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母听见动静赶紧走了出来。“老二,你媳妇没事,女人家生孩子,你在外面等着不要添乱,现在还没开始生呢。”
陈秋月在屋里也听到赵怀玉的呼喊声,想要回应两声,但是身上疼的没有力气,知道人回来就在屋外陪着自己,一颗心也定了下来。
到傍晚的时候宫口才全开,伴随着陈秋月一声声痛苦的叫喊声,一盆盆血水从屋子里面端了出来,赵怀玉在外面看的眼晕,一颗心被狠狠攥着。
屋内,陈秋月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但是还是按照稳婆的指示嘴里咬着毛巾有节奏的用力。
时间似乎被拉长,痛苦好像没有尽头,陈秋月痛的已经有些恍惚。
“老二家的,再坚持坚持,孩子马上就出来了,可不要泄劲。”陈秋月被赵母急促的声音唤回神志。
想着肚子里是自己和赵怀玉期盼已久的孩子,身体深处又生出一股力气。
“孩子的头出来了,快,继续用力。”稳婆惊喜的说道,陈秋月听到这话用力攥紧拳头,使出浑身力气身下一松。
只听“哇”的一声,孩子的哭声响了起来,屋里传出稳婆的恭喜声和赵母赵大嫂的欢笑声。
陈秋月迷糊间知道了孩子已经顺利出生,最后一股力气也消散,再也坚持不住,直接累昏了过去。
稳婆看了陈秋月的情况跟赵母说是累狠了,睡一会就会醒过来,赵母才放下心来。
赵怀玉从听到孩子哭声的那一刻起,就坐不住了,整个人巴巴的趴在门上。
赵母他们将孩子收拾利索,用小褥子包好,打开门的时候,赵怀玉险些趴到赵母身上,幸好稳住了身子,赵母也是吓了一跳。
“这么大个人没个稳重样子,放心吧,母子平安。”赵怀玉看着赵母怀里红彤彤的小人,确定孩子没什么事,来不及高兴立马就想进屋去看陈秋月。
赵母拦着没让进。“你一会儿再进去,里面血气重,这会儿收拾收拾你晚会再进去,你媳妇刚累坏了,这会睡过去了。”
赵怀玉听完只能在门口驻足。这会儿一家人围上来盯着赵母手上的小婴儿瞅。
“嘴巴和鼻子像老二媳妇,眉毛和脸型像老二。”赵父凑在赵母身边仔细瞅了瞅笑着说道。
赵母嫌弃的瞅了一眼赵父。“孩子刚生出来,能看出来个啥,你也是像这个像那个的。”
赵父听了也不反驳只嘿嘿乐,虽然已经有了长孙,但是这是老二的第一个孩子,还是男孩,自己这个做爷爷的很是高兴,赵家子嗣越兴旺越好。
这个孩子也是个听话的,没怎么折腾他娘,一般妇人第一胎生的时间都比较久,有的能生一天一夜,陈秋月从发动到生下来四五个时辰算是比较顺利的了。
“孩子有多少斤?”“六斤多,不胖不瘦刚刚好。”赵母眉开眼笑的说道。
虎子和苗苗在旁边看着大人们围着小弟弟说的起兴,在旁边急得跳脚。
“奶奶,我们也想看看婶婶生的小弟弟。”赵母被两个小的扒拉着腿,只能坐到凳子上给他们看。
“弟弟好红啊,跟个小猴子似的。”虎子看完一脸嫌弃的说道。他觉得婶婶那么漂亮的,生出来的孩子一定也很好看,结果看到的就是一个浑身泛红的小瘦猴。
“小孩子刚生出来都是这样的,你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红红的,等长大一点就会变得白白胖胖。”
几个大人被两个小孩子的反应逗得直笑,赵母笑完还是耐心的跟两个孩子解释道。
虎子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赵母,苗苗刚出生的时候,虎子还小不记得事,不敢相信自己和妹妹小的时候也这么丑,那滑稽的模样逗得人笑的停不下来。
第31章 平平
赵怀玉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感染,整个人放松下来,想伸手抱抱小孩子,但是又觉得他实在太小了,怕自己抱不好。
赵母看着二儿子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让赵怀玉坐在自己旁边,慢慢的将孩子放到赵怀玉怀里,完事伸手一点点调整赵怀玉的抱姿。
小家伙在赵怀玉怀里哼唧了几声,直到身子被抱得舒服了才不吭声。
“这小家伙是个会享受的,不舒服了就哼哼。”赵母一脸慈爱的看着小孙子。
赵怀玉手里抱着个软绵绵的小人,浑身僵硬,不敢随便动弹,低头仔细看着眼前的小家伙。
小家伙这会正安静的闭着眼,嘴巴不时蠕动几下,虽然现在浑身红彤彤的没有什么美感,但是,赵怀玉就是越看越好看。
这是陈秋月辛辛苦苦生下来的,两人期待已久的孩子,赵怀玉此刻一颗慈父心溢满胸怀。
陈秋月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夜深了,赵怀玉这会儿正趴在床边,握着陈秋月的手也睡着了,感觉到手下有动静,本来就睡得不死,赵怀玉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
抬头见到陈秋月一脸憔悴的看着自己,赵怀玉一颗心跟泡在水里一样,俯身轻轻抱住媳妇。
“娘子,你没事真的太好了,孩子也很健康,辛苦你了。”赵怀玉说着眼圈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陈秋月靠在赵怀玉怀里一副后怕的样子。“夫君,生孩子真的是太痛了,这几年我们能不能先不要第二个孩子了?”
