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实在是不想给钱也不是不行,这附近摆摊的不少摊主,都只是隔三差五才来一次,二百美元对他们来说不少,所以并不愿意交,大不了每次来都换不同的位置摆摊。
唐园倒是想给钱,但她确实没钱。
了解了摊位的情况,她看着眼前的一袋袋大米,最后花了一美元买了6斤大米,差不多0.16美元一斤。
这价格不贵。
她不买太多还是因为她没钱。
唐园默默在心里念叨着这事,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挣点美元,她倒是可以拿港币来兑换,但这个地方估计没有兑换的地方。
香江那边,她大概也兑不到多少美元,还是得靠她自己挣钱。
至于挣钱的项目,还是从小钱包跟发圈开始。
洛拉回来的时候,唐园已经做好决定,等在班车站点边上,两人回去,洛拉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跟她聊今天的收获。
买了面包,买了调料,买了沙拉酱……都是些日常必须用到的东西,还提起出来不方便,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一周出来一趟。
唐园现在还没有完全学好英语,依然用简短的语句跟她说话,尽可能从她嘴里了解到更多附近的讯息。
逛了一圈回去,她又睡了一觉,在M国这边的下午六点,也就是国内的九点钟才起床。
好在她在锅炉房的工作是从下午才开始,不然她真没有这么多时间睡觉,补了一觉之后清醒过来,她才开始做今天的工作。
去办事之前,她特意去跑了一趟银行,发现这会儿港币兑美元没有公开的汇率标准,这会儿的汇率是5.5比1,她个人去兑换,也兑不出多少。
不过两地也有各自的交易情况,物价什么的不能单以汇率来算。
她要赚美元,还是自己去M国去赚更合适一些,用港币兑换还是不太划算。
想着,她很快收拾出来一批适合在M国市场上销售的小钱包跟发圈,单独装了一袋子,打算明天一早,那边时间下午的时候去试试。
这一天时间,她一直在忙碌着,完全没来得及卖茶叶。
还好现在有郑蔓帮忙卖茶叶,她少卖一天完全不影响。
傍晚,她再次来到仓库里,看着仓库里又堆放起来的碎布,就知道郑蔓今天的收获也不错,她将碎布转移,又将茶叶一袋一袋放出来。
郑蔓回来时,她开着仓库门等她,一眼看到了她骑着的三轮车,上面还拉着一辆自行车。
“之后三轮车晚上能存在这里吗?”郑蔓问道,“我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车,之后都打算骑三轮车去买碎布卖茶叶,这样会更方便些。”
“三轮车多少钱?我给你报销。”唐园也觉得这样合适。
郑蔓松了口气:“不用,我买的二手,等过段时间这边生意少了,不用它,还能卖出去,今天的碎布你看到了吗?咦,已经拉走了?”
“对,正好送茶叶过来,就把碎布拉走了,”唐园让开路,让郑蔓把三轮车骑进仓库,“除了茶叶之外,还有一大袋发圈,数量不少,你可以卖上好几天。”
“这个好,我还怕来不及送呢,”郑蔓从三轮车上拎下一个袋子,“今天带出去的茶叶没有全部卖完,明天还能接着卖。”
“都行,你自己决定就好。”唐园看着郑蔓把茶叶袋子放下,先把提前准备好的,买碎布的钱交给她,之后两人才算茶叶钱跟发圈钱。
三笔钱分开算,每算一笔结一笔,两人都会更清楚些。
“对了,你那儿还要人民币吧?”郑蔓问她。
“你在这里也遇到偷渡过来的人了?”唐园惊讶。
“有人找我,想要跟我换,”郑蔓说道,“这次我会注意,在公共场所交易,双方一起交易,不会去隐蔽的地方。”
“人家愿意换就换吧,他们拿着人民币没什么用,”唐园点了头,“你去换,换过来我还是以原来的价格给你。”
香江跟内地正式交流还有两年时间,也就是说她在这两年时间里,都不可能光明正大将港币兑换成人民币。
至于做生意赚钱,虽然慢慢在放开,但前面两三年时间管的还是挺严的,小打小闹可以,基本不让大规模做生意,她要赚到大笔钱同样不容易。
如果能直接用港币换人民币,操作起来会简单许多。
郑蔓只管换钱,唐园点了头,她更没有意见。
