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古木架  发于:2025年02月16日

关灯
护眼

这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好机会。
新建的化肥厂招普通工人,大部分工人从城里招, 给出少数的名额给下乡知青通过推荐参与招工。公社只分到了两个名额, 却有一百多名知青,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而且说是推荐, 这要怎么推荐?公社主任也好, 各大队长也好, 对所有知青都是应该一视同仁的,有任何偏颇都会被人抓住话柄。
今天刚刚知道这个消息,在知青队伍里确实炸开了锅。
上山下乡多少年了, 总算是听到一个可以回城的消息。虽然竞争很激烈,机会很渺茫,当总算是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
但是要怎么决定这个推荐的名额, 公社和生产队里还没有出一个章程, 估计上面都在头疼呢。
叶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并没有跟其他知青一样激动,这些零散的招工、招生消息,都不是很好的选择。比如这次化肥厂的性质, 就决定了不是什么轻松的岗位。所以她也就是一听,根本没放在心上的。
现在, 跟沈卓说了这些,叶欣再次强调:“以后再有什么事情,你别在半路听人说了, 回来我细细跟你讲清楚。我又不瞒你, 又不骗你,别把我想得那么坏。”
沈卓很是羞愧。
他确实听李光辉只说了招工的事情, 不知道只招两个,那这个机会确实很小。早知道是这样,他也不会那么急——当然,叶欣根本不参加,他本来就不用急的。
听别人说果然没有听她说的清楚,而且她不仅是说事情,还会分析,讲得清楚明白。
他握着她的手,再次跟她道歉:“我错了。”
叶欣抽回手,指挥他赶紧去炒菜,又说:“这事儿闹得知青人心浮动,我看不会拖很久,这两天就会解决的。我是不参加,估计其他人都参加,也不知道咱们大队有没有被选上的。我关注关注,到时候有结果了跟你说——你继续好好学习啊,不要胡思乱想的。”
沈卓一边切菜,一边乖乖点头:“嗯。”
这事儿解决得确实快。
隔天,大队长李兴国匆匆去了一趟公社开会,然后又匆匆回来把会议研究的推选方式告诉知青们。
首先,原则上,这次招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下乡年限,所有知青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当然,不想参与招工的,也可以自动放弃机会。
其次,看知青个人平时的表现,择优推选。这个表现主要包括个人能力,比如身体素质如何,工人也需要强健的体魄,身体不好被淘汰是自然的。还有性格品德方面,比如平日出工勤快不勤快、与生产队员相处如何——不是说要与所有人为好,但起码不闹人、不给人带来麻烦。若是有助人为乐、好人好事,那更是加成了。
对此,大家没有多大意见,其实也是一套传统的、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约定俗成的判断。
见九个知青都没有意见,李兴国就问:“你们都要参与这次招工不?有没有不参加的?”
这其实只是例行问问,李兴国知道他们大约都是要参加的,不放过一个离开农村的机会。
没想到那年纪最小、个子也最小的叶知青举手了,脆生生地说:“大队长,我不参加。”
包括李兴国,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了叶欣。
虽然知道她已经跟本地队员定亲了,但是没想到她在回城的机会面前,还是能够安心留下来。之前其他人都是有所猜测的,只是不好问她的想法。
现在她这么一说,各人神色各异。
郑文文到底是跟她交情不错了,人也心直口快,这会儿就过来劝她:“叶欣,你可想清楚了?就算你现在跟沈卓过得不错,但终究比不上回城的。别说我利己主义,人还是要为自己打算的。你年纪小,又没跟沈卓正式结婚,现在分开还是好的。”
叶欣回答:“我知道的。只是化肥厂工作想必也不轻松,我这么小的个子和身板,恐怕不能胜任。利己主义没有什么,人为自己打算是天性,你不用多想。谢谢你。”
这下倒是叫郑文文无话可说了,皱着眉头道:“还用得着你谢我,我才要谢你呢,少一个竞争对手。”
虽然她俩说话声音不高,但是这会儿安静,大家都听到了,一时也是心情复杂。
李兴国之前也不是没有担忧过,万一叶欣也要参加离开,会不会对正在关键培训时期的沈卓造成影响。现在见她表明了态度,李兴国就问:“叶知青,你确定了?”
