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神秘法医by山海十八
山海十八  发于:2025年01月27日

关灯
护眼

马丁点头,“是的?。沙恩亚瑟,他与强事都是牛津毕业的?。虽然相隔近二十年,但也是校友。
强事很喜欢沙恩别具一格的?奇诡画风。办公室里的?《非洲大草原动?物图》,反而是最不像沙恩本人?风格的?画作。”
莫伦放下笔记本,“再看看其他文件,找找有没有让强森被害的?动?机。”
这一找就是三个小时?。
直到?晚上八点,没有更多的?收获,连一张客户名?单也没瞧见。
308办公室内的?文件与机密无关。
与费奇副行长说?得一样,强森不负责英格兰银行核心业务。他才能每周只上两天班,其余时?间享受娱乐生活。
今日侦查先告一段落。
尽管确定昨夜有第三人?在银行大楼里,但没有人?证。
仅凭一根金色长发,在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无法断定是琳达夫人?随着强森进入了办公室。
莫伦暂时?没有对费奇副行长说?明她在怀疑谁,只表示希望尽快解剖强森,确定他的?具体死因。
最终,费奇副行长同意了解剖尸检,但提出一个要求。
不能让博格独自下刀,必须再找两位权威医生一起参与解剖。
这件事不必莫伦劳心。
费奇副行长连夜亲自去找信得过的?医生,约在明天上午九点,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动?刀。
莫伦只要求旁观,不再提出更多需求。
在银行附近的?咖啡厅随意吃了点三明治作为晚餐,众人?分开了。
莫伦看了眼怀表「20:38」。
这个时?间说?晚不晚,想了想,还是前往伦敦西区的?涂鸦巷。
沙恩亚瑟,这个画家的?作品能挂在强森办公室内,他会了解强森多一些吗?
强森是否掌握了某个秘密,足以给他带去杀身?之祸?更具体地说?,他是被琳达、佩特、斯廷顿灭口吗?
已知强森与查德的?共同之处:
都是英国人?、都已婚多年、都与琳达有交集,另外从事的?工作都与财政相关。
莫伦思?考着,来到?沙恩的?住处。
这是一条很古怪的?街巷。
暗巷两侧的?墙面画满了不可名?状的?诡异图案,比如触手、眼珠与诡异植物。
不等?敲门,她发现大门没有锁。
半开半掩,门后透出微光。
一眼望入,没看到?家具摆设,而看到?一条通往地下的?楼梯。
微光正是从楼梯尽头发出。
莫伦凝眸,想到?一种可能,弯腰取出绑在腿部的?枪。
她没有说?话,侧身?进入。把脚步放到?最轻,尽力不发出任何动?静地走下楼梯。
无奈,木制楼梯上了年纪,不可避免地发出三次“嘎吱”声。
莫伦立刻学猫叫:“喵~呜~”
却没听?到?地下传出任何反应,房内似乎只有她一个人?。
莫伦有种不祥的?预感?。
晚上九点了,沙恩是睡着了没关门,还是被害了?杀人?凶手还在地下室吗?
正当她走到?最后一级台阶,准备转弯进入地下通道。
下一秒,忽然觉得身?侧有风,眼前刺来一道寒光。
莫伦迅速后退一步,立刻举枪,看清斜刺而来的?是一柄利剑。
枪口与剑锋相对,气?氛倏然紧张。
此时?,从楼梯口后侧的?黑暗中,一个人?缓缓走了出来。
麦考夫正想说?装猫叫骗不到?他,下一刻却愣住了。
“怎么是您?”
“怎么是您?”
麦考夫与莫伦面面相觑,诧异地看向对方,万万没想到?会在这里撞个正着。

莫伦把枪放回包里,率先发问?:“您认识沙恩亚瑟?为什么一楼的大?门敞开着?”
