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by参果宝
参果宝  发于:2024年12月11日

关灯
护眼

若是将自己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死掉夫君身?上,还得是未过门的时?候,这实?在不是申兰若能做出来的事情,况且申家能否像王家一样接受女儿长住都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申兰若每每看到这些安慰她的话,只能故作洒脱一笑,其实?心?里却觉得,自己如何能翻越后院这座牢笼?
如今做姑娘的时?候恐怕还是自己一生中难得的松快时?光,而且自己还如此幸运,在前十三年可以以男儿身?接触过这个世界,不是像她姐姐那般一辈子被关在后院的小小四方?天地中,在家听父亲的,出了门听夫君的,从?来没有听过自己一回?。
而她,似乎只有那十三年的时?光是属于她申兰若的,十三年以后,她的人生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段,她娘花了三年的时?间?尽力雕琢、打磨她,折断她的双翅,替她裹上一层层孺裙,用最温柔的声音告诉她,她往后必须如此、只能如此。
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已经认命了,哪怕是首辅之女又如何?男人的荣耀只能传递给真正男儿身?的哥哥们,对她而言,她或许只是父亲政治联姻中的一枚棋子,就如同大姐一样,服侍好夫家人、生儿育女,活成另外一个她娘亲的样子。
她就是再挣扎,也永远不能和二?哥一样,可以正常在外行走?,可以潇洒地结交好友,可以堂堂正正地认识像秦修文这样的英才?,可以让父亲正视她或许也有几分才?华。
可是当她知道了秦修文此人后,她不知道为何,一直很想知道他的任何消息,所幸她在申府,平日里父亲来往结交的官员不少,她以关心?父亲之名从?书房的小厮口中、她二?哥的口中,总能知道一二?分的消息,再加上每一期的“京报”她从?来不会错过,即使不能经常出门,她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拼凑了出来。
等她捋清了事情经过之后,申兰若自己一个人在闺房内呆了一天,那一天她什么也没做,就静静的一个人躺在床上,她就想一件事,如果她是男儿身?,她能否做到和秦修文一样,在朝堂上正面抵抗她父亲申时?行?能否到最后反将一军,将所有人都震慑到谈秦色变?能否有那个能力,将这修路之事推进下去?
无论她如何推演,她都发现,自己做不到。
男儿身?做不到,和二?哥一样有个首辅爹也做不到。
可是,这世上,偏偏秦修文做到了。
他没有什么根基、中进士的时?候也不是状元,之前声名狼籍,被百姓唾骂、被朝臣排挤,但是他依旧做到了。
秦修文是为国为民,是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他想要做到的事情,远比自己脑海里能想到的最高的志向还要高远,可是她申兰若,没有想过改变天下人的命运,她不用为国为民,她只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左右自己的人生,难道她都做不到吗?
从?那一天开始,申兰若觉得自己三年来一直被困住的心?再次释放出来,她终于看明白?了自己的内心?到底要什么,也第一次深刻认识到,想要能人所不能,想要对抗所有人都反对的世界,只有拿出自己的实?力来才?能让周遭都闭嘴。
哀求没用,撒娇没用,顽固抵抗没用,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都没用,只有让别?人意识到你的价值,认识到你的价值,你的话才?会被听见。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哪怕她鼓足勇气?,像秦修文一般坦然告诉家人自己不爱做女红,就像当初他说自己不爱作诗一样,但是她的母亲却对她的话不以为意,而坐在秦修文一桌的那些为官者却很轻易地接受了秦修文的坦诚。
这就是实?力和价值的差别?。
顿悟的那一刻,申兰若宛若新生。
她想,她一定会像秦修文一样,走?出一条属于她自己的路。
她不知道如何走?不要紧,她可以学习,可以模仿,可以蛰伏,她还年轻,她不能就此认输。
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变,总比坐以待毙要好,这才?是她要走?的道,这一刻,即使申兰若知道秦修文根本不认识她,但是她正在学着他的样子,踽踽独行。
她视秦修文为她精神的引领者。

第111章
京城到卫辉府的道?路,从万历十六年开春一直修到夏末,中间沸沸扬扬发生了诸多事情,从朝堂蔓延到乡野,磕磕绊绊地,最终还是修完了。