叶欣点头:“大队长,我确定的。”
李兴国就有些赞赏,能够遵守约定是一种美德,“好。你想明白了就行。”
接着李兴国又看向其他知青,再问一句:“你们谁还有不不参与招工的?”
大多数人都是坚定要参加的,自然无话。
倒是站在一起的张康明和江静雨有几分纠结,看看大队长,又看看叶欣,最后对视一眼,做了决定。
两人一起开口说:“大队长,我们也不参加。”
这下大家又是一阵惊讶。
不等他们询问,江静雨就开口解释:“我觉得叶欣说得不错,化肥厂的工作不一定比种地轻松。”
张康明道:“最主要是这次招工名额太少了,竞争也激烈,希望不大。我们还是等下次机会吧。”
李兴国也没想到自己大队知青竟有三分之一不参与这次招工的,不过参加不参加其实对他没影响,他只是把工作做好罢了,就点点头,“好,你们三人我就不报上去了。”
接着再问一遍没有不参加的之后,就当场告知:“明天,二月初九,所有有意愿参与本次招工的知青同志在上午十点到公社,进行推荐表决,选出两个名额。”
说完,李兴国就先离开了。
知青们这时才叽叽喳喳地说开了话。
孙维强看了看站在一起的张康明和江静雨,又看了看叶欣,很是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真是糊涂,被小情小爱蒙蔽双眼。”
刘红霞也有话说了,“你们现在不抓住机会,将来可别后悔!”
张康明和江静雨都不想跟他们论,到一边自己说话去了。
叶欣倒是笑着说了一句:“你们难道不应该为少了竞争对手而高兴吗?说这些话干什么。还是郑文文清醒,都知道感谢我。”
那两人就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了。道是这个道,但是看着她一脸轻松笑意,怎么都觉得别扭。
郑文文无奈地看了叶欣一眼,又瞥了那两人一眼:“就是,说人家糊涂,我看你们也挺糊涂。老说那些讨人厌的话干什么?得空忙自己的事情吧。”说着她就回屋了,也许是为明天做准备。
倒是王小薇把叶欣送了送,也顺便跟她说几句:“我也知道一百多个人里选出两个名额,竞争太激烈,我估计是很难选上,不过还是想试试。我这个年纪了,好不容易等到一次机会,不参与不甘心。”
叶欣安慰道:“小薇姐,我明白的。你明天就安心去吧,祝你好运。”
王小薇真是羡慕她的好心态:“也就你还能这么轻松惬意的。你看——”转头指了指在说悄悄话的张康明和江静雨,“他们俩其实也纠结呢。还有王有为,本来准备说亲的兴头,也被这次招工的消息冲淡了一些。”
叶欣心平气和道:“这是正常的。我也是知青,知道大家的难处,能回城还是回城好,向往更好的日子是本能,谁也没错。我也是老实说了,我可能没法胜任工厂的工作,才退出的。要是有更好的选择,那我不一定退出了。”
王小薇想问问,要是真有好机会了,她要离开,到时候沈卓怎么办?但是看看她的神色,又觉得不必多问了。她这么聪明通透的人,相信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处好的。
最后王小薇只是叹了口气,把她送出了知青宿舍区。
晚上沈卓回来,叶欣就把白天的事情告诉他。
沈卓听着也有些意外,主要是意外于还有一对知青不参与招工的。同时他也觉得心里更安定了,心情很好地切菜。
哪知叶欣这时又说一句:“明天我也去公社看看。”
沈卓心中一跳,差点就把自己手指头切下来了,他连忙转头问:“你不是说不参加的吗?”
叶欣瞪他一眼,“我去公社就代表我要参加吗?——你拿刀冲着我是什么意思?赶紧放下!”
沈卓立刻把菜刀放下了,有点手足无措,自觉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一着急就……”他绝对没有要伤害她。
叶欣忍不住说他一句:“你这么慌慌张张的,一点儿也不沉稳!”
沈卓只能低头听着,没法反驳。
却又忍不住拿眼睛看她,想知道她干嘛还要去。
叶欣这才告诉他:“不参加,但是去听听看看,也知道更多信息,开阔眼界,和山村外面的世界接轨,不做一个时代的瞎子和聋子。你到底懂不懂?”
