有何妨碍。太白他气运冲天,哪是鬼祟可以近身?更何况大天尊还为太白星君准备了这个。”
杨戬言罢,伸手一展,只见一根充满生机的桃枝浮现在他手掌之上。
酆都大帝惊讶道:“壬水蟠桃的母枝?大天尊与娘娘竞也舍得?”
杨戬道:“我那舅舅做减成空超脱之后,娘娘就能像师祖母太元圣母一样凭借阴阳斡旋超脱而去。到了那个时候,区区灵根又算什么?”
“桃木克制一切邪术,只要星君带着此物转世,就可万事无忧矣。”
杨戬说完,掌心一翻。空中出现一盏流光道蕴的白莲宝灯。
陈矩立在远处,听他二人说话听得入神。突然间就天地翻覆,整个人被那宝灯拉扯过去,立于宝灯莲蕊之上。
陈矩心道,或许这二位神仙早就发现自己来了,只是刚刚不想搭理自己罢了。
此时情境大变,陈矩不是不心惊。
但几十年的宫廷生活下来,他早就喜怒不形于色,因此并没有失态之处。
他施礼道:“两位仙师请了。”
杨戬和酆都大帝知道他就是太白星君的转世之身,也不倨傲,皆回了个道礼。
互相见礼后,陈矩见他二人沉默,便主动挑起话题道:“适闻两位仙师所谈种种,实乃人世所罕闻。弟子愚笨,不能通晓。若蒙仙师讲解,弟子则洗耳谛听。若能有一愚之得,也是某的福气。”
杨戬心想,这太白转世了八十世,说话做事居然还是这副圆融周到的模样。
他向陈矩解释道:“陈君,尔乃太白金星转世。即将步入第八十一世,合九九归真之数。
“我乃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我身边的这位道友乃地府酆都大帝,特奉大天尊与平心娘娘之命前来助你。这最后一世,尔需立一世功业以和星象。他日归来,自有前程等你。”
陈矩暗想,他居然还是个有来历的?眼前这位仙师口中的意思是要让他重活一世去建功立业?
“弟子虽不知前世种种。但若如仙师所说,弟子可以重活一世建功立业,白得几十年阳寿。那弟子自是愿意的。”
“只是两位仙师刚刚所说的风流孽鬼,大天尊与娘娘恩赐的宝物能否应对?”
毕竟按照酆都大帝若说,他们这些仙人是不能无故进入人间小界的。
到时候遇了风流孽鬼,地狱刑徒,岂不是得他自己应付?
酆都大帝笑道:“壬水蟠桃,乃道祖赐予西天瑶池王母的先天之物。那些魑魅魍魉哪里挡得住?尔且放心就是。”
“众生蒙昧,唯它性灵。待你获取最后一世的功德金光,便可洗去胎中之谜,回归天庭。到时候,有一三界皆羡慕至极的正果等着你。”
杨戬补充道:“那方小世界里有太白经天之异象,正应在你身上。你去那里,承天所庇,遇难成祥,又有何惧?”
杨戬说完,手掌按在陈矩头上。倏然间金光湛湛,道炁氤氲。俨然是把那桃枝与陈矩的神魂合二为一了。
陈矩丝毫没有推拒。
虽说按这两位神仙的话,自己是有大来头的太白金星。但是既然他暂时还没有恢复太白金星的记忆,那他就不是太白金星,还只是陈矩陈万化。
而对陈万化而言,重生的机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他接着就是了。
而这两位仙君……
若他们是真的来送宝的,那他十分幸运。若他们存了坏心,他区区游魂,也拦不住人家。
所以不管真假,能多活一天是一天,活着总比身死魂消化作飞灰好。
谁都别看轻他们这些阉人对好好活着的渴望。
要是想死,陈矩早在做小太监受人欺凌时就去死了。
何必苦苦挣扎算计,熬到司礼监掌印?各种揣摩圣心,以保自己能够活到自然死亡?
“多谢两位仙师庇护筹谋,万化定不负所望,必修齐治平,以全大天尊心意。”
陈矩话音刚落,就闻到一股令人脑袋发沉的异香。须臾,人便昏了过去。
在昏迷前,他听那位神仙清亮空蒙的道歌声,只听:“深山清净地,道度有缘人。空言空自叙,黄庭方本真。前方之路,渺渺有重云!世间黎庶,唯此得天心!”
