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五筒子楼日常/小富即安/重回九五之小富即安by酥肉锅
酥肉锅  发于:2024年12月22日

关灯
护眼

他转过头,温和又坚定的看着许亚男:“孩子,你好好学习,中考之后,考得好的有奖学金。”
棉纺厂的对口高中,今年会针对职工子女有优惠政策,有三个免三年学费的名额。
许亚男呆呆的:“可是、可是我爸他……”
许建国早就已经被辞退了,严格来说,她不是职工子女。
简锋摸摸她的头:“这个你不用操心,你只要好好学习。”
简锋隔着衣服摸了摸裘主任的名片。不论如何。总要试一试。

第78章
裘主任刚陪着一个来考察的团队看完了厂子,这次来的人是港商,看完了厂子之后,意向很高。裘主任陪着对方考察完又把人送回到酒店,另外又找了几个会看眼色的年轻干事陪着人。
“好吃好喝好玩的,只要他们提出要求,都尽量满足。”
市里好不容易招商引资来的人,裘主任巴不得明天就签合同,好叫这些下岗职工能拿到钱。
安排完一切,裘主任又回了棉纺厂。
最近厂里的积压货已经全部卖光了,收回来的钱解决了厂里五分之一的遣散费。剩下的工人们没了进项,有些又开始堵他的门。
裘主任只能尽量多待在棉纺厂,安抚这些人的情绪。
裘主任赶到厂办,看到门口站着等他的人,顿时头大。
“你怎么还在这儿等……”
简锋站在门口,两手空空。
裘主任看他终于不再像前几天,每次来都带着各种东西,这才叹气把人放进办公室。
简锋进了门,低着嗓音:“裘主任,那孩子真的学习很好,要不是家里出这样的事,她是能读下去的。”
裘主任揉着眉心:“简锋,我觉得你是个聪明人。之前我说的话你应该也能听明白。”
“这几天,你们一个挨着一个的来,那女孩的老邻居来了十几个,连街道办也来,我说了无数次了,这个名额不可能给她。”
简锋心头一紧:“不是的,我不是说要名额,是给她个机会。”
简锋急切的表态:“如果她考不上,我们什么话都没有得讲。但孩子学习成绩好,所以就是问您要个机会。”
裘主任神色肃冷:“现在不是说给不给她一个机会的问题,是因为她的父母都已经从厂里除名了。你让我给她一个机会,那带来的结果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要失去这个机会。”
“一共就三个名额,这是厂子里给下岗职工的福利,她不符合资格,这个机会她有了,别人就没了。”
简锋还要再求,裘主任却摆摆手让他不要再说。
“棉纺厂在之前已经下岗了上千人,这个口子一开,到时候大家都来找我,我怎么办?”
“更何况,大家要是有意见,这个责任是你来负还是我来负?”
简锋低垂着头:“那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简锋并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可以担负许亚男的一切,他也不是什么有钱人,不过是刚刚从贫穷中挣扎出来的人。而且简梨未来还有高中三年和大学四年。
简锋想的是,要一个机会让许亚男读书,只要熬过去三年,未来对许亚男来说,就是广阔天地。
裘主任看他这样,也终究不忍心,问起许亚男的境况。
“派出所还没找她家长?”
简锋摇摇头,孙艳打定主意跑,派出所只查到她是坐了大巴车去南方,至于是不是中途下车,或者到了地方有没有再转车,一切都不知道。
裘主任:“那她不是有大伯?”
简锋苦笑,许亚男的大伯倒是没有说不养,但就一句话,带回去养。
读书是不可能读的,左不过就是过几年嫁人过日子。
许亚男自己倒是争了一口气,说自己就算是在城里捡垃圾也不走。
她现在并不是执意要读书,只是想要参加中考。
裘主任的话在嘴边,反复了几遍也没说出来。
他想说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地步,又何必非要执着于读书呢?