沈卓受教地点头,十分羞愧。
羞愧于自己的沉不住气,也羞愧于与她的思想境界上的巨大差距。
他越来越觉得她优秀,这种优秀是他远远赶不上的。
最后他只能讨好地说:“那我明早载你去,你就不用走那么远了。”
叶欣这才点点头,放过了他:“这还差不多。”
沈卓这才回头继续忙活。
叶欣却是突然想起:“你天天带饭的,怕也是有些腻了。难得明天咱们都在镇上,也不忙什么,去国营饭店吃午饭吧!”
沈卓起先想说不腻,自己吃得比别人好,已经很满足了,不用费那个钱。但是他突然机灵了,是她自己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就没扫兴,点头:“好。”
于是隔天一早,叶欣就背着背篓和沈卓一起出发了。
为了避免和其他知青碰上面的麻烦,叶欣还专门早起了,早早出发。
本地气候暖和,二月已经是春暖花开,山路旁的草木纷纷抽新芽、开花,吹着清晨微凉的风,让人头脑清醒,心旷神怡。
沈卓被她从后面搂着腰,就觉得一阵甜蜜和安定,又好奇地问她:“你背篓里背了什么?”
叶欣直接道:“你别管,我自己折腾一下。”
沈卓猜她估计是捣鼓了什么卖,不过分量不是很重,就听她的话不问了,“好,你只要别太累着自己。”
他知道她都是为了赚钱补贴生计,她脑子总是那么灵活,很多好点子。
而且她做事最是稳妥,应该没什么风险的。
到了镇上,叶欣也不让他跟着自己,催他去学校。沈卓也听话了,跟她说了这期车就放在学校车棚那边,这次没人敢使坏了,就不再麻烦徐大夫。叶欣听了只是点点头,这些小事他自己决定就行,也不多干涉。
最后再次确定中午在校门口见面,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才分开了。
等他走了,叶欣才往农副产品市场走。
今天又是集日,人不少。
她找了个位置,把背篓放下来,拿出里面已经用稻草捆好的一把把的西瓜苗。上次赶集她就了解过市场菜苗的价格,多是一毛钱一把,或者一毛半,或者两毛钱,都很便宜。
西瓜苗集上没人卖,她空间地里又不少,嫌麻烦就每一捆捆多了,卖贵点。
摆开架势之后,叶欣在头上围了块布,半遮住脸,早上清凉也不算很奇怪。
然后她就吆喝开了:“卖西瓜苗嘞,三毛钱一把!早上刚从地里拔的西瓜苗,带着泥土,根苗茁壮,种下就能活!三毛钱一把!来看看嘞!”
以前她是绝对不好意思喊的,但是来到这里之后,摆摊的经验也不少了,吆喝几声就自然而然。
摆摊真是挺锻炼人的。
很快,就有人被她吸引过来:“西瓜苗?真是稀罕了,没见有人卖的。”
“咱们这儿地里能种不?”
“我看种不了,哪是好种的!”
“试试呢。这稀罕物,要是活了,哪怕结一个果也是赚了。”
“姑娘,这种出来的西瓜红不红?甜不甜?”
叶欣利索地回答:“熟了肯定红的!也甜!大爷买一把?回去种了给孙儿吃,多好啊!”
有人心动的,开始说价了:“三毛钱一把,有点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
叶欣笑道:“大娘您别看贵点,这一把苗不少呢,能种好大片地!”
又有人看了看苗,点点头:“不错,这苗精神,也不少。但是一次种太多,也占地啊。这种稀罕玩意儿在地缘上种一点好了,太多了不值当!”
叶欣就道:“大爷大娘大叔,你们可以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买一把分啊,这样各人都种一点,也不贵!”
大家一听,好像是这个道啊。
于是最先问的这三个人,就各掏了一毛钱,然后拿着一把苗到边上分了。
叶欣快乐收钱,心中对自己的机智点个赞。
把麻烦推给别人,便利留给自己,耶!
有人买了之后,接着不少人都下手了。有大方的自己买了一把,也不少两个人一把的、三个人一把的,种个稀罕。不过自己分确实麻烦,拆开一根根苗数,谁也不想吃亏。渐渐就有人发现不对了,“姑娘,你怎么不捆少点卖?”