“好好好,听你的,你不知道我之前在屋子外面看着一盆盆的血水端出来,当时就想说咱们不生了,我不敢想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该怎么办。”赵怀玉也心有余悸的说道。
“孩子呢,我想看看我们的孩子。”陈秋月缓过情绪,退出赵怀玉的怀抱张望道。
“娘怕打扰你休息,这会儿在娘的屋子里呢。”我这就去让娘把孩子抱过来。赵怀玉起身去找赵母,赵母知道陈秋月醒了就抱着孩子过来。
“孩子饿了,你试试喂喂奶水,我去给你做点饭,鸡汤在灶上温着,怀玉去给你盛了。”赵母将孩子放到陈秋月怀里就起身去厨房了。
这会儿小人清醒着,瞪着圆滚滚的眼睛不知道在看什么,其实婴儿刚生出来看不清什么东西,只是会寻着声音和光源到处看。
“宝宝,我是娘亲呀,还记不记得娘的声音?”陈秋月将脸凑到儿子面前,柔声问道。
怀里的婴儿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大人的话,只哼哼唧唧几声。陈秋月只当是自己儿子给自己的回应。
看着眼前自己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陈秋月有了为人母的实感,母子连心,恨不得将怀里的小人儿使劲揉进怀里,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
赵怀玉端着鸡汤走进来,看着昏黄的灯光下披着一层柔光的母子两人,一颗心软的不可思议。
“把孩子先给我,你先喝点鸡汤垫垫肚子,娘那边的饭马上就好。”赵怀玉将孩子接过来就催促着陈秋月赶紧喝鸡汤。
陈秋月也确实饿了,这鸡汤煨了好几个时辰,这会端出来,整个屋子都是浓郁的香味,陈秋月也不扭捏,直接端过碗大口喝汤。
小家伙在赵怀玉怀里不知道是不是也闻到了香味,这会儿开始哼哼唧唧的哭闹,陈秋月这边喝完就赶紧接过孩子。
“娘说孩子也饿了,让我试着给孩子喂奶。”陈秋月舍不得孩子哭闹,解开衣襟将小家伙放到胸前。
婴儿的本能让他去寻找奶香味,刚开始还不得章法,陈秋月稍微帮着他一点,小家伙就能自给自足了。
看着在自己胸前吃的津津有味的儿子,陈秋月只觉得一个心都要化了,一双眼睛根本就从孩子身上移不开。
“咳咳”赵怀玉不自在的咳嗽两声,陈秋月这才后知后觉的害羞起来,抱着孩子侧过身子避开赵怀玉的视线。
“娘子,你慢点,别扭着身子,我这就出去看看娘饭做的怎么样。”看着陈秋月漏出来的一只耳朵逐渐红透,赵怀玉摸摸鼻子带着笑意说道。
“嗯,夫君你去看看吧。”陈秋月低着头小声应道。
赵怀玉知道陈秋月害羞的厉害,不再耽搁,起身端着碗出门了。
看着赵怀玉出门,陈秋月才放松下来,当着赵怀玉的面喂孩子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
“小家伙吃的真香。”陈秋月看着吃的喷香的儿子满足道。
赵母给陈秋月做的鸡蛋面,手擀的面条,打上一个鸡蛋,撒上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鲜香的面就出锅了。
等赵怀玉再回去的时候,小家伙已经吃饱了,这会被陈秋月放在床上睡着了。
接过赵怀玉手里的碗,陈秋月直接夹起面条埋头吃起来,吃了大半碗,肚子里的饥饿感才得到缓解。
等收拾妥当,一家三口躺在床上,陈秋月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夫君,我们还没给孩子起名呢,现在他还小,大名不急,我们先想想小名叫什么吧。”
赵怀玉听完也起了兴致,脑子里开始想合适的名字。
“我们的孩子不能叫什么铁蛋什么的,一点也不好听。”陈秋月想起侄子的名字下意识说道。
赵怀玉听完笑的合不拢嘴,媳妇实在是太可爱了。 两个人不再做声,在黑暗中静静地思考。
“平平或者安安怎么样?”赵怀玉低声说道。
陈秋月听完眼睛一亮。“这两个名字我喜欢,寓意很好,要不就叫平平吧,等有弟弟妹妹了就叫安安。”
