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by木兰竹
木兰竹  发于:2025年02月12日

关灯
护眼

不过子房说得对,自己和盈儿都能容下吕释之,其余人就更容得下了。
而且看吕释之那浓厚的眼袋和凹陷的脸颊,啧啧啧,是真的好看啊。
刘邦乐呵呵地回宫,让刘盈给吕释之多安排些事做,特别是需要得罪人的事。
“如此好用之利刃,要多用。”
“阿父说的是派吕释之用利刃威胁张伯父出谋划策,让你别废太子吗?”
“啊?!”
张良正在父子二人偷懒的时候帮他们处理文书,闻言无语地扫了两人一眼。
这还关自己的事了?
关自己什么事!
张良抱着文书,去寻皇后了。还是皇后那里安静些,可以心平气和地工作。
刘邦和刘盈都对外臣独自去寻皇后一点都不介意。
特别是刘盈,恨不得每次例行朝会都阿母去,自己躲宫里睡懒觉。
吕雉拖儿子去干活,双臂都有硬邦邦的肌肉了。
刘邦再次离开,刘盈和吕雉再次在城门口送别刘邦。
“别送啦,赶紧回去干活。”
“我讨厌干活!”
“你干了什么活?你只知道躲懒!”
“哎哟,阿母,别拧耳朵。”
刘邦回头,看着吕娥姁拧着盈儿的耳朵,面目狰狞。盈儿则桀骜不驯,丝毫不见悔改。
他开心地笑了,欢快地驶向前方。

此时还没有官员必须辞官回家, 守孝三年的规矩。
吕太公和吕媪入土为安后,吕泽守着孝,也要去工作。
萧何嘴上说着担忧吕泽太过忧伤,不让吕泽累着, 丢给吕泽的事不见少。
吕泽早知道萧何是怎样的人, 看到堆积如山的文书, 一点都不意外。
“我想回战场。”吕泽对王陵道。
王陵都快哭出来了:“谁不想呢?”
吕泽和王陵来当丞相都是为了刘盈, 刘盈却丝毫不同情他们, 还在他们旁边笑出鸭子叫。
嘎嘎嘎, 嘎嘎嘎, 大舅父和王伯父哀怨的神情太好笑。
因吕家一堆破事, 本就对刘盈很宠溺的吕泽,对刘盈更加纵容, 此刻,他也有点忍不住。
在王陵上手抓孩子时, 他也帮了一把手。
刘盈对路过的蒙上卿伸出手:“蒙毅救我!”
蒙上卿假装没看见, 抱着文书走了。
太子不仅不做事,还老妨碍他们做事。真不知道兄长为何如此推崇这样的顽童太子。
其实蒙毅知道蒙恬的眼光无错。他以前对刘盈的评价也很高。
但刘盈回到栎阳, 蒙毅和刘盈近距离接触了几次, 就受不了刘盈那个破德性。
他连对开会抠脚挖鼻孔的汉帝都能淡然处之,刘盈那张嘴, 真的是欠刑罚。
体贴的好太子付出了自己,让两位长辈得到了些许好心情。
刘盈向萧何邀功, 萧何一听刘盈开口叫他老丈人, 就破防给刘盈刷屏经验值,把刘盈踹出了门。
刘盈拍了拍屁股,从地上爬起来, 不敢置信:“萧伯父居然踹我!他一个小小的相国居然踹寡人这个太子!”
原本历史中干着相国的活,但很久之后才被拜相国的萧何,现在已经被刘邦拜为相国,左右丞相都给他配齐了。
萧家本想嚣张一下,萧何请他们去吕家砍头的刑场观礼,这群人连自己是萧氏族人的话都不敢提了。
平时最奉承的张不疑都闭上嘴,不接刘盈的话。
太子这不是活该吗?没看萧相国都忙得上火了,还来打扰萧相国工作。
宋昌委婉地劝谏:“相国只是太忙碌。若太子为相国分忧,相国就……”
宋昌的话没说完,刘盈已经走得没影了。
比跑还快。
宋昌深呼吸,压下了自己辞官的心。
即使知道太子英明神武,将来一定是明君,但宋昌仍旧时不时的忧愁大汉的未来。
一个不爱干活的皇帝,难道将来要学儒家圣君垂拱而治吗?这不兴学的啊!
