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情—— by木鬼衣
木鬼衣  发于:2025年01月07日

关灯
护眼

据说大伯已经帮她寻了一门亲事,男方家境优渥,是做米油生意的。娟娟知道后,开心极了,老宅实在太闷,她一直想出嫁,变成大人,梳妇人的发髻,可以自己管钱,还可以出去玩。
“阿姐,等我嫁了人,爹娘管不到我,我就可以去上海了。到时候你要带我去大世界玩,还有好莱坞电影,我要看三天三夜,”娟娟边说,边去逗雕花笼里的鹦鹉。
鹦鹉上下耸动着脖子,嘎嘎叫:“早生贵子,早生贵子。”
娟娟被逗乐了,回头冲苏青瑶说:“它好聪明啊,阿姐你也来玩。”
那一瞬,苏青瑶感觉自己被掏空了。
她才发现,对娟娟而言,所发生的这一切,都很好很好,没有人不开心,大家非常愉快。
之后,她没再提二婶的事,直到要走,她也没提。
老宅不好打电话叫汽车,徐志怀便租来两辆马车,一辆装行李,一辆送他们去火车站。
马车停在石牌坊那儿。
时候还早,两人便沿着石板路,慢慢朝牌坊走。
此刻,旭日东升,高高悬在天地一白的晚秋。
男人的影子不知不觉漫到苏青瑶的足尖,仿佛一根石杵抵在后背。苏青瑶一下一下踩着脚底的黑影。这是他的鼻子,这是他的眼,这是他的额头……她全认得出。
她踩得太急,一不留神,踏断了细细的鞋跟。
“你看看,”徐志怀埋怨,“说你是小孩,你还不服气。”
苏青瑶眼睛睁得圆圆的,使劲瞪他一下,然后拎起高跟鞋,赤着脚,自顾自地在路上走。
不多久,二人路过楷树,又隐约听见谁家孩童的放歌声,依旧是白乐天的《长恨歌》。苏青瑶说她会唱这首诗,是弄堂的一位先生教她的。徐志怀顺势叫她唱两句。苏青瑶按照记忆里的旋律,哼了几句,然后清清嗓子。
伴随着飒爽的秋风,她以吴侬软语唱: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唱完,苏青瑶畅快地笑起来,两手拎着断了根的鞋子,朝石牌坊跑去。
“我要走了,志怀,我要走了!”她叫嚷着,轻盈地跃过百年牌坊的沉重阴影。旗袍摆在风中拉开,恍如一面飘扬的旗帜。而她乘着风掠过地面的阴影,走到了和煦的日光下,转过身冲他轻盈地呐喊。“你要跟过来吗!”
徐志怀插着裤兜,慢悠悠地跟在她身后,两侧绿树森森,像石做的塔楼。
“跑慢点,小心摔跤。”他笑着说。

于锦铭叫来一辆出租车,回到公共租界的寓所。
上楼,他瞧见门口放着七八本新书,叠成一摞。头一本书的下头压着一张纸笺,刚拿起,晚香玉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不必看便晓得是谭碧。
于锦铭抱起书,进屋,搁到客厅的圆桌。
他喊了两声常君,没人应,大抵是出门诊去了。
圆桌上摆着一些零钱,两只英国产的骨瓷茶杯和仅有一截残烟的烟灰缸。贺常君不抽烟,平时这只烟灰缸只有于锦铭在用,可他分明记得自己临出门前倒过烟灰。
于锦铭若有所思地拾起残烟,嗅了嗅,有股呛人的劣质烟草味。这显然不是谭碧留下的,她和苏青瑶一样,抽的都是口味清淡的“小仙女牌”。
看来他不在的时候,家里来过一位神秘的客人。
于锦铭观察着半截香烟,联想到兄长同自己说的话,眉头微蹙。
他原以为兄长这次来,是为了苏青瑶的事,可等见了面,才知道是父亲中风了。