麦考夫将长剑归鞘,说:“沙恩与我是同级校友,我们曾经住在同一栋宿舍楼里。”
这把剑是沙恩的收藏品。
麦考夫听到楼梯发出异动后,顺手?借来一用,现在可以放回原位了。
他?先熟练地按下壁灯开关,昏暗的走廊被照亮。
“我比您早到半小时,当时大?门已经敞开。至于为什么不关门,因为我也?不知道哪个按键控制大?门。
沙恩家?遍布各种机关,最近他?还做了线路升级。我只确定哪几个按钮能开灯。万一按错其他?开关,或许会被反锁在地下室。”
走廊尽头,地下室的房门也?被打开了。
莫伦放眼望去,这间占地颇大?的地下室,从墙根到天?花板遍布各种管道。
齿轮与链条层层叠叠,踏入地下室仿佛进入了异次元空间的机械帝国。
房内堆放着各式作画工具,颜料、笔刷、纸张凌乱地撒了一地。
桌上的食物被打翻了,抽屉、柜子、置物架半开半合,还有一条领带挂在吊灯上。
什么都有,只是没看到沙恩本人的踪影。
莫伦:“这是艺术家?随心所欲的居家?状态?”
麦考夫摇头:“沙恩平时虽不注重整齐摆放物品,但不会乱到这种程度。应该是有人闯入,仓促找东西又留下一地狼藉。
闯入者?也?不懂怎么关门,只能让大?门半开着离开。话说回来,您怎么来了?”
“英格兰银行的强?事,死了。”
莫伦简明扼要?地说了有关强森之死的调查情况。
“死亡时间是昨天?22点-24点之间,明天?解剖尸体查看具体死因。
我对那本画家?联络通讯簿有点在意。强森办公室唯独悬挂了沙恩亚瑟的画作,我就来找找线索。没想到却遇见了您。”
莫伦打量麦考夫。
整个人略显风尘仆仆,裤腿边缘有少许浮灰。应是刚从普利茅斯赶回伦敦,又片刻不停地赶到沙恩家?。
莫伦:“您呢?只是来拜访老友?”
麦考夫隐去了让沙恩调查达芬奇画作的前因。
“之前,我委托沙恩购买油画。一个小时前,我回到伦敦,看到沙恩昨夜七点送去我家?的纸条,让我有空就来找他?。”
半小时前,麦考夫到了沙恩家?门口。
发现门没锁,这与沙恩的习惯严重不符,他?绝不会敞开大?门。
麦考夫立刻进来一探究竟。
发现沙恩不在地下室,也?没找到那幅达芬奇画作。
不知是被沙恩提前藏到了看不见的角落,还是被闯入者?带走了。
麦考夫:“我来时只看到大?门半开,屋内凌乱,人已经不见了。”
莫伦微微颔首,对麦考夫的买油画说辞持保留意见。
什么样的画能让麦考夫在舟车劳顿后,还会第一时间赶来问?个清楚?
不过,那是福尔摩斯先生的私人事务,不必追问?。
莫伦:“您熟悉沙恩,能看出了这里丢了什么吗?沙恩有没有留下他?被绑去哪里的暗示线索?会与强森之死有关吗?”
麦考夫可以确定两点:“这间房有自毁装置。沙恩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宁可同归于尽,也?不会在他?自己的地盘上被绑走。
我暂时没发现他?留下求助暗示。我更倾向于他?是在出门的路上被绑。对方再?取走了他?的钥匙,到这里找东西。至于您最后一个问?题……”
麦考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谈起对普利茅斯仓库的调查结果。
佩特与斯廷顿可以拿到美国最低的纸张进货价,但是两人的仓库管?混乱,两年也?没有改进。
两家?公司的低价纸张进货数量有限,都想要?从美国引进技术后在英国直接开造纸厂,从纸张贸易商变为纸张生产商。
“两家?仓库加在一起,两年发生了五次火灾。我查了入关申报表,几次被烧毁的物品是不同的造纸原料。申报表上,两家?公司都写了这些货物是为开设造纸厂做练手?准备。
火灾发生后,佩特与斯廷顿两方的仓库主管互殴,指责是对方放火,目的是不让自家?顺利建厂。两年过去,两家?造纸厂的计划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听起来,这是一场持续性的恶性商业竞争,斯廷顿与佩特把矛盾从美国带到了英国。
麦考夫:“我一直不能确定两家?仓库的失火另有内情,直到刚才听您说起强森之死。
纸张原料数次被火舌吞噬,深得银行?事青睐的画家?无?故失踪,乍一看毫无?关联。”
两者?叠加却能指向一种猜测。
莫伦说出那个大?胆到荒唐的可能性:“制造假币。”
麦考夫:“不错,是要制造银行券。”
在听闻强森之死后,麦考夫不再认为闯入者的目标是抢夺达芬奇油画,对方想找的应该是货币模板之类的东西。