等到这条官道全线贯通的时候,从京城顺天府,一直到保定府、真?定府、河间府、彰德府和卫辉府,六个府同时派人在各个路段举行了盛大的通行仪式,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又加上许多老百姓本身就盯着此事,“京报”、“卫辉时报”同时刊登头版头条来报道?,顿时沿府百姓都知道了这条官道已经可以通行,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观看,到底是怎样一条道?路,能让上面的官老爷吵成这样。
之前修建的时候,路的四周都有围栏围住,修一段围一段,再加上后来又有沿途百姓怕有人暗中捣乱,干脆自发组建巡逻队伍,看到有人要经过此地就让人绕道?,所以实际上很少有人看到过这条新官道?的真?面目,就算是帮忙修建的力?夫,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段,并不?能看到全貌。
而现在,秦修文接到所有的线报,都称他们负责修建的路段已经完工,派人实地核查验收无误后,便直接让人拆除了周围的围栏,下达命令,从即日起,准许通行。
九月十?八的正午,日头正烈,今年又是一个酷暑之年,今日就连风都没?有一丝,距离官道?几米之外的树干上爬满了蝉,正在声嘶力?竭地叫着,仿佛下一秒就要被烤干似的。
彰德府林县村民李大牛一直跟着修路队伍,从彰德府修到了河间府,他是村子里的老光棍一个,三十?好?几了都没?有讨到媳妇,父母走了之后,原本靠着分家时候的两亩薄田过日子,后来偶然认识了几个外村人,那几个外村人说可以带他一起去京城做生意?,没?想到却被他们给骗了,不?仅仅手头的积蓄全被骗没?了,两亩祖传的薄田也被那几个人骗着卖了。
自此之后,一无所有的李大牛只能四处打零工混日子,听到说彰德府这边要修官道?,愿意?跟着队伍走的还能包吃,每日也有工钱拿,李大牛根本没?啥想法,直接收拾了家里仅有的两身衣服,破门上挂着一把锁就跟着走了。
他脑子笨经常说错话?,否则也不?会被人骗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有那两亩安身立命的薄田,尤其现在又是跟在差爷后面做事,更加不?敢说话?了,只知道?闷头干活,按时拿钱。一日三餐能包,天一日热过一日,一条草席子铺地,干了一天活,累的满身是泥也不?管,直接就往草席子上一躺就歇息一晚,第?二天照常起来干活。
像他们这样的人,就如同路边的杂草一般,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只要给口饭吃,到哪里都能活。
李大牛跟着修路队伍从春干到夏,总共做了半年多,反正每日吃的都是修路队伍提供的,没?日没?夜的干活,都没?地方需要花钱,于?是钱都是攒起来的,一共攒了三两银子,拿到银子的那日,李大牛差点没?哭了出来——三两银子可以买回?来一亩薄田了!当时他被骗走了那两亩薄田,可是在父母坟前偷偷哭了许久,也不?知道?以后到了地下怎么和父母交代。
他可真?希望这路可以长长久久地修下去,这样他可以很快攒到六两银子,买回?他心心念念的那两亩地。
李大牛不?看报纸,平时不?和差爷套近乎,也不?和别人多说话?,只知道?闷头干活,搅拌水泥,铺路,夯实,一担一担的水泥去挑,肩头压出红印子也不?管,干的那么卖力?,但是你若问他谁要修这个路,为什么要修路,他一问三不?知。
他不?关心这些距离他太遥远的事情,只要能吃饱饭,有钱拿,那他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当今天所有的道?路边上的拦阻物都撤开之后,李大牛惊呆了。
眼前的这条官道?,一往无前,灰白色的道?路平坦笔直,一直延伸到天际,路上什么杂物都没?有,以往官道?上的杂草丛生、枯枝断梗倒在路中央的现象根本没?有,仿佛人只要走的够快,就能在这条官道?上一直走下去,走到自己任意?想要去的地方。
李大牛踮起脚尖拼命往前张望,可是不?管他多么用力?眨眼睛,目之所及,这条官道?望不?到边际,和远处的天连接在一起,仿佛一条通天之路。
“这路,到底有多长啊?”李大牛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他只参与?从彰德府修往河间府的一段道?路,但是现在往北的路可不?是他们队伍修的,只是和他们修的路段合并在一起而已,却依旧长到望不?到边。
第?一次,李大牛对自己参与?的工程感觉到了震撼。
“多长?呵呵,说出来吓死你!”一个负责维护这些修路力?夫秩序的官差闻言,嘲笑李大牛的没?有见识。
修路工程告一段落,那位孙差爷今日就可以交差回?去了,几个月不?见妻儿,风餐露宿,想到今日可以回?去,他心情自然不?错。
见李大牛和其他一些力?夫纷纷看了过来,他便?有心情地解释道?:“这条官道?北起京城顺天府,南下河南卫辉府,全长一千二百余里!”