于锦铭听后,一时有些慌乱:父亲的身体向来硬朗,好端端的怎么中风了?没一点征兆。要是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兄长的“机要秘书”怕是干不久,自己更不必说,甚至整个于家,在眼下这个敏感时期能否保存下来,都成问题。
事发突然,于锦铭夜里打包行李,第二日天未亮,赶最早一班火车,随于锦城回了南京。
从下关车站出来,约莫开了半钟头,便到了静养的公馆。汽车穿过雕花铁门,驶入栽满槐树的庭院。应是移植来的老槐树,树冠大得骇人,一仰头,只见苍绿的枝蔓朝四周延伸,蛛网似的,似要将底下的过客一把罩住。
卧房紧挨着槐树林。周礼有言,三公立于槐下朝觐天子,故槐官相连。可从窗户朝外看,绿荫浓到发黑,平白增添了些阴嗖嗖的鬼气。
于将军大病一场,老了许多,幸而精神矍铄。他见到小儿,又是叫他敬礼,又是叫他走正步,一通折腾完,才肯让护士搬椅子。
他同于锦铭一口气说了许多话,讲汉爷戒了毒,还公开讲话,他们放弃东北是不得已,不能惹恼了日本人,但终有一天会打回去,大丈夫能屈能伸……又讲,你大哥在国民政府里的差事不好做,他心脏不好,梁丫头又一直没怀孕,你要多听他的安排……还问,于锦铭是怎么和宁波帮结的梁子。
于锦铭不好说是为了女人,只得含混道:“打牌时起了两句口角。”
“江浙那帮做生意的,蔫儿坏,你做事多注意点。”于将军骂他。“二十来岁的人儿了,还虎了吧唧的。”
于锦铭挠挠头发,勉强笑了笑。
聊完,于锦铭走出房门,心有戚戚焉。
于锦城站在窗边,浓绿的树影在他苍白的脸上蠕动。较之有俄国血统的于锦铭,于锦城略矮些。他先天心脏有疾,时常走不动道,故而学洋人的模样,手中常擎一根文明杖,全当拐杖用。
见弟弟出来,于锦铭问他要不要出去走走。于锦铭点头,两人走出公馆的大门,没走几步,于锦铭觉出有人尾随,于锦城压下声,嘱咐他不要声张。两人一路往山下走,聊了一些南京的事,中统、剿匪、特务、告密……诸如此类。
聊到最后,于锦城停下脚步,道:“锦铭,你是个男人,要为很多事考虑。”
这话说得相当露骨,于锦铭没吭声,转头望向另一侧的树林。
深秋已至,一路层林尽染,黄叶转红,恰如金箔纸上渗出了滚热的鲜血。
突得,公寓楼下传来一声汽车嘹亮的鸣笛,他如梦方醒,将烟放回原处。
到了夜里,估摸七八点钟的光景,贺常君回公寓。
他进门,屋里黑黢黢的,一开灯,吓一大跳。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开灯。”贺常君道。
“下午回来的,四五点差不多。”门口正对一扇绿玻璃窗,于锦铭坐在一把西式的咖色扶手椅上,靠垫被红棕色的皮革包裹。椅子紧靠墙壁,墙壁又极高,阴影压下,在轮廓分明的脸上勾出一道分界线。
“吃过饭没?”贺常君放下随身携带的皮包,又问。“要不一起出去吃?我请客。”
“行,”于锦铭虽这么说,却没动。
贺常君走到圆桌旁,整理起那一摞新书。“伯父身体怎么样?”
“好多了,”于锦铭说着,弹出一根香烟,衔在嘴里,“要抽烟吗?”
贺常君狐疑地望他一眼,“你傻了?我不抽烟。”
于锦铭不答话。他摁下打火机,凑近晃动的火苗,将香烟点燃。
“于锦城跟你讲什么了?看你那一脸死样。”贺常君问。“让你回南京?”
