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是的,通过这个所谓的共享组织,目前国安局已经排查了一遍全国一些重要的科研基地的工作人员,又从里面揪就出了两三个表现明显不平常的人,而且可以确定,已经有一部分比较机密的技术被泄露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被泄露的技术都并不是军工和能源方面的。
可以说这个组织有了刘金弘的加入绝对是个很大的突破,空气电池的研发一直是各国能源部的重中之重,现在熠国跑在前头,假如真的让刘金弘得逞了,那么熠国的损失可不是一点半点。
只可惜刘金弘是那种比较天真,或者说是比较单蠢的人,一直打听是谁改良了空气电池,想要为他的组织多拉拢一些人。
这个隐姓埋名无人知晓的天才科学家就做出了改良空气电池,提出重要思路,否则他们的研发根本不可能这么快成功。这样的人当然引起了刘金弘的注意,他十分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然后想要拉他一起进入共享组织。
“如果人人都像你们这样自私,那么我们只会抱着一起死,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发展!”刘金弘如是说道。
负责问他话的老徐十分无语:“照你这么说,其他国家怎么还没跟咱们分享技术呢?”
刘金弘振振有词:“谁让我们现在更先进呢?现在无论是能源还是农业,这方面都是我们更厉害,我们就应该承担起大国责任!”
老徐:“……”
有些话是跟他说不通的,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用自己的思路反驳过来,其实老徐只是想从他嘴里挖出更多成员的信息。毕竟像刘金弘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其实加入这种组织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很明显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坏人是知道自己很坏的,只有傻子才不知道自己傻。
老徐叹了一口气:“所以你已经大公无私地将自己的成果分享出去了?”
刘金弘嗤笑一声:“那当然。”
老徐:“你是通过什么渠道分享的呢?网络上吗?还是现实中转交?”
刘金弘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闭着眼睛:“无可奉告。”
见他这副样子,老徐也不着急:“怎么,你们不是共享吗?让你共享一下如何共享怎么就不行了?”
这回轮到刘金弘无语了:“……”
老徐眯着眼睛看着他,手里拿着的其实是一份可疑的名单,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几个加入共享组织的研究员的人格分析和年龄分布,其实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有这个闲心加入的共享组织的人一定是没什么生活压力,也没有什么迫切往上爬的事业心。
他们没有贫穷过,不像老一辈的科学家们那样知道优渥的生活来之不易,只觉得一切唾手可得,感觉自己享受着的社会资源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得到的。
他们也没有焦虑过,现在新一代的研究员也渐渐进入了各个基地和实验室,人才那么多,只能拼命努力学习,这一代年轻人都知道世界是不公平的,想要有更好的生活,想要专心地做研究,只能比别人更卷。并不像这些中年人一样占着时代的便利,在国家缺人才的时候开始做研究,竞争没那么大。
所以他们就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还在挨饿,没有饭吃,他们并不想把自己的饭菜给那些人共享;
世界上有许多许多人没有房子住,自己的房子被海水淹没,有家不能回,他们也没想要想办法解决困难地区的居住问题。
唯有科研成果,而且还是别人的科研成果。——哪怕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也是团队的,不单单属于他自己。
给出去不痛不痒,不会对自己舒适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只要随意的泄密一下,就让自己变得高尚无比。
真是个好主意啊。
老徐手上的名单上全都是这样的人,接下来就要开始排查了。
而在他的名单上,姜省能源研究基地,马尧教授赫然在列。
“爸,咱家那个揣着羔子的羊卡槽子里了,我拽不出来!”