那女孩确实可怜,可天底下可怜人多了,不读书也照样可以活。
简锋当然看出了裘主任的想法,他沉默了片刻,想说他当年就是这样的境地。
看着许亚男,跟他的境况何其相似。
只不过,现在的棉纺厂已经倒下。
有什么东西还一样,有什么东西却发生了变化。
从裘主任那儿出来,简锋先去看了一眼许亚男。
许亚男这几天的伙食都是大院里各家轮着管,没有任何一家说不方便,大多数人都心疼这个孩子的遭遇。一些老邻居们帮着这个孩子奔走,一个个都去找街道办和厂里的领导。
这一招在原先是很有效的,过去的几十年,厂里也不是没出现过父母都出了意外的孩子,比简锋更惨的也有,棉纺厂也是这样把孩子养了起来。邻居们东家一口饭,西家一碗粥,孩子照样长大了,长大了之后,接了父母的班,后面就好了起来。
可现在……
许亚男低着头:“叔叔,你不用为我这样。”
孙艳走了一周,许亚男像是突然长大了,之前孙艳还在,她总是内心苦闷。纠结孙艳到底爱不爱自己,自己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未来会在何方。
可孙艳一走,许亚男告诉自己,往后,她就真的只有一个人了。
学校的班主任把她叫过去,给她塞了一百块钱。
“孩子,拼尽全力往上走吧。别人越是要拽你下去,你越要争气。”
“这口气谁也不为,别为了你爹妈读书,就为你自己。”
“外头天宽地广,你爬出去,就是另一番天地。”
许亚男没说,这几天其实很多人都给了她钱。
有时候只是一个转身,她的衣兜里就多了几块钱,零零散散的毛票,她连谁给的都不知道。
许亚男看了一眼简锋,又想到了王梦梅。
她之前一直想不通,自己到底为什么无法跟简梨产生友谊。
明明从小她们就认识,在很小的时候,她们就一直在一个班。要论起发小的情谊,两人既是同一年生,又是同时进的学校。她甚至比夏柳认识简梨更早。
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许亚男回想到记忆的最深处,小时候自己似乎也曾经跟简梨有过一段小小的交集。
那是在棉纺厂的幼儿园,简梨小时候软软弱弱的,看着就好欺负。王梦梅阿姨给她买了一排娃哈哈,忧心忡忡的问她可不可以在幼儿园跟简梨玩。
“阿姨知道我们亚男是好孩子,小梨她比你小一点,她害怕人,你可不可以帮阿姨看着她,别叫她受欺负呢?”
小小的许亚男拍着胸脯保证:“阿姨,我一定会照顾妹妹的!”
那时候的简梨,眨巴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每天软软的跟在她身后喊姐姐。
许亚男会把那些揪简梨小辫子的小男孩都赶走,然后简梨会笑呵呵的拍手,打开自己的小背包,把带来的零食分给她。
两个小团子坐在小凳子上,分享着王梦梅给女儿准备的果冻,果干和肉脯。
可后来,又因为了什么事情,两人再也不说话了呢?
大概是某一天的下午,天气眼看着要下大雨,简锋和王梦梅不约而同的请了假来接女儿,明明不到放学时间,俩人都说是怕女儿淋雨生病,因此直接带走了简梨。
本来简锋要顺手把她也带回去的,可许亚男犯了倔。
“我要等我爸爸妈妈。”
于是简锋和王梦梅就带着简梨走了。
而许亚男等了一下午,所有的小朋友都被家长接走。
只有她,看着雨越下越大,仍旧是没有人来。
最后等到了晚上九点,幼儿园的园长撑着伞,这才把她送回去。
许建国什么都没说,孙艳却在骂她。
“别人都走了,你傻啊,不会自己回来吗?”
