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不免察觉一些,私底下问她:“你进县城哪儿来的那么多东西卖,是不是到陈家院子拿货了?”
叶欣见他都找好由了,当然是点头:“对啊。”
沈卓脸色立刻严肃起来:“你怎么这么大胆……这可是投机倒把,万一被人知道了!”
叶欣哼了一声:“实话告诉你吧,我就喜欢不劳而获投机倒把的感觉!”
这话把沈卓震惊得,一时之间都说不出话来。
叶欣安慰道:“放心啦,我很谨慎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看陈家院子生意不是做得风生水起?要真是老老实实卖点青菜鸡蛋,根本不够日常花销的,光靠你工资太少了!”
沈卓眉头皱得死紧:“少一点,咱们慢慢攒就是了,何必这么心急?现在又没有大的开销。”
叶欣又不能告诉他以后的事情。
要真是老老实实的,到恢复高考的时候都攒不下一千块钱。她计划进城的时候存款最少一万块,现在可差远了。
最后只说:“你不要那么多意见,听我的就好啦!”
沈卓生气担忧,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她一意孤行,根本不听劝。
第176章 更新了
四月去了一趟县城, 回来后叶欣手头上钱,加上沈卓当月的工资,达到了七百, 史无前例。
五月农忙前, 她又抓紧去了一趟,存款突破九百, 再创新高。
就是没能破千, 有点可惜。
此时叶欣已经在回来的班车上。班车逐渐在镇口停下来, 还没下车,就看见沈卓在等着了。
他高高个子,挺拔修长, 格外引人注目,更别说他那张自带清冷气质的俊脸。叶欣从车里往外看,觉得他是真好看啊!
心中隐隐骄傲, 她的男人呢!
这时他已经看见她了, 四目相触的时候, 他仿佛松了口气。
叶欣一笑,连忙拎着筐下去,“你等很久啦?”
沈卓摇头:“没多久。”
他一手接过竹筐, 一手拉着她上下打量,确定她好好的, 才真正放心,“好了,回家吧。”
今天不是集日, 他特意来接她的, 接到了就直接回家。
叶欣很机智,怕自己不在的时候他跑去陈家院子, 出门都是提前算好了日子的。
出门那天是赶集日,他们俩早早出门,带自家一些蔬菜蛋类来,让他卖着,她就趁早去陈家院子卖点东西,再买点肉,再“进点货”,背着满满的东西回来,把肉交给他让他先回家。那天他值班,得在八点之前赶回去工作的。看着他回去了,她继续把东西卖完了,才坐班车上县城。
回来的今天不是集日,陈家院子不开,也不担心他偷偷去了。而且今天正好他不值班,才有空来接她。
叶欣很快地爬上车后座,抱稳他:“回家回家!”
沈卓确定她坐稳了,便驶入熟悉的山间小道。
五月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叶欣抱着他倒不是很热,只是觉得太阳晒得头晕晕,犯困,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沈卓注意着她:“回来的时候没睡会儿?”
叶欣嘟囔道:“你不在,不好睡。”
沈卓无奈又心疼,顺势又提起:“下次我陪你去好不好?”总觉得她自己出去挺辛苦的。
叶欣:“不要,你忙你的,我忙我的。”
沈卓心里有些不高兴,“咱们分那么清楚。”
叶欣:“我的意思是,你有你的工作,我有我的赚钱方法,咱们一起赚钱,不能光靠你。”
不想跟他再说这个,赶紧转移话题,“你来接我就好了。每次回来,看到你在等着我,我心里特别高兴。”
虽然知道她是转移注意力,但沈卓听到这话还是心喜:“真的?”
叶欣认真地说:“真的。应该就跟我以前去医疗站找你回家差不多。难道我去医疗站找你回家的时候,你不高兴吗?”