安静的小村里,外头大雪纷飞,郭曼正在羊圈里弯着腰使劲地拽着卡进食槽的大肚子母羊,在她身后的架子上还安装了一个摄像机,正在拍摄着视频。
已经连着下了四五天的暴雪,家里养了三十几只羊的郭曼真是有苦难言。
这种有苦难言并不是说她觉得喂羊很烦,而是因为雪太大了,不光是天气冷,更是因为厚重的雪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比如说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先用力地推门,推出一条缝的时候就要在屋里拿着铁锹将堵在门口的雪铲走,否则门根本就被雪压得死死的,不可能打得开,人也出不去。好不容易出了门,还要爬到屋顶上去清理屋顶上的厚厚积雪,因为雪太多,大家院子里都快装不下了,只能堆到村外以及村上水泥路两边的空地,现在那里已经堆满了各家运出来的雪,像一座座矮山一样;
再比如说去仓房屋,也就是仓库去拿羊的饲料和干草就又很麻烦,羊圈和仓房屋虽然是连着的,但因为他家里养的羊不少所以当时建仓房屋的时候往大了建的,房屋的面积很大,门又在另一边,所以每一天都要将这一段路的雪一天三次铲个干净,否则走路就容易打滑。
这也亏好郭曼家里平时有囤吃的东西,否则这要是还要出门去买东西只会更麻烦,连村上的小超市这两天都没去进货呢。
而另一边,郭爸听到了女儿的喊声也马上跑出来:“啥玩意儿卡住了?”
郭曼用手指了指躺在槽子里面来回扭动挣扎的羊大姐,叉着腰:“它不知道啥时候就卡在里面了,我咋拽都拽不出来啊!”
郭爸一看那羊的囧状,忍不住扑哧一乐:“哎哟。”
满脸无辜的母羊已经扭动了好半天,都有些没力气了,不过这回父女俩一起抓着羊腿使劲儿往外一扳,被卡住的大肚子终于脱离了食槽。
解决了这个麻烦以后,郭曼就继续喂羊了,郭爸上前去帮她拿着桶倒干草。
“唉,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去放羊,这羊天天圈在这里也不行。”郭爸叹着大气。
郭曼又把旁边的玉米粒倒在槽子里,一边干活一边说道:“最近你就别寻思了,你瞅瞅这雪下得这么大,出院门都费劲,别提去放羊了,外头的雪都能把羊给淹死了。”
郭爸继续叹气:“我都知道。”
可知道归知道,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念叨,像他们这样的畜牧养殖户也很不容易。
尽管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前阵子高温天气虽然也很热,但也坚持下来了。
可是气温骤冷可不是一件小事,人不适应,羊也不适应,现在他们一家人也算是起早贪黑的看着这些羊,期待羊能够顺利地长肥长大,卖个好价钱。
“这天气简直不给人活路。”等郭曼喂完了羊,拿上摄影机,两人就一起冲出羊圈往家里跑。
因为气温足够冷,所以雪落在衣服上也不要紧,回屋稍微抖一抖就都掉下来了,并不会把衣服弄湿,郭曼把身上的羽绒服抖干净之后就挂在了衣架上,只穿着毛衣走进里屋。
像他们这种住在村子里的并没有统一的供暖,不过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暖气,可以自己烧暖气。所以在屋子里并不冷,毕竟现在外头的温度已经下降到了零下28度,不烧暖气是不可能的。
郭爸在厨房做饭,郭妈因为感冒在隔壁屋里炕上睡觉,郭曼在炕上支起小桌板开始剪视频。
为了赚点外快,郭曼平时就会在网络上发一些关于自己干农活养羊的视频,有的时候郭爸做锅包肉,郭妈蒸粘豆包这种厨艺类的视频也都被她完整的拍下来发上去,几年累积下来也有了八万多的粉丝,偶尔接一点推广广告也是很不错的。
郭曼把视频剪辑得差不多后,就开始配音了。
“宝宝们大家好啊,最近我们这里下了好大的雪,已经封路了,我妈前两天感冒还没好,现在温度还又降到这么低,我们都不敢出门了,真的很担心……”
其实在环境灾变之前,他们这里的气温也是很冷的,但最近几年一年比一年暖,一开始说是暖冬,后来就根本不说了,因为冬天太暖,原本就是一场灾难。
就在郭曼马上要配音完成的时候,厨房里传来了她爸的声音:“闺女,放桌子吧,饭做好了。”
郭曼于是先把电脑放在一旁,跳下炕,走到厨房,把炕桌搬进屋子里放上,郭爸则是端着菜走出来。
今天他炖了一锅羊骨头,羊汤炖的白白的,里头还放了一些大白萝卜,香喷喷的,配上酸辣土豆丝,电饭锅蒸了点米饭,一家三口也就够吃了。
郭曼惊讶道:“爸,你咋炖了这么多羊骨头?”