“没,他就是训了我一顿。”于锦铭淡淡道,“对了,杨先生今年放出来了。”
“谁?”
“先前上海调查科的特派员。不记得了?你是受他引荐,才成了社会局局长的私人医生。上回在谭姐的麻将局,那个叫谢弘祖的家伙还提过。”于锦铭笑了下,站起来,影子长长地拉出去,贺常君低头看,恍如虫群爬到了脚底。
“记得。”贺常君的嗓音忽而干瘪。
“我哥同我说,去年四月份,中统捉到了一条大鱼,供出了不少情报。中统的陈先生本想靠他捉到周少山,但对面下手更快,灭了叛徒全家,仅留两个年幼的孩子。”于锦铭说着,缓缓走到贺常君身侧。“后来这个叛徒指认了不少潜伏在高层的间谍,其中就有调查科的杨先生。万幸,由于证据不足,再加杨先生风评很好,深得科长信任,才给放了出来。”
“那挺好,”贺常君后退半步,望向于锦铭。他戴着圆框眼镜,目光藏在镜片后。“杨先生为党国付出许多,不该蒙受叛国叛党的冤屈。”
于锦铭叼着香烟,眼神有些微妙。
“中统因为我的缘故,去找了大哥,简单问了下你的情况。不管是为什么,你要多注意。”他说着,将烧出的灰烬弹在圆桌上的烟灰缸内。“还有,国联的调查结果出来了,明确了日本的侵略行为。”
贺常君的嘴角微微一紧。“然后呢?”
“日本拒不承认,以退出国联相威胁。”于锦铭沉声说。“国际方面还在斡旋,起码侵略已经板上钉钉了,总归……”
“没用的,”贺常君难得极其强硬地打断了挚友,“锦铭,我这话已经说得不想再说了。我们想回家,想回沈阳、回哈尔滨,只能打,堵上一切去打,打到你和我全死了,流干最后一滴血,打到这个国家只剩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完成大统一。锦铭,你是军人,应当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于锦铭垂眸,没有回答。指缝的香烟毕剥燃烧,焰心火红,蚕食着烟丝,一道微白的烟直直往上升。沉默太久,烧透的灰烬寸寸变长,落到无名指的关节。见状,他挥挥手,烟灰四散而去,恰如南方的飞雪。
“算了,无所谓,不抵抗是司令和委员长的共识,我没资格评头论足。”贺常君呼出一口热气,冷冷地笑。“反正留在关外的,不是他们的爹娘。”
说罢,他拾起书,一本本塞进随身皮包,预备离开。
“常君,所以呢?”待挚友走到门关,于锦铭冷不丁开口。
他伸长胳膊,食指与拇指捏着短短的烟嘴,朝烟灰缸摁去。赤红的烟头与内里余下的半截残烟相撞,红星熄灭。
“什么所以?”贺常君侧身回望,面上仍带着愠色。
“所以,你是共党吗?”于锦铭轻声问。
贺常君望向眼前的男人,缓慢地眨了下眼。
夜已深,明月的凉影贴着窗楞,四处并无半点动静,唯有楼下的野狗发出两声犬吠,幽幽然爬进屋内。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终于,他转身,背对于锦铭。“讲实话,我宁愿我是。”
话音方落,背后响起子弹上膛声,细微且干脆。
“砰。”

第八十一章 风声 (下)
贺常君僵了一瞬,如坠冰窖。预想中的疼痛并未袭来,他侧身,看向于锦铭。只见他举着银闪闪的勃朗宁手枪,没有子弹,声音是从他嘴里蹦出来的,不是枪膛。
贺常君呆了两秒,手脚一点点暖回来,接着,血流上涌,从脖子红到额头。
“于锦铭!”他似是真恼了,嗓门大到震天响。
于锦铭耸耸鼻子,将手枪别回后腰,笑了。
“逗你玩儿的,别生气,”说着,他大步上前,亲热地搂住贺常君,“晚上我请你吃饭,行不。”
贺常君没说话,右手摘下眼镜,左手拎起长衫的衣摆,绕着圈擦了几下。
于锦铭拍拍他的后背,又转身走到圆桌,拿出一份文件冲贺常君晃了晃,道:“常君,我这次去南京,碰见了几位中统的干员,这是他们的名单,你过几天记得提醒我买礼物。”
贺常君的目光直直落在那份名单。“行。”
“还在生气?想我俩从前打雪仗,我把你整个人埋雪堆里了,都没见你脸这么臭。”于锦铭说着,敞开风衣,两手插兜,内里是一件玳瑁纽扣的羊毛马甲,金盏黄的真丝领带,衬衫熨得硬挺。
贺常君抬眸瞥他一眼,抬起脚,狠狠踹过去,“妈的于锦铭,你个虎逼!”
