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你说那时英布也很弱。那英布当九江王的时候总不弱了吧?已经改名为刘伯的项伯都差点把英布灭了满门, 还是汉太子出手相救。
汉太子现在已经把淮南国的都城六县打了下来, 英布正在往东逃窜。
堵在他逃窜路上的,正是曾经差点重塑大秦的名将章邯。
你们淮南国拿头打啊?
淮南国各大城池的守将先被英布三年无所出的小道消息吓了一跳,正在努力思考, 将来不会再有亲生儿子当继承人的英布值不值得跟随,又得知英布已经败了,都城都被汉太子打下来了。
啊?我们都没听到风声,淮南王已经败了?
他们本来就被英布的亲生子女都在栎阳的事搞得心神大乱,再一得到汉太子已经拿下六县的消息,便不会怀疑“汉太子拿下六县”和“淮南国已经覆灭在即”其实不能画等号了。
毕竟,哪家人打仗会先去偷别人的都城?
这时他们倒是忘记,项羽气势如虹的时候,都城彭城被大汉偷了不止一次。
有一次,也是这个汉太子带着腿部挂件彭越贡献的。
“你们可以去劝降了。”刘盈把以随何为首的汉使派了出去,每个人身后配备了一名六县守军将领。
这些将领会为汉使证明,淮南国的都城确实已经在汉太子手中,汉太子也确实大败英布。
这都是实话啊!
刘盈叮嘱:“黎民刚刚得到喘息,大汉必不能起大的兵灾。淮南国的黎民,也是大汉的子民。”
随何等汉使严肃拱手作揖:“必不负所托。”
刘盈送汉使离开时,连原六县的守将都挺起了胸脯,感到肩头有沉甸甸的使命感。
这群只知道跟着淮南王大喊“荣华富贵”的兵痞子,竟也生出些虚伪的道德感了。
刘盈对宋昌道:“他们不是突然有道德感了,只是如果不披上这层道德的皮,岂不显得他们轻易背叛英布的事很不仗义?你要懂得分辨。”
宋昌应下,还不知道刘盈现在教导他这些人心之事,是打算把他丢下。
刘盈送走汉使之后,自己也带兵出发,劝降几个较为顽固的城池。
这时,系统给的“叫门光环”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叫门光环:当刘盈去自家城池门口叫门时,守城方士气降低。
淮南国难道不是大汉的领土吗?当然是啦!
刘盈带兵离开时,没有太着急赶路,将行踪坦坦荡荡地暴露给英布。
英布正在试图攻打荆国和楚国,自己却在淮南国颠覆他的老巢。刘盈相信历史中盖棺论定的所谓“汉初名将”,就算名过其实,但也绝不可能是蠢货。英布应该会有所动作。
果然,刘盈在路上遭遇了伏击。
不过因为刘盈都是选的驰道走,即使淮南国多丘陵,对方也没办法突然跳出来吓刘盈一跳。
所谓伏击,大约就是赵奢遭遇秦军一样,狭路相逢勇者胜。
谁还能比刘盈加灰兔更勇?
除非已经成了腐烂尸块的项羽从坟墓里跳出来,给刘盈来一个小小的僵尸震撼,已经加点完毕的刘盈,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谁也不怕。
我就是万人敌!!