感觉上次杀的羊的骨头都给炖了,这得吃好几顿了。
郭爸显然对这一锅羊骨头还是比较满意的:“怕啥啊,反正饿不着你,咱家三十几头羊,这雪要是一直下的话爸就再杀。”
睡了一觉舒服很多的郭妈也过来了:“实在不行就杀。”
郭曼:“……”
郭曼心说羊也是够倒霉的了,但细细想想,这种天气要是一直持续下去,这都是储备粮啊,也就没说什么了,夹起一块羊骨头。
结果她刚要啃,电话就响了。
打来电话的是村上的王会计——当然啦,在这种特殊时期,甭管什么会计还是村长,大家都是做差不多的工作,都很忙。
“喂,小曼,你是不是没看微信?看一下群里的通知,看完了记得打卡!”
郭曼放下筷子:“啥通知啊?”
她一边说着一边点开微信里的全村通知群:“啊?啥叫今天下午3点开始要下雨夹雪啦?”
不是一直下的都是雪吗?
王会计似乎有些忙,只是匆匆解释了一句:“咱也不知道,反正上面通知了,估计这是要用什么科学手段把天上的云彩处理一下,总之下了雨夹雪可能会上冻,你们提前做好准备哈。”
郭曼:“……哦。”
王会计通知完这件事就挂了电话,估计是去给别人打电话了,毕竟有很多村上的老人更不看微信。
郭曼挂了电话,咬了一口软烂的羊肉:“下午别出门了爸,说是下雨夹雪,但是温度这么低,整不好就得下雹子。”
真不知道上头是咋想的,这会儿下雪好歹是轻飘飘地落到地上,就是除雪比较麻烦。但是如果下冰雹的话,想想就很可怕……可反过来一想,如果暴雪继续这样下,他们就不是每天清理一遍屋顶了,爬到屋顶上也是很危险的,真是左右为难。
然而不管郭曼他们怎么担心,雪在下午2点多的时候就渐渐变小了,一开始是暴雪,然后变成鹅毛大雪,最终变成了细小的雪粒子。
下午三点多,有淅淅沥沥的雨落了下来,雨水冰凉,落在雪上很快形成了一个个的冻起来的冰坑。
当然从外表上看,雪确实是被浇地化了不少,路上出现了湿漉漉的痕迹,而后又很快结上冰。
整个郭家堡村没人出门。
直到下午6:00,一辆长得奇模怪样的化冰铲雪车进了村。
它像是一辆没有车头的卡车,车轮上方有一个雷达扫描仪,会自动识别路况,将路上结的冰、路边堆的积雪铲除,车尾部还有一个吸尘器,将被铲除的冰块吸到车里。
总而言之,这辆车在天色已经黑了的时候进入村庄里,无声工作,然后在第2天天亮之前撤出了村子。
郭家堡村的村民们一大早起来就发现村上路两旁厚厚的积雪和水泥路上结了冰的路面全部被清洁一空,积雪和冰块都不见了!
昨天还在抱怨的郭曼:“……”
这是什么田螺姑娘除雪版?
她站在自家里院门口,怎么想也想不起昨晚自己熟睡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这到底是谁把这么多的积雪和冰都铲除了,而且还没发出什么刺耳的声音?
