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景荣看着店面前始终不太多的人群,有点着急,他试探着问陈苒:“要不再做点油泼辣子?”
陈苒没有经营店铺的经验,但是她有丰富的被客人追的经验。
顺手又表演了一下颠勺,她又炒制出一盘被系统鉴定为3S级别的辣椒炒肉,有点满意地倒在一边的铁盘中,看着卢景荣开始制作汉堡。
“不着急,好好做菜就行了。”
自从厨艺臻至大成,陈苒反而更喜欢这种大道至简的家常菜。
她问清楚下一名顾客的忌口,顺手按照对方的喜好切更多的瘦肉片。
“只要好好做菜,食客会自己找上来的!”
陈苒这种“食客会从地里自己长出来”的观点, 卢景荣暂时还没体会到。
不过,这种快乐自信、发自内心喜爱做菜的情绪,确实是会感染人的。
尤其是正站在陈苒面前的食客。
从切菜到炒菜, 从火候颠勺再到调味,这样面对面地看着陈苒做菜, 总会有一种特别享受的感觉。
不管是看她切肉切菜,还是看她动作娴熟地颠勺炒菜甚至还能玩出花样,都能看出来, 这位厨师的功力一定相当深厚。
别说是做辣椒炒肉了, 连顾客要求加个煎鸡蛋, 这位厨师都十分认真。一边严整地给鸡蛋煎出完美的椭圆形, 一边给旁边等待的顾客讲解。
“要想让煎蛋的形状完美、又不借助模具,锅子一定要烧到极热。这样也更不容易糊锅。在家做的时候可以借助水滴判断, 水滴像现在这样圆滚滚地到处跑就好了。”
她慢慢地打鸡蛋下去,手极稳定又极有耐心,嗑鸡蛋的双手放得很低,蛋清蛋黄慢慢坠下去, 在极热的油温下迅速凝结。
“看!这样定型特别快,煎蛋就会很圆。”
之前做菜到处打工到处跑, 陈苒很少有小吃摊这种面对面跟食客交流的机会,她很乐意多跟食客说几句话。
不光是制作的过程中仔细询问顾客的口味加以满足,做完之后, 每每还会问一句,对方觉得是否合适。
“怎么样?你刚刚说不要太辣, 我顺手把辣椒的筋和籽都去掉,还行?”
陈苒听了这位食客的口音,听起来像是闽南语, 又倔强地也想吃辣椒,特地把辣椒多处理了一下。
“嘶……可以……”
食客的鼻尖都红了,但还在坚强地说话。
卢景荣看得乐了:“咱们这么多菜呢,干嘛都盯着辣椒炒肉啊,随便点!”
他和陈苒定下来的中式汉堡策略,可不是辣椒炒肉夹馒头啊!
两个人对中式汉堡的理解,是模仿从前一些挑着炉灶走街串巷的小担子,快炒快做。
“要什么菜都能做吗?”
排在后面的食客显然有点选择困难,看着摊位上的新鲜蔬菜,什么都想吃。
想了半天,她挑了一只茄子和一只西红柿:“我想吃肉沫茄子夹馒头,还想吃点酸味的……能做一起吗?”
“可以做。"
卢景荣继续煎馒头片,陈苒把洗干净的茄子和西红柿依次切滚刀块,顺手又跳刀切了一块肉。
茄子表面拍点淀粉,先下锅炸一下。跳刀切的肉粒下锅炒成颗颗分明,再把西红柿丢进去炒到出汁,把茄子加入大火收汤。
这次的煎馒头片,卢景荣没再加蛋液,而是直接夹好菜后狠狠地压了一下,递给对面的食客。
西红柿的汁水这么压了一下,立刻渗进了馒头里。肉沫茄子的味道本来就浓厚,再加上一点西红柿的酸香……跟馒头片别提多配了!
“随便点都行是吗?我想要鸡腿加土豆!”
陈苒顺手把一边准备的鲜鸡腿脱骨、利落地扒成一整片肉,鸡皮朝下煎制。与此同时,土豆削皮切成小丁,等到鸡腿煎熟,用铲子在锅里随便几下就切开,土豆定丢进去一起大火爆炒,加水略微收个汁。
这道菜时间稍长,可是拿到手的味道,让人觉得这等待仍然是值得的!
为了换时间,土豆是切成小丁与煎熟的鸡腿一起烩制了一下。节目组准备的黄心土豆质量很好,粉质的土豆被压成泥状,紧紧地扒在馒头与煎鸡腿上面。
用力咬下去一口,双重碳水的惊喜中,大火煎制的鸡腿竟然有点烧烤的烟火气和焦脆感!