沈卓想了下,确实每次见到她去医疗站找他,都有种意外开心的感觉,觉得她是记挂着自己,“嗯。”
叶欣继续灌迷魂汤,“其实每次我出门在外,都是很想你的。就像你想我一样那么想。”
沈卓果然被她哄开心了。
觉得她还不是那么没良心。也不是只有自己对她万分想念。
当下他踩车更有劲了,恨不得立刻回到家。
回到家三点多,沈卓记着她困倦,让她先去睡会儿,补补精神。
叶欣却是已经困过头,不困了,要洗澡。这两天住在招待所,都不好洗头洗澡,天气热了,一天不洗难受得很。
沈卓只好给她烧水。
下午反正是不上工了,有空。
叶欣洗完之后,就到凉棚那边竹椅纳凉,晾头发。沈卓用竹子给她编了一把竹扇子,比别人的精致许多,也好用。
她躺在竹椅上,扇着扇着,就睡着了。
沈卓从屋后菜地忙了回来,见她睡着了也不打扰,打水洗菜,做晚饭去。
饭做好了,香味飘满小院。
不用喊,叶欣就被香醒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寻着香味就进灶房吃饭了。
吃饱了,她碗筷一扔,“辛苦你洗碗啦!”
又继续去纳凉,悠闲得不行。
沈卓收拾好了灶房,又提水把自己收拾好,天就差不多黑了。
见她还在竹椅上,过去道:“回屋去吧,蚊子多。”
叶欣“哦”了声,正要起来。
他双臂一伸,把她打横抱起来了,“今晚睡我屋里,嗯?”
叶欣犹豫道,“不要了,天气热,完了还要再洗一遍。”
沈卓目光灼灼地看着道:“我帮你洗。”
叶欣红着脸打他一下。
沈卓有点不满,“现在还不是很热,接下来更热,岂不是都不行了?”
又指出:“不是说小别胜新婚吗?回来路上还说想着我,果然都是哄我的。”
叶欣无语,只好红着脸答应:“好啦。”
沈卓心中一喜,抱着她大步回屋。
叶欣倒也不是抗拒跟他亲热,主要是觉得很麻烦,事前要吃药,事后要清洗。事实上,婚后几个月了,她也适应了些,能享受到其中乐趣了。
何况,下午那会儿睡过了一阵,现在也是饱暖思。
被他这么一撩拨,她来兴趣了,到了大床上主动把他扑倒,咬一口他的下巴,发出豪言壮语:“我要把你榨干!”
沈卓顿时双眼发亮,很是期待的模样。
不过叶欣还是高估自己了,没多久就累得不行,只是沈卓拿她那句豪言壮语说话,不轻易放过她。
等他尽兴之后,叶欣已经一点力气都没了,汗津津地被他抱去再洗了一遍澡。
很快迎来了今年第一个农忙。
春夏雨水条件好,这季庄稼在乡亲们的期盼中好好长大成熟,收成不错,大家干劲十足,总算是摆脱了去年的阴影。
农忙中,大家又观察起新知青来。
喝水的空隙,江静雨跟叶欣说:“朱玉羽表现挺好的。她长得瘦弱,又是刚来,跟不上一般队员,晚上回去说累得腰酸背痛呢,但也没说放弃。”
叶欣点点头:“那确实挺不错了。”
之前连着来的李英丽,崔时宇,都不是省心的,今年倒是来了一个正常省心的,叶欣一时都觉得欣慰。
江静雨顺便跟她聊了两句:“你这几个月都进城了?”
叶欣奇怪:“你怎么知道?”
江静雨笑道:“你虽然懒,但一般也是下午懒,早上还是上工的。不上工的时候都是因为不在家吧?”
叶欣只好点点头,“还是你观察细心,瞒不过你。”
江静雨说:“主要还是二月底那会儿,你让我载你去,结果下午沈卓破天荒到宿舍问了。那时候我才知道,你原来瞒着他去的!当时我真是吓了一跳,以为你们吵架了,你赌气一个人偷偷跑出去,要是遇到了危险怎么办?我想我是不是做错了,提心吊胆了好几天。后来见你们好好地回来了,我才放心。”
叶欣不好意思道:“对不住了,让你担惊受怕。”
也解释了几句:“其实没有吵架。我瞒着他出去,是因为跟他说了,他不同意,真烦。我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江静雨叹道:“你也是大胆,就算不怕遇到危险,就不怕沈卓因为这个跟你生分?”
叶欣奇怪道:“这有什么好生分的。我只是在乡下闷了,出去转转而已。”
江静雨看了她一会儿,叹了口气,“你挺独立的。我感觉又重新认识了你。”
叶欣笑道:“咱们都是新时代的女性,独立自主。”
农忙时节,小学也放了假。
孩子们跟着大人一起下地干活。
叶欣见到了李光明,他又长高了好些,看着壮壮的,已经可以称之为小少年了,算得上半个劳动力。不过感觉他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有些沉默,好像有烦恼。
她不禁叫住了他问:“怎么一直皱着眉头?天气热得受不了了?”