深藏功与名的全自动除冰铲雪车此时已经将融化了的雪水排进了附近的河里,如果将那些积雪一直留在村里或者是村庄附近,等之后温度上来了,大量的积雪融化,排水系统不完善或容量有限,这些雪融水可能无法及时排放,严重的就会出现融雪洪水。积雪和融雪还可能对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造成压力,可能导致房屋和墙壁损坏。
基于以上的原因,应急部门在设定这最新款的智能车运行程序时,就设置地让它们将村庄里的积雪和冰块融化后排入河水中。
没错,是它们。
目前已经有5000余辆化冰铲雪车紧急投入使用当然因为熠国地盘真的很大,因此这5000辆铲雪车也只分布到了蒙省和附近的乌龙省部分地区。
但是不要紧,因为这些铲雪车的制造厂商还在不停地生产……
钟黛撑着下巴看着电脑,上面设置的脚本在不断地复制着铲雪车的图纸,复制完成之后,钟黛就会按下确认键,然后在她面前的大块空地上就会出现一共十辆铲雪车。
是的,现在投入使用的5000多辆铲雪车都是钟黛这两天加班加点复制出来的。
10辆铲雪车,钟黛的脚本需要用到三分钟左右才能一笔一划地快速画出来,然后钟黛点击确认,这10辆车就会成真。
钟黛觉得真是赚大发了,不用自己动手画,还能直接把自己变成生产车间,就是这样纯复制粘贴有些消耗精力,她甚至都想在这个仓库里吃住了。
可惜她这个想法被任部长否定了,任部长还规定了她每天最多画8个小时。
这么好的领导打着灯笼都难找,钟黛只好用剩下的时间去研究黄教授新拿来的小麦种植基地图纸。
等到钟黛持之以恒的复制粘贴到了8000辆铲雪车以后,任部长脸色不是很好的带着一个剪着超短发的兵姐姐进来了。
“小钟,这位是曾梓希,是咱们新给你安排的警卫员。”
钟黛眨巴眨巴眼睛:“那叶昭呢?”
任部长:“叶昭也依然是你的警卫员,从今天开始,她们两个都会贴身保护你。”
之前钟黛只有叶昭一个贴身女警卫员,现在又给她加了一个小曾。
钟黛小心翼翼地问道:“任部长是出什么事了吗?怎么突然给我加警卫员了?”
其他人也都看着任部长,只见她沉默片刻:“没事,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你而已。”
钟黛:“……啊?”
任部长道:“随着你画出的成果越来越多,当然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心,这些人中有好意的也有恶意的,小钟你不用紧张,还是照常生活就好。”
钟黛倒是没有担心,如同钟黛之前所想的那样,国家都出这么大力气保护自己了,全国没有人比她更安全了。
她只是对着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曾梓希笑了笑:“你好,小曾同志,以后就要麻烦你了。”
曾梓希开口,声音洪亮:“钟黛同志,您别担心,我以前是给首长做警卫员的,一定会和叶昭同志一起保护好你的!”
钟黛虚笑了笑,说实话,她自己光是外围的警卫就20多人,已经被保护得很好了。
任部长看着钟黛一无所知的样子,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钟黛还不知道呢,因为熠国最近科研成果过多,而且钟黛参与的部分还直接隐姓埋名了,所以现在国外各个间谍组织都在悬赏钟黛的个人信息,如果能找到她本人在哪更是金额巨大。
所以尽管任部长已经在安保这方面为钟黛做到了最强级别,但仍旧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是听老徐透露,全国有不少科研基地都被渗透了,任部长就更不放心了。
而在另一边给任部长透露消息的老徐秘密来到了姜省,见到了谢教授。
此时谢教授一脸震惊地看着他:“你说马尧?”
老徐点头:“目前有60%的可能,我们需要验证一下,还请你配合。”
谢教授深呼吸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情绪,她问道:“我需要怎么配合你们?”
老徐从自己黑乎乎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请你在不引起他怀疑的情况下,让他看到这份文件。”
谢教授接过文件,发现这是一份关于空气电池的可行性实验报告虽然跟他所研究的光能发电并不相同,但同属于能源一类,她还是能看得懂一部分的。
再一看最下面的作者落款,谢教授皱眉:“这位卓仁教授是谁啊?”没听说国内能源界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专家啊。
老徐神秘一笑:“没有这个人。”
他又道:“你还可以有意无意地透露这位卓教授最近就在咱们姜省其他能源科研基地。”
谢教授看着他,眯了眯眼睛,明白了他的目的。
因为姜省的大型能源科研基地,除了他们现在做出的这个秘密基地以外就只剩下一个。
老徐这是想钓鱼啊……
第45章
在科研基地的日子是十分规律的,至少对于马尧来说是这样的,又是崭新的一天,他一大早就起来去观察4号实验了,没想到一进入实验区域就碰见了谢教授。
谢教授此时正跟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在讨论着什么,马尧眼尖的看到谢教授手里还拿着一沓纸质文件。
见马尧带着助理过来,谢教授没有什么防备,继续跟那人交流:“什么叫卓教授暂时不来这边了?他怎么去研究空气电池了?”