他?说得更具体些:“这个团伙想要?制造的假币,不一定是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也?可以是其他?银行的。甚至不限于英国,说不定还涉及欧洲别的国家?。”
二十?九年前,即1844年,时任英国首相罗伯特比尔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条例》 。
在这之前,大?不列颠有两百多家?银行发行的银行券都能作为纸币流通。
在这之后,英格兰与威尔士其他?银行的发钞权被终止,仅剩英格兰银行合法发钞。别的银行已经发行的银行券仍然正常使用。
英格兰银行也?因1844年银行法条,明确了从私人商业银行向国家?中?央银行的转型之路。
麦考夫:“自《比尔条例》落实,其他?银行的银行券被逐一回收。快要?三十?年了,市面上却仍然存在混用纸币的情况。
另外,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建立后,其境内的货币体系混乱。今年德国正式确立与黄金挂钩的「金马克」货币制度,大?量新?货币流入市场,有硬币也?有银行券的纸币。”
麦考夫刚从中?欧出差回来。
旅程中?,去维也?纳银行取梦境奖励时,顺道也?去维也?纳证券交易所转了一圈。
三年前,法国输掉了普法战争,给德意志赔了一大?笔战争赔款,这让近两年的维也?纳交易所交易量暴增。
“英国市场上仍旧流通不同银行的纸钞,德国又刚刚发行新?版货币,都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
欧洲几大?证券交易所的大?盘火热,用以假乱真的假币投入交易所做短期交易,也?是迅速套取黄金的方式之一。”
麦考夫分?析:“这伙人盯上沙恩,一定是从哪里听到了风声,认为他?曾经参与英格兰银行的纸钞设计。想在这间房内找到相关稿件。”
莫伦接着说:“强森不负责英格兰银行的核心事务,但他?可以作为推荐人,把他?欣赏的设计者?推荐给董事会。
强森手?上有一份设计者?名单,沙恩就在上面,而这个消息被琳达获知了,她接近强森就是为了找到名单。”
琳达如何获得这类消息?
莫伦推测:“琳达看似专挑已婚男士交往,她的真实目标条件不是已婚,而是蓄意靠近掌握财政内幕消息又有一定权势的人群。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多是中?年男性且已婚的概率偏高,她故意用劲爆绯闻去遮盖了真实企图。”
谁能想到在黑寡妇的风流情史之下,真实意图是构建假币制造体系。
不仅要?绑架真币设计者?制造出假币,还需要?摸清各国货币发钞、市场流通、证券交易所交割运作流程等等情况,那才能让假币顺利流通起来。
转移注意力的这一招,不只琳达玩得溜,这个团伙的另两位也?很熟练。
麦考夫:“佩特与斯廷顿故意以私人矛盾为借口制造火灾,其实是为了把大?批制纸原料不知不觉地偷运出去。那就能解释为什么普利茅斯的两家?仓库管?非常混乱。”
不混乱就不便?监守自盗。
仓库多是雇佣当地人,而不能让他?们发现制造假钞的端倪。
推?到此处,?查德被害的原因也?浮出水面。
他?在美国发现了假币团伙,获知琳达三人企图搅乱欧洲多国经济,浑水摸鱼获得暴利。
那与?查德的立场相悖,他?不可能支持假币集团伙。
假币团伙不管?查德是哪一方势力,火中?取栗的造假计划不容外泄,必须杀人灭口。
为什么要?使用有着『拿破仑一世』称谓烙印的金属球,去装下?查德的人头?
莫伦与麦考夫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
“拿破仑假钞战。”
“不是复辟波拿巴帝国,而是效仿拿破仑制造假币。”
19世纪初,在拿破仑征服欧洲时,他?以打仗打的是钱为?论,曾经采用货币战的手?段去摧毁对手?的经济体系。
他?下令伪造大?量奥地利、沙俄的货币投入该国市场,引发该国的经济动荡。
麦考夫:“斯廷顿比划数字「3」时,习惯性做出法国等欧陆国家?的数字手?势,他?很可能崇拜拿破仑。这个假币团伙把拿破仑当成了效仿对象或幸运神,所以在金属球上烙印下「拿破仑一世」的称谓标记。
另外,斩首祭旗在战争里很常见。把?查德的人头砍下,装在金属球里沉海,说不定也?有为假钞团伙实施行动搞祭旗的含义。”
莫伦顿生一种熟悉感,这个时代是崇拜什么都要?刻下烙印吗?