好?几人都忍不?住长“嘶”了一声,而李大牛则是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也就是说,只要顺着这条官道?一直往北走,就能走到京城?”
李大牛是下意?识地发问,问完了之后才后悔说话?,不?过孙差爷倒是不?以为忤:“那可不?是,差爷我看“京报”上说,以往从卫辉府到京城走官道?的话?,坐马车也得走上两个多月,现在的话?就是驴车走个二十?来天也可以到京城了,和走水路都差不?多时间了!”
彰德府比卫辉府还离京城近,岂不?是说,从彰德府到京城走这个官道?,可能二十?天就能到?
这可是以往怎么都想象不?到的速度啊!
而且水路虽然快,但是许多人晕船,还要看潮汛大小,冬日结冰的话?,连行船都不?行,一等?就是一两个月,哪里像这个水泥路官道?,几乎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李大牛记得,有一天天降大雨,前面一段路刚刚修好?,说是干了,当时他们几个人慌的就怕刚修好?的路被大雨冲毁了,毕竟以往的黄土路,一碰上大雨就泥泞不?堪,结果?他们一看,那水泥路淋上雨一点事情都没?有!实在是让他们目瞪口呆。
在这个年代,有一条路,能够不?受自然天气的阻碍正常通行,这在明代老百姓眼里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现在,眼前这条路,可以。
李大牛自那次被骗之后,总是对京城耿耿于?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真?的能去京城看看,但是山远路远,去一次动则两三个月的时间,光是路上的盘缠都高的吓人,他如今已经一无所有,哪里敢动身?
而现在,居然只要二十?来天就能到京城,时间缩短了如此之多,自己只要在路上俭省一些,去一次京城竟也不?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李大牛定定地站在路边,他懵懵懂懂地发现,自己好?似参与?了一桩了不?得工程。
一想到有一天自己走过这条路的时候,可以和旁人自豪的说,自己当年也在这里修过路,他就感觉到一阵激动的颤栗——他李大牛这辈子,居然也能参与?这样的大事?
六府一同通路,官道?之上来往客商一下子多了两三倍人,往来人数多了,很快大家就发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统一建筑样式的休息站。
因为建筑样式统一,招牌名字统一,很多人想当然的就觉得这个和官方的驿站差不?多,可能只能接待朝廷出公差的人员,故而看到了也不?敢进去。
但是眼尖的人又看到好?几个商人打扮的人往那边行去,忍不?住拦住了一个路人问道?:“敢问兄台,这休息站究竟是何去处?”
那路人看了一眼问话?的人,直接道?:“你没?看过最近的“京报”和“卫辉时报”吧?”
问话?的卫举人摇了摇头,他是从襄阳府一路北上到卫辉府的,“京报”和“卫辉时报”他也都看过,以前都是通过在卫辉和京城的同窗相寄,但是到底路途遥远,通信不?畅,费用高昂,所以有一期没?一期的。现在因为没?有固定的通信地址,最近几期的报纸都没?有再看,所以便?也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新的事情。
这个时候卫举人又一次感叹了一回?,若是他也在京城或是卫辉府就好?了,这样他就能迅速得到消息了。
这次卫举人一路进京赶考,七月底就从襄阳府出发,走了一个多月才到了彰德府,本来以为还要走两三个月才能到京城,结果?到了彰德府后正好?碰上新的官道?开通,一路上速度飞快,才十?日功夫就到了真?定府,卫举人也不?是第?一次进京赶考了,这次的速度实在让他瞠目结舌。
如今他马车上的补给已经全部用尽,看到那个休息站几次想进去,又不?知道?作何用途,所以才拦了人问。
“这休息站在报纸上都登广告了,不?是官家的驿站,只要给银子谁都可以去打尖住宿,不?过定价都是统一的,吃食住宿的费用报纸上都写的清清楚楚,童叟无欺,你大可以放心过去投宿吃饭。”
那人看卫举人书生打扮,说话?举止又文邹邹的,算了算时间,忍不?住问道?:“兄台可是进京赶考的举人老爷?”