许亚男心想,或许从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她跟简梨无法拥有友谊。
简梨不会懂她的那些阴暗潮湿。
而她……嫉妒着别人的幸福。
在简梨的幸福面前,她无法自欺欺人。
她的父母并不爱她。
许亚男甩甩脑子,把这些无用的思绪甩开。
“简叔叔,我想好了。”
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像是突然之间不再执着于爱或者不爱,她眼中透着坚韧和顽强。
“不要学费的学校并不止棉纺厂中学。”
“我打算报考卫校。”
市里的卫生学校,三年就读不要学费,每个月还有补贴。补贴虽然无法涵盖生活支出,但好歹不用交学费。
简锋皱起眉:“你不用这样,高中也行的,叔叔不会干看着……”
他一咬牙,不过是多供一个孩子的三年,他可以……
许亚男摇头:“简叔叔,不用了。”
她仍然没有放弃大学的梦想,但此时此刻,她选择了一条不肯依靠旁人的道路。
“我会好好学习,自己努力,就算是进了卫校,以后我也会尽力提升自己。”
许亚男这话既是说给简锋,也是说给自己。
“我的路,我要自己走下去。”
她受够了生活中的未知,靠着别人可以得到一时的帮助,但自尊心却像是个甩不掉的包袱,她无奈的接受了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可正是这样的自尊,许亚男觉得自己才能靠着一口气不倒下。
许亚男再不去考虑那些纷纷扰扰,她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两个月的时间,她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
简梨在知道许亚男的选择后,一点都不意外。
简锋和王梦梅还因为这件事好几天睡不着,简梨却劝他们不要再想改变许亚男了。
“尊重她吧。”
许亚男每天拼命学习,初三的考试是每周一次,她的名次也在逐步上升。
从班级第十,渐渐的追到了第五,第三……
终于,在距离中考的半个月,许亚男成为了全班的第二名。

为了这场考试,简锋和王梦梅足足有一个月没怎么睡好。
倒是简梨,每天上学放学,跟平日里一点区别没有。
她甚至连每天的运动都没有落下!
问就是放松,问就是有自己的计划。
在备考的关键时刻,简梨倒也不是松松垮垮的不上心,而是她觉得,学习的内容已经掌握了,剩下的就是拼心态。
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去乒乓球场打乒乓球,跟谁都能玩几局。
打的不好,每次被虐了也乐乐呵呵的。
有些人就羡慕的对王梦梅说:“你家这姑娘,心态真好,也讨人喜欢。”
王梦梅既有点骄傲,也有点头疼。
就跟让简梨减肥一样,她又想让简梨再努力一点,又觉得现在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简锋安慰她:“随她去吧,她自己心里有数。”
功夫都是在平时,也不在这最后几天的佛脚。
考试的前半个月,学校开始收集学生的志愿。
简梨毫不犹豫的选了省实验,另一个选了外国语。
班主任看到简梨这么选,就把她叫去了办公室。
以简梨的成绩,去一中是完全可以的,省实验和外国语虽然也不错,但是这两所学校毕竟没有一中的名头响亮。
“你这个决定,跟家里人商量过了吗?”
方老师很谨慎,就怕简梨这个决定是她父母的要求,那学校也只能听家长的。
简梨点点头。
志愿的问题,简锋和王梦梅都听她的。
尤其是在听说省实验和外国语都不住校的时候,两人更是举双手赞成。
方老师还试图再劝:“一中也可以选择走读的。”
简梨想了想,还是摇头,她倒是不掩饰自己的懒散,坦白道:“一中……管的太严了。”
还有晚自习,虽然高中学校没有不上晚自习的,但是一中的晚自习是每天三节。
也就是说,等到三节上完,也到晚上十点半了。
简梨想起上辈子在对标一中的二中里,每晚三个多小时的晚自习就心有余悸。
方老师:……
校长还说让她来做做几个尖子生的工作,班上第一名要去省实验,第二名要报卫校。这放在整个年级,他们班也是够奇葩。
为了不上那么久的晚自习不报一中,这说出去谁能信?
方老师心累的挥挥手:“行了,你回去吧。把许亚男叫来。”
许亚男到了办公室,方老师严肃了神色。
在了解到许亚男的打算后,方老师也没了话。
最后只能让许亚男也回班里去,自己则是带着两人的志愿表去找校长。
不是她不努力,实在是这两个学生都主意太大!