第2章 陈矩转世忘却仙神,邢氏有孕忌惮妯娌
陈矩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忘却了自己见过的二郎真君与酆都大帝。
他只记得自己去世后魂魄在虚空中飘荡,依稀记得好似是穿过了一片暗黑色的隧道。
在那之后,他就昏过去了。
苏醒后,陈矩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弄清楚当下的情况:他转世投胎进了荣国府大太太邢夫人腹中。
邢夫人是继室,不得大老爷贾赦宠爱。
娘家出身也不高,不得老太太青眼。
所幸这位夫人识得眉眼高低,明白谁才是她能安安稳稳地在这个家里过下去的根本。
因此一心奉承大老爷,如此才勉强得了几分体面尊重。
贾赦夫妻二人少有同房。
邢夫人本已绝了怀孕生子的指望,只一心一意攒钱养老。
因此在吃饭时觉得恶心她也没多想,只觉得自己是生病了。
还是在大夫诊断后才知道自己是有孕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邢夫人简直欣喜若狂。
往大了说,这世间少有母亲不爱孩子的,此乃母子人伦天性。
邢夫人自幼丧母,后来又丧父,亲缘寡淡。
如今有了嫡亲血脉,这种人伦天性比之他人还要更重一些。
往小了说,贾赦是个靠不住的丈夫。
对邢夫人来说,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才是她真正的依靠。
所以邢夫人直把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当命根子。
陈矩在她肚子里待着都能感受到邢夫人激动的心情。
贾母在得知邢夫人怀孕的消息后也很高兴。
她固然喜欢二房,不爱长子夫妇。但贾家子息单薄,现下荣国府第三代就贾珠、贾琏两个嫡出男丁。
这哪里有一点点大家大族枝繁叶茂的样子?
邢夫人怀了贾母嫡出的孙儿,老太太自然是喜欢的。
待前来报喜的王善保家的离开后,贾母对鸳鸯道:“你们大太太有喜,我心里高兴,你收拾出几根好参来,再把我那座白玉送子观音像给她送去!”
“和大太太说,让她安心养胎,有什么不足的只管和你们二太太说。若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派人去请王太医过来诊脉。”
鸳鸯喜气洋洋地道:“奴婢这就去收拾东西!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老太太这是又要抱孙子了!”
贾母喜欢鸳鸯说的吉祥话,嘴上却骂道:“你怎么就知道大太太怀的一定是哥儿?我可不是那种只爱孙儿的老太太,就是姐儿我也高兴。”
“若是大太太生了姐儿来,待姐儿长大了,我便和她讲这一桩故事,让她来拧你的嘴!”
鸳鸯笑着讨饶:“哎呦,老太太,您可饶了奴婢吧!奴婢这就给大太太收拾东西去!”
贾母由着鸳鸯去了。
心里琢磨着,日后得给邢夫人些脸面了。
往日她因她这长子媳妇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不喜欢对方,任由王夫人踩着她抬高自己。
可现下,邢夫人怀了贾家的后代,就算是为了孙子,她这个做婆婆的也不能再让王夫人把邢夫人踩到泥里去。
而且王夫人这些年下来一家独大,也渐渐张狂起来了,合该敲打她两下了……
“珍珠。”贾母叫道。
叫珍珠的大丫鬟放下手中捶腿的美人锤,脆生生问道:“老太太,您有什么吩咐?”
“你去二太太那儿,叫她过来,我有话和她说。”
珍珠应了,放下美人锤,掀开帘子出门往王夫人的院子去了。
东大院,正房
邢夫人拿着本书对着自己的肚子念书。
不知她是从哪里听说对着孩子念书好的,总之在知道这件事后,邢夫人就时常对着肚子念书。
邢夫人年轻时也是官家小姐。
虽说父亲死后家里落魄了,但她年轻时也颇学了几个字。
吟诗作画固然不能,但蒙书还是会读的。
不过陈矩前世在内书堂时已经学过这些蒙书了,因此对此也没多少兴趣。
只邢夫人一片怜子之心实是令人不忍辜负,陈矩不忍她白费力气,便也听了起来。
渐渐地,也生了些意趣。
温故而知新,倒也不错。
就在邢夫人念书时,鸳鸯带着两个小丫鬟捧着盒子过来了。
邢夫人见鸳鸯过来,叫王善保家的端茶过来给她吃。
鸳鸯知邢夫人殷勤,全是在看老太太的面子,而非她有多厉害。
因此她也不做恃宠生娇的张狂情态,忙拦住王善保家的笑道:“妈妈快止步。我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当得妈妈服侍?”