听到空气电池这四个字之后,马尧立刻就打起了精神,他仿佛不经意地往前走了几步,听到站在谢教授对面的那个白大褂中年男人叹了口气。
“卓教授毕竟不是专业研究太阳能发电的……他这次行程就只有两天……”
两人寥寥几语似乎已经透露出了什么信息,马尧的眼睛转了转,面色如常地上前跟谢教授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去了自己的实验室。
他不知道的是,等他的背影消失在了走廊中后,无论是谢教授还是站在他对面的那个平平无奇的中年男人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他们这种在封闭的科研基地工作的人,想要联系外界是需要打申请的。因为有特殊的渠道,平时要查什么资料的话还是可以查到的,但并不能上网。
马尧看着眼前的4号实验品,谢教授对他绝对是没有什么怀疑的,因为连这么重要的试验品都给自己看了,各种文件和档案也任他查询。
或者说他们这些能够进入基地的人绝对都经过了审查,马尧并不担心外面那两个人刚才所说的话是骗自己的。
那个所谓的卓教授他当然不知道是谁,思索了一下国内能源界的人当中确实没有一个姓卓的大佬,哪怕是名字中带卓的也是没有的……
他并不能确定这个卓教授是不是改良他们光伏发电板的那个专家,但从刚刚两人的措辞之中,确实能够察觉到一些端倪。
马尧是一个谨慎的人,仅凭现在知道的只言片语的消息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而是继续观察着4号实验品。
直到过了一会儿,谢教授进来了,她虽然没什么表情,但眉宇间能看得出来有几分不高兴,或者说是遗憾的情绪。
跟马尧一起在观察4号实验品的刘教授看到她这个样子挑了挑眉:“谢老师,这是怎么了?”
谢教授先是摇了摇头,随后随口说道:“哎,就是有一个很厉害的专家原本说这两天要来咱们这里指导工作的,结果突然不来了。”
这话就让刘教授有些好奇了,照理说他们这个实验室已经是全国一等的光能发电科研基地了,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领先于国内甚至国际的,尤其他们现在研究的这一款光能发电板,那绝对是世界领先,还能有什么专家能来指导他们的工作?
“谁啊?”刘教授好奇地问道。
谢教授摆了摆手叹口气:“哎,就是咱们现在正在研究的这第4号实验的研发者。”
一说起这个刘教授课就笑不出来了,要知道,谢教授之所以一直没有对马尧引起戒心,就是因为一直以来想要跟这款光能发电板的研发者交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就说眼前这位刘教授啊,他甚至为了这块光能发电板专门写了几篇论文,把其中自己比较好奇的东西整理成了一长串的问题清单,就想要跟电池板的研发者去讨论呢。
只可惜这位专家没人知道是谁,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应该是那种隐姓埋名为国家做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毕竟这种东西想研究透了,时间短了根本做不到,最基本的也得人到中年了。
这会儿刘教授脸上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遗憾:“哎呀,怎么就不来了呢。”
谢教授笑了笑:“可能是因为太忙了吧不过咱们基地现在倒是要开启一个新的项目了,也许这项新项目可以把他引来也说不定呢。”
刘教授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多问,毕竟保密条款大家都是清楚的,对于不是自己研究的项目都不会随意去打听。
正好谢教授不欲多说,而是开始正常的试验工作了,两人这一通交流,旁边的马教授一直面带微笑地听着,并没有加入进来。
不过,在他们探讨完今天的问题后,马教授就走出实验室出去转悠了,美其名曰要散散步。
很快他就发现了新项目组应该是在另一栋楼进行实验,他还看到了之前跟谢教授说话的那个中年研究员。
马尧猜测他们就是研究空气电池的项目组。
他的生活助理一直跟着他来回散步,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毕竟国家给他们安排生活助理是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不是为了监视他们。
上午10:00左右,马教授面容平静地回了自己的房间,他锁上房门,先是从自己的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外表看上去像是订书机的东西放在门口,随后,举起了自己的手腕,他的手腕上戴着可以监测心跳血压的黑色智能手表。
这款智能手表外表看上去十分普通,甚至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黑白显示屏,连小孩子用的最普通的智能手表都比不上。但马教授在后面按了几下以后,这只手表的表盘上就出现了一个触屏键盘。
整个基地当然都是有信号屏蔽仪的,无论是上网还是打电话发短信都做不到。
但这只手表却不同,在开启了信号增强仪的情况下,这只手表可以短暂的发出一定字符的信息。
有限,但有用。
马尧在手表上按了几下,简单地传递了几个汉字:卓,旭日能源基地。
不必说明这个卓是谁,接收这个消息的人自然能够猜到他的意思,他这样传递消息传递的东西越多越可能被基地发现,字数越少反而越安全,这也是为什么马尧非常认真地去研究4号实验品,毕竟基地里的文件是带不出去也发不出去的,如果他自己不懂,就无法分享给他人。
消息转了两圈之后成功地发送了出去。然而下一秒,马尧的沙发突然被掀开了,从垫子下面钻出来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年轻人——原来他的沙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被掏空了!