刘盈又斩落一位可怜的无名主将,振臂狂呼。
他带来的五千余精锐兵卒也振臂欢呼。
连给刘盈运粮的民夫,都神情激动,好像自己也变成了刘盈所带的兵卒似的。
不仅没能伏击刘盈成功,还因为分兵被章邯揍得满头包,英布绷不住了。
原本历史中,英布这一场谋反,还是有高光的——他杀了刘贾,把楚国揍得满头包。
只是当刘邦亲自到来,又摆出了他擅长的防守反击——先被英布逼入城池固守,然后趁着英布一个不注意,从城里冲出来狂揍英布。英布便失败了。
和刘邦打仗的敌人总是很憋屈,明明前面优势占尽,但刘邦先扛着不败,突然就出来冒出来给他脑壳一下狠的。就这么一下,便一战定乾坤了。
英布就失败了这一次,便只能南逃,前期占领的领土都打了水漂,好像白打了似的。
刘盈知道英布这样的结局,所以行动上对英布很重视,心理对英布却很轻视。
英布说他反了刘邦,是想当皇帝。可英布还不如项羽这个楚国老贵族呢,项羽后勤虽烂,好歹也算有后勤。英布打了城池就“打了”,就和盗匪抢了一波似的。
所以刘邦只打败他一次,他不能退回已经攻占的荆国,也不能退回自己的大本营淮南国,而是往南逃了,并一路逃一路继续被刘邦追着揍。
“大号匪徒啊。”刘盈今日文思充沛,又给淮南国各个城池,以及英布本人那里送去了信。
因担心英布会恼羞成怒斩杀来使,他还特意先把信送到章邯那里,让章邯在阵前找人念给英布听。
章邯没好意思念,便让人抄写了许多份,射箭送入英布固守的小城池中。
“确实只是剿匪。”刘贾和刘交都一副自己很厉害的模样。
章邯瞥了两人一眼,没说话。
两人都很听话,很适合当副将,所以也算厉害了。
不过如果自己不在这里,就凭这两人当副将还会偶尔脑子慢半拍的带兵本事,恐怕会被英布斩落刀下。
“英布肯定陷入两难了。”章邯自言自语。他好奇英布会如何选择。
英布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
他现在被堵在淮南国门口出不去。
英布不知道章邯为何能提前得知他的行军路线。但只要章邯堵住他的前路一次,他就不可能再从章邯眼皮子底下消失。
逃走?他敢把背对着章邯,就等着章邯带着骊山刑徒追着他入深山的过往复刻吧。
更让英布害怕的是,章邯明明有能力发起猛攻,一举将他歼灭,却只隔着几十里屯兵相望,好像淮南国和荆国的边境线上有一面不可逾越的墙。
英布不明白章邯为何要这样做。
他不会再蠢地以为章邯是对刘邦虚与委蛇,不想灭了他。
英布带兵打仗的眼界是有的,看出章邯确有灭了他之心,没有一丝一毫的手软。
不明白章邯为何不猛攻,未知让英布异常恐惧。
在章邯“抓住”他的时候,淮南国的消息让英布的神经更为紧绷,快要绷断了。
他以为自己已经很重视,结果还是不够重视的汉太子刘盈已经开始在淮南国攻城略地。
且刘盈几乎没有打攻城战,淮南国的几座大城池纷纷投降。
有几个对他特别忠心的将领,在刘盈来到城下后,也没怎么抵抗,便让刘盈轻松入城。
甚至有守城的将领是被下属杀了,脑袋和城一起被人献出去。
他还没出淮南国的国门,淮南国就快不是他的了。
“大王,我们总不能一直待在这里!”
将士们人心浮动。
打是打不过,逃又不敢逃,他们就像是被钝刀子割肉似的,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末路。
英布知道不能这样,只能冒险。
他决定出城与章邯一战,然后带着军队逃回淮南国。
英布仍旧抱有侥幸心理。
刘邦没有亲自来,或许等他在淮南国一露面,淮南国已经被刘盈拿下的城池,可能重新投向他。
可章邯追击怎么办?
就算入了一座难以防守的大城,自己不还是等死?
更可怕的是,如果那些城池不肯重新投向自己,自己就要被两面夹击了!
英布脑海里闪过这几个问题,越想越害怕。
此时,英布内心的软弱再次占据上风。
如他在遇到还是秦将的章邯时想着逃跑,在六县被围困时想着逃跑一样,冒险的念头被压下,“逃走”这个单纯的思想充满了他整个脑袋。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他自己逃走了,到时候再拉起一支匪徒便是。
南方那么大,大汉能控制的地方如此小。大不了他投奔南越国去。
英布如此想着,刚下的命令便改了。
不回西边,南逃!
章邯窥得了英布的动向,对刘贾和刘交道:“果然如太子所言,英布内心就是个盗贼,他从未把自己已经占据的城池当做自己的领土,只有他麾下的将士才是他内心的依托。所以如果他战败,不会想着回淮南国固守,而是带着军队继续当盗贼。”
刘贾和刘交再次十分骄傲,好像刘盈是他们儿子似的。
章邯失笑。
以章邯的本事,自然能看出就算宗室藩王也不稳。
大汉大部分制度都承袭自大秦,特别是“皇帝”的称号。现在这些占据了大片领土的藩王,迟早会被削弱。
太子和这这些宗亲迟早有一战。
不过至少现在,他们确实很像是和睦的一家人。
希望他们敌对的那一天能晚点来。希望那一天到来时,已经是他们的下一代人。
章邯下令道:“他既然离开壳子了,就追击吧。”
刘贾兴奋地嗷嗷叫。刘交也要亲自带兵。两人半点没有自己已经是诸侯王的自觉。
章邯嘴角微抽。
他相信,肯定在这两人死之前,太子不用操心荆国和楚国的事。
英布南逃的时候,刘盈已经带着三万大军,看到了英布的营地。
刘盈带着数十倍于自己亲兵的大军来攻打英布,心中没有丝毫畏惧。
他身后的降将对刘盈又是佩服,又是担忧。
咳,他们自己对太子绝对忠诚,但就是担心其他降将是叛徒!