“该我了该我了!我想吃酸甜口的豆腐夹馒头!”
这个就更简单了,豆腐切三角厚片,进锅炸至表面酥脆。陈苒一时兴起,拿锅包肉的技法做了个烹汁豆腐。
“鸡翅能不能做啊?我喜欢吃甜口的……”
陈苒正做得兴奋,这样让人随便点菜自由组合的感觉,可比做菜谱还有意思!
“甜口的鸡翅啊,那给你做个可乐鸡翅?”
正好,自从恢复味觉后,她随身总是带两瓶可乐。但为了健康着想,又总是克制自己喝可乐的冲动。
这可不就用上了?
她拎起菜刀,甚至挽了个刀花,一阵让人看不清的动作过后,直接把鸡翅中的骨头都剔了出去。
——毕竟是拿来夹馒头的,有骨头就没法吃了。
鸡翅先顺手焯个水,锅子加点油润一润,下可乐下鸡翅,陈苒顺手还丢了两枚话梅进去。
“自己在家做可乐鸡翅的时候,加两枚话梅,味道会更香浓些。”
节目组准备的灶火很足,一份可乐鸡翅很快做好,浓厚的汤汁看起来黏稠诱人。卢景荣把鸡翅夹好在馒头片里,顺手还给加了点刚刚做油泼辣子时候炸的花生和辣椒脆。
一口下去,咸甜口的鸡翅配上馒头,简直太好吃了!中间那一点香脆的花生和辣椒,简直是画龙点睛。
满满的咸甜香脆咽下去之后,那一股话梅味在口中慢悠悠地浮现,完全不带任何油腻,叫人只想再大口咬一口!
“我也想吃鸡翅的!但是可乐太甜了……”
“可乐太甜了啊,那做点咸香口的?吃不吃咸蛋黄?”
同样是脱骨的鸡翅中,先过油略炸一下,然后轻炒碾碎的咸蛋黄,待咸蛋黄炒起泡,迅速把鸡翅倒进去翻炒。
这样的金沙鸡翅和馒头片,简直是绝配!
“我本来就特别喜欢馒头就咸鸭蛋,这更好吃了!”
“辣口的能不能做?”
陈苒轻笑:“那不就是辣子鸡丁?”
脱骨剁块,腌制抓粉下锅油炸,锅中下花椒辣椒贬香之后再捞出底料,用满是麻辣味道的油翻炒炸好的鸡丁……
这样去掉了辣椒麻椒的香脆鸡丁夹在馒头里,一口下去,简直原地升天!
陈苒越做越开心,煎炸烹炒烩,各种蔬菜信手拈来。排队的食客连吃完都不肯走,在一边猛猛拍视频。
“这小鱼能不能做啊?”
当然能啊。
节目组准备的小活鱼很是鲜嫩,陈苒一番常规地没有油炸,而是把小鱼的两片肉片下来,中间大骨刺丢弃。
白生生的鱼肉腌制一下,进锅和鸡蛋一起摊成饼,趁着蛋液还没完全凝固的时候就把馒头片按上去。这一口下去,连一点腥味都没有,食客连连称赞,吃出了鲜虾堡的感觉。
柏敬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陈苒这一组,忍不住总结:“看来,这第三组领悟的中式精髓,就是现点现炒、花样百出了。”
不过,花样百出的炒菜汉堡让食客吃得格外开心,还没赶过来的粉丝团成员可开始急了。
“你们刷到了吗?虽然戴着口罩,但是那个身材那个颠勺的动作,一看就是陈苒吧?”
“肯定没错了,人民广场美食街,我正打车过去呢……我的天,怎么这么堵啊?算了我下车跑过去吧。”
“我刷到好几条笔记了!没有一条重复的,陈苒今天做菜疯了吧,怎么全是新菜谱啊?”
“我抗议呜呜呜,今天刷到的这些我一个也没吃过。我也想吃地榜厨师亲自做的可乐鸡翅!她甚至还告诉我们加话梅是秘诀……”
“陈厨师以后开店的话,开个这种汉堡店我也是愿意光顾的!”
“她甚至还特地给锅里勾火,跟顾客说新年红红火火!我也想要陈厨给我这种祝福!”