“没问题,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告诉爹娘。”孩子的小名一般都是父母取得,他们小两口自己做主就行。
“平平,以后你就叫平平了,爹娘给你取的名字喜欢吗?”陈秋月眉眼含笑的看着熟睡中的孩子自言自语道。
赵怀玉伸出手拉过陈秋月的手,一起轻轻的放到孩子的手边。“平平一定会平平安安的长大。”
养孩子很不容易,陈秋月昨天刚生产完,晚上睡的也比较熟,中间孩子醒了哭闹了,要换尿布了都是赵怀玉醒来弄得,赵怀玉舍不得叫醒陈秋月。
第32章 陈母上门
早上赵母过来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并排躺在床上睡的正香。看着眼前的一幕赵母摇头笑笑转身出去了。
昨天孩子生出来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今天赵怀玉要跑陈家一趟,去告诉岳父岳母一家这个喜讯。
陈秋月也很高兴,想着陈母应该知道消息后就会来看自己,内心很是期待。
其实赵怀玉很舍不得离开陈秋月和孩子的身边,恨不得寸步不离,但是这个事还必须要跑一趟。
所以吃过中午饭,赵怀玉稍歇一会儿就出门去了,一路没有停歇的赶到陈家。
这会儿陈家只有陈母和陈大嫂在家,看到赵怀玉来了,陈母连忙起身去迎。
“娘,秋月昨天生了,六斤多的小子,母子平安!”赵怀玉一脸兴奋的将消息告诉陈母。
陈母和陈大嫂听到这话也是大喜,“真是太好了,我就想着这个月秋月就该生了,现在秋月顺利生下孩子我也可以放下心来了。”
陈母自己也有算着陈秋月的生产时间,大概就是这个月,最近还一直想着这个事情,现在得到消息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女儿能平平安安生下孩子就好。
“爹和你大哥在地里,等他们回来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也非常高兴。”陈秋月大嫂在一旁听着接话道。
怀里抱着的铁蛋像是也感受到喜悦的氛围,张着嘴哇哇叫。
“铁蛋当哥哥了,高兴吗?”陈母逗着孙子笑道。
“娘,大嫂,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赵怀玉将消息告知陈母就想抓紧时间回去了。
“好的,怀玉,那你路上慢点,告诉秋月,我们明天就去看她。”
“好的娘,我这就走了,你们回去吧。”赵怀玉说完转身就急着回家了。
陈父和陈大哥傍晚从地里回来之后也知道了这个喜讯,都很为陈秋月开心。
陈母打算明天带着陈大嫂一起去看陈秋月,现在天气也暖和,带着铁蛋走一趟也没什么问题。陈大嫂还没去过赵家,这次有机会,在家索性也没什么事,刚好去看看小姑子。
次日一早,陈母就起来开始准备东西,装了一篮鸡蛋,拿出一包之前攒的红糖,又在背篓里装了一只母鸡就带着陈大嫂出发了。
陈大嫂将铁蛋绑在身前,一路跟着陈母往赵家赶去。
陈母这是第二次到赵家了,一进门就被赵母迎进屋里。
“哎呦,亲家真是太客气了!”赵母接过陈母带过来的礼物,笑着说道。
能有陈家这样疼爱女儿的亲家,赵母很满意。
“这些日子还要劳烦亲家多多照顾秋月丫头了,我知道你们不会亏待了秋月,这不过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陈母恭维道。
“亲家应该也等不及了,我们就不闲聊了,你们先去看看秋月吧。”赵母带着陈母和陈大嫂往陈秋月屋里去了。
陈秋月这会儿正在抱着平平逗着玩,看到赵母领着人过来,一脸惊喜道:“娘,大嫂,你们过来了,快来看看孩子。”
陈母不等陈秋月说完话,已经快步走到床前,先打量了一眼虽然略带憔悴但是一脸满足的女儿,然后才去瞧襁褓里的孩子。
“娘,我和怀玉给孩子起了名字,就叫平平,等以后有了弟弟妹妹,就叫安安。”
“挺好的,这名字吉利。”陈母嘴上应着,伸出手碰碰平平的小手。
平平虽然看着不胖,但是也是很有活力的,这会听到屋里这么多人的声音,兴奋地踢踢小腿。