降将看着彼此的眼神,都和看着敌人,仿佛下一刻就要让同袍背后中刀似的。
刘盈的亲兵在战场上以一敌百都没怕过,在自己营地里每日胆战心惊。
太子怎么敢的啊!
刘盈就是很敢。
他带的大部分兵卒都是六县的守军,只换上了几个降将。
六县的守军都是亲自和英布对砍过的,又搬空了英布的家财。他们比自己还希望英布赶紧死。
如果这些降将不忠诚,那群兵卒和底层军官会让他们忠诚。
“果然,他不敢回淮南国。”刘盈看见英布离开堡垒,笑道,“我就说吧,他根本没把自己当个诸侯王,皇帝就更不可能了。英布就只是个大号匪贼。”
刘盈身后被绑来的英布还没死的忠臣和门客们面如死灰,心也如死灰。
一切都被汉太子料中,他们心中再生不出反抗。
“我绕这么大的弯子,不是直接把你们杀了了事,是因为我知道你们确实有才华。”刘盈道,“淮南国土地肥沃,水热充沛,应该是丰饶之地。现在我回到淮南国,它的田地比我当年离开九江国时还荒芜。你们都是当地人,反了大秦不就是因为大秦让你们活不好。怎么好不容易打完了大秦,你们的家乡比之前更荒芜了?”
刘盈叹了口气,命令将士打起精神,与已经开始动作的章邯一起追击英布。
他骑在驴上,在大军的后方如闲庭信步,没有抢夺将士的功劳。
刘盈一边骑驴散步,一边继续絮絮叨叨:“萧相国不是你们淮南的人,却为了你们淮南田地荒芜快愁得头发掉光了。你们身为淮南人,竟然对自己家乡丝毫不在意。我知道你们想要从龙之功,但英布连劝农桑都不会,他是龙吗?现在你们抢着别人的东西是过得舒坦,当了皇帝还继续抢?那你们不怕庶民再来一次揭竿而起?”
刘盈对着降将和英布的门客道:“你们没有脑子吗?”
给刘盈当护卫的降将和被绑着的英布的门客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刘盈嗤笑了一声,也没想他们能回答。
能思考这些问题的人,已经在大汉当官了。
刘盈和章邯合军追英布, 那韩信跑哪去了?
因为没有太多人知道韩信来了,而知道韩信到达的人又太信任韩信的能力,所以无人关心韩信去哪里了。
哦,还是有人关心的。
刘盈见到章邯, 听闻阿兄带着荆国的兵跑得没了踪影, 失笑道:“阿兄是看不起英布, 想在其他地方立点战功。”
刘盈是韩信唯一承认的弟弟和弟子“双弟合一”(刘肥只是弟弟)。对韩信的了解他说第二, 韩信自己都不敢承认是第一, 因为刘盈会闹。
听了刘盈的判断, 章邯才终于担忧起来。
“萧相国会不会……”章邯愁苦道, 话都不敢说完。
刘盈摊手:“萧伯父同意把阿兄放出来, 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放出来?说的你阿兄好像那啥似的。
嗯,你也好像那啥似的。
听了萧何已经默许, 章邯便不愁了。
大汉谁人不知,萧相国默许的事, 萧相国会兜底。
“赶紧去抓英布。要是英布跑掉了, 立功回来的阿兄会鄙夷你们。”刘盈道,“当初阿父、彭越、阿兄、李由四人都没抓到你, 整个沛丰的老乡都不肯卖他们酒。”
章邯:“???”还有这事。
刘盈唏嘘:“就凭这个战绩, 章邯你就能跃居大汉开国名将之首!”
章邯:“……我想这个不能。”情商超高的前大秦章少府,想起自己刚投奔大汉时, 陛下、彭越、韩信对自己的“为难”,终于找到了原因。
至于李由……李由他自己好意思为难自己吗?
刘盈拍着妄自菲薄的章邯的肩膀, 鼓励章邯:“听说英布自封汉初三大名将, 与阿兄并列。你赶紧杀了他,补了他的位。”
章邯好奇:“汉初三大名将另外两人,除了淮阴侯, 另一位难道是平阳侯?”