刘盈将来肯定不垂拱,所以趁着还没当皇帝,不赶紧玩,难道等继位之后当昏君吗?
在吕雉又来抓儿子干活时,听到刘盈的强词夺理,震惊到差点被洗脑。
还好萧谨在一旁提醒吕雉,皇帝有皇帝的工作,太子也有太子的工作,现在太子是连太子的工作都不肯做,全推给皇后你了啊!
吕雉这才从刘盈的歪道理中挣脱,把儿子抓了回去。
刘盈大喊:“萧壮壮!你究竟是谁的忠臣!”
萧谨毫不犹豫:“我是太子的忠臣,所以一定要规正太子的不良行为。”
被刘盈逼迫入宫读书的樊伉跟在萧谨身后,鼓掌大声叫好。
被小弟背叛的刘盈只能捏着鼻子帮阿母处理文书。
吕雉听着刘盈的抱怨,想用竹简木牍把刘盈敲个满头包。
谁帮谁啊!谁才是监国太子啊!
老实说,刘盈这次真的不是故意顽皮,实在是那些文书俗务太过烦人。
一想到自己登基之后天天都要处理这些事,刘盈就坐不住。
放开我!我快活的日子所剩无几,这破班是一日都上不下去了!
本来刘盈在吕太公和吕媪死后,还会做一些温馨的梦。
他回到了半辈子之前,或坐在外祖父膝盖上听外祖父讲故事,或被外祖母强按着量尺寸裁衣服。
被文书折磨了几日,刘盈的梦没了,沾枕头就想睡,连副本都不想刷。
我睡醒后要动脑子,睡着后还要动脑子,日子没法过了!
张良来问刘盈梦里功课的进度,就听见刘盈咆哮,颇为无语。
“你是真的嫌弃太累,还是实在找不到破局的方法?”张良一针见血。
刘盈把脸撇向一边,不想回答。
是的,他又卡副本了。
刘盈对“叫门天子”的故事略有耳闻,似乎是明英宗被俘后,被瓦剌人押到城下叫门。
反正就是胡乱叫一叫,他以为比起之前几个副本,难度应该小一些。
谁知道,这个副本是方块人明英宗主动要求去边塞城池要钱。
嗯……原本历史是这样吗?还是系统又坑我?
总之,现在刘盈要在大明边塞城池要足钱才能通关。
他在瓦剌人的地盘上,要搞懂每个边塞城池的官吏情况,然后采取各种坑蒙拐骗威胁利用的方式,让官吏主动把小钱钱贡献出来。
大明的官库肯定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的,刘盈想要钱,只能让这群人自己掏。
比起前两个副本多是因憋屈造成的心理折磨,这次副本是纯烧脑。
当然,如果换个大明人,心里肯定还是憋屈的。但这和我汉圣宗圣皇帝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烧脑啊。刘盈抱着脑袋在榻上滚来滚去,撞一下干活的张良,又撞一下干活的张良。
张良放下毛笔,挡住了滚过来的刘盈。
张良叹息:“此事我确实不擅长。陈平如何回信?”
刘盈抱怨:“阿父太过分了,不准陈平给我出谋划策,说让我自己思考,不要什么都指望别人。什么都指望别人,我永远不能成长。”
张良忍俊不禁:“这话是不是很耳熟?”
刘盈举起双手,对着天空竖中指:“可恶的阿父居然用我的话来搪塞我!”