比如萨米沃尔在纽扣上刻着「忍冬」图案,乔治史蒂文在纽扣与炸弹金属板上刻着「蚂蚁」图案。
虽然犯罪心?学?提到,有的罪犯喜欢留下个人印记,但至今遇到的三起案件与这种犯罪标记?论又有出入。
莫伦默默记下了这个古怪的相似点。
沃尔与史蒂文已经死了,或许抓住假币团伙后能问?出一些缘由。
眼下有一个关键点需被证实,才能让以上推论的逻辑链完整。
莫伦问?:“据您所知,沙恩亚瑟先生究竟是不是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设计者?呢?”
麦考夫轻轻摇头,“我只能说他?确实具备这种技术,但他?从未对我谈及与英格兰银行的业务往来。虽然我不知道具体内幕,但有个人能够也?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费奇副行长。”
莫伦报出了答题者?的名字。?由很简单,即便?费奇副行长不为找出杀死强森的凶手?,他?也?会尽力去阻止假钞面世。
麦考夫看了一眼怀表。
“现在是21:25,我们再?搜查一个小时。如果没有更多线索就去费奇副行长家?走一趟,我知道他?的地址,距离此处大?约步行二十?分?钟。晚上十?一点,正是伦敦夜生活的热闹时分?,那会去拜访也?不算打扰他?休息。”
莫伦煞有介事地认同:“费奇副行长会感动的。那么晚,我们在勤快地加班,他?怎么能睡得着。”
两人在地下室内又搜了半小时,仍未发现沙恩留下任何求助讯息。
离开沙恩家?,又在周围转了一圈,试图找一找是否有人留意到沙恩家?出现过可疑人士。
遗憾的是寻找目击证人未果,只能转道前往费奇副行长家?。
来得晚不如来得巧,费奇刚回家?半小时。
他?去拜访了几位医生,终于找到两位有空在明天?上午去解剖强森的尸体。
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听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消息。
强森之死竟然与伪造纸币有关。谋杀他?的凶手?,是为获得正版纸币设计师的情报。
如果让假币团伙获得了关键技术,大?量以假乱真的纸币出现在市场上,必会引起一场货币经济风暴。
原则上,费奇不能透露是谁参与了纸币设计。
现在却发生特殊情况,他?没有否认沙恩亚瑟确实是设计团队的成员之一。
沙恩不仅擅长绘画,更懂得相关技能。
比如鉴别不同纸张呈现不同颜料的效果,比如怎么在画作上留下特别的防伪印记,这些能为制造纸币提供很大?的技术支持。
经由费奇表态确认沙恩是纸币设计者?,至此,有关假币团伙作案的相关猜测基本成立了。
接下来,是营救沙恩与捣毁制假窝点。
沙恩被绑去了哪里?
从时间线上来看,目前已知他?的最后行踪是昨夜七点给麦考夫送信。
强森是昨夜22点—24点死亡。
凶手?在银行办公室发现了纸币设计者?的联络地址,之后趁着门卫迪尤不备,悄悄地离开了银行。
沙恩以往是昼伏夜出。
麦考夫却无?法断定沙恩近期仍旧照常作息。
为了调查达芬奇油画的来历,沙恩会调整出门时段,也?就无?法圈定他?的行程范围。
结合现有线索,只能大?致推测绑架时间是昨夜0点~今夜20:30之间。
假币团伙可能跟踪了沙恩,等到人烟稀少或便?于下手?的位置,把人给绑了。
绑架后,是把人直接运出伦敦,直达造假窝点吗?