于锦铭没避,屁股结结实实挨了一脚。
“说吧,去哪儿吃饭?好好宰我一顿。”他仍是笑着。
“还用你讲?”贺常君道。
两人坐上那辆招摇的斯蒂庞克,开到法大马路的西餐厅。
贺常君从冷餐点到甜品,主菜要了一份价位最高的牛排。他用餐刀切开焦黄的表面,淡粉的血水染上银制的刀面,流到餐盘。一块块半熟的牛肉,跟被千刀万剐似的。他吃的很仔细,喉结一耸一耸,不怎么说话。
于锦铭点了一杯白葡萄酒,怕醉,小口呷着。
“我爹老了许多,”酒水喝去半杯,他忽道,“时间过得真快,我现在回忆他的面孔,还是我十来岁时的模样,很健壮,让我骑在他肩上玩骑大马,带我去沈阳航空学校。大姨一直说我和爹的性子像,大哥的脾气更像大太太,我却一直没什么感觉。”
“一晃许多年。”贺常君停下刀叉。“我有时看你,也时常恍惚,总想起你我读高中的日子,后来你去巴黎高师读政治,我去日本读医科,皆是半途而废,你回国后,去杭州学飞行,我比你晚一年,回了东北老家,又因九一八,与爹娘诀别,成了无根的游子。”
“事发突然,军队又撤得急……好在沈阳乱了一阵就安定下来了。”于锦铭道。
“不,够了,别再说了,锦铭,真的够了。”贺常君皱眉,眉心一道一道的纹路,一如火山口的岩石。“我们的乡亲留在关内,留在满洲国。满洲国是什么?我不知道。溥仪退位多少年,怎么又成了皇帝?大同、大同,看看这个年号,何为天下大同?我太累了,累到了无比愤怒的地步。”
“是啊,常君,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说的那些话……”于锦铭轻笑,温和地打断了他的话。“我们真的能回家吗?战乱真的会停止吗?国家真的能强大起来吗?还有她……”
说到“她”,于锦铭垂眸,目光落在高脚杯,玻璃倒映出自己模糊的面孔。
“她真的爱我吗?”
贺常君嗓子眼一紧,眉头渐渐松了。
“苏小姐是一位很特别的女士。她博学、通透、心思缜密,同时也软弱、敏感、意志不够坚定。”贺常君说。“我想她是喜欢你的,但不是非你不可。因为在爱你之前,她还有别的事要做。”
于锦铭思索片刻,问:“爱是不求回报的,对吧?”