张良知道刘邦是在报复刘盈,便不掺和这父子二人的斗法。
刘邦没有阻止刘盈向栎阳的人求助,欺负太子不是很过分,不用劝谏。
张良道:“知人善任是最重要的为君之道,或许陛下是希望你能发掘更多的人才,不要只依靠他身边的人。朝中高官,也需要非勋贵。”
刘盈不满:“这种事,不应该阿父自己做吗!他才是皇帝!他回来干活,我去打仗!有阿兄在,栓条狗御驾亲征都能平叛!”
张良的微笑差点没绷住。
什么叫栓条狗御驾亲征?你是说陛下是狗,还是你自己是狗?
刘盈这张嘴啊……
“你写信和陛下说去,说不定陛下同意呢?”张良敷衍,“在陛下同意之前,你要先自己寻找帮手。最好不要指望朝中重臣,他们都很忙。”
刘盈愁眉苦脸。
白天要帮阿母干活(吕雉:谁帮谁啊!),晚上还要刷副本,好累啊。
不过副本奖励的光环都和副本内容息息相关,如驴车副本的膝盖中箭光环,瓦剌留学的亲和力光环,全军覆没的降智光环。刘盈猜测,这次光环,可能和敛财有关。
大汉穷啊,但地方上豪强还是能榨出点小钱钱。如果副本给个敛财光环,刘盈就美滋滋了。
哪怕不是,针对“自己人”的光环,在大汉平叛时都很有用。
刘盈想了想阿父在死前都在平叛,想搞经济建设都没空,叹了口气,还是努力吧。
“那就用蒯彻吧。”刘盈叹了口气,给刘肥写信,让他把蒯彻(划掉)绑(划掉)送来。
张良听到蒯彻的名字,皱了一下眉头,但没有阻止刘盈。
蒯彻的品德确实有亏,但君王用人只分能用不能用。刘盈梦里那些阴损事,确实是蒯彻的特长。
只是陈平的毒计顶多亏小节,大义不缺。蒯彻什么都缺。
“蒯彻计谋急功近利,或后患无穷。你要懂得取舍。”张良提醒刘盈。
刘盈当然知道。听蒯彻出谋划策,得自己用脑子筛选,所以他才没有第一时间启用蒯彻。
还是陈平好啊,君王最需要什么,无论名声还是利益,陈平都算得妥妥当当,自己只要照做就行。
真想放空大脑。
刘盈给刘邦、刘肥分别送去一封信,给韩信的信夹杂在给刘邦的信里。
“第一句写给阿父,第二句写给阿兄”这种夹带法,所以没法拆成两封。
不提刘邦得到刘盈的信,差点被“栓条狗”这句话气死。
刘肥赶紧把蒯彻送去栎阳。
他差点想把自家相国曹参送回去。齐国这点小事,自己能解决。给弟弟辅佐功课才最重要!
齐相曹参把齐王刘肥踹出门。
刘肥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屁股,对身旁人委屈道:“相国居然踹本王!”
身旁人不想说话。他们怕自己开口就是“活该”。
刘肥担忧蒯彻不尽力,特意把蒯彻隐居的好友强扣在身边当幕僚,一副刘盈不满意,就折腾蒯彻挚友的态度。
蒯彻真是服了刘家人的无耻,包袱款款入京给太子辅导功课。
他就纳闷了,什么功课啊,非要自己这个纵横家大儒来辅佐?
蒯彻来到栎阳的时候,刘盈正在别人甜瓜地里肆虐。
召平站在瓜田外,拄着地的木耜微微颤抖。
刘盈在瓜田里敲召平种的甜瓜,召平很想用木耜敲刘盈的脑袋瓜。
召平其人,乃秦朝东陵侯,负责给太后守墓。
秦灭后,他没有出仕,隐居种瓜为生。
萧何除了忙朝务,闲暇时也常为刘邦走访贤人。
原本萧何要到长安后,才访得召平这个贤人。召平虽不出仕,但与萧何建立私人友谊,曾为萧何出谋划策,让萧何捐家私以降低刘邦的猜忌心。
蒙毅在大汉为官,召平便早早进入了萧何的视线——刘盈不仅抢了召平拜访蒙毅时送的甜瓜,还来召平瓜田强抢。萧何匆匆来召平瓜田,逮逃班的抢瓜太子。

蒙毅得知此事后, 也匆匆抛下公务赶来。
他看着萧何兜着袖子,召平拄着木耜,两人就这么在瓜田边看着刘盈在瓜田里左敲敲,右敲敲, 就像是即将丰收的偷瓜贼, 很想转身就走。
萧何就罢了, 他是汉臣, 汉臣的脑子都有病。召平你可是大秦的东陵侯, 怎么也看着太子胡来!