叶欣就歉意道:“大姐不好意思了,这是家里捆好了给我带来的。我们也是第一次卖这个,不知道好不好卖——来,您们站这边慢慢分,这儿有稻草,分好了重新捆!”
她好声好气的,大家也就没再抱怨。
这会儿不是忙的时候,集市上并不太挤,大家多耽误一会儿也没什么。
不比以前卖菜的时候,买苗的大多是乡下人,毕竟有地才能种嘛。也有些原本在摆摊的老乡,见这边卖西瓜苗,都忍不住过来买一把半把的。
叶欣带了三十捆西瓜苗,没多会儿就卖完了,赚了九块钱。要知道以前卖菜的时候,那么重,那么多,一早上也才卖个两块三块的。
一时她都忍不住感叹,卖苗比买菜好赚多了呀!
还不用称,多方便!
得亏她脑子灵活,想到要挖西瓜苗来卖,不然就亏大了!
叶欣美滋滋收拾好了背着筐离开,这才扯下了聊做掩饰的头巾。正好供销社开门,她就去买了些盐、红糖、白砂糖、胡椒、花椒、八角、桂叶、小茴香等等,赚来的钱就花了一半。
再回头转了转,缺什么买什么。
也去了邮局一趟,没有信;也顺便看了看时间,见已经九点半过了,才慢悠悠往公社走去。
在公社门口,就看到了丰水大队的知青们了。除了张康明和江静雨,都来了。
他们看到叶欣,也很惊讶。
叶欣不等他们开口,就先笑着说了:“今天过来赶集,顺便来瞧瞧。不参加也长长见识。”
王小薇就拉过她来,道:“好,咱们一起进去。”
进去会议室之后,已经是乌泱泱的一群人,都是知青。
这些知青或者满面风霜,或者脸色疲惫,也有早生华发的,都在下乡的岁月里留下痕迹,不过此时,他们眼中都是有了一种希望的光亮。
也有不少人隐隐焦虑的。
叶欣随着丰水大队的一起,挤在了角落。人太多,根本坐不下的。
十点整,公社主任和大队长们也来了,他们也没去挤座位,都是站在讲台上面或者两边,随后就开始了本次招工的推荐选举。
跟叶欣想象的一样,整个过程冷静又残酷。
有大队长推荐自己队里表现好的知青,讲明他有过什么突出贡献,或者过人之处;其他大队也有提出的。那些知青小队平平无奇的,就没有特别推荐出来,比如丰水大队。知青个人是可以自己上台介绍自己争取机会的,只是平时表现平平,这时候就算上去了也乏善可陈。
何况要面对底下那么多人的目光,还有公社主任和各大队长的审视,没说话就先虚了。
想获得名额的,在场的都想,但是就那么两个名额。
现场气氛渐渐凝重,原本满怀希望的郑文文、孙维强、刘红霞等人,此时心情都沉重了下去,知道自己没希望了。
最后,在各大队推选出来的七八个优秀知青中,又选出最突出的两个人。两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知青,一个是下乡五年,其中两年抗洪抢险工作中冲在前面、不畏艰险,还在去年山洪中救过一个落水孩子、受过“助人为乐”表彰的陈姓知青;一个是曾在一次年底护送大队取分红回来途中,遇到抢劫的歹徒,奋勇搏斗,舍己为人,最后成功打跑歹徒保住整队分红并光荣负伤的马姓知青。
这两人都有令人信服的好品质,也的的确确做出了很大贡献,没人有异议,公社主任投了他们。
漫长难熬的两个小时终于过去了,大家纷纷从会议室走出来。
几乎个个都垂头丧气的。
越是怀着希望,此时失望就越大。
也有不服气的,但只能小声骂骂咧咧,比如孙维强之类。
叶欣和王小薇、郑文文走在一起。
郑文文虽心有不甘,却也没有去说别人,只是皱着眉头,有些烦躁:“要是每次都这么选,那我们女知青岂不是没机会了?真是的,又不是选好人好事。”
叶欣想了想,道:“这次消息突然,时间紧,公社也没能马上想出一个足够公平公正的办法来。你别急,这只是第一次,说不定下次就会完善了。”
郑文文心情很不好地问:“还会有下次吗?”