第一个赶到的是祝辰辰,在武馆训练的那些天可不是白练的。虽然武术还不会,但体能可相当不错,下车一路跑过去的她看着这里人还不多,大喜过望。
紧随其后的就是煮男和摄影师两人,不光能品尝好菜,还能再发一期视频,这种好事他可不能错过。
倒是一直没在群里说话的王钊山,到得很慢。
“老王怎么才来啊?真上年纪了是吧?”
王钊山这等小嘲讽不屑一顾:“当初不知道是谁被吐槽身体不行进不去武馆啊,我好歹也是混进去了吧?”
他高高提起手里的猪肚和鸡胗:“我去买菜去了!难得今天陈苒做菜做疯了,油爆双脆这种菜品夹在馒头里一定很好吃!”
粉丝团一杀到,瞬间,陈苒这间地处偏僻的小小汉堡店外面就排起了长龙。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看见这家店排得如此之长,一些本来并没打算往里面走的食客远远地就过来了。
这家位置最偏僻的店面,立刻变成了生意最好的那个。
只不过,由于是现切现炒,制作效率上肯定比另外两家店稍慢些。好在,陈苒和卢景荣从一开始定价就略高,算利润的时候不至于太吃亏。
陈苒更是祭出了在小组赛里亮过一手的同时颠两口锅的绝技,三口锅一起炒菜!
这一下,别说粉丝团的人,连路人也认出来了。
这个高高帅帅的女厨师,就是两京小组赛里的那一位!
队伍立刻越排越长了,柏敬第三次绕过来准备采访,挤了半天愣是没挤进去。只能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从店铺后门进去了。
不过,就算是从店铺后门挤进去,采访也很难进行下去。
——陈苒都忙得三口锅一起炒了,哪还有空被采访啊。
看着她脸上晶莹的汗珠顺着口罩往下淌,可是眼睛仍然是亮晶晶的带着笑意,柏敬也忍不住,在一边顺手帮忙洗了两只辣椒。
“新年红红火火!”
就算是忙成这样,她仍然尽量给每一口锅勾火,烹制每一道菜的时候都详细问客人的忌口。
柏敬依稀想起来,这次参赛的几家厨师,只有陈苒一个人没有所属饭店。
其他人的资料后面跟的都是XX楼XX斋,只有陈苒的名字后面跟的都是什么幼儿园鬼屋希望小学。
但是……从今天开始,就不一样了吧?他有预感,等到节目播出,陈苒一定会成为各大酒楼争相抢夺的对象!
这家中式汉堡店,真的很棒!
如果说另外两家中式汉堡店,是把西式汉堡换成了中式食物, 那么这一家就是从内往外对汉堡这个概念做了颠覆。
柏敬分别对六位厨师进行了采访:“卢师傅,您觉得这次比赛您有什么想法吗?”
六个小时的营业时间不算太长, 但一直炒菜也是个累人的活。卢景荣跟陈苒中间打了两次替班,脸上也微微有点疲色。
“实不相瞒,从做厨师那一天开始, 我就没在这样的小摊子里做过炒菜。”
卢景荣当年在国营饭店的时候, 就师从吴超美, 等到市场经济化之后, 更是直接在各大饭店酒楼做主厨,别说这样的小吃摊了, 小一点的饭店都没去过。
可是,今天这样的情景,却给了他一种别样的感觉。
“这样面对面地听食客说自己的口味,确实给我很多启发。不光是接触了更多的食客, 还有这个自由组合菜谱的形式,给了我不少新灵感。等比赛过后, 准备再试试,能不能给菜谱上多加几道。”
一开始来参加这次比赛,卢景荣还真没觉得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厨艺上的收获。
厨艺比赛嘛, 大家碰碰面、虚伪地寒暄一下,然后做点看起来有难度的菜谱。刷刷存在感, 回去开个账号。
当年那些老评委,不少现在每天开直播教做菜,然后购物车里挂一堆锅碗瓢盆, 每天都不少赚钱。
他年纪大了,现在出来赚点钱,不丢人。
卢景荣想起来,上一场比赛中,陈苒点评他油爆双脆的评语:
“卢师傅这一道油爆双脆,基本功十分扎实,不论是用料、还是火候和调味,都很扎实。”
“但有一点,或许是做过太多次,流程太熟练太机械化,没有根据材料的变化做调整。”
他当时对这一点没有太深的感受,可是今天看着陈苒随着顾客的喜好花样百出地做菜,突然让他的心里有点涟漪。
和陈苒交替炒菜的那段时间里,卢景荣也开始按照顾客的口味和喜好炒菜。
对他这个级别的鲁菜师傅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却是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哪怕是过年在家下厨,他也是中规中矩做一桌子富贵寓意的菜谱,从来没想过做个什么巧思。
卢景荣侧目看了一眼陈苒,心里突然想起来业界内对如今愈发低迷的鲁菜的评价。
“鲁菜,成也规矩,败也规矩。当年作为官府菜的时候,从刀工到调味都有规矩,这是长处。”
“可是一旦到了市场化的时候,这样的规矩菜式,被其他菜系打败,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柏敬的插话打断了卢景荣的沉思:“卢厨师,那您觉得,您以后还会尝试这样的方式吗?更多地跟食客之间进行交流?”