“也可能是有缘无份。”
“你讲得我开始害怕了,”于锦铭说,“就像有时候,我会害怕,怕以后的人骂我们是懦夫,不放一枪就让出了东北。”
“不会的,锦铭,我们迟早会回去,哪怕为此付出一辈子。”贺常君缓慢且坚定道。“很多事,要等我们死后才有答案。”
于锦铭裂开嘴,痛饮一大口酒水,继而放下玻璃杯,两手撑在桌面,搭成金字塔的形状。
“常君,就算你是那边的人,我也会放你走。”他眯起眼,像只尾巴蓬松的红毛狐狸。“你是我的朋友,我从不背叛朋友。”
贺常君的手缓缓攥拳,略显哀愁地笑了。“少说大话。”
“是在说大话,”于锦铭轻轻笑,“但不是说假话。”
贺常君垂眸,看向盘中淌着血水的肉块,没说话。
吃罢饭,出了餐馆,街上似是起了夜雾。两人站在雾气弥漫的街道,恍惚是在梦中。水雾悬在半空,一片灰白里,孤零零缀着两盏鹅黄色的路灯,如同两轮晕开的圆月。
于锦铭坐到驾驶座,亮起前方的车灯,好巧不巧,两道刺眼的灯柱笔直打在贺常君的胸膛,如同两柄利剑插入他的心口,又在身后划出几道扭曲的黑影。于锦铭探出车窗,挥挥胳膊,示意贺常君上车。
“不了,我还有事,”贺常君提着皮包,说。
于锦铭挑眉:“大晚上的,不用我送你?”
“我去找谭小姐,你也要送吗?”贺常君反问。
“行,那我回家。”于锦铭连连说着,开动汽车。
贺常君目送于锦铭远去,接着一个人沿法大马路走到南京路,乘有轨电车。电车人挤人,走到一站,便“铛——铛——铛——”地响铃,眼前一阵明、一阵暗,霓虹灯轻轻搔着他的面皮,透着股脂粉香,难怪说上海的夜景是天下一绝,原是佛教的孽镜地狱。
不知不觉,到公寓楼下。入夜,别处都消沉了,这儿却像刚睡醒,家家户户的窗口都亮着灯,不是夺目的光,而是被绸的、麻的、棉的、丝绒的窗帘,欲盖弥彰地掩了半边。那没拉严实的缝隙里隐约传来嬉笑打闹声,如一座红粉魔窟。
贺常君上楼,走到谭碧的家门前,敲门。
过了好一会儿,一阵拖鞋的趿拉声,她问:“谁?”
“是我。”贺常君手心贴着房门。
谭碧开门,身上披一件宝蓝色的丝绸睡袍。那袍子没有系带,松松挂在身上,软料子,她身子稍一动,便能从丝绸变化的纹路上看出女人胴体的轮廓,一道一道,涟漪般变化。
“你怎么来了?”谭碧放他进屋。“有急事?”
“算不上,”贺常君不知说什么,便随意捡了件事讲,“锦铭回来了。”
谭碧揶揄地瞧他一眼,不紧不慢地去厨房给他倒茶。
她觉得自己对他的来意再清楚不过,一个男人,大晚上来她这儿,又是独身前来,不为那档子,还为什么?贺常君这人,她不反感,甚至能说喜欢,他要是想和她当一夜夫妻,她不打算拒绝。毕竟,她的身份摆在这儿。说好听点,是沪上苏小小,是艳压上海滩的交际花,难听点,也就是张开腿卖的。
可谭碧心里又有一点说不清的失落,总觉得自己要是跟他真发生点什么,反倒是很值得惋惜的一件事。
她端着水杯折回来,见他端坐在会客室的沙发,随身皮包放在膝头,两腿紧闭,真是处子该有的模样。
“于少爷怎么样?”谭碧半蹲,茶水端到他跟前。
“瘦了许多,”贺常君接过茶杯,道了声谢,又说,“苏小姐呢?回来了没。”
“我还不知道,但应该就这几天了。”谭碧一撩衣摆,席地而坐,手肘撑着茶几。“怎的,于少想得紧?”