叶欣点头:“有第一次,肯定就会有第二次。说不定下次就是通过考试来择优录取呢。”
郑文文闻言,又有了希望:“你说得对!说不定下次我就能上,我考试不差的!”
王小薇倒是还好。她虽然也失望,但隐隐知道自己选不上的,抱的希望不大,现在也就是叹口气。这会儿她问叶欣:“你买好东西了?我们也是顺便来赶集买些用的,你跟我们一起?”
叶欣道:“我已经买好了。早上跟沈卓说了中午跟他碰碰面,现在去找他。你们先去买,我一点左右回去,也许可以一起。”
郑文文嘀咕了一句:“你们真是黏糊,天天见,还要中午见。”
叶欣有些尴尬,也没怎么黏糊,就是中午一起吃个饭而已。
王小薇却是没多说,笑着道:“行。我们也差不多逛这么久,到时候镇口等你。”
叶欣点头:“嗯!”

第070章 炒瓜子
上午的课程结束了, 认真学习半天、已经饥肠辘辘的学员们立刻拿出午饭,整个教室的气氛为之一松。
吃饭很积极的黄志豪,掏出饭盒就准备冲出去打水, 却发现沈卓也跟着自己站起来了, 一时不禁顿住了脚步:“沈卓,你今天没带水?”
沈卓摇头, 催了他一句:“你快走, 我要出去。”
黄志豪“哦”了一声, 赶紧走出去。因为刚刚顿了一下,热水桶前已经很多人,他等了会儿才打到热水, 回来已经不见沈卓人了。于是好奇问了一句旁边李光耀:“沈卓他干嘛去了?”
李光耀摇摇头,“不晓得,只见他匆匆往校门口去了。”
黄志豪也就不问了, 埋头吃饭。以前沈卓也有偶尔跑出去的, 有什么事情忙吧。
倒是在他们埋头吃饭的时候, 听到隔壁有人在讨论,说的是今天公社推选知青参与省城工厂招工的事情。
听着听着,这两人就回过味来了, 对视一眼,也小声讨论起来——
黄志豪说:“沈卓的未婚妻也是知青, 该不会……”
李光耀嘶了一声,“沈卓平时这么惦记着未婚妻,要是这样的话……”打击得多大啊。
旁边孟春兰听到了, 也参与进来, 不过她看法不同:“我刚刚看沈卓心情还不错?不像是跟家里闹了不愉快的样子啊。”
李光耀一顿,想想刚才沈卓离开的样子, 的确,好像,脚步挺轻快的……他又啧了声,“嗯,他未婚妻对他那么好,估计不参加。”
黄志豪没意思地摇摇头,“这小子也不知道走的什么运气,得了个这么好的未婚妻……唉,吃饭吃饭!”
讨论知青招工事情最热烈的,是长林大队的几人,因为他们那有知青,还是整个培训班唯一的知青——林秀婉。
其实林秀婉也注意到平时都安安静静在座位上吃饭喝水的沈卓今天一反常态出去了,她以为也是因为他未婚妻参加招工的事情,让他坐不住了。林秀婉之前就很想见见沈卓的未婚妻,现在有了机会,就有点想跟上去。只是大家都问她,她只能先把这次招工的消息说了说。
林秀婉也是知青,有机会参与招工的。但是她没参加,一来,自己是自愿回来建设农村的;二来,她也是看不上那么一个化肥厂普通工人的机会。也因为她主动放弃,让大家很是佩服她,都来向她打听。
好不容易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她饭也吃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往外走。
她一走,肖添宝也跟着她走。
还没出校园,林秀婉就发现肖添宝悄悄跟上来了,顿时气得转身:“你能不能不要一直跟着我?”
肖添宝硬邦邦地说:“不能。”
林秀婉直接骂他:“你神经病啊!”
肖添宝被她骂惯了,一点儿也没生气,只是说:“你是不是以为沈卓未婚妻参加招工去了,他们闹掰了,你就有机会了?”
林秀婉气得柳眉倒竖:“别说我没盼着人家不好,我不是那么卑鄙的人!就算我有这种想法,也是我自己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
肖添宝油盐不进,只是问:“你既然不盼着他们分开,你跟过去干什么?”