“这孩子长得真好,别看现在还小,以娘见过这么多孩子的经验,长大肯定俊的很。”赵怀玉和陈秋月长相都很好,生出来的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陈秋月乐的见牙不见眼。
“大嫂,你也快做,铁蛋也来啦,给姑姑看看。”
上次见铁蛋的时候还是小婴儿,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正是讨人喜欢的时候。
这会铁蛋正啃着小手目不转睛的看着大家,听到有个不认识的叫自己的名字,抬眼看着陈秋月,嘴里啊啊两声,看的人眉眼弯弯。
赵大嫂抱着怀里的儿子,将铁蛋凑到平平面前,笑着说到:“铁蛋,看看你姑姑生下的平平弟弟。”铁蛋瞪着眼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还小的人,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抓。
“弟弟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再给你玩。”陈大嫂连忙侧过身子避开。
铁蛋急得哇哇叫,闹着要去碰平平,逗得屋里的大人直乐。
“秋月,你的奶水怎么样,够不够平平吃?”
“够的,我这几天不是鸡就是蛋,奶水一点都不缺,够平平吃的饱饱的。”
赵母对两个儿媳妇都不错,坐月子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陈秋月很是感激。
“那就好,我这次过来给你带了只母鸡和一篮鸡蛋,只管吃,不要亏着自己,你这个母亲吃的营养不够,孩子也会长得不壮实。”陈母传授经验道。
“嗯嗯,我听娘的。”陈秋月乖巧的点头。
“你这第一胎就生了儿子,后面压力就小了,第二胎可以缓缓,等平平大一点了再怀。”陈母建议道。
妇人家生育的时间太近对身体负担很大,但是有些第一胎是女孩子的人家逼得紧,不得不一胎接一胎的怀。
这样对母体一点好处没有,既然女儿第一胎是儿子,那后面的孩子就可以缓缓。亲家也不会有意见。
“娘,我和怀玉商量好了,等平平大了我们再要第二个孩子,生孩子实在是太疼了,这几年我都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陈秋月现在回想起生孩子时候的痛苦都心有余悸,在这些疼痛的记忆还清晰的时候,都不打算再怀下一个。
“女婿同意了?”陈母诧异道。
“嗯嗯,就算我不说,夫君也打算等过几年我们再要,这次生孩子也吓着他了。”陈秋月面色微红的说。
“女婿是个会疼人的,嫁给他以后有你享福的时候,你也要懂事点,两个人互相体谅才能越过越好。”
“娘,你放心吧,我和夫君感情好着呢,这个你不用操心。”陈秋月边说边俏皮的眨眨眼。
“都是当娘的人了,真是个不害臊的。”陈母听了陈秋月的话神色一顿,一脸无奈的说道。
“我就算当娘了,也是娘你的乖女儿,在您面前我就一直是孩子。”陈秋月凑近陈母,拉着陈母的手晃啊晃。
陈母看着眼前已经当娘的女儿,内心一阵感慨,一年的时间而已,之前还带着点稚气的女儿已经变成现在温婉的母亲样子。
不过看到女儿这娇俏的模样,只要日子过得舒心,陈母比什么都高兴。
第33章 三十三章
“现在孩子也生下来了,你和女婿就要有为人父母的觉悟,凡事做之前都要仔细思量,多为孩子打算打算。”
陈母觉得陈秋月两口子花钱不经打算,侧面提点道。
“这个我和夫君在孩子生下来之前就已经商量过了,娘你放心,我们之后不会再大手大脚乱花钱了。”陈秋月知道陈母的意思。
“现在天气已经热起来了,要是实在忍不了就用帕子沾水擦擦,但是绝对不能洗头,要不然出了月子容易头疼。”
“屋子里闷也不要开窗户,坐月子不能吹风。”
之后陈母又跟陈秋月说了很多坐月子期间需要注意的事情,还举了好几个例子,都是一些没有好好坐月子的妇人的前车之鉴。
陈秋月听完心里对陈母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自己的身体自己要珍惜,自己不当回事将来有后悔的时候。
陈母看完陈秋月,抱了抱外孙,心里也满足了,就跟陈秋月说要回去了。
“娘,你们吃过午饭再回去吧。”陈秋月挽留道。