“就算妈妈想疼我想端茶给我吃,时间也来不及。老太太那边儿急着等着我回去回话呢!”
王善保家的听她如此说,知她不是婉拒,而是真的着急,这才罢了。
鸳鸯对邢夫人笑道:“老太太心疼大太太怀孕辛苦,特意叫奴婢过来替她看看大太太。还专门命我找了好几根压箱底的老参来,给大太太补补身子呢!”
邢夫人欣喜道:“老太太慈爱,媳妇不胜感激。姑娘回去和老太太说,我一切都好,明儿一早就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鸳鸯道:“奴婢一定转达大太太的话,不过请安就不必了。老太太说了,您怀孕辛苦,她免了您的晨昏定省,不用过去请安了。”
“她老人家还说,若您有什么缺的少的,直接派人和二太太说。若是身体不舒服,就派人去荣庆堂拿帖子去请王太医过府。大太太,等您生了哥儿,后头还有大福气要享呢!”
邢夫人喜爱鸳鸯的口彩,也不像往常一样吝啬,十分爽快地让王善保家的给鸳鸯拿赏钱。
鸳鸯推辞不过,只得接了。
出了东大院,鸳鸯打开荷包,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么厚的赏赐,便是老太太也是不常赏的。
没想到今儿却在大太太这里领到了。
跟着的小丫鬟奉承鸳鸯道:“鸳鸯姐姐,大太太赏了你多少?我看那荷包鼓鼓的呢。还是姐姐您有面子,人人都说大太太吝啬,您却有本事从她手里抠出钱来。”
鸳鸯笑骂道:“你这个小蹄子,倒是嚼起主人家的舌根子来了!大太太怎么样,是你一个小丫头能说的吗?”
“别说大太太如今怀了孩子,金贵至极。就是大太太没有孩子,她也是主子,不是咱们这些奴婢可以说嘴的!”
小丫鬟连连讨饶打嘴巴,对鸳鸯撒娇道:“我再不说了,再不说了!好姐姐,大太太赏了你这么多,可见是怀了小少爷心里高兴。您得了这么多的赏钱,可得记得请妹妹嗑瓜子儿。”
鸳鸯没好气地戳她的头,到底还是耐不住她撒娇讨好,答应她会去大厨房请秦嫂子给她炒一钵瓜子来。
只是不许她多吃,省得上火起疖子耽误了差事。
鸳鸯离开后,王善保家的拿出贾母的礼物给邢夫人看:“太太,老太太赏的东西都是顶顶好的,可见老太太重视咱们哥儿呢!”
邢夫人有自知之明,非常明白老太太重视的是她可能是嫡出哥儿的孩子,而不是她这个媳妇。
她早就清楚自己讨好不了婆婆。
贾母不喜欢贾赦,自然也不会喜爱她这个贾赦的媳妇。
既如此,她就不去白费力气了。
对她来说,讨好贾赦远比讨好贾母重要。
贾赦再不好也是贾母的儿子,她再好也只是贾母的媳妇。
她家境破落,没人撑腰。
在没儿子的情况下,贾赦就算犯浑要休了她,贾母也不会为她做主。
更何况贾赦也比贾母容易讨好多了。
她出身平凡,相貌也不过中人之姿,唯一长得出彩的地方也就是皮肤白皙。
但屋子里有无数娇艳妇人在那儿摆着,她根本就不得贾赦宠爱。
可是,只要她不管贾赦的事儿,做到大太太的本分,离二房与老太太的人远远儿的,贾赦就不会太为难她,出手也还算大方。
贾赦手里有钱——据说是贾赦祖母留下的私房。
这笔钱十分丰厚,所以贾赦不会从她手里扣她嫁妆钱花,高兴了还能给她一些贵重首饰。
看在钱的份上,邢夫人从不去触贾赦霉头。
渐渐地,她觉得日子不算太过难捱。
捧好贾赦,她的地位就稳若泰山。
府里都说大老爷贪花好色,东大院后面排房里的姑娘也是一茬又一茬地更换,可贾赦终归连个正经姨娘都没有。
想明白这些的邢夫人仍旧厌恶得宠通房的嚣张跋扈,但她还是忍下去了。
贾赦不就是因为她忍了这些才给她钱的吗?