两人做完交易,将三轮车往仓库里面推了推,锁上门骑着往回走。
这天晚上,唐园在锅炉房里做到下班,回去就早早闭上眼睛睡觉,第二天一早四点多就睁开眼睛,来到M国去坐两点的班车。
两点五十到目的地,她到市场里找了个地方铺开摊子,将带过来的小钱包和发圈一一摆上去。
放好没多久,就迎来了第一位客人,询问发圈的价格。
唐园来之前就打听过M国这边的平均收入,年收入中位数差不多在一万六七左右,跟香江如今的年收入情况差不多,可能还要略高一些。
所以按照这边的行情,她在发圈和小钱包的报价上几乎跟港币持平,发圈一美元一个,小钱包按情况,卖3块、5块和10块。
客人犹豫了片刻,没有讨价还价,挑了两个发圈,一个3块的小钱包。
开门红,进账5美元。
有了第一位客人,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客人,虽然并不是每个客人都买,但只要挑了东西的,几乎都挑了三五样。
傍晚来回走动的客人增加,她这边的生意也好了许多,她甚至都不需要怎么交代,只要报一下价格,客人就能自动按的喜好选择想要的发圈和小钱包。
这让唐园多少松了口气。
第一个客人犹豫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定价高了,还考虑过要不要降低报价,没想到后面的生意居然还不错。
她三点钟开始摆摊,到六点要走的时候,一共到手一百一十块,相当于每小时能进账36块多。
按如今港币和美元的比例,她三小时挣了至少五百五港币。
这还只是三小时,她要是在这里摆摊卖一天,不知道能挣多少钱,可惜她实在是做不到一天24小时007工作。
收拾东西,她快步走上末班车,按习惯坐到班车后座,抱着裹起来的包袱,看着外头市场的情况。
这会儿市场外头的人越来越少,她一眼就看到了那几个固定摊位。
这些固定摊位的特点是干净明显,有专门的架子不说,还处在最明显的拐角处,这样的位置人流量大,要是能在这里摆摊,每个月应该能多卖出不少东西。
只是她今天早上四点多起床,也就摆了3小时,每个月花二百块,一天摆3小时的摊位,想想又很可惜。
这个位置……每天3小时,每个月让她多挣二百块应该没问题。
卖发圈和小钱包三小时,挣一百一,相当于五百块。
这样对比下来肯定是茶叶挣得多,但她还有时间。
班车到站,唐园睡了一觉醒来,时间是晚上七点,国内正好是上午十点,正好是一天中太阳正盛的时间,正好可以出去卖茶叶。
这样一算,她完全可以同时照顾到不同马甲的生意。
不过这次出门,她第一时间去了一趟银行,用一千多港币兑换了二百美元,打算还是去租一个固定的摊位。
路过小卖部的时候,她还特意进去买了几包进口烟,打算带去那边的市场做人情,烟酒在全世界都是硬通货,她也不要求送人情之后,对方能格外照顾自己,只是希望自己能安安稳稳在那边做生意。
每个月二百的租金,只要她每天能多挣七块钱,就能挣回来。
固定摊位的位置好,人流量大,七块钱就是一两个小钱包或七个发圈的事,有的时候光是一个客人,就能买走这些东西。
能多挣钱还能换来安稳,何乐而不为。
中午折腾了一圈,正好是午休时间,她回了趟住处,再出来的时候,推着装了咖啡和茶叶袋的自行车,路过保安亭,顺便又给保安送了一包烟。
保安还有些不好意思:“我都没帮上你什么忙。”
“你守着这栋楼辛苦,这是应该的,”唐园笑着说道,“而且之前也帮了忙嘛,不用客气。”
“那就谢谢你了。”
唐园跟他说了一小会儿,没有多聊,便骑自行车离开。
很多时候,她虽然给保安送东西,但基本不会聊太久,之所以一直送烟,也是希望他不要以为自己过河拆桥,毕竟只要自己在这里租房,总会来回运东西,总需要保安看一会儿。
她要是只在需要的时候送,保安没准心里还会不满。
左右烟不贵,隔一段时间送上一包花不了几个钱。
骑车到咖啡店门口,这会儿薛诗琪正在她自己的毛衣店里招待客人,冬天过去,店里又重新上新毛线摆件,累积了一年的客人在如今也会时不时过来,给毛衣店增加了不少客流量。
至于挣钱的情况,薛诗琪如今也不仅仅靠毛衣店和咖啡店挣钱,她还接了薛妈妈那边的设计工作,据说每份设计制作出来的衣服卖出去,她都是有提成的。