李光明摇摇头,告诉她:“爷爷生病了,下不了床,胃口也不好。”
叶欣一愣,响起那位年迈的老箍桶匠,也跟着担忧起来:“去医疗站找医生看过了吗?”
李光明点点头,“光耀哥来家里看过,开了药,我给爷爷煎药喝了几天,没见好。”
叶欣皱起眉,觉得他家里没大人,一个小孩照顾一个老人,挺让人揪心的,只能安慰道:“爷爷年纪大了,难免生病,可能好得慢一些而已,你不要太担心。要是拿不定主意的,记得找你光荣哥帮你。”
李光明点点头:“我知道的,姐姐。”
叶欣记得这事,晚上回去,还问了问沈卓。
沈卓倒是知道,“盛三爷年纪大了,身子早不是那么硬朗,去年就不怎么干活了。”
叶欣听出了一点什么,“啊,不会吧?”
沈卓知道她是关心那小孩,但也实话实话,“生老病死,没办法的。”
叶欣不禁开始担忧起来,“要是盛三爷去了,那李光明连唯一的亲人也没了,他怎么办?”
沈卓道:“盛三爷肯定给他攒了些钱,他接着念书,也学了些手艺,以后总饿不着。过几年就长大了。何况他也不是完全没有亲人,荣大爷家会照顾他的。”
叶欣皱着眉头,“哎,也是,李光荣对他挺好的。”
因为这个,她都留心起李光明来。
随着农忙,天气越来越热,五月过去了,六月来了,三伏天热得人汗流浃背,不过人人都在赶着农活。
六月底农忙快结束的一天傍晚。
沈卓回家的时候告诉叶欣:“盛三爷去了。”
叶欣震惊:“就在今天吗?你怎么知道的。”
沈卓叹气:“今天我值班,那小孩来哭着叫我,说爷爷不睁眼睛了。我去看的时候,人已经走了。现在估计隔壁在帮着操办后事了。”
叶欣顿时为小朋友揪心起来,“哎,他不知道多伤心。”
沈卓想起那小孩确实很伤心,哭得撕心裂肺的,不想她也伤心,握着她的手安慰道:“盛三爷算是长寿的了。”
叶欣点点头,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皱着眉头想了会儿,站起来,“我去看看吧,送两块钱,送些东西也好。”
沈卓拉住她:“别去了,现在肯定乱糟糟的。”而且天气热,气味不好闻。她爱干净。
叶欣坚持道:“我得去。”
沈卓劝道:“现在晚了,明天再去。”
明天估计打好了,寿衣,灵堂,要吊唁也好去。
其实现在已经出台了移风易俗的政策,要改土葬为火葬,但是许多人接受了。尤其是老人,还是入土为安的观念。
他们这里是偏僻省份,又是乡下,没怎么严格,还是老一套。
第二天中午,沈卓陪着叶欣下去了。
果然那眼熟的陈旧土屋前,临时搭了一个棚子,一片缟素,棺木就放在里面。李光明就在边上跪着,头上绑着一道白布,两眼哭得红肿,脸色有些茫然惶恐。
看见她来,哭哑的嗓子喊了一声:“叶姐姐。”
叶欣看着他,特别心疼,这孩子才十一岁,以后就孤零零一个人了。
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给了他两块钱,还拎了一篮子东西,鸡蛋、鸭蛋、黄瓜、西红柿等。还有一个西瓜,西瓜现在已经熟了。这些都给他。
不是什么讲究,就是觉得送点菜给他吃也好。
李光明见她给那么多东西,又要哭了,“姐姐,谢谢你。”
叶欣叹了口气:“别伤心了,保重身体。爷爷肯定希望你健健康康的。”
李光明哽咽着点点头。
说了几句,沈卓拉她过去,按规矩上了香,烧了纸。
李光荣和吴艳云都在这边帮着操办后事。见她要走了,吴艳云还过来送了送她,“多谢你了,之前听说你跟小堂弟挺好,果然是好。”
叶欣道:“他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只是很可怜。多亏还有你们帮他。”
吴艳云唉了声,“到底是堂兄弟,当然要帮衬一下。”
她肚子已经很大了,鼓起来圆圆的,显得有些笨重了,脸庞也有些浮肿憔悴似的,不知道是因为怀孕的症状,还是因为这事忙的。