莫伦提及雷斯垂德近三日对佩特、斯廷顿的追踪调查。
两个美国人抵达伦敦后一直住在「维多利亚酒店」内。
说是没有租到合适的私人住宅,只在忙碌的社交季抢到了高档酒店所剩不多的客房。
维多利亚酒店人来人往,不适合作为绑架藏人窝点。
相对来说,琳达提前预订入住的「百合园」更合适藏人。
那是一栋附带小型花园的私人别墅。
琳达不是独自前来伦敦,还带了女佣与男仆,一共七人入住别墅。
尚且不知这些佣人是否参与伪造货币,也?没有实质性证据证明琳达、佩特、斯廷顿是假币团伙主要?成员。
因为尚未找出大?火中?的造纸原料被转移到哪里。
也?没有铁打的物证或人证,坐实琳达、佩特、斯廷顿谋杀?查德与强森,更不确定他?们是否还有别的帮凶。
如果直接强势抓捕审问?琳达三人,也?许会让沙恩有生命危险,也?可能导致造假窝点收到风声后迅速转移。
不如先潜入「百合园」,去搜集更多线索,也?找一找沙恩是否被关押在里面。
明天?下午,也?许是一个好时机。
琳达原定要?出席赛马宴,佩特、斯廷顿也?与强森等三个英国人约了赌局。
今天?,突发的强森之死没有外泄,消息被费奇副行长迅速封锁了。
假如明天?琳达三人粉饰太平地照常出席宴会,不如趁其不备,潜入他?们的后方。
莫伦提出了这个方案。
麦考夫表示支持。最好是能联系到「百合园」的主人,弄到一张花园别墅的结构布局图,再?拟定该从哪个方位进入调查最安全最迅捷。
谁去弄别墅的布局图?
当仁不让地交给费奇副行长去办。
他?在英格兰银行经营那么多年,结交了那么多人,不就是留着今天?用的。最适合做这种加急加急再?加急,保密保密又保密的工作。
费奇副行长只能答应,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拿到布局图。
人活得久了,什么怪事会遇到。要?不是为了查抄假币,他?真不想被使唤得团团转。
然后呢?
然后,费奇心累地不想多说一句,直接送客。
23:59,莫伦与麦考夫走出费奇家?的大?门。
午夜零点,这一带路上人烟稀少,更看不到马车的踪影。
“我送您回家?。”
麦考夫再?累,也?不会在深夜让莫伦独自步行回家?。“半小时的路程,很快就到了。”
莫伦没有拒绝这份好意。
“谢谢。之后让我家?的车夫送您一程,或您挑一辆马车自驾回家??”
麦考夫也?没拒绝车载提议。
“我选车夫载我回去。人不必自我为难,我不想考验自己的驾车技术。”
听上去,麦考夫似乎表达了他?不擅长驾车。
其实就是不想赶车。驾车要?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坐在车厢里却连手?指也?不用动。选哪一种方式更舒服,答案显而易见。
两人向西走去,又低声谈起强森之死。
“我认为强森被杀,应该是在假币团伙的计划之外。”
麦考夫说:“在银行办公楼里杀人,让强森死在办公室会引发轩然大?波,不符合假钞团伙暗中?行事的作风。”
莫伦:“我也?觉得是临时起意,是琳达在迷惑强森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她说出个人推测。
昨夜,琳达与强森特意相约去银行办公楼约会。类似角色扮演游戏,找些特别的刺激。
玫瑰香味的蜡烛是琳达带去的,可能还有别的气氛道具,比如一瓶掺杂了安眠药物的红酒。
琳达企图趁着强森昏睡寻找秘密名单,但药效出现了偏差。强森中?途醒来,亲眼看到了琳达的鬼祟行为。
莫伦:“琳达被抓个正着,未免横生枝节,只能杀人灭口。”
麦考夫微微颔首,认同这些推论。
“那么强森又是怎么被害的?您也?说了他?身上没有任何外伤,说明他?没有反抗就死了。”
莫伦:“之前我没有头绪,现在有了一个推测。团伙作案,团伙成员之间会相互影响,形成某种潜意识习惯。?查德是被爆头而死,强森表面无?伤痕,但白天?忽略一项检测,没有查他?的耳道内侧。”
麦考夫秒懂,“强森也?是被攻击头部?致死。区别于?查德明显地缺了半个脑袋,强森是伤在脑内。凶手?通过针扎耳道的方式,刺伤了他?的大?脑。”
这不是无?稽之谈,凶器甚至都颇为常见。
两人同时说出了凶器。“帽针。” “帽针。”
如今,英国女士们出行多数会戴帽子。