多了这笔钱,薛诗琪可以更加安心地在这里待着,薛妈妈几次过来都会跟她交流如今的时尚潮流,一步步引导她往设计师的方向走,母女俩的目标已经完全和谐一致。
唐园从自行车上把咖啡豆和茶叶搬下车,走进咖啡店分装,补充货架。
“你最近好忙啊。”
“是,最近要做的事多,”唐园将货架补充完毕,起身回头,“挣钱嘛,都是这样的,时不时总要忙碌一阵,店里还是要麻烦你看着,等我忙过这阵再多来这里。”
这波茶叶季过去,夏秋季的茶叶数量会减少一些,到时候她会有更多的时间。
主要是咖啡店这里她给的工资不多,有的时候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让薛诗琪干,总想着自己能分担一点算一点。
但实际就算是非茶叶季,她来这里的次数也不算多,主要还是薛诗琪在接待客人。
“没关系,你忙你的,”薛诗琪知道唐园的情况,她得自己挣钱过日子,“你平时忙也不用特意过来处货架,我有空就顺手处了。”
“没关系,事情不多。”
唐园跟她聊了一会儿,便离开咖啡店,趁着下午有时间,提前拉了大包的茶叶去市场卖,顺便将今日份的小钱包送过去。
如今她送小钱包的次数已经不是一天一次,而是三天一次,她跟丽姨兰姨合作了一阵,彼此都信任,她能放心把小钱包放在那边。
其实她原本还想过把发圈也送一些过去,但发圈的数量确实是不多,这阵子云省那边忙碌,一天只能送上来二百多个发圈,郑蔓卖一百,她现在去M国那边,一次也能卖几十个,这样算下来,两人就能消耗大半,再送去给丽姨兰姨,等这波茶叶卖完,再不够给郑蔓一个人卖的,怕是要缺库存。
下午卖完茶叶,她依然去了仓库所在,跟郑蔓做交接。
一天的忙碌过后,第二天早上又是早早起来,坐班车去市场,跟市场的人预定了一个固定摊位。
这一天的三小时销售情况果然要比前一天要好,销售额直接达到了一百五十美元,按五倍换算成港币,是750块。
“哈欠——”
“小园,你昨天没睡好吗?”
“没有,我睡的挺好,”就是分段式睡眠有点废人,唐园默默在心里说道,“钱婶你刚说到哪里了?”
“你爹啊,他怕是回不来了。”钱婶一脸无奈。
“嗯?”唐园疑惑抬头,“前几天不是说打算要回来吗?”
唐建国闹腾了几个月,大一新生都开学上了半学期了,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想通了,没有再嚷嚷着被换录取通知书的事,说是安了心打算回机械厂工作。
她这段时间正忙着,也没有去会他,想着唐建国就算回来了,在失去厂领导信任的情况下,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这会儿怎么突然又变卦了?
钱婶捂着嘴,低声跟她说话:“我听说啊,他觉得自己读书还是很厉害,要继续高考呢?这不,7月份又有一次机会,这次厂里给下了命令,说他要是再不回来,职位也不给他留了。”
唐园眼中闪过几分欣喜。
没想到她这次不出力,唐建国自己就掉进坑里了。
虽然厂里的工作在以后也不是什么铁饭碗,但至少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厂里的工作都还是吃香的,且唐建国要一直惦记着高考,他迟早要废了自己。
即便不知道唐建国为什么做这个决定,她依然觉得他能有这个想法十分的好。
“他读书真的厉害……?”唐园迟疑着,用似问非问的语气道。
“那谁知道呢,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没准厉害,没准不厉害呢,”钱婶的语气也是格外意味深长,“不过厂里都说了,这批大学生出来,肯定能分配到好工作,没准比他在机械厂的工作要好,他要是能考上,那肯定好,要是考不上,那就鸡飞蛋打……”
可能是说着才想起眼前的人是谁,钱婶的声音戛然而止。
唐园憋着笑,依然只能装作懵懂。
钱婶憋不住,去跟锅炉房里其他人说这事,唐园也低着头,继续“沉浸”在书里。
刚低了头,她就有种想要入睡的冲动。
才眯了眼,突然想起什么,蓦地抬起头。
不对啊,她来来回回坐班车干什么?每天来回两小时,在一点都不舒服的班车上睡觉,她就算是睡着了,睡眠质量也不会太好。
重点是她又不是正儿八经在那边住着的人,她是可以随身带“临时住处”的啊!