召平不仅看着刘盈胡来, 还对萧何夸赞:“太子不愧是种过地的人, 他是懂瓜的。他选的都是我准备送人的好瓜。”
萧何无奈道:“再不阻止, 他就要把你送人的好瓜都抢走了。”
那你阻止啊!蒙毅在心底咆哮。
他现在不希望先帝有刘盈这样的太子了。以先帝的脾气,刘盈是他的儿子, 被丢去修长城的就不是公子扶苏了。
蒙毅想着刘盈去监修长城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以及对兄长蒙恬带来的麻烦, 忙把这个可怕的猜想抛到脑后。
刘盈, 是真敢反啊。
“别敲了,你想要, 让召平全送你!”蒙毅见不能指望其他两人, 只能自己下地去把刘盈捉上来。
蒙毅本来是为了护佑秦国宗室,强撑着一口气被萧何抓壮丁。
见到大秦的末路, 又见到新王朝建立后,蒙毅本来心气快散了, 要去地下禀报先帝。此时刘盈来到了栎阳, 生生地把他心底那口气给气出来了。
再加上躲刘盈和捉刘盈的日常,蒙毅身体居然健康了不少,消瘦的肌肉又回到了膀子上。
被蒙毅那双钳子般的手捉上田垄, 刘盈没有挣扎,只是把泥土蹭蒙毅袖口上。
蒙毅差点没忍住,想把刘盈一脚踹回田里。
召平看着蒙毅的眼神很是幽怨。
他只准备汉太子挑什么瓜,他就送什么瓜。蒙上卿倒好,一张嘴就让他把瓜全送了。
蒙毅都气得上手了,萧何也不再袖手旁观。
他训斥了刘盈,借召平的屋让刘盈沐浴更衣。
刘盈披着锦衣,若不是正散着头发吃瓜,倒有几分诸侯公子的模样。
召平的眼神有一瞬的恍惚。
他竟从汉太子的身上,窥见几分刚毅勇武,宽仁洒脱的公子扶苏的影子。
看来他是真的老了,眼睛可真够花的。
刘盈麻布帕子擦了擦手和嘴:“这瓜不是平时常见的瓜。”
萧何和蒙毅静静地看刘盈为他翘班抢瓜狡辩。
“我吃过的瓜,皮薄汁多,甜味没有这么浓,皮和瓤都能吃。”刘盈笑着敲了敲手边的瓜皮,“这瓜的瓜皮偏厚,瓜瓤甜多了。”
召平已经从公子扶苏的影子中挣脱。他看向刘盈的眼神,饶有兴趣。
自己这瓜比所有人种的都甜,自然是有秘密。汉太子能猜出几分?