志愿表的事在班里沸沸扬扬的闹了两天,桃城数得着的高中有十几个,除了最好的三个学校,剩下的也有好坏之分。
方老师每天挨个叫过去谈话,又一个个的跟家长沟通,等到终于把志愿表交上去,中考也已经近在眼前了。
真到了这一刻,班上的气氛变得相当紧绷,各科老师一改之前挂在嘴上的“你们是我带的最差的一届”,而是和颜悦色起来。
“心态要放轻松,只要努力了,结果不管怎么样,你们都是最棒的。”
“要按时吃饭睡觉,集中注意力。”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节课,这一节课我们自习,顺带老师想说一些心里话给大家。”
每一科的老师都巴不得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全部教给学生们,好让他们不光在考场上解开所有题目,也能在人生中可以坦然面对各种难题。
“老师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从小读书就要走二里地才能到学校,每天顶着月光冒着天星去学校,一年一年的,读了十年。这十年里,我走穿了很多布鞋,后来怕给鞋走烂,就用草绳绑着一个破鞋底子,等到了学校才换上自己的鞋……”
“说这些,并不是想要告诉你们老师有多苦,你们有多幸福。而是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
“困难只是暂时的,十年二十年说起来漫长,但站在人生的终点,也不过是你人生的一段。”
“所以大家在遇到难事的时候,再坚持坚持,熬过去就是好日子。”
掌声雷动,如今已经是三十多岁孩子爸的化学老师笑着走出教室,跟下一节课的老师打了个招呼。
每一节的“最后一课”,老师们都放下了书本,开始聊跟知识无关的事。
于是大家不断惊叹,原来漂亮的英语老师,当年差点放弃了学业去当模特。
严肃的物理老师,以前自己做实验炸掉了自家的后仓房。
腼腆的历史老师,谈起自己是怎么挣钱供自己读书。
这些走过人生阴雨的老师们,对着学生清澈的眼神,一个个送上自己的祝福。
“祝大家鹏程万里,未来光明。”
有些事情,现在不清楚也没什么,记在心里,未来总会有懂的一天。
*****
中考这一天,简梨分到了四中的考场,许亚男分到了本校。
王梦梅一大早就起床做早餐,做完之后忧心忡忡的等着简梨起床。
最近天气日渐炎热,简梨又最怕热,王梦梅不给她吃冰,她自己图凉快清爽,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些薄荷叶泡水喝。
这一喝就喝出了事,连着拉肚子了好几天。
王梦梅坐在客厅,忍不住跟简锋说道:“我就说这几天不开店了盯着她,你非要说她自己有数。你看看,这多关键的时候,现在成了这样。”
简锋自知理亏,不敢说话。
实在是他也没想到简梨这么会折腾,那薄荷叶在楼下长了好大一丛,谁都没有在意过,谁能想到简梨居然突发奇想去揪着泡水啊!
这丫头,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夫妻两个对着脸发愁,等到简梨起床,俩人又不敢说什么影响她心情,王梦梅黑着脸给简梨盛饭。
一碗小米粥,一个白煮蛋,配上白面馒头,油条是不能吃了,油炸的东西,怕她刚好点的胃吃了不消化。
简梨浑然不觉的吃掉了两个煮鸡蛋,又把馒头夹着土豆丝吃完,这才擦了嘴。
“出发!”
简锋本想着找个车来送她,后来被简梨给拒绝了。
虽然现在车子少,但是考场周围都是人,谁知道堵不堵车呢?
还是自行车方便。
王梦梅和简锋一人一辆车,王梦梅:“把嘴巴挡住!别说话!”
再喝了风,等会儿又要肚子疼。
看着简梨进了考场,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考场外头都是等待的家长,简锋请了假,王梦梅则是交代倪浩先管着中午这顿。两人蹲在门口等女儿考试。
随着铃声响起,简梨在考场里看到了题目。
老实说,上辈子关于中考题目的记忆虽然早就丢完了。但在看到那张试卷的时候,简梨还是想起了一点点微弱的细节。
简梨甩甩脑袋,不让上辈子那些答案再干扰到自己,而是认真的答起了题目。
连着两天考完,简梨终于放松了心神。
回家先睡上一天,睡完之后,就接到了同学的电话,约她去学校对答案。
简梨赖在床上:“不去。”
考都考完了,志愿也报了,还对什么答案?