跟之前的小芳一样,把临时住处安置在没有人的巷子里,她不是想从哪儿出来就能从哪儿出来吗?这样一来,岂不是每天都能多睡一小时,还能省去每天两小时坐车奔波的时间?
想到这里,她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腰。
怪不得她觉得自己这两天不舒服,坐车果然消耗人的体力,哪怕她体力好,也不能在车上折腾浪费时间。
她怎么能这么傻?
确定了要换地方,第二天早上她再出门坐班车的时候,就带上了“临时住处”,下车之后立即在附近找了一处没什么人走动的地方,将“临时住处”安置下去。
之后才在广场上卖发圈和小钱包。
因为不需要赶班车,她晚上收工的时候都不用着急忙慌,而是慢吞吞地送走了一波波需要赶班车的客人,之后广场上人少了之后,才拎着包去“临时住处”。
少了回去一小时的车程,她果然觉得轻松许多,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睡了两小时回笼觉。
从这一天开始,她每天的几项生意逐渐顺利,在时差国的生意权当是早上的生意,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干到九点,回来休息两小时。
十一点唐园到食堂吃个饭,随后去锅炉房工作。
然后她可以一直从下午干到傍晚。
这样的工作时间安排,她晚上甚至都不用特意早睡,还是按照原先的作息时间就可以,毕竟她在M国做完生意,还能回来睡两小时。
也就是有时差,不然相当于她每天早上八点才起床。
同样都是间隔的睡眠时间,现在不需要来回赶班车,她觉得整个人都再次舒服起来,再没有出现刚开始做时差生意时,萎靡不振的模样。
与此同时,她在M国的生意口碑逐渐起来,除了有回头客之外,还有附近的居民会特意过来买她摊位上的东西。
哪怕她每天依然只做三小时生意,也能有一天二百块的进账。
换算成港币,就是一千块。
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比1.5。
唐园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兑换的比例,才发现这时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比她想象中要低许多,不过这时候除了官方之外,几乎没有私人的兑换情况,只有极少数人,才拥有兑换资格。
她记忆中国内缺外汇的时间,是在八十年代。
唐园称完最后一袋子茶叶,将钱放在不同的袋子里。
四月中旬之后,嫩茶的叶片比之前大了许多,采摘的数量比之前多,导致每天送上来的茶叶数量有所增长。
好在郑蔓那边卖茶叶的情况一切顺利,她那边一天卖二百五十斤,自己一天卖一百多斤,再加上咖啡店一天四五十斤的量,三边加起来能有将近四百斤。
这样的话,大不了茶叶季过后再卖一阵茶叶,就能把库存消耗掉,至于到时候还会送上来的老茶,那批茶叶销售起来速度会更快一些,也不用太过担心。
算完茶叶,唐园又开始算发圈的数量。
这些天在M国卖发圈的同时,她也顺便打听当地的情况,总的来说,因为地广人稀,加上农具发展快的缘故,那边有许多大规模种植的情况,这就导致农作物价格会相对更低一些。
同样的,因为雇人工资高,手工艺品价格会略高。
所以她的发圈能卖出一块钱的价,而各种作物的价格会低。
香江那边不同,那边因为地环境的影响,没有足够的本土农作物,许多东西都要进口,生活物资的价格会更高一些。
同样一千多一个月的工资,在M国的生活要比在香江生活惬意许多。
不过要是按汇率计算,香江一千多一个月的工资在M国相当于只有两三百一个月,生活物资的价格还高,生活条件自然比不上。
唐园翻看着手里的本子,看两边的大概物价情况。
香江的咖啡豆48一斤,M国的咖啡豆3块多一磅,差不多就是3块多一斤,五倍比例,香江的咖啡豆还要贵将近30港币,也就是6美元。
这样的话,咖啡豆的生意还是要在香江做,发圈和小钱包,去M国卖会更划算一些。
看清数目,她清点着面前的发圈,今天送上来330个发圈。
收好发圈放好钱,她从不远处的宅子里拎过来两大袋碎布,希望能暗示村民们再多找点人帮她做发圈。
“村长。”
“这是你的份,”村长把钱放到桑秋手里,“最近你做发圈最快最好,挣的也最多,可算是能放心些了。”
“谢谢村长,”桑秋笑着收了钱,看着村长的表情,想起村里的情况,“是不是我做的太多了?”