刘盈没有继续说话。他在检索自己那已经快变成PPT的前世记忆。
前世的自己当然吃过甜瓜。什么哈密瓜香瓜,未来的水果种类实在太丰富,一种水果能有上百品种。
不过甜瓜品种再多,区分起来也就是两个类别,即能吃皮的薄皮甜瓜,和不能吃皮的厚皮甜瓜。
前世自己吃到的当地自产的甜瓜都是薄皮,什么新疆哈密瓜则是厚皮。
据卖瓜的人说,厚皮甜瓜要天气干燥,昼夜温差极大,才能种出好瓜。
虽然他前世没有关注过水果种植历史,根据如今自己的见闻,也能猜出薄皮甜瓜可能是中原自有品种,而厚皮甜瓜则是先在西域种植。
召平这瓜却不是完完全全的厚皮甜瓜。
以关中现在的气候,远算不上干燥,降雨还算丰富。按照现在的种植技术,应该种不出好的厚皮甜瓜。
刘盈又敲了敲瓜皮,并掰下一块入嘴噘了噘。
萧何和蒙毅看见刘盈突然啃起瓜皮,眼皮子都跳了跳。
召平倒是眼中惊喜之色更重了。
“我听闻西域有一种厚皮甜瓜,甜味极浓,但瓜皮极厚,不能食用。”刘盈大胆猜测,“这瓜的瓜皮虽然不好吃,但也不是无法下咽,应该不是原本的厚皮甜瓜。召平,你对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进行了混合育种,自己改良的种子吧。”
召平深呼吸。
他双手撑在地上,缓缓下拜:“太子连这个都能猜到?”
萧何和蒙毅对视一眼。
难道刘盈真的不是故意翘班,真的有正当理由?
“士人也常育种,育的多是奇花异草。比如让兰花多几种颜色。”刘盈看着瓜皮,露出怀念的神色,也不知道他在怀念什么,“东陵侯可能喜爱吃瓜,所以专门培养甜瓜。”
召平回答道:“仆确实爱吃瓜。守陵无趣,便以种瓜为好。小技尔,让太子见笑了。”
刘盈摇头:“育种怎么能叫小技?你能从西域找来最好的厚皮甜瓜种子,又在短短几十年就培育出能在关中种植的厚皮、薄皮杂交甜瓜,如果给你不同的谷物种子,你一定也能培育出成熟后不会掉落的小麦,和收获期更短的水稻吧。”
萧何和蒙毅猛地站起来,一人抓住还跪伏着的召平的一只胳膊。
“此事当真?”萧何激动道。
蒙毅虽没说话,脸颊上也泛上潮红色。
召平先露出惊诧神色,后陷入沉思。
他没有回答。众人安静地等待他回答。
召平深吸一口气,诧异道:“我居然从未想过这件事。”
刘盈笑道:“现在想吧。”
他从怀里摸出白帛和印玺。
这时候写诏书,可不只用黄色的。有什么颜色的布就用什么。
刘盈本想用纸。秦末离乱,工匠损失不少。他现在重建造纸工坊,造出来的纸还不如当年秦始皇赏赐他的纸。
刘盈有心想要对造纸工坊指手画脚,但有心无力。
他又不知道自己要穿越,没有提前准备。正常人哪知道纸怎么造?他只能丢下“竹子、布头、麻草都能造纸”这句让工匠瞠目结舌的话,让工匠自己琢磨。
当然,工匠的瞠目结舌不是敬佩刘盈的远见,而是在心底骂太子定的胡来要求。
比起纸,布对于如今的刘盈来说,竟然是最容易取得的书写载体了。
至少比竹简木牍强。
“好了,以后你就是蒙少府的属官了。”刘盈把已经写好的诏书上盖了皇帝的印玺,“本来想让你去当大司农的属官,但培育良种一事可能不被一些不种地的士人理解。就当你是为皇帝培育奇花异草,等有成果,再让你去当大司农。”
直接当大司农?
蒙毅还在思考陛下什么时候给刘盈的诏书,萧何已经在惊讶,刘盈居然想让召平一步登天。
不过召平若是能培育出更好的谷物良种,让他一步登天又如何?自己甚至要奏请陛下重封东陵侯!