“我会的!听说师姑是到处打工才练就了这样一身厨艺,今天的这场比赛也让我思考良多,我准备之后向师姑多多学习,也试着拉近跟食客的距离,试试去其他店看看。”
卢景荣这一段采访播出来的时候,电视机前不知道震惊了多少人。
“怎么就叫上师姑了?陈厨师辈分这么大的吗?刚收的侄子?纳头便拜?”
“这卢厨师看手艺也很厉害的样子,以后可以到处抓的厨师是不是又多了一位?”
吴超美一口酒差点呛着,常念赶紧过去给她拍背:“我记得你以前收的徒孙都有不少徒弟了吧?这下子小苒苒这辈分可越来越大了……”
大部分观众都对这小段子喜闻乐见的时候,餐饮从业者注意的却是其他。
这位陈厨师可还是自由身呐!
从几场比赛看下来,这位陈厨师的厨艺,已经不仅仅是精湛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她这么小的年纪,愣是靠着厨艺折服了节目上众多前辈,如果谁挖到了这位厨师到自家店里……
想想吧,她今年才25,就算是到55就退休,那也是稳扎稳打的三十年江山!
这厨艺、这泼天流量……
甚至还有人观察到了中式汉堡店门前的排队委员会:这位陈厨师还自带一个相当忠实的粉丝团!
这样的厨师挖到手里,可不就是妥妥的摇钱树?
陈苒的陈家背景,当她在市内小饭店找工作的时候是阻碍,大家都顾及着地头蛇,生怕陈家给自己搞点什么小动作。
但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成为阻碍了。
甚至连当初被港媒百般嘲讽的那位三少,如今的口碑也稍稍反转了一下。
不过,不管外界多么喧嚣,能联系上陈苒的人……还真没几个。得益于之前的打工被追经历,陈苒的反追踪技巧和厨艺是同一档的。
第二场中式汉堡比赛后,陈苒的得分19分,她同一组的卢景荣以18.1紧随其后。
这一场两京厨艺大赛的冠军,应该就在这两位厨师其中选出了。
0.9的分差,随时可能被超出。如果决赛的分值重一点的话,同样是15.5分的江停和马师傅也随时可能追上来。
不过,即使比赛如此胶着,几天下来,选手之间的气氛也相当不错。
陈苒替江停抗议节目组出题的举动,算是这次比赛中的一次破冰。此后,大家一起赶飞机一起起居,偶尔的切磋厨艺也是互有收获。
这样不同菜系的顶尖厨师聚在一起的时候可太少了。
不过,就剩下最后一场比赛了。
“这一场,估计节目组要玩个大的了。”
“没事,咱们赛场上拿出点儿真功夫,也给全国人民拜个好年不是?私底下有空咱们自个联络自个的,我那可有不少好酒!”
“我敬陈师傅一杯,陈师傅你就喝可乐就行,可乐就行。”
马师傅端起酒杯站起身,看着陈苒还是倒了半杯啤酒,嘿嘿笑了两声。
“陈师傅,我跟您没打过什么交道,但是跟您家那位老爷子打的交道可多。我只能劝您一句,别回去!”
其他几位也纷纷附和。
“陈师傅,您这手艺,海阔天空尽可去得!”
“对,往大城市去!”
江停说得更直接:“最后对上陈云从,千万别念旧……”
摄像头还对着呢!