“不是,”村长摇头,“是今天又拉下来两大袋碎布,我猜那人是不是想让我们再多做一些,但你们每天能做的发圈数量已经到极限了。”
桑秋皱眉:“村里人现在都专心要摘茶叶,还有地里的活得干,过了这一季还有夏秋季,过了秋季就可以摘咖啡果了。”
“是啊,没想到这一年四季都忙的很,”村长说着,看着皱眉的桑秋,说道,“最近村里人都想要把家里的女娃娃多留几年,让她们多挣点钱,你知道,外头城里都要求女娃娃十八岁结婚,但咱们这里大多十六岁就结婚生子,是不是可以将周围几个村的女娃娃喊过来,让她们干点活。”
桑秋蓦地抬眸:“可以吗?”
“你觉得可行?”
桑秋抿了抿唇,低声道:“我以前生不出娃娃,去城里看病,人家医生说女娃娃太早结婚生孩子不好,容易短命也容易出事,我们村里人不懂,十四五岁生孩子也有,要是能把那些女娃娃喊过来做事,以后她们能长命点。”
“我也这样想,”村长点头,“就是不知道她们肯不肯。”
“她们肯定肯,就怕……”桑秋说着,看着村长,“万一被举报……”
“就说让人过来帮忙晒茶叶、炒茶叶,”村长已经想好了办法,“这段时间我们收了许多茶叶,人家都隐隐有猜测,这东西不是主食,自家都能拿出去卖,不会有人管,女娃娃在家没啥事,嫁出去拿点彩礼钱就算完了,要是能多挣点钱补贴家里,那些人家应该都能愿意。”
“我跟村长一起去。”桑秋立即说道。
“不用,先通知跟我们村里有亲戚关系的人家,把那些女娃娃接过来,”村长带着桑秋走到屋子里,“之后你们在这里做发圈,要你带一带,不过这样的话你自己可能会做的少一些,我可以跟她们说一声,让她们从每天挣的钱里补贴给你。”
“晚上也可以让她们帮忙收拾茶叶,”桑秋建议道,“让她们去亲戚家,让亲戚家管饭,也在这里休息,免得来回走路折腾。”
“行,待会儿晚上开个会,大家商量商量,正好这段时间茶叶多,确实缺人干活。”村长同意了桑秋的建议。
云省这边季节好,不怎么缺食物,再说给孩子吃几顿饭也用不了多少粮食,能让孩子看着家里,自己就能有时间去摘更多茶叶挣钱,对彼此都好。
果然,等晚上开了会,村民们都同意了村长的提议,立即表示愿意去通知亲戚。
亲戚可以,亲戚的亲戚也可以,因为主要是来做发圈的,村民们也都坚持让人送女娃过来,不过即便他们愿意要男娃,人家也不肯让,毕竟男娃才是干活的主要劳动力。
通知到位的第三天,附近的几个村子就送来了十几个女娃,几乎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再大一点的几乎都已经结婚嫁人了。
女娃聚在村长家里,由桑秋带着做发圈。
她们本身在家里就会缝缝补补,这时候做发圈很容易就都上了手,速度都不慢。
做了三天,她们拿着一部分钱回家,再回来的时候不仅人回来,还随身带了干粮,以及同村的女孩。
“村长,人这么多可以吗?”桑秋第一时间发现情况,主动去找村长,“要是不行的话,我可以少做一些。”
“你看那边……”村长指着角落里的袋子。
桑秋转头,看到多出来的三个袋子,瞬间感到惊喜:“这么多!看来那人是真的需要好多好多的发圈!”