抱着同样心态的同学也很多,当然也有很多人去学校对答案的。
许亚男就是其中之一。
她报考了卫生学校的护士专业,志愿肯定能够上,但她就想知道自己大概能考多少分。
题目对下来。
许亚男愣了。
她反复核对,确认了自己应该是考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成绩。
方老师眼里带着可惜:“不出意外的话,年级前三没跑了。”
这么好的成绩,不管是一中还是省实验,都随着她选。
可是……
许亚男突然咧出一个大大的笑:“我好厉害啊。”
方老师一怔,也笑了:“确实,你很棒,许亚男。”
告别了老师,许亚男雀跃走出校门。
她尽了全力,所以……
没有遗憾!
*****
在学生们紧锣密鼓的准备中考的时候,棉纺厂的破产也终于有了定论。
第三次来考察的港商买下了棉纺厂的厂房和两栋办公楼,打算做房地产开发。
拿到钱的裘主任,立刻给工人们结清了遣散费。
棉纺厂的下属单位很多独立了出来,也逐步承包给了个人。砂轮厂、售卖公司、染色厂都承包了出去,由国营变成了私营。
裘主任前前后后花了快三个月的时间,才终于把这一系列后续的事情给处理完毕。
此时已经到了七月。
裘主任突然想起简锋,然后问起办公室的小干事。
“之前那个事,就是那个父亲去世母亲跑了的,她中考成绩出来了没?”
自从跟简锋把话说开,简锋是不来了,但是街道办和厂里的老职工还是来。这些人可不如简锋讲道理,总是歪缠,他说这样开了口子会让别人不满意。那些上年纪的老人就胡搅蛮缠。
“我就是别人,我没有不满意。”
缠来缠去,就是想叫厂子出个钱。
弄得裘主任心里也惦记着这件事。
小干事负责厂里的协调事宜,对各家的情况都相对了解,裘主任一问,他就答道:“前几天出的,说是考上卫校了。”
裘主任哦了一声,心想,简锋这是想通了。
其实只要孩子上进,哪怕是卫校,以后也能走出来。
“咱们那个安抚资金还剩多少?”
港商来接了棉纺厂的盘子,钱上面也充裕不少,上级之前拨款里有一项是用来安抚厂里激进员工的金额,到现在还没用完。
裘主任原先还为了这笔拨款跟领导据理力争,棉纺厂大几千人,拨款的几万块哪儿够啊。可上面咬的死,就这么点,多了没有。
后来还是简锋提出让大家卖积压货先过渡,这笔捉襟见肘的“稳定款”才省了不少。
小干事翻了翻文件:“还有一千多。”
一千多,正好。
裘主任:“把这笔钱写个申请,发给那个小女孩吧。”
省的那些老工人们还总是来问。
许亚男拿到通知书后,就开始每天出去捡废品,别人再给她钱,她也不要了。
“我可以自己挣的。”
厂里的老人们看她这样,个个都心里不忍,骂几句孙艳又解不了气。最后只能把自家的东西都翻翻,有能给这丫头的都留着给她送过去。
许亚男卖了一个月废品,收入了五百块。
许亚男拿着通知书算支出,三年学费全免,一个月补三十块。
但是现在物价高了不少,三十块完全不够,一个月怎么说也要准备一百块。再加上一些必要支出,一年总要存上一千五才够。
许亚男心想,先把第一年的钱攒出来,至于后面的两年,她等到寒假暑假再攒。
这个关键时候,棉纺厂有人来找了她。
年轻的小干事把她带去办公室,裘主任看了看这个小姑娘,叹息一声。
“好孩子,来,签个字吧。”
许亚男拿过那张纸,上面写着是贫困子女补助,一千一百二十块。
她呆呆的签了字。
裘主任把钱拿出来递给她,那厚厚一卷钱,让许亚男心里沉甸甸的。
裘主任:“这笔钱,完全是你的那些老邻居还有简锋给你争取来的。”
“小丫头,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啊。”
裘主任拿起那张单子,从桌斗里拿出红章。
印着“桃城国营棉纺一厂”的公章,在鲜红的印泥里滚了一下。
裘主任也觉得唏嘘:“这个公章明天就要拿去上交了,你这一封文件,是最后一个章子。”
咔的一声响,在许亚男感激的眼泪中。
章子印在了文件上。

第80章