想着年前分红的时候,李光明就说她怀孕了,到现在估计也八个月左右了。
也许快要生了。
叶欣说:“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操劳。”
吴艳云摸了摸肚子,笑了笑,“不碍事。还没到生的时候呢。”
生老病死确实也寻常,日子还是一样的过。
进入七月,农活也告一段落了,天气还是很热。
知道叶欣家西瓜熟了,崔时宇还特地问,说要买。李英丽不知道什么想法,反正自从之前吵过一架,叶欣就不跟她说话了,知青宿舍去得也少了。
叶欣不主动推销西瓜,不过有人要买,她也不拒绝,跟崔时宇说:“你要买也行,不过我不送到了,你到坡底等着吧。”
崔时宇笑道:“行。”也不管她们的矛盾,他是及时行乐,也不缺那几块钱。
因为天气很热,叶欣七月并没出门赚钱。
不过加上这几个月沈卓的工资,存款已经破千了。
到了八月,天气稍微凉快一点了,她才去了一趟,手头的前达到了一千二左右。数着钱,她就觉得踏实。
只是离目标还差得远呢,要继续努力!
中秋之后,叶欣从江静雨那儿知道一个消息,张康明准备起屋子。
现在叶欣不怎么去知青宿舍,是早上上工休息的间隙,江静雨过来找她说话,聊起来的。
叶欣很惊讶:“今年起吗?怎么这个时候决定起屋子?”
江静雨叹了口气,“还不是在宿舍实在住得不舒服,人又多又挤,吵吵嚷嚷的。只是一个打算,还没有起。起屋子的钱,参照之前王有为的,康明倒是攒够了,不过地址还没确定,他不想去别的生产队,这里又太挤。”
叶欣道:“确实,咱们这里人太多了,屋子太密。”
又说:“不过你们最好不要去太远吧?能说得上话的,一个接一个走了,你要是也走了,我真没人说话了。”
江静雨笑道:“我也是这么想,还是愿意留在凉水塘,咱们也好走动走动。”
她接着说道:“他只是心里有了主意,但不知道行不行。小学不是在坡上吗?那旁边就有空地,可以清出来的,只是那边不平,需要费些劲罢了。也不知道队里会不会同意,要是同意了,我也觉得那里不错。”
叶欣恍然,“原来你们想在那边起屋子,这么一想,倒也是个好地方。那里不挤,就是上下可能不太方便。”
江静雨看着她道:“去过几次你家,我倒是觉得坡上不错,清净。”
叶欣哭笑不得:“别光看着我们家好,搬粮食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你们就知道烦了。”
江静雨道:“反正怎么也好过在宿舍吧。你们家建设得那么好,没道我们不行。”
叶欣说:“那么,你们是准备结婚了?”
江静雨有些不好意思,无奈道:“前两年还年轻,家里也不急,现在开始催了。说这么多年没回城,又有对象谈了几年,不好再耽搁。他家更是催得狠。”
叶欣恍然:“所以,你们是打算在小学边上起屋子,当婚房。”
江静雨红着脸,点点头:“只是这么打算,还要问清楚队里行不行,也问清楚建筑材料、请工人需要多少钱。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准备年底起屋子。”
叶欣看着她是脸色,迟疑地说:“你们不再考虑一下吗?之前不是都没有下定决心的,可不要因为家里催促,为了结婚而结婚。”
听到这个,江静雨叹了口气:“说实话,我对康明没有什么不满的,唯一就是怕以后回城机会到来,又要分开。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还是在乡下,反而因为犹豫不决,一直在宿舍过得不开心。我有时候甚至后悔,早知道等了那么多年白等,不如早两年跟他结婚,搬出去单过。谁知道还能不能回城呢?难道等一辈子吗?”
又转头看着她说:“我真的羡慕你,过得好,悠闲,没什么烦恼,也不用跟那些讨厌的人朝夕相处。而且你这样聪明的人,都愿意跟沈卓结婚了,我又怕什么呢?”