为了防止风吹走帽子,会使用一根长针把帽子与发髻固定。
帽针的长度在15—30厘米不等,也?是女性用来自卫的趁手?武器,但一般情况下它的杀伤力不强。
麦考夫:“昨夜,强森的意识先清醒,但身体没有同步恢复正常。琳达以最快速度,先下手?为强,把帽针刺入强森的耳道,扎穿他?脑内的重要?部?位。”
莫伦:“椅脚边的少量鲜血就是从强森耳道里流出来的。这样的谋杀手?法,从表面看不出更多伤势。”
话到此处,鲨鱼吐人头引发的奇案谜团,是被一一推测出来。
相关猜测是否正确,在几个小时后的尸检、十?几个小时后的庄园勘察中?,会逐一找出最终答案。
两人并肩继续向前走。
一时无?话,任由夜风拂面而来。
初春的风,微潮偏凉。
夜幕里,薄雾弥散,街灯被雾气晕染出一片片朦胧光晕。
这是伦敦特有的迷离夜色。
雾与光无?声交缠,让这座城似被笼罩在一层神秘薄纱之下。走进它的人,也?都沾上了秘密的味道。
麦考夫走着走着,察觉到身边人的不时注视。
莫伦似不经意地侧目又收回视线,再?次若无?其事地侧目又收回视线。
麦考夫确定这是在故意不小心地观察他?。“有事,您不妨直说。”
莫伦等的就是这句,却又客套几句。
“您真敏锐。我确实有一点小疑惑,但这个问?题也?许会冒犯到您。”
麦考夫暗道明知冒犯,可看你?的样子还是想问?。
莫伦:“不过,看在我帮您积极提供破案线索的份上,您应该会不吝赐教地为我解惑吧?”
麦考夫忽然想起来,仍未与莫伦商谈过该付她多少协助调查费。
是自己失误了。
即便?莫伦本意是无?偿帮助,他?也?会劝说对方收下调查费,因为是在给白厅跑腿。
今天?就去找阿诺德爵士申请一笔可观的调查费,再?顺便?汇报查案进度。
“我没那么容易被冒犯。”
麦考夫只当是弥补失误,假设莫伦的提问?不过分?,他?会予以真实回答。“您可以直接问?。”
“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
莫伦语气轻松地问?:“您能学?一下猫叫吗?”
麦考夫怀疑自己幻听了。
他?停下脚步,望向莫伦,不确定地重复了一遍问?题。“让我学?猫叫?”
莫伦也?停下脚步,一本正经地给出正当?由。
“我能推测出拿破仑标记的含义,也?能推测到强森的被害方式。那些难题被破译了,但我仍不明白在沙恩家?楼梯上的模拟猫叫声为什么会被您看穿。
想必您掌握着更专业的猫叫技能,所以才能轻易发现我作为人类的拙劣模仿。因此,我想向您请教该如何逼真地发出猫叫声,以备不时之需。”
莫伦一脸真诚又期待询问?:“福尔摩斯先生,这不算冒犯您吧?”

麦考夫或许是做足心准备,来不及感觉被冒犯,就被荒谬感充斥大脑。
让福尔摩斯学猫叫,那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无稽之谈!
就差把?「绝无可能」这句大白话贴在额头上,以表不会答应这种荒唐请求的坚定?决心。
麦考夫深呼吸,及时控制住了起伏不定?的情绪。
他继续不动声?色地回应:“您有所误会,其实我不善于此?道,是要向您学习。在我听来,三个多小?时前您在沙恩家楼梯上的猫叫非常逼真,深动形象地展现出一只?黑猫误闯民宅后的迷茫无措感。”
紧接着,他说:“而我明?白您这个问题的根本诉求,其实是好奇我为什么能立刻判断出那不是真猫在叫。”
莫伦微笑。这种解读,对,却不全对。
有没有一种可能,她也会不甘心只?有自己留下黑历史,索性比一比谁模仿猫叫更优秀。假设有录音设备,还要留音存证。
麦考夫不给莫伦再次发表奇谈怪论的机会。
他加快语速,几乎一字不顿地解释原因。
“因为沙恩对猫毛过敏,他家不可能出现猫。前几年,他利用猫不喜欢的气?味驱赶它?们,一直在家附近种植大片迷迭香。现在不种了,但也没看到猫群靠近。
我猜伦敦的猫有内部情报网,已经把?沙恩家标记为最讨厌的地区之一。即使是刚刚进城的外地猫,也会打听到最基础的消息,不会犯新手错误。 ”
麦考夫最后特别贴心地总结:“所以说,您可以安心,您在模仿猫叫上是独树一帜。这次只?是输在不解内幕上,下次您会成功的。”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