这一点,林秀婉倒是据实已告:“我想看看沈卓的未婚妻。”
肖添宝皱眉:“你看人家未婚妻干嘛?跟人家比较?”
林秀婉道:“对啊,不行吗?”说着懒得跟他扯了,却是不往校门走,而是折返教室。
肖添宝又拦住她问:“你怎么又不去了?”
林秀婉没好气道:“你跟着,还看什么看?再说这会儿都不知道他们走到哪里了!”
肖添宝眼睛一转,收回了拦着她的手臂,笑着说:“我帮你去看!你就回去歇着吧,等会儿我告诉你!”
叶欣和沈卓在校门口碰面后,直奔国营饭店。
这会儿已经在饭店里点了两菜一汤和白米饭,吃了起来。
饭店的食材和味道不一定比家里的好,不过出门在外,饭店有热乎饭吃,还是比自己带饭吃得舒服。
一边吃,叶欣一边把早上的结果告诉了沈卓,还跟他感叹了几句:“名额太少了,大家有了希望又失望,打击很大。我看有些知青年纪不轻,也许来了有十年了,那神色看得真让人揪心。”
沈卓对别的知青不关心,但是听着这些话,不禁看看她的表情,发现她只有感叹,没有因此伤怀,好像置身事外似的。
他不禁又默默反省了下,叶欣根本没想着现在走,但是自己老担心她要走……
这样不好,以后要信任她,不能再胡乱怀疑她了。
叶欣说完了知青这边的事情,也顺便关心一下他的培训:“最近学得怎么样?能不能跟上课程?”
沈卓点头:“挺好的。可以跟上。”
说“可以跟上”是谦虚了,其实沈卓学得挺轻松的。
在第一期他就发现了,关于中医中药的许多知识,他早就从父亲那里学过,并且熟记于心。在别人还需要背药材药性的时候,他给出的答案就比课本上还详细了。
这一期,中药的课程加上了处和炮制药材的内容,他学得也没有难度,其中晾晒、烘烤这些他早就会了。从小耳濡目染,他的基础打得很牢,中医中药这方面的课程对他更大的作用是把早已熟知却有些繁杂的知识系统梳一遍。
唯一他觉得有些难度的,就是西医西药,他对这个比较陌生。
不过在上期考核之后,他也明白了自己的短处,这学期在这方面多加努力,争取不落人后。
叶欣也就是随便一问,见他“挺好的”就放心了,叮嘱两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话,就专心干饭。
吃了饭,付了钱,今天赚的九块钱正好花没。
收支平衡,也算不错了。
出了饭店,叶欣跟沈卓说自己和王小薇她们说好了一起回去。沈卓点点头,想送她到镇口的,但是到了学校门口叶欣就让他进去,“别送了,我又不是不认识路。你快回去休息一下吧,没多会儿又要上课了。”
沈卓只好作罢,说一句:“你路上慢点走,不要太累了。”
叶欣挥挥手:“知道了!”
分开后,叶欣走了没几步,突然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
自从被空间灵气渐渐滋养身体,不仅五感增强,在直觉上也变得敏锐了许多,别人是不是在盯着她看,她能分辨。
叶欣脚步不停,只侧头朝目光来源看去,发现是一个介于青年和少年之间的年轻男子,浓眉大眼的,个子挺高,只是表情有些痞痞的,衣服也不如别人穿得规整,整个人透着一种不老实的气息,像一些偶像剧里的桀骜少年……或者说,小混混。
对方显然没想到她会突然看过来,对上视线之后,有些心虚地移开了眼睛,故作自然地走入街道。
叶欣歪头看着他走远,想了想,确认自己不认识这个人,原主记忆力也没有。
于是她没有放在心上,收回视线继续往镇口走。
肖添宝顺着赶集的人谨慎地往前走了一段路,拐角了才回头,看看那个女孩已经走了,才放心地走回来,往学校走去。
他心道,沈卓倒是没说慌,他未婚妻的确挺漂亮的!
还挺敏锐,自己特意走到学校对面观察,都被她发现了。
他一路跑回教室,往林秀婉身边凑,在她嫌弃之前压低声音说:“我看见沈卓的未婚妻了!”
林秀婉心中一动,沈卓的确刚刚回来了,她就忍着问:“怎么样?”
肖添宝说:“长得确实挺漂亮的。”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