平阳侯就是大汉武将战功第一人,曹参。
刘盈摇头,大拇指指着自己:“是我!”
章邯毫不犹豫道:“太子和淮阴侯都名副其实。英布真不要脸。”
淮阴侯和太子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名将。老一辈中连曹参都不愿意抢名声,他英布何德何能?
于是可怜的英布在被抓前,还要被刘盈诋毁名声。连淮南国被俘虏的降将和大臣都听闻了这件事。
啊?淮南王自称和淮阴侯韩信、汉太子刘盈并列汉初三大名将?
虽然我忠于我的君王,但还是别睁着眼睛说瞎话吧?
“说不定大王确实信以为真,才在汉太子还在南边的时候,就出兵谋反。”
“嗯,大王以为他打得过汉太子和章相国。”
明明刘盈先动的手,英布又背上狂妄自大的坏名声。
谁人想不开,和人贱嘴欠,还地位高实力强,打不到也打不过的刘盈为敌呢?
赵佗开了个香瓜,吃得满脸汁水,十分满意。
正当他吃瓜吃爽了,终于亲眼在最好的看台上,观看了颇具神异名声的汉太子刘盈究竟是个怎么个神奇人物时,有下属匆匆来拜见。
“大王!我们驻守在南越国边境的两万精兵被大汉全歼!”
下属一个跪地滑铲,抱着了正在抹脸上香瓜汁水的赵佗粗壮的大腿,泣不成声。
赵佗抹脸的手僵在脸上:“啊?”
我正吃着吃着瓜,自家精兵被全歼了?
谁干的!刘盈和章邯都还在抓英布呢!大汉哪来的精兵悍将能全歼我的百越兵团精兵?!
下属哭着道:“为将者的旗帜是……呜呜呜,是淮阴侯!”
赵佗手中的瓜都掉了,砸在哭泣的下属的脑袋上。
淮阴侯?
这个人,赵佗当然是知道的。
别说韩信本来就很出名,英布来找赵佗结盟的时候,曾浓墨重彩介绍过这个疑似汉帝私生子的汉帝义子,淮阴侯韩信。
韩信在中原大地已经有了“兵仙”的称号,其来源大概是韩信的支持者自己宣扬的,可能是韩信为了夺位,命令支持者给自己扬名。
(到处贴小广告的刘肥和刘盈:阿嚏!
到处清理弟弟所贴小广告的韩信:阿嚏!)
赵佗也觉得韩信现在就称“兵仙”实在是有些过了,但韩信带兵的本事,他是认可的。
如果他和韩信在中原相遇,他不敢说能赢韩信。
现在听闻灭了自己边境驻兵的人是韩信,赵佗有一种不奇怪的感觉。
但很快,他压下了这奇怪的感觉,拍着腿骂道:“我已经臣服汉帝,为何汉帝还要发兵攻打我?!”
赵佗当即要去找淮阴侯寻个说法。
南越的臣子个个义愤填膺,声称要攻打大汉。
赵佗压制住心中的惶恐不安,派人去寻汉太子刘盈。
刘盈可是承诺了,只要自己臣服,就不会攻打南越!
刘盈得到消息时,章邯就在身边。
章邯满脸担心,这可是无诏出兵啊!陛下绝对没有允许淮阴侯攻打南越国!
刘盈却捧腹大笑:“不愧是阿兄。”
章邯愁苦的模样,就像是在秦二世和赵高当政时上朝一样:“太子,别笑了,淮阴侯这是无诏出兵啊。”
刘盈一边继续捧腹,一边道:“无诏?哪里无诏了?英布不正往南越国逃?赵佗和英布的盟约是真的,南越国在边境的屯兵原本是为了接应英布也是真的。”
章邯想了想,脸上的愁苦一扫而空。
他也展颜笑道:“不愧是淮阴侯,一石二鸟,打得好!”
刘盈将兵权交给宋昌,让宋昌跟随章邯继续追击英布残部,自己去和韩信会合。
刘盈拍了拍灰兔驴的脑袋:“阿兄给我们省了许多事啊。”
灰兔驴不知道听懂没有,它正埋头大啃南方的青草。等回了北边,就吃不到南方特色青草了。
章邯听到刘盈的话,受到了惊吓。
难道淮阴侯不动手,太子就会伺机攻打南越?
幸亏淮阴侯来了,否则萧相国就要亲自来了!