叶欣微微皱起眉,可不要受她影响啊。
今年已经七四年了,七七年就恢复高考,如果江静雨七五年结婚,好像有些亏——坚持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不再多坚持两年呢?
起屋子起码三四百块钱,不是小数目,要是住两年就走,有些可惜。
可是这话,她不知道怎么说。
想了想,她试探地说:“也许,再过两三年,就可以回城了呢?”
江静雨苦笑道:“我年年都想着,明年就可以回去了。可是年年失望。前几年也不是没有机会,招工、招生,可是几百人争一个名额,我根本争不过。就算两三年后又有,我还是争不过。”
叶欣说:“如果政策改变,两三年后很多名额呢?”
江静雨说:“只要不是人人都可以回去,还需要筛选、竞争的,我就不是很抱希望。我知道自己并不优秀,没法脱颖而出。可是,当初就是因为城里就业机会不够,才把人放下乡的,怎么可能两年三年就能所有人都回去了呢?”
叶欣沉思了一会儿。
好像也是,恢复高考还是要考试,录取率非常低,又不是人人都能考上。
尤其是刚恢复那年,因为太仓促,大家来不及准备。有些人甚至第二年、第三年都考不上,后面还在农村蹉跎了好几年,甚至一辈子。
当然除了考回城,也可以办病退,但也是需要条件的。
所以,真的说不好。
叶欣最后只能说:“如果你们下定决心结婚,也挺好。”
不过她还是建议:“要不你们问问,村里有没有屋子可以租呢?起屋子的话,你们攒钱也不容易。”还是租房更有性价比。
江静雨感到奇怪:“哪有租房子结婚的?”
叶欣:“这个……”
江静雨突然问她:“如果按你说的,两三年后大家都可以进城,那你进城吗?”
叶欣点点头,她就等着呢。
江静雨就笑道:“你们都愿意花大价钱修洗澡间、灶房、凉棚,铺院子,刷墙,做新家具,想必也是为了自己住得舒心。那我们现在同样是为了一个舒心,就算过几年回城了,也是过了几年舒心日子。”
叶欣一时愣住。
对啊。她知道会走,可还是愿意花钱把居住环境弄好些,因为还是要住几年的,做好了也能舒服几年。为了自己开心舒适,就都是值得的。
有些人租房子,租一年半年的,还愿意自己花钱装修一番呢。
她又何必苦劝人家呢,两年时间也不短啊。
如果江静雨和张康明真的无法再忍受宿舍的苦闷,那么他们建了屋子搬出去,也许真会开心些,以后回忆起下乡岁月,就不全是苦涩。
早上, 沈卓给叶欣做玉米汁。
叶欣蛮喜欢吃嫩玉米的,之前一直都是空间里种,一年四季想吃了自己偷偷煮。
今年突然怀念起以前喝的玉米汁来, 但没有机器, 很不方便,叶欣没有那个细细碾碎玉米的耐心, 所以今年在屋后菜地也种一些, 好顺成章地让沈卓给她做。
把玉米粒剥出来, 煮熟,碾碎,过滤。过滤用的是自己买的纱布, 这样虽然费劲儿,但是细腻香浓。
沈卓被她带得,也挺喜欢的, 早上吃特别舒服养胃。
不过他喜欢原汁原味, 叶欣则每次都要加糖。
玉米汁做好了, 香味飘满灶房,沈卓盛了两碗,加糖的给叶欣, 不加糖的给自己,端到桌上, 和先一步做好的煎饼组成了今日早餐。
洗漱完的叶欣美滋滋地过来坐下,捧起甜甜的玉米汁,小心喝一口, 然后开心地眯起了眼睛:“好好喝!”
沈卓细心地叮嘱了句:“慢点喝, 烫。”
确实有点烫,叶欣连忙又放下来, 先吃鸡蛋饼。
两人就一起吃着日常的早餐。
沈卓提起个事情:“对了,以前你研制过一种安神助眠的药丸,现在还有没有了?”
叶欣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碧云花做成的药丸,“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沈卓迟疑了下,说道:“接诊多了,我发现挺多人有睡不好的毛病,或是因为操心,或是因为年纪大了,或是病痛引起的。时间长了,精神不济,很影响健康。”
叶欣听完后问:“你想让我把药拿出来卖?”