中招考试的成绩很快出炉,简梨拿到了年级第二,许亚男年级第三,全年级的第一名是个男生,额外加了十分的烈士子女加分,比简梨高了六分。
对于这个结果,简梨没有任何不甘心。
简锋和王梦梅更是高兴的要为她庆祝。
简梨提出要请老师们来吃饭,王梦梅满口答应。
“来,都来,我让你爸定酒楼。”
虽然自家的小饭馆也能请,但是王梦梅还是觉得宴会应该定在更高档的场合。
王梦梅催着简锋去定酒店,结果找了几家,竟然都被人定下来了。
酒店的人解释道:“高考的录取通知刚发下来,最近半个月的场地都让定了。”
比起中考,高考显然更重要,几乎考上的人家都会办一场。有的气派的,一口气能开几十桌。
简锋看着二楼灯火通明,酒店拉着横幅【恭喜XXX同学考上桃城师范大学】。
他心想,等到三年后,他也要给女儿这样办一场。
回到家,王梦梅一听说没定来酒店,倒是没有生气。
因为简梨也没约到老师。
今年省实验的通知书发的晚,人家一中二中三中的都拿到手好几天了,省实验的才刚到手。
所以老师们近半个月的时间也被约满了。
王梦梅:“那我重新定时间,反正只要开学前就行了。”
正好王跃东打电话催了好几次,索性带着女儿先回王家庄去。
说到这里,王梦梅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你那一家的兄弟,我都不想说……”
黄桂花就不说了,自从前年说了不要他们去过年,后来这一年多压根连面都不露。可葛长峻和葛长源也没话,这就显得前些年那些“哥长哥短”格外虚假。
倒是简锋的妹妹葛雅琴还算知礼,打了电话来问简梨考到哪所高中。
“也好在雅琴就在省实验,到时候我也放心不少。”
好歹有个熟人。
一说起葛家,简锋就没了话。
要是以前他还在厂子里,这会儿肯定就主动的打电话给葛长源和葛长峻了。可现在他出来了,说话做事之前就想了很多。
比如细细想来,这些年都是他联系两个弟弟多一些。弟弟们却基本没有主动打过电话。
再比如,前年他为考驾照作难的时候,两个弟弟嘴上说着回去跟老婆商量,后来却再也没提。
还比如,黄桂花对他的所作所为,两个弟弟不是不知道,但这么多年,两人却从来没说过黄桂花一句。
简锋默默收拾好家务,跟王梦梅说道:“我老板说想请咱们吃顿饭。”
孔国荣家的大儿子成功录取到了省实验,孔国荣又听说简梨也考的省实验,立刻张罗着要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好让两个孩子也认识认识,以后在学校也算多个朋友。
再说了,如果不是简梨的提醒,孔国荣也不能想到走特长入校的事。
所以这顿饭,既是联系,也是感谢。
王梦梅觉得没什么:“那就一块呗。”
吃完了这一顿,还有一顿呢。
小石和小孟,倪浩和薛玲,这四个人把礼钱都给了,不请也不合适。
孔国荣请客,自然是高档场合,交游广阔的孔国荣硬是在几个大酒楼都订满的情况下找到了一间包厢。
简梨一家三口到的时候,孔国荣正在看菜单。
“小梨来了,快来看看想吃什么!”
简梨喊了句“叔叔阿姨好”,屁颠屁颠过去看菜单。
要了一个蓝莓山药之后,简梨乖乖巧巧的说其他都行。
孔国荣又加了几样他觉得小孩会喜欢吃的酸甜口菜,这才合上菜单,给简梨介绍起自己的儿子。
“孔飞,你俩也认识认识。”
简梨抬眼,正对上一个身高一米八皮肤黝黑的男生。
“你好。”
孔飞耳朵红了:“你好。”
孔国荣招呼着坐下,他媳妇也乐呵呵的打趣:“我们家飞飞还是头一次脸红呢,在学校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女孩。”
孔飞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简梨,又赶紧低下头,耳朵都要红熟透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