“不了,看到你和平平好好的,我这就放心了,家里的事情还等着我呢,就不耽误了,下次有机会了娘再来看你。”陈母拒想了想拒绝道。
陈秋月看挽留不了陈母,只能抱着平平跟陈母道别。
“亲家,我们就先回去了,你们先忙吧。”赵母也热情的让陈母两人留下来吃午饭,但是陈母还是婉拒了。
和赵家人道别之后带着陈大嫂和铁蛋就回家去了。
赵怀玉最后在家陪了陈秋月三天就不得不回去镇上了,看着娘俩赵怀玉很是不舍,但是不舍也要走。
“夫君,我和孩子在家娘会照顾好我们的,你放心去镇上吧。”陈秋月也很是不舍,但是没办法,赵怀玉不能请太长的假。
“我不能在家陪着你和孩子,你有什么事只管找娘和大嫂,我跟她们嘱托过了。”赵怀玉不放心的嘱咐道。
“嗯嗯,知道了”陈秋月不舍得应道。
赵怀玉走了之后,陈秋月就在家安安稳稳做起月子。
平平是个乖巧的孩子,平时除了饿了尿了会哭闹,其他时候都很听话,不怎么闹人,这算是陈秋月最开心的事了。
毕竟赵母和赵大嫂每天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孩子大部分时候都还是陈秋月自己带,孩子听话一些让陈秋月也更轻松点。
“平平真是个乖孩子,知道体谅娘。”陈秋月看了看躺在旁边啃手指玩的儿子,美滋滋的说道。
起身找出针线筐,陈秋月打算闲着没事做做绣活,现在不能出门,每天躺在床上闲得发慌。平平也是个听话的,陈秋月也有空做点绣活打发时间。
主要是自从平平生下来之后,陈秋月就有了紧迫感。
平平是个男孩,那之后陈秋月两人就打算供平平读书,供养一个读书人可是很不容易的,光是纸笔这些耗材就是一笔不小的钱,更不用说书籍这些珍贵的东西。
所以陈秋月现在就想有机会就做绣活,多攒一点钱是一点,不能到用的时候再急,那就晚了。
“娘和爹现在都在努力挣钱,到时候攒够足够的钱给平平读书用,好不好呀?”陈秋月手里做着绣活,看一眼平平自言自语道。
不需要小人的回应,陈秋月就身体里就充满的动力,这是陈秋月儿时的憧憬,现在有条件可以实现,陈秋月就绝对不会错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平平慢慢褪去红色,变成一个白白胖胖的福娃娃。
确实如陈母所说,平平长相集了陈秋月和赵怀玉的优点,大眼睛高鼻梁,小小的孩子就能想象长大之后会出落的多么俊秀。
赵家一家人都很喜欢平平,漂亮又听话的孩子谁能不喜欢呢?虎子和苗苗也相信了赵母的话,平平弟弟真的越长越好看。
陈秋月坐在床边绣花,嘴里哼着小曲,平平躺在摇床里,抱着脚丫子啃,偶尔哼唧几声应和一下陈秋月。
陈父在平平满月的时候,就将之前一直准备的摇床做好了。
这个摇床可是帮了陈秋月大忙,要不然一个人每天光是抱孩子就累得什么也干不了了,更别说有时间做绣活了。
因为平平乖巧漂亮,虎子和苗苗每天出去玩回来都要跑到陈秋月的屋子里跟平平玩。
虎子苗苗一逗平平,平平就嘎嘎乐,露出还没有牙齿的牙床。
“婶婶,平平弟弟笑起来真可爱,不像铁牛的弟弟,整天就知道哭,哭的人耳朵都要炸了。”
铁牛是虎子村子里的玩伴,前不久他娘刚给他添了个弟弟。
虎子去找铁牛玩的时候,大老远就能听到小婴儿哇哇的哭闹声,对比之下,平平简直就是个巨听话的弟弟。
“平平弟弟快点长大吧,姐姐带着你玩。”苗苗握着眼前小人的手晃悠道。
“等明年平平就能跟在你们后面跑了,别到时候你们嫌他小,不带他。”陈秋月故意逗苗苗。
“才不会呢婶婶,我最最最喜欢平平弟弟了。”苗苗看着陈秋月一脸认真的道。
小孩子才是最看脸的,苗苗觉得平平弟弟长得特别好看,每天看一看就心情好。
虎子今年已经八岁了,最近这段时间赵大嫂私下里在琢磨让虎子去族学念书的事情。
这几年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趁着现在孩子还小,赵大嫂想早点送儿子去念书。
有小叔子这个例子在,赵大嫂不图其他的,只希望虎子能够学到赵怀玉几分本事,将来能自己谋份差事,最起码不用围着土地打转。
农家都是看天吃饭,年岁好的时候每年能有盈余,年岁不好的时候就得缩衣紧食,还是学到点本事才能有更多安身立命的本钱。