见卫举人承认,对方立即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热情地从怀里抽了一份“京报”递给卫举人。
对方有意?交好?,卫举人和他互通了姓名住址,这才告辞离去。
卫举人先是看了一番报纸上的广告,这才明白这休息站的用处,有了报纸的背书,休息站就有了信誉,卫举人不?怕在这荒郊野岭之地,投宿后半夜被人卖了都不?知道?,于?是放心的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卫举人再次被这个休息站给震惊到了。

第112章
当时卫辉府和松江府的商人给秦修文投了三百九十万两白银,民间集资这么多银两,到哪里都是让人难以相信的一笔数字。
但是这些商人出于对秦修文的绝对信任,还是将银两投了出?去?,同?时当时秦修文作为福利推出?的“休息站”,也被大?家认购一空,如今从京城到卫辉府中间的“休息站”一共有五处,大?家很默契地将这五处的“休息站”让给了卫辉府的商人。
从卫辉府到松江府的“休息站”有七处,靠近自己的地盘做事毕竟方便许多,松江府的商人让出?了靠近卫辉府的地段的“休息站”,那么后面的七处“休息站”基本上都由松江府的商人们占了。
孙兴怀自己投建了一个“休息站”,而吴富贵等人则是几个?人合伙投建,之前在卫辉府的合作让大家做事都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自己力量够大?、能够承担更多风险的时候,那就自己单干;但是手头银子不够多,或者是想转嫁风险,合伙做生?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卫辉府的商人都是习惯秦修文的作风的,知道秦大?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当时大?家认购修路的股,那是真的将自己半辈子的积蓄、这几年?乘着秦大?人的东风赚到的银子都搭进去?了,也只有像孙兴怀这样?的卫辉第一富商在?认购完修路股后,还有余力能单独投建一个?“休息站”,其他?人则是真的没有多少余钱了,好多人还是又去?质押了一些房契家当才凑出?来?的银子。
比如说吴富贵,当时认购了五股,一股五万两白银,五股就是二十?万两白银,一口气将家底全部掏给了秦修文!
吴富贵虽然如今手中开着偌大?的一个?纺织作坊,依托秦大?人的功劳,将松江布的织法带到了卫辉府,订单接到手软,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但是吴富贵到底家底不算厚实,二十?五万两白银是他?手头所有可以调动的现银,但是他?对于秦修文说的“休息站”又是非投不可。
当时秦大?人怎么说的?说这个?叫“福利”!这个?词以前?没听过,但是吴富贵一琢磨就明白过来?了:是福还能带来?利!再好不过的事情,如何能错过?