沈卓说:“那么好的药,不用到病人身上可惜了。”
他是医生,专给人看病的,有时候看到病人憔悴煎熬,的确不忍心。
而且叶欣一直健健康康,没有睡眠问题,药在她手中用不着,不如拿出去帮助人。
当然,药是她做的,他只是提议,具体还是看她的想法。
叶欣想了想,“我手头上倒是还有一些,但是不好明面上拿出去的吧……我又没有制药的资格。而且,你们医疗站药品采购都是固定的,我这些怎么好拿出去?万一你被人举报了。”
沈卓点头:“嗯,你考虑得很周全。不过,咱们不走医疗站的账,自己私底下卖。”
叶欣惊讶地转头看他:“还能私底下卖??”
沈卓说:“其实,有一些其他大队的人私底下找我看病。”
接着他解释了,从今年起陆陆续续有其他大队的人来找他看病的事情。
他也不清楚具体是怎么传出去的名声,而且那些人来找他看过之后,后续再来,反馈是好的,说确实他诊断和用药比较有效。
这么一来,又传出去了一些好名声。
最近甚至有一些镇上的人专门来找他看病了。也有问他能不能在空闲的时候上门看诊的,说诊金好商量。镇上的人比村里的人富裕些,更愿意花钱。
他走诊的时候骑自行车出门,把记录中的病人看完之后,偶尔也会顺便去镇上看。发现自己确实可以应付得来。
沈卓也是看今年叶欣频频外出赚钱。
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变得那么急着,但既然她有这个想法,而且已经付诸行动,自己也该努力多赚点才行。
他是知道叶欣有多大胆的,赚钱点子也多,自己每月二十五块钱的工资虽然在别人看来不少,但肯定比不上她。
而自己私下接诊赚诊金,似乎是一个办法。
另外一个,就是卖药。
叶欣手中的药挺多人需要的,他确定叶欣的药丸安全有效。既然病人信任他,为什么不由他卖出去呢?
以前他不会有这个想法,但自从知道她大胆至“投机倒把”之后,他感觉自己也该大胆些。
叶欣更加惊讶,“厉害啊,你名声都传那么远了!”
沈卓没有什么自傲的,说:“只是乡亲们信任。”
叶欣瞅瞅他这沉稳从容的脸庞,突然觉得也合,他从小就学着辨药采药,基础扎实,培训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好成绩,显然是有天赋的,性子又沉得下来,得俞医生看重单独培养,比别人多学了些,自然优秀一些。
刚开始可能不显,上岗两年之后,就慢慢显出不同了,跟别人拉开了差距。
那么现在他声名鹊起也是正常了。
不过她还是觉得有些神奇,“你在这么偏僻的山村,都能传出名声,难道你注定不凡?”
沈卓哭笑不得。
叶欣又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个赚钱的机会,她那药放着也是放着,之后碧云花又开了,还是可以继续做的。
就说:“可以是可以……不过价格可能要定贵一点。”材料珍贵呢,不能贱卖了。
沈卓见她没有拒绝,就为那些病人感到庆幸,“你定价格吧。”
叶欣就说:“一块钱一粒,你看合适吗?”
沈卓沉吟了下,“会不会有些贵了?”
一般的药,西药一盒都是三毛二毛钱的;中药材,开几幅也是几毛钱。毕竟如果太贵了,乡亲们看不起病的。
虽然说特意来请他的,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但是,一元一粒药丸也太高了些。
叶欣倒是觉得还便宜了呢。她这个药可是效果很好的,药到病除。
不过想想这个时候的物价,她还是重新说了个:“那五毛钱?”
沈卓觉得可以,“那先定五毛吧。”反正一粒一粒卖的话,五毛钱还是可以拿出来的,病人试过了就知道效果。
叶欣说:“那你给人的时候,要说清楚,不是医疗站的,是你私人的药。也不用说是我做的,也不要特别推销,就说有这么个东西,让他们自愿买不买。”
沈卓点点头,“这个自然。”
迟疑了一下,又说:“那,要是病人吃好了,功劳不都算在我身上了?”
叶欣无所谓地说:“我只要钱,又不要名声,算你身上就算你身上吧,反正你是医生嘛。”
说着还眼睛一亮,“等你名声更好了,就更方便卖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