“为何是小麦和水稻,不该是粟吗?”召平问的却是专业问题。
刘盈摇头:“粟的产量比不上小麦。推广石磨和碓床后,这天下粮食的格局只会是南稻北麦。南方开发还需要时间,良种也需要去南方找。你可暂时不必管水稻,先培育小麦良种。任何和小麦相关的植物,都可以试着与小麦杂交。我会全力支持你搜寻不同地方的小麦种子。”
刘盈拍了一下大腿,动作极似某知名不具刘老三:“唉,为皇帝培育奇花异草不叫误国,培育粮食良种却叫奇思淫巧误国了。你们把这件事记下,等召平培育出良种,多写几篇文章骂这个谬论,我要让天下读书人都熟背。”
萧何忍笑:“是。此事该告知叔孙通,他定会寻人为太子写出锦绣文章。”
刘盈道:“萧伯父,你叫我太子,我总觉得你在心里骂我。”
萧何:“……”他只是在人前给刘盈面子,并且表现出他对刘盈很自豪的态度。
这个小混账!半点不看气氛!
蒙毅拍了拍萧何的手臂:“别气了,气不完。至少太子不误大事。”
萧何冷笑:“虽然你事出有因,但今日事今日毕,该批改的文书还是得……”
刘盈想夺窗而逃,被早有准备的萧何在刘盈与自己擦身而过的时候,扯住了刘盈的后领。
完蛋。刘盈已老实。
培养出萧禄和萧延两位勇猛小将的萧何,不是上不了战场,是刘邦带着老兄弟们跪求萧何别上战场。
论单挑,曹参和萧何还不知谁输谁赢。
因为曹参总是被萧何、刘邦两人联手暴揍,所以刘盈不知道曹伯父和萧伯父究竟谁的单人武力值更厉害。
拽住顽皮大猫命运的后劲皮,萧何把刚才还器宇轩昂的汉太子拎走,留下蒙毅善后。
蒙毅到了大汉,领了原本章邯的职位,成了大汉九卿之一的少府,负责宫中器物、园林、府库等一应事务。
蒙毅本不想做,但刘老三在那诉苦,自家功臣都是泥腿子,真搞不懂皇帝家该怎么理家。前线又离不开章邯,只能让蒙毅辛苦一下,帮衬帮衬自家媳妇。
吕雉又对蒙毅拜了又拜,搞得蒙毅很不好意思,便暂熄了致仕归隐的心。
他想少府这么重要的职位,等刘邦平乱之后,肯定会在勋贵中找人接手,自己那时就可以离开朝廷了。
至少章邯肯定是干得好大汉的少府的。
没想到自己还被安排了这么重要的活。章邯他能干好吗?
蒙毅按下担忧,对召平道:“没想到你的瓜里还有这么多学问。”
召平坐直身体,笑道:“在太子开口前,我也不知道我的瓜里还有这么多学问。”
他笑着叹了口气,道:“我从汉太子身上看到了公子扶苏的几分气度。”
蒙毅使劲摇头,差点把头冠给摇下来:“不要侮辱公子扶苏。公子扶苏是这模样,先帝就不是让公子扶苏去监修长城,而是让他滚去修长城了!”
召平一愣,继而莞尔。
蒙上卿居然这样口无遮拦地“贬低”汉太子,可见蒙上卿与太子很是亲近。

第111章 李左车很是后悔
召平归隐的心本来很坚定, 但刘盈说破了他种瓜的秘密,他便对刘盈多了几分好奇,愿意为刘盈做事。
何况培育良种这件事,他本身也很感兴趣。
农人肯定是会有意识地留下良种, 一代一代改良粮食的种子。只是他们没读过书, 没有将经验转化成知识。
士人则不同。他们会归纳总结。
召平在给赵姬守陵时才生出培育更可口的甜瓜的兴趣, 短短几十年, 他就能培育出能在关中种植的厚皮甜瓜。若换作农人, 恐怕要好几代人。
召平和蒙毅都从未想过这件事, 刘盈点破后, 其中的道理他们就立刻明白了。
若要粮食高产, 良种培育恐怕真要官府来组织,而不是让农人自己想办法。
“没有种过地的太子, 想不到这件事。”召平先感慨了一声,又惊讶道, “汉太子真的种过地?他年纪不大吧?”