刘盈骑着他的小毛驴,只带了一百护卫,得儿驾地前往长沙国。
吴臣整个人麻麻的。
英布自己找死,他早就知道了。
妹妹和外甥都逃去栎阳了,他和儿子商议,本打算骗杀英布。结果英布被撵得到处乱窜,他都联系不到英布,遗憾地失去了这个大功劳。
吴臣对英布这个妹婿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
他很清楚,英布当初被项伯围攻时,是打算用妹妹和外甥的命来拖延项伯,自己孤身逃走。
当时以父亲的军事力量,就算有心救援,也不能与西楚霸王为敌,妹妹和外甥定是无路可逃。
幸亏刘盈约定和父亲一同出兵,并亲自带兵救了妹妹和外甥。
如今妹婿作死差点连累妹妹和外甥,也是刘盈提前派人将妹妹和外甥救走。
刘盈曾对妹妹说,因妹妹和大汉吕皇后当初处境相似,都是随时可以被丈夫抛弃的存在,所以想帮助妹妹。
这样浅浅的“共情”,竟会让刘盈护了妹妹和外甥一生。而妹妹的枕边人,外甥的亲生父亲,远远不如刘盈这个外人。
吴臣想着父亲对刘盈的评价。
现在他知道刘盈的性格绝不是个传统的“好孩子”,但父亲说得对,盈儿就是个很好的孩子。
刘盈虽然让吴臣不必动作,但吴臣也让相国利苍带兵协助章邯。
长沙国的军事实力确实很弱,利苍扒拉能带兵的人,都扒拉了许久。最后还是梅鋗这个越人假装自己是长沙国的将领,来领这个兵。
就当梅鋗准备出发的时候,韩信联络了他,夺了梅鋗的兵权。
他让梅鋗为自己的副将之一,协同引诱南越国的驻兵离开驻地,去接应英布。
长沙国的兵和淮南国的将士在南越国的将领眼中,看上去没太大区别。
南越国的人又不知道淮南王后和淮南王不睦,以为吴臣也是站在英布这边。梅鋗直接以真实的身份接触南越国的将领,南越国的将领没有怀疑。
梅鋗还有个让南越国将领信任的点。
刘邦和项羽一样无耻,给梅鋗的封地,现在在南越国的势力范围内。
不过刘邦自以为自己能打下南越国,鼓励越人与自己协同作战,想法是好的,和项羽不一样。可他不是没打吗?那就是老邦子颇不要脸了。
听了刘邦的狡辩,刘盈狠狠地嘲笑了刘邦,但在刘邦准备给梅鋗改封的时候阻止了刘邦。
刘盈说,就封这个地,我有用。
刘邦没问什么用,便准了,还写信给梅鋗甩锅,说是刘盈定的。
梅鋗笑了笑,没在意。他真的很大度,并且以为自己的本事还到不了彻侯,陛下可能是为了安抚越人才破格加封,所以没有给实际的封地。
不管历史中的汉高祖有没有如此考量,但刘盈不是这个考量。
韩信这不就用上了?
当梅鋗对南越国将领大吐苦水,说刘邦给自己的封地居然在南越国内。他不如投了南越国,让南越王给自己实封,将领都没怀疑。
越人,蛮夷也,本来就无所谓忠诚。汉帝没有给梅鋗实质的利益,梅鋗投向南越王不是理所当然。
百越兵团对自己的实力是很自信的。
曾经是秦将的南越将领没有经历逐鹿中原的毒打,又得到大汉的军队正和英布在淮南国死磕的消息,疏忽大意在所难免。
韩信又截断了南越将领与赵佗的通信,并让梅鋗不断督促南越将领,不要贻误战机。
南越将领便带着精锐,离开了南越和长沙国边境的山林,冒出了脑袋。
韩信在山谷设伏,巨石落下,截断南越国精兵首尾,汉军以弩阵居高临下,全歼这支南越精兵。
淮阴侯下令,不接受投降,哪怕跪地投降者,也全部阬杀。
两万南越精兵无一生还。
韩信打仗, 不太注重歼灭敌人之事。
打仗的时候,敌人杀就杀了,没杀就俘虏。无论是赏赐给军功将士为奴,还是挑选并练成新的兵卒, 青壮男丁总是有用的。
这还是韩信第一次下令, 哪怕付出更大的代价, 也要全歼对方。
哪怕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杀掉两万人也要费很多事。
梅鋗对杀人没什么厌恶, 也很疑惑韩信为何要自找麻烦。
但看着韩信那张冷淡的脸, 梅鋗的官话又不是特别好, 没好意思抓着韩信问。
刘盈比赵佗到达的晚。
不过赵佗在等刘盈到来, 没有独自去见韩信。
韩信也懒得见他。
刘盈骑着小毛驴直冲军营的时候,韩信正在练兵。
虽然仗打完了, 兵也会交还荆国,但韩信看不过去这群兵的素质, 有空就去练兵。
“阿兄!”