卢景荣轻咳了两声,把话题岔开:“咱们今天喝得开心,等到明天决赛的时候,就各凭本事了。”
第三场比赛,就是这次两京厨艺大赛的决赛了。前两场比赛更多地带着些娱乐属性,第三场的竞技属性就更浓重一些。
“第三场比赛,就是我们本次两京厨艺大赛的重头戏了,也是最后的决赛。”
第二天一早,六名厨师被接到了比赛场地,也就是一开始抽签的演播大厅。
演播厅早已布置好,与第一次厨师□□不一样,这一次的评委席上,端坐着几位评委。
柏敬早已在场地正中央开始介绍本场比赛。
“本场比赛,不设任何主题,仅对食材的范围做出限定。每位厨师自选三道菜肴,一道纯素、一道肉菜,一道鱼类,最终由三道菜总共的分数,计算本轮评分。”
与之前两场充满趣味性的比赛相比,不得不说,第三场比赛就是中规中矩的厨艺比赛了。
陈苒思考了一番,纯素选择了手撕包菜,肉菜选择了九转大肠。
按照来之前常念对她进行的一番培训,这两道菜都算是竞技菜。
普通食客吃着这几道菜也觉得好吃,但可能不会给出太多评价。但越是专业的评委、做过菜的厨师,越能明白这两道菜的难度。
此刻,柏敬也正在介绍评委席上的五位评委。
“这位是知名作家赵昱女士,她的散文集想必在场大多数人都读过,其中关于美食的介绍令人非常深刻。”
除了第一位评委是位作家,其他四位评委,都是厨师出身。
整场比赛要做三道菜,时间上相当紧张。把几位评委介绍过一遍的时间,赛场上的选手们已经都选好了各自的食材,开始动手了。
有了几位专业评委,点评霎那间显得专业起来。
“这位马师傅的菜我试过,一开始学川菜、后来转了淮扬菜,做菜很有巧思。选了豆腐,看来肯定有一道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很好的表演菜啊,也适合比赛。就是不知道能切到多细,不过既然能选出来,肯定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哦,江师傅拿了好多食材,拿了东星斑。不得不说,粤菜师傅在做海鲜上还是颇有胜场的……”
“卢师傅选的是葱烧海参……这也是卤菜名菜了。素菜应该是奶汤蒲菜。”
一众厨师里,陈苒选取的食材是比较少的了。
一颗圆白菜,一挂大肠头,还有一颗鱼头。
“这位陈厨师信心很足啊,节目组准备的食材好的可不少,她选来选去就这么几样。”
一众评委中年纪最大的郑许口中啧了一声,忍不住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其他的评委或许没亲身经历过那个众星熠熠的年代,但是他经历过。再结合此前看过的选手资料,对这三道菜莫名生出了些许期待。
“不得了啊,常念教的手撕包菜,吴超美教的九转大肠……再来一个淮扬三头宴的拆烩鲢鱼头,许老怪教的吧?”
陈苒已经在洗大肠了,郑许微微眯起眼,看着灯光聚焦下的陈苒。
当年那个众星熠熠的年代过去了,不过,新星也已经冉冉升起。
在场的六位厨师全算得上是顶流, 光是拿到食材开始备菜,就叫人看得心旷神怡。
专门有机位对准评委,全程收集他们的议论, 用来后期剪辑。毕竟,很多专业操作是普通观众看不出的。
“这位江停师傅这手法, 嚯!漂亮!”
一条漂亮的东星斑被她那在手上,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好了。连上给鱼开背的时间,前前后后也不过就用了三分钟。
“这手法确实顶级, 看得出在此中浸淫多年了。这位江师傅年纪也不大, 我曾经品尝过她的烧鹅, 也是极品。只不过比赛时间所限, 今天没有这个口福了。”
“确实,厨艺比赛还是有些限制, 不然粤菜师傅肯定会搞一道佛跳墙出来比一比的嘛。”
不光是江停,在场的每一位大厨手上可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每一位都是结结实实从小组赛里闯出来的。
正是备菜时间,不光是江停,所有人的刀工都秀得一众评委头皮发麻。
卢师傅是鲁菜出身, 最讲究基本功的流派出身的厨师,刀工这一方面自然没得说, 玉兰片被他切得几尽透明。
还有秀拆骨功夫的,秀双手切的,当然, 最夺人眼球的还是文思豆腐。
“决赛上直接上文思豆腐,这位对自己的手法非常自信啊。”
“确实……”
评委一边点评, 一边给马师傅浅浅记了个分数。
作为专业评委,厨艺比赛的打分自然不能随便,要从刀工、调味、翻勺等几个方面打分, 最后记一个总分。
而在场的几位厨师也都是明白这些规则的,因此大家对比赛菜品的选择,也会从得分点着手考虑。
几位评委在下面一边记录一边笑:“这次来比赛的厨师都很鬼啊……”
唯一半个外行评委的美食作家赵昱有点听不懂这话,忍不住问:“很鬼这句话怎么说呢?”