“太子早慧。”蒙毅提醒, “太子就是太子,别说错。”
召平叹气:“我会习惯。”
蒙毅见召平落寞的神色, 心有同感。
许多秦臣都对大秦从辉煌时突然崩塌而无所适从, 秦三世的悲壮落寞更是让秦臣心头多了几分郁愤难平。
召平也是如此。
不过既然同意出仕,这种态度便不能……
呃, 在陛下和太子面前,露出这种态度似乎也没事。他们自己都经常在那长吁短叹。
蒙毅收起对陛下和太子的不尊敬, 向召平传授在汉庭工作的经验。
总之, 现在汉庭的当家人是皇后,太子就是捣乱的。如果见到太子到处乱窜,不干正事, 立刻派人禀报萧相国和皇后。
两位丞相是毫无用处的,他们只会纵容太子到处乱窜,像个街溜子。
啊?召平听蒙毅传授着传授着经验,就变成埋怨太子,很是无语。
蒙上卿,你以前在始皇帝那里的谨慎哪里去了?你怎么能私下骂太子是街溜子?
虽然太子确实形似盗贼,你也不能直言啊。
还有,你不是在教我如何谨慎吗?你告诉我,你现在这样叫谨慎?
召平对汉太子越来越好奇。
听闻汉太子是提前束发,现在其实还是总角之年。
总角之年的太子已经传出诸多仁义无双的传闻,听说他还立下许多战功。
可今日他所见的太子,却与传闻的汉太子形象相差甚远。
不,也有一样的地方。
思及汉太子对粮食问题的敏锐,召平能窥见汉太子传闻中才华的一斑。
真是有趣啊。召平对未来的汉臣生活生出了许多期待。
如果李左车得知召平的期待,他会告诉这位和他即将踩入同一个坑的同僚,别期待。
李左车也是好奇刘盈的诸多传闻,才没有及时脱身。
他为韩信幕僚,为韩信做了许多事,可惜都与刘盈擦身而过。
当他终于见到刘盈,以为心意圆满,准备退隐时,刘盈已经找到他藏起来的族人,组成了一个“武安君李牧”宗族,并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他安上了一个族长的头衔。
李左车,你也不想你祖宗李牧的族人没落吧?
隋唐有个世家叫赵郡李氏,攀附的就是李牧,再往上就攀附老子李耳了。
虽然史学家定论,赵郡李氏和其他郡望世家一样,族谱都为乱编,委婉一点的说法是,东汉桓帝以上的族谱多牵附。直接一点的说法是,赵郡李氏是在慕容氏建立燕国时才得以发展,可能和魏晋高门的关系都不大。
但刘盈现在凑的赵郡李氏,那是真真正正的李牧后人啊!
李左车看见自家两个牙都没长齐的孙儿跟在刘盈身后呐喊助威,都要气笑了。
等他回到家,发现妻子儿媳都在委婉地劝自己,气得把儿子揍了一顿。
让女人挡在前面,自己不敢说话,我是这么教你的吗?我没有你这么废物的儿子!
更可气的是,秦将李信的后人还来问自己,要不要联个宗,大家一起在大汉立足。
太子说了,你的曾祖父以前在秦国当大官,还封侯呢!说不定我们真的是一家人。
我他X的怎么不知道,我有哪个祖宗在秦国封侯?!
刘盈背着手仰天吹口哨。
这可不是他胡扯,是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联宗的时候,他们新修的族谱上说的。
为何刘盈对此事印象深刻?他关注了一个著名李唐黑的营销号,学了很多知识。
正经科普知识难啃,他只对秦汉的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但耸人听闻营销号讲的小故事,那可太下饭了,多多益善啊。
你看,这不就有个正宗李牧后人差点被自己气死了。
李左车本来准备自己归隐,儿孙入仕。
他已经完成了灭秦的愿望,此生已经了无牵挂。
见到儿子居然让母亲和妻子出头,自己躲在后面,李左车有了牵挂。
他后悔,他忏悔,都是他忙于灭秦,疏忽了对儿子的教导,让儿子变成了不可雕的朽木,不可圬墙的粪土。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