这年轻人都不知道在沙发底下蹲了多久,马尧还没等看清沙发上是否有这年轻人掏出的小洞,就已经被他死死地摁在地上,双手被反剪在身后,手腕上的手表也扯了下来。
马尧养尊处优,哪里能够争得过人家专门训练过的战士,就像是案板上已经被敲晕了的鱼一样,徒劳无功地挣扎了两下,然后被按的动弹不得。
这个年轻人看了一眼屏幕,随后从身后拿出对讲机:“报告,泄密信息已成功发送,马尧已被控制!”
第46章
钟黛可不知道国安局因为她画的东西正在顺藤摸瓜地抓间谍,此时她正一脸幸福地吃着羊肉火锅。
现在外面的大雪已经停了,但气温依然是很低的,如果没有铲冰除雪车的话,这会儿路面上肯定已经结上厚厚的冰层了。
沈大姐也不知道之前是在哪里工作的,各种菜都会做,听说她还会自己做衣服穿,简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她到了云律会做大麻花,去了姜省会做大盘鸡,这回来到了草原上,不仅会烤全羊,连羊肉白汤火锅都做得很地道。
沈大姐对此倒是很淡定,她把酸菜下在里面:“这有什么的,全国八大菜系就没有我不会做的,咱们不是经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吗,我就爱做这些。”
钟黛竖起大拇指,说真的,沈大姐虽说做三餐的时候会带上其他几人的饭菜多做一些,但其实沈大姐每天都给钟黛自己开小灶,关键是她每天做的花样都不同,让钟黛大快朵颐。
钟黛发现她要是画那种奶茶或者饮料之类的东西味道都还不错,但如果换成需要现做的饭菜食物那就差这一些了。
口味相当于预制菜和现做的区别,嗯,钟黛画出来的都是预制菜。
他们现在吃的这个酸菜也是沈大姐拜托钟黛画的,今年因为气温的原因,到现在为止沈大姐都还没有开始积酸菜,沈大姐又不想出去买,所以把她自己积酸菜的秘方给钟黛,让她试试能不能画出来完美的东北酸菜。
彼时的钟黛:“……”
好在经过几天的赶工,钟黛已经将遭遇了雪灾的城市区域所需要用到的铲冰除雪车都复制出来了,是的,钟黛也没想到她自己居然能在几天时间里划出3万多台车。
有那么一瞬间钟黛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成神了,然而咕咕作响的肚子告诉她:不,你还是个凡夫俗子。
钟黛就创建了画布,先画了一个不大的缸,然后在里面勾勒出嫩黄的酸菜,然后运用备注之神力在旁边写上沈大姐的腌酸菜秘方,注明在什么样的温度下已经腌了50天。
总而言之,最终钟黛就得到了一小缸已经腌好的酸菜。
还别说,这酸菜十分爽口,特别够味儿,钟黛下了一点粉条进去一起煮,搭配羊肉真的特别香。
“有这一口我就够了……”钟黛满足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