“没,是我想问。”贺常君轻声说。“谭小姐,我本来很反对他们,尤其反对锦铭,因为我知道,他对苏小姐的爱,远比苏小姐对他来得浓烈。是他一直在付出,跟一条小狗似的,不停摇尾巴,讨女主人欢心……可他太认真,我也忍不住信了。某种意义上,锦铭是个很单纯的人,付出从不求回报。日后,倘若中日两国开战,锦铭不幸为国捐躯,七尺之身在九天焚烧,苏小姐能为他流一滴泪,对他而言,便已经足够。”
“你这么说,只因你不是女人,”谭碧撑着茶几,缓缓站起。

第八十二章 镜花水月
她双手压着宝蓝色的绸袍,立起来,如同拔地而起的塑像,洁白的面庞在灯影下,蒙上一层堪称肃穆的阴影。
“你们抽了人生中无关紧要的一年,来这个堆满了红粉骷髅的上海滩玩感情游戏,玩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可我们呢?四少是痴心一年,还是痴心一辈子,全由他说了算。实在不行,还有他爹兜底。玩几个女人嘛,哪怕玩死了,也不过是老爷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谭碧抬起眉毛,继续说。“我有时真羡慕男人,不嫖是君子,嫖了是浪子,左右有个好名声。”
贺常君听闻,默默摘下眼镜。
谭碧瞥他一眼。大抵怕自己语气太重,吓坏了对方,她腿一抬,轻盈地绕过茶几,紧贴着贺常君坐下。一只素白的手自然地搭在男人的大腿,面上却是一派无知无觉的天真。
“话说,你今夜来我这里,就只是为了替于少问阿瑶回没回来?”
贺常君僵了一下,方才侧过头,望向谭碧。
失去了镜片的遮挡,谭碧忽得发现,面前这人的眼珠黑得出奇,叫她想起冬夜的湖泊,人一头栽进去,便会无声无息地沉底。
“我的书快写完了,还剩最后几页。”男人抿唇笑笑,说。“想来问你,愿不愿意替我作序。”
“胡来,我不识字。”谭碧轻轻打在他的腿上。
“你说我写,不就行了?”贺常君道。
似被指甲轻轻剐了下心头肉,她急忙背过脸去。“少在我跟前发癫,这种事,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是吗,好可惜。”贺常君嗓音轻柔。
谭碧腰有些软,连忙挪了挪身子。“书写完,是要交给书局?”
“嗯,就是常叫给你帮我带书的那家书店,他们会印一些在店里售卖。”贺常君说。“我预备把书交出去后,就离开上海。”
“打算去哪里散心?”
“往西走。”贺常君低语。“以后可能不回来了。”
谭碧的睫毛微微颤动,脸上险些挂不住笑。她清楚他们之间干干净净,他是来是去,全由他自己,她不该多嘴。可那一瞬,她心里平白生出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什么时候?”嬛
贺常君垂下头,沉思片刻,又抬眸望着她说:“最多半月。”
“你的诊所呢?诊所不要了?还有你那么多病患?你可是社会局局长的私人医生,说不干就不干了?”谭碧站起来。
贺常君目光沉沉。“谭小姐,我本就不属于这里。”
谭碧右手撑在茶几,木纹像一圈圈月光在掌心扩散,沁得手心阵阵发冷。屋里闷得很,她忍不住去开窗,风吹入,紫到发黑的帘子扑到她身上,天上没有月亮。谭碧拨开窗帘,又折回来,随手拾起桌上的一条发带,往他身上扔:“那你走吧。”
发带轻飘飘落在他肩膀,贺常君拾起,缠在手腕,微微笑着说:“谭小姐,其实我是个特别坏的男人。”
“看出来了。”谭碧睨了他一眼。“先前都是在跟我装样儿呢。”
“那倒没有,”贺常君也起身,从随身皮包内抽出一叠稿纸,递给她。“这是书籍的备份稿,想拜托你替我保管,以防书局那边出现问题。”
“你就不怕我换名出版,霸占你的成果?”谭碧接过,随意翻了翻,上头密密麻麻,全是她看不懂的文字和手绘插图。
“没关系,反正我也不求它为我谋取名利。”贺常君重新戴上圆框眼镜,“只要有一个人买了,看了,知道现如今上海娼妓泛滥的现状,愿意洁身自好,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一份贡献……我所做的一切也算值得。”
“你们男人就爱说大话,动不动以天下为己任。”
“是大话,却不是假话。”
谭碧唇角微微一紧,嘴里含着水似的同他说:“是要走了吗?”