她没个孩子,不攒钱以后老了怎么办。
邢夫人想,比起脸面,银子才是最重要的。
若惹恼了贾赦,她只会平添难堪。
倒不如以退为进,让贾赦出血安抚她。
色衰而爱驰,那些女人的花季长不过池塘里的荷花。
总之,只要贾赦不抬二房小奶奶,邢夫人就全然无所谓。
毕竟……
不管这些莺莺燕燕心里怎么想,面上还不是都得对她恭恭敬敬,给她老老实实地立规矩?
老太太厌恶姨娘,不喜庶出。
这些姑娘连个通房都不是,又有谁真的敢作妖?
她只消奉承好贾赦,混些养老银子就好。
反正贾赦有钱,从他手指缝里漏出来一星半点儿就足够她日后用了。
千好万好没有银子好,这个道理邢夫人没出阁时就悟透了。
也有人说她是大房的太太,正一品的诰命,合该有些体面尊严。
但她这个大太太连管家权的边儿都摸不着,又何谈威严呢?
邢夫人曾阴暗地揣测过,自己能够得到这个将军夫人的身份,或许靠的就是她寒门小户的出身。
她没有娘家撑腰,没有底气和二房抢管家权,所以才成了荣国府的大太太。
邢家好歹是官宦之后,娶她做续弦还不算太丢人。
即便她父亲去世后邢家就变成了破落户,但好歹也是官身。
邢夫人初嫁进荣国府时也曾想过要生个儿子做依靠。
但贾赦除了初一十五外都不住正房。
就算是歇在正房,夫妻两人同房也是极少的。这样的夫妻生活怎么可能能有孩子呢?
邢夫人本已死了心。
谁能想到她这么有福气?
就那么寥寥几次,她就有了。
王善保家的奉承邢夫人道:“老太太见您有喜如此欢喜,以后一定会疼爱太太的孩子的。”
“老爷知道太太有喜后也会愈发爱重太太,看那些小蹄子以后还敢不敢兴风作浪,和太太作对!”
邢夫人温柔地抚摸肚子:“这是老爷的儿子,老爷定会高兴的。”
她看起来十分憧憬贾赦听到她怀孕后欢欣的场景。
心里却在想,贾赦高不高兴她不关心,反正她是高兴死了。
没有孩子,等她老了她就得靠着先头太太生的贾琏过活。
贾琏不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怎么可能和自己一条心孝敬自己?
她可不想老了后还要去看继子和继子媳妇的脸色。
所以她才那般看重银子。
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总算不用提心吊胆了。
王善保家的是真心为邢夫人高兴。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她是邢夫人的陪房。只有邢夫人好了,她才能真的好。
邢夫人担心老了后要看继子儿媳的脸色,王善保家的又何尝不担心呢?
她的主子邢夫人是琏二爷与未来二奶奶的嫡母,好歹占据着孝道的大义,琏二爷不会真的不管邢夫人
但她们这些奴才就不一样了。
“除了老太太那儿,别的地儿都派人去报喜了吗?”
邢夫人问王善保家的道。
“奴婢都派人去了。红梅去了二太太那儿,红药去了琏二爷那儿。大老爷早上出门了,我家那口子带人出门去找了。”
几位姑娘还小,二老爷和珠大爷是隔房的爷们,不用特意派人告知这个消息。
邢夫人没发现什么疏漏,称赞道:“你办事向来妥帖仔细,我是千百个放心的。我要养胎的这些日子里难免会有所疏漏,你且仔细着些,帮我查缺补漏……”
说到这儿,邢夫人眯起了眼睛,压低声音嘱咐王善保家的:“别的都不去管他。只一个,那些小狐媚子和二太太那边都收买些小丫头盯着。不用特意探听什么消息,只求别让人钻了空子寻我的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