第34章 二房打算
这天晚上赵大嫂和赵大哥洗漱完躺在床上,已经入夏了,屋里的窗户开着,不时传来阵阵清凉的晚风。
赵大哥正迷迷糊糊将要睡着的时候,赵大嫂开口说话了。
“当家的,咱们虎子今年也都八岁了,这几年年景好,公中应该有不少存银,我想着咱们今年秋季入学的时候,把虎子送去族学开蒙吧。”
赵大哥刚开始听的时候还不太清醒,等将媳妇的话在心里过了一遍,脑袋一下子就清明了。
“虎子已经八岁了呀,时间过的可真快。读书是个费钱的事,从前几年二弟去镇上做事开始,家里才松快一点,这也没几年的时间,我明天问问爹娘吧。”
“不是我急,像二弟就是耽误了,要是早些年二弟能早点开始念书,凭着二弟的聪明劲,一定不止现在的本事。”
赵怀玉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一直到十几岁才去念书,过了最好的学习时间其实是耽误了。
“我们家虎子要是有念书的天赋,现在这个岁数已经不小了,要抓紧时间才是。”赵大嫂语重心长的分析。
“你说的有道理,明天我跟爹娘先说下,看他们什么意见。”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肯定也是想好好把握机会,弄不好自己儿子就是下一个二弟呢。
夫妻两人商量好,决定明天探探赵父赵母的口风。
现在已经快七月了,中午的太阳晒的人受不了,赵家人吃过午饭就各自回房里歇晌。
赵父赵母正躺在席子扇扇子,看到大儿子进来,好奇的问道:“怎么不歇着,有什么事儿吗?”
赵大哥搬过屋里的板凳坐下,在心里将自己想说的话捋了捋。抬头看着赵父赵母。
“爹娘,虎子今年也八岁了,我和我媳妇商量了商量,想着今年秋天送虎子去族学念书,问问你们二老的意见。”
赵母摇着蒲扇的手停住了,看了眼坐在椅子上期待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转头又向赵父看去。
赵父皱着眉头没有吭声。
其实赵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问住了。“你先回去,我和你娘商量商量。”
赵大哥也没想过爹娘能直接答复自己,所以知道了赵父的意思,听话的起身应是。
“爹娘,那我先回去了。”
赵母伸出手挥了挥让赵大哥赶紧走。
看着大儿子的身影消失,赵母叹了口气。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啊。”
“其实老大不说,我也准备过两年让虎子去族学,不说多有本事,读过书识过字将来出路就更多。”
“但是看老大两口子这个样子,不像是读书认字这么简单,对虎子是有更大的期许呀。”
如果只是让家里孩子能读书认字,用不着这么早就送去族学,赵怀玉和赵大哥当时都是十一二岁的时候才去学堂。
赵大哥学了三年就不去了,赵怀玉是因为有天赋才多上了两年,就这其中的花费也不少。
虽说族学是不收什么束脩,但是平时的笔墨纸砚,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的节礼,几年下来的开支对农家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赵家村其实送孩子去族学的也不多,家家户户孩子多,哪个送哪个不送。
人多就容易出现问题,赵家只有赵怀玉兄弟两人,赵父赵母才顶着压力送哥两个去念书。
现在哥两个都娶妻生子了,以后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这做大家长的就要考虑更多。
“那是家里这几年境况好转了,之前老二一个人每个月都上交公中七百文,现在加上老二媳妇,一个月有小一两,光他们这一房一年下来也有十几两。”
“地里的粮食、家里的鸡鸭,刨去我们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一年还有个将近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