“嗯。”
谭碧点头,送他到门关。
过道的天花板中央,悬着一个电灯泡,亮着,黄橙橙的,仿佛一只暧昧的眼睛。
“对了,认识这么久,你还不知道我的字。”贺常君迈过门槛,忽而想起什么似的,转身对谭碧说。“我叫子佩。”
“贺子佩?”谭碧咯咯笑。“天啊,难听死了。”
“钱,”他温柔地纠正,“钱是我母亲的姓氏。”
“行行行。”谭碧扶着门框。“没别的事了?”
贺常君低头一笑,道:“还有。”
“嗯?”
“阿碧,能认识你,子佩三生有幸。”话音未散,他上前半步。
男人长衫的领子上散发着一股奇异的味道,是草药、墨汁和酒精混合的气息,轻轻拍在面颊。接着,他的右臂绕到身后,没有搂腰,只虚虚地环住了她。
是时,楼梯口隐约传来一对男女的嬉闹声。男的喝醉了,正要亲美人儿的嘴,美人自然是肯的,她干得这一行。可不能太急,显得自己好拿捏,便装模作样地推脱。可没过一会儿,嘴也亲了,衣裳也脱了,暧昧的喘息潮水般漫上来,冲洗着谭碧的脚踝,触感温凉。
她屏息,觉得自己的心在发霉,毛茸茸的菌丝正在蚕食脏器,浑身轻飘飘的,很痒。
他如果……她是会,是会……
贺常君望着她的眼眸,缓缓俯身,面庞贴在她的脖颈。
比热吻更疏远,比拥抱更靠近。
一个不可琢磨的磨蹭落在粉腮。
“晚安。”
他说完,转身走下楼梯,一步步消融于黑暗之中。
留下谭碧独自在玄关,失神许久。
她不明白,男人夜里来找她,不就为那档子事吗?不然能为什么?还是说,他是看不起她?嫌她脏了?不、不会,贺常君不是那样的人。但——
谭碧胡乱想着,摸不清他的意图,甚至快要理不清自己的想法。
她究竟是想叫他留下来,在自己怀中春风一度,夺走那童子鸡的初夜,还是就这样什么也不发生,让他永远和无数枕过玉臂的男人区分开?谭碧糊涂了,或许她都想要,又都不想要。
屋内响起了电话铃声。
谭碧合上门,匆匆去接,“喂?”
“阿碧,是我。”对方说。

第八十三章 花凋 (上)
等了一会儿,没听见应答声,苏青瑶歪头夹住电话筒。“在吗?阿碧。”
“在。”谭碧使劲咳嗽两声,像要把哽在心里的浊气呕出去。“你回上海了?”
“今天刚到,”苏青瑶说,“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没,夜里忘关窗户,被风呛到了。”谭碧说着,回身看向窗户。黑紫的帘幕微微起落,似人的呼吸。“你这电话来得太不凑巧,稍早一些,贺医生还在这里,能帮你给四少带两句话呢。这段时间没你的消息,可把他急坏了。”
“他,还好吗?”苏青瑶压低嗓音。
“还好。”谭碧说。“你不在的时候,他回了趟南京,据说是于将军病了。贺常君说的,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这样啊。”
谭碧调侃:“怎么,想他了?”
“也不算,”苏青瑶睫毛低垂,手绕着电话线,一圈一圈缠在指尖。
她安静片刻,又缓缓开口:“阿碧,你可以帮我找一个律师吗?”
“律师?”
“我打算和志怀离婚。”苏青瑶道。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