刘盈骑驴冲锋, 韩信转身就往高台跑,一边跑一边回头大骂:“你和灰兔都这么大了, 是想把我撞骨折吗!”
刘盈只好从驴上跳下来, 再朝韩信扑过去。
韩信无语转身:“你都这么大了……哎哟!下去,我抱不动你!”
已经快和韩信一样高的刘盈还当自己是小孩, 试图缩腿挂在韩信身上,差点没把韩信给压地上去。
恶作剧后, 刘盈嘻嘻哈哈松手。
灰兔驴缓步走过来, 用头轻轻拱了拱韩信。
韩信揉了揉灰兔驴的脑袋,骂刘盈:“你和灰兔一起长大,能不能学到灰兔半分稳重?”
刘盈甩头:“不能。”
韩信实在是忍不住了, 拽住刘盈的衣袖就开始唠叨。
刘肥不在京城,刘邦和吕雉被刘盈惊吓到了,就只能找韩信诉苦。
韩信听了太多苦水,现在全倒给刘盈。
这是属于你的苦水,给我乖乖接住!
刘盈被韩信啰嗦得直翻白眼。不过他自知给阿兄找了许多麻烦,虽然不断做怪表情,还是乖乖站着听完了阿兄所有唠叨。
当韩信唠叨完,刘盈解下驴背上的竹筒,殷勤地请韩信喝水润润喉咙。
韩信喝完水,长长地舒了口气:“你无事就好。若你想攻打英布,为何不偷偷告诉我或者肥儿?我们会帮你。你还小,独自攻什么城?就算我和肥儿走不掉,把曹窋、吕台他们带上,好歹也有个副将帮衬。”
刘盈抱怨:“阿父就是担心我悄悄跑去打英布,所以临时把曹窋他们都叫了回去,只给我留了一个宋昌。还好宋昌也能打,哈哈哈哈。”
韩信想起宋昌的家传,眼中很没情商地闪过了一丝嫌弃。
算了,看在弟弟的脸面上,不说宋昌长辈的不是了。宋昌给弟弟当家吏还是当得不错的。
小小的闹腾了一场,刘盈嚷着要洗澡换衣服,韩信陪刘盈,顺便看看刘盈是不是真的没受伤。
就算有灰兔在,箭矢伤不到刘盈,其余兵器还是能划伤刘盈的。刘盈没受重伤,细小的割伤可不少。
韩信给弟弟搓背时看到那些已经结疤的细小伤口,又没忍住唠叨了一番。
刘盈却不听不听,还高声唱歌,嘲笑阿兄啰嗦。
韩信哭笑不得,便不再念了。
换好衣服,刘盈脑袋上裹着干布,去寻梅鋗和吴臣等人,顺便开了个小会。
韩信坐在刘盈身侧,给刘盈擦头发。
吴臣和梅鋗对视一眼,又齐齐看向利苍。
台上那人是淮阴侯?!
台上那人是太子阿兄。
利苍看见韩信和刘盈相处模式已久,不由在心里嘲笑英布。
英布还想策反韩信,看韩信理不理他。
太子说过,淮阴侯有厌蠢症。英布此人,可是连大度的太子都嫌弃的蠢。
“都杀了?杀得好,不愧是阿兄。”刘盈看完战报,先夸阿兄。
韩信嘴角浅浅地勾了一下。当他看向下座那群人震惊的神情,嘴角又浅浅地下撇。
和刘肥搭档久了,因有刘肥帮忙“翻译”,韩信越发不爱自己给陌生的蠢人解释自己的行为。
刘盈见吴臣等人的神情,就知道阿兄又当了锯嘴葫芦,十分无奈。
原本历史中的淮阴侯肯定没有阿兄这么高冷。原本历史中的淮阴侯是自己练兵自己带兵,没有合心意的左右手,所以至少在军事上,还是很擅长和人沟通。
而且淮阴侯在见到自己看得上的人的时候,也是很会说话的。他只是脾气不好,咳,品行也一般,毕竟著名“钻胯恶少”。
自家阿兄可能是过得太舒服,脾气和品行肯定比原本的淮阴侯好(刘盈和刘肥:谁说不好就打死谁!),但为人处世上却越发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