其实他?也可以少认购一些修路股,拿出?一部分现银去?投建“休息站”,但是吴富贵知道,秦大?人急需银两做事,这做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要懂得?饮水思源。
当时他?离开卫辉府上京城之前?,他?妻子姜氏就叮嘱他?,一定要将家中所有能动用的现银都拿出?来?,任凭秦大?人差遣。
他?们?家有了纺织作坊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现在?是怎么也穷不了的,就算二十?五万两银子打水漂了又如何?只要纺织作坊在?、只要秦大?人在?,他?们?的日子只会蒸蒸日上。
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是秦大?人捉给他?们?,让他?们?养的,若是没有秦大?人,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在?秦大?人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若是吴家没有尽心竭力,那才是最愚蠢的行为。
姜氏是怕吴富贵为眼前?的财富迷了眼,分不清主次,可是她哪里知道,吴富贵早就对秦修文那是奉若神明,指哪打哪,哪怕偶尔会摇摆,但是只要碰上秦修文,听他?三言两语一说,那吴富贵就没有不听从的。
吴富贵最后不仅仅将家底全都拿了出?来?,还和另外一个?卫辉富商一起投建了“休息站”,当时他?手头银子不够,将自家的祖宅田地都抵押给了朋友,套出?来?两万两现银出?来?用于修建“休息站”。
“休息站”并不是吴富贵他?们?一开始以为的单纯的客栈,当时修建的时候,秦修文给到了他?们?施工图纸,里面分为了几块区域,一块是专门?售卖当地土仪,一块是用来?吃饭的,一块是住宿,还有一块是专门?的洗漱、上茅房、接用水的。
购买土仪、吃饭、住宿当然都是要花钱的,原本在?吴富贵的想法里,自然做的像个?客栈一样?,多弄点客房,也好招待,但是秦修文给到的图纸,放置各种土仪的柜台最多,占地最大?,然后是吃饭的地方,住宿的客房并不多,并且用“万松客栈”的标准来?说,大?部分只能是“黄”字房间,一两银子一个?晚上的水准,里面同?时修建了十?个?豪华型的客房,比“万松客栈”天字号的还要贵上一些,但是数量稀少,不知道够不够用。
这些便罢了,就算规划不合理,那也是多赚和少赚的区别,但是那块用来?洗漱、上茅房、接日常用水的区域,居然是免费使用的,这让吴富贵在?修建完之后验收的时候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里单独设立了一个?小院,名字叫做“盥洗室”,里面有单独隔开的好几个?洗漱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男女分开的茅房,小院门?口放着两大?缸的水,还有一大?壶烧好的开水,来?往路人想要喝水、接一些水放在?马车驴车上用,或者过来?上个?茅房都便宜得?很,甚至于在?这种燥热的天气,直接从水缸里打桶水到洗漱的房间冲把凉,都比一些寻常百姓在?家中沐浴方便许多。
吴富贵是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做什么都会算算账,远的不说,这每日里挑这两大?缸的水,要废不少劲,反正是免费的,别人过来?上个?茅房那更是正常,秦大?人要求茅房都要干净整洁,里面长期点一根清香,那更是需要人经常洒扫。还有洗漱间,虽然说到了天冷的时候可以烧一桶热水卖一十?文钱,但是百姓大?多家贫,像如今天气炎热,在?外面奔波了一天,那些车夫和普通百姓洗个?冷水澡还痛快。就是到了天冷了,也有人为了省十?文钱,愿意用布就着冷水擦一擦。
这里面都要人打扫维护,光是每日要在?里面干活的人,都得?四五个?,养这四五个?人,一年?也要不少花销,这不是做赔本买卖吗?
秦大?人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会做赔本买卖吗?
吴富贵忍不住想。
说不定是秦大?人想要官声?但是也没见秦大?人在?报刊上宣扬过啊?
吴富贵思来?想去?也不知道秦大?人的用意在?何处,与其他?一起修建了“休息站”的人商讨了一番,大?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孙兴怀摆了摆手,大?气道:“不过是多养几个?人,额外多设个?小院落,又费多少钱呢?只要这个?“休息站”大?体上是赚的就成,权当是做好事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没人应声,就连吴富贵也没有冒头——这“休息站”刚刚建好,门?可罗雀的,可真不像能赚钱的。
眼看着官道修好了,路上人也开始多了,可他?们?“休息站”那么大?个?招牌摆在?那里,却没几个?人过来?看看的,别说准备了那么多的土仪库存摆在?那里,就是一开始让大?家纠结的免费的“盥洗室”都没人来?用,这叫个?什么事情!
然而两天之后,卫辉府参与投建“休息站”的商人们?差点没乐疯——“卫辉时报”和“京报”同?步刊登了“休息站”的广告,关键是,免费刊登,继“袁氏印刷坊”之后,再一次有了一整篇文章体量来?专门?报道的商家!
原本他?们?也想过购买广告位来?进行推广,但是一来?官道刚刚修好建成,来?往的人还不算多,还有一个?他?们?自己也没想清楚这个?“休息站”的卖点是什么,想再观摩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没想到秦大?人给了他?们?这么大?一个?惊喜,直接整幅面帮他?们?打了一个?大?广告!按照以往几千两百字的广告位来?算,这个?一千多字篇幅的文章得?值多少钱啊?秦大?人实在?是送了他?们?一份大?礼!