毕竟摄像机在对着,评委赶紧解释:“这个鬼可没什么不好的意思啊,只是说这几位厨师都很精明,很灵巧,是褒义词。”
另外一位评委给赵昱解释:“您没经历过厨师考级,可能不知道,这里面好几个菜都是标准的考级菜啊,哈哈哈。”
确实,面对专业评委的时候,还有什么菜比直接把考级菜拿过来更合适呢?
“哈哈,我可不是吐槽的意思啊,这么做还真没毛病……”
“确实,特级厨师晋级可不就是这几个菜!这几位在晋级的时候,想必已经翻来覆去把这几个菜做熟悉了吧。”
赵昱点了点头,望向了最年轻的陈苒:“既然是这样,那这位小厨师看起来应该很厉害吧,这么年轻就过了特级考试……”
为了主持节目已经熟练背诵选手资料的柏敬过来插话:“陈厨师迄今为止,还是初级厨师。”
大家的目光一起看向陈苒。
“以陈厨师的年纪来看,确实应该只是初级厨师,执业年份都够不上中级吧?”
“应该不够……陈厨师才25岁,真年轻啊。”
“而且从选材上来看,陈厨师的这几道菜,没有一道是传统意义上的竞技菜。”
在其他选手秀刀工秀得火热朝天的时候,陈苒这边的鱼头和大肠都已经入锅开始煮,而她本人则在撕包菜。
赛场上的对比十分明显:其他人的菜刀上下翻飞,陈苒则在沉静地掰着包菜。
“这个是要做手撕包菜吧?我在家也做过!这道菜如果在厨艺比赛上做出来,是不是就没什么看点了?”
这话说出来,几位评委都沉吟了一下。
手撕包菜这样的家常菜,确实很少会出现在赛场上,但着绝不能说这道菜没什么看点。
“不,恰恰相反,这道菜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做。”
郑许点点头:“赵作家有没有听说过素斋大师常念?曾经做过几次国宴的这位,她的拿手菜就是手撕包菜。”
“这道菜的难度其实很高,因为材料平平无奇、做法平平无奇、甚至调味也平平无奇。难度都不在程序上,难度全在厨师的把控上。”
“确实……就这种全靠厨师把控的菜,才是真难。”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到底是没经过比赛的选手,才会选出这种菜来。哪怕是常念当初上烹饪技能大赛,也没把这样简单的菜拿出来。
这种菜的评分,全在厨师一念之间。
几位评委的面色都有点复杂,只有赵昱心里没有这种想法,兴致勃勃地看着陈苒做菜。
虽然写过不少关于美食的散文,但她下厨的经验很有限,唯一能说两句做法的,也就是这一道手撕包菜了。
看着柏敬凑过来,两个人甚至还交流上了。
“我在家炒这个菜还挺受欢迎的!不过就是经常出汤,上桌之前我就偷偷把炒菜出的汤倒掉……”
赵昱笑道:“好的,柏敬老师您这个经验我学会了,下次我做菜也试着把汤倒一倒。”
听着两个人交流的“经验”,郑许忍不住失笑,正好看见陈苒开始炒菜,忍不住借着这一幕给两人讲解。
“这个菜是最地道的火候功夫菜,在家里做菜很多人都不敢开大火,这样是炒不好这个菜的。一定要用大火,千万不能怕糊了,大胆地炒,就足够你这道菜更上一层楼。”
借着他的这一席话,陈苒的一盘手撕包菜已经出锅了!
在场六位厨师,这也是第一道做好端上来的菜品。从下锅到出锅,连一分钟都不到。
翠绿奶白的包菜,叶片外侧微微带着一丝金边,整盘几乎看不见多少汤汁。
赵昱夹起一筷子包菜放进嘴里,眼前一亮!
“这个火候,控制得太好了!又脆又嫩,再多一秒这个菜都要软烂,再少一点,恐怕又没断生。”
“刚刚郑评委说这道菜是个火候菜,我觉得,这个火候真不错!”
照例来说,赵昱说了这么一句话,下一秒郑许就应该接话了。可是摄像头已经拍了过去,他却仍然微微皱着眉头。
柏敬看着他有点皱眉但又不说话,赶紧居中插科打诨:“郑老师来指导一下我们的后辈厨师,您说说,这盘菜在哪些地方还有没有什么改善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