“是,除了这个,还送了一袋子小碎布,你待会儿分一分,让她们补衣服,我看好几个人补丁都破了,”村长说着,面带笑容,“再还有多的,放到门口,村民们过来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拿。”
这段时间几乎隔几天就会有小碎布送过来,不少村民家里的破衣服都打上了颜色几乎一致的补丁,对于新补丁便不再需求。
只是上山会弄破衣服,便时不时过来拿个补丁带回去补补。
实在是没时间,也可以留在这边,让做发圈的随便哪个人帮忙补上,也就是顺手的事。
这一年多村民们都挣了钱,多多少少不说,但家里资产丰裕,便让本就不怎么抠搜的村民们更加大方了些。
“好,我待会儿拿出去放着。”桑秋现在也不缺补丁,她手里的钱甚至还能买到好几块完整的布,不过她要攒钱,万一以后能抱养到孩子,还要养孩子,都要花钱。
正说着话,她感受到边上有人,笑着转身低头,揉了揉身旁人的脑袋:“怎么了?”
“桑秋姐姐,”女孩搂着桑秋的腰,“我爹娘之前差点把我嫁给傻子。”
“你才多大?”桑秋震惊。
“阿娘生了病,要花好多好多钱,”女孩的脑袋靠在桑秋身上,“我本来是愿意的,现在不愿意了,这次回去,我看到了那个傻子,我害怕。”
“不怕啊,不怕,”桑秋轻轻拍了拍她,“你好好在这里挣钱,姐姐借你点钱,你拿回去给你娘,先带出去看看医生,之后你再挣钱还我,好不好?”
“我让人陪她回去,带她阿娘去看医生,”村长开口,看着女孩,“等你娘身体好了,你就能安心留在这里了。”
女孩缓缓点了点头。
桑秋与村长对视,两人同时点了头。
若是女孩阿娘离世,她以后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但要是能救回来,她多少能轻松些,至于让人陪着,是为了避免那笔钱用在别的地方。
村长喊了女孩在这村里的亲戚,陪她走了一趟,再回来时,去的两人都带着笑容。
病能治,就是需要养,不能过于劳累。
村长跟桑秋商量了一下,把女孩妈妈也带了过来,让她也跟着一起做发圈挣钱,消息不传出去,但她们都能自己挣钱,总比在家里躺着要好。
唐园依然没有时间关注村里的事,她只看手头的东西,眼前是傍晚送上来的发圈,她数了数,一共五百五十个。
这个数量等这波茶叶季过去,郑蔓再回来做发圈生意,也足够维持几方的生意,能够更多地满足客人的需求。
而唐园在M国的发圈生意也不都定在一美元一个,会根据布料的材质,区分价格,便宜的80美分一个,贵的1.30、1.40美元,也还是有人愿意要。
因为都是碎布做的,她手头有不少料子的发圈,回头客们再来,也能找到与之前不同的发圈,每天三小时的生意,几乎能维持在二百多美元一天的收入。
随着村民们做的发圈越来越多,她屋子里堆了许多库存,正想着要找丽姨兰姨卖掉一批,她却先在M国这边,遇到了来批发采购的大客户。
“五千个?”
“是的,我想要五千个,但必须是这样的质量,”女人背着一个纯色的包,站在唐园的摊位前跟她讨价还价,“要不一样的颜色,价格我给你70美分。”
唐园手里目前并没有五千个发圈。
这段时间茶叶季,发圈的数量平均每天只有二百五十个左右,郑蔓一个人能卖掉一百个,她自己在这里做生意,现在每天也能有差不多一百个,陆陆续续攒下来,现在她手里只有两千个发圈的库存。
五千个就算是按现在云省那边每天送上来五百个算,剩下三千个也需要六天时间才能做成,而眼前的人未必能等那么多时间。
不过游戏空间里也不是不能做发圈。
“你什么时候来拿?”
“三天后还是在这里见面,”对方说道,“如果你拿来的发圈质量好,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可以,但我要80美分,”唐园说着,没等对方回话,就拿起了摊位上卖1.3和1.4美元的发圈,“我跟你保证,给你的发圈里至少有一千五百个,是这个料子做的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