而且整篇文章中将他?们?“休息站”的方方面面都介绍到了,还重点说了“盥洗室”的功用,将他?们?这些投建的商人宣扬成做善事的典型,看的他?们?自己都有些汗颜。
甚至于他?们?的名字都被刊登上了报刊,一想到那么多人将会看到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事迹,这些原本对投建“休息站”是否会赚钱而有些不确定的商人们?都笑开了花!
就算不赚钱都行了!如今这两份报刊什么地位,多少万人能读到?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简直不可估量!
他?们?这些人若论手中掌握的财物,拿出?来?的银子可能一般官员都拿不出?来?,但是若论名声,谁看得?起他?们??
然而现在?,秦大?人为他?们?正名了!他?们?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回人,受人尊敬称赞认可,这种感觉是赚再多的银子都没法得?到的。
然而,好处并不止于此。
很快,就开始有路人不断地进来?问这里的“盥洗室”是否真的可以免费使用?
刚刚报纸上帮他?们?大?肆宣传过,此刻他?们?又如何会掉链子,自然是欢迎这些人进来?。
进休息站的人大?部分是一些赶路的普通百姓,也有一些行脚商,这些人在?确认好确实是免费后,才开始大?胆地用自己的水壶接水喝水,还有人受不了这么热的天,自己身上一身的臭汗,直接用了洗漱室舒舒服服冲了个?凉水澡。
当然,人有三急,利用率最高的还是一个?个?单独的茅房,走进去?的时候有些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茅房里里外外刷的干净,也没有散发?什么难闻的气味,甚至还有一缕清香隐隐传来?,不说农家用的茅房了,就连一些小富之家的茅房都没有这里干净,让用的人也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这里。
这里的地秦修文都特批了水泥来?铺地,显得?格外整洁干净,又有人不时洒扫,就连茅房都有人承包里面的屎尿做肥料,说好了每日夜间来?挑走,里里外外皆有定例,人们?走进“休息站”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有序,舒适。
因着这巨大?的名声,卫辉府的商人们?也有了肚量,大?家蹭点用点倒也没往心里去?。
然而,这来?往的人多了,也不是人人都是家中一贫如洗的人,既然到了这个?有些神秘、从来?没有见过的“休息站”,自然会有人会过来?逛一逛,有热饭热菜吃的,点几个?菜美餐一顿,想要好好睡一觉的,这里也有高床软枕。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生?意最好的居然是卖土仪的地方!
这些土仪本身就是林林总总各种东西都有,有特色吃食、有卫辉府目前?正在?热销的松江布,也有一些手工艺小件摆设,有些价格昂贵,但也有十?几文一件的小东西,不管是何身份,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合心意的产品。
逛逛走走,挑挑拣拣,想到马上要到目的要见的人,在?这里挑上一些特色的礼品倒也不错。
此时出?远门?的人,要么是投奔亲戚,走亲访友;要么是大?大?小小的客商,南来?北往,但无一例外,都有要送礼的人,要么是带礼物给家人,要么是送给即将要拜会的人,但是以往本身马车上都要装一应事物,从出?发?地购买携带礼品也麻烦,如今可以就近采买一番,确实让有需求的人直接就在?“休息站”购买了。
当然,还有很多人在?这里买东西,纯粹是因为这里的很多土仪比在?当地府县买还便宜一些,毕竟这里好几个?东家都自有作坊,比如这里的布匹,都是吴富贵的纺织作坊直接提供,自然价格上要实惠一些。
如此一来?,这些土仪居然卖的有声有色,不到十?日,就将各个?“休息站”的土仪卖个?精光!
卫辉府的商人们?听到底下管事传来?要补货的消息都惊呆了——不是,他?们?在?“休息站”可是备足了两个?月的货,现在?才几天,就卖完了?
这卖的速度也太惊人了,如今新官道才投入使用多久?按照底下人发?过来?的账册,看看每日攀升的投宿人数,简直都不敢相信这个?数字的真实性!要不是管事送过来?的银子对的上数目,他?们?都怕底下的管事做假账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