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自己的继承人,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胤礽明白康熙这么问自己,是有考教的意思在里面。
想了一下,他这才说道:
“儿臣觉得那些反贼这次行动失败以后,估计会更加窥视我们的古武功法了。
要是让他们想到办法弄到我们的古武功法,以后对付起那些人来,那就比较麻烦了。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加强对功法的控制,不能够让功法外流出去。
其次则是需要多派一些人手,去对白莲教等反贼的清剿,让那些反贼自顾不暇,没有时间来京城这边施展手段夺取功法;
最后一点,则是要对蒙古那边的噶尔丹进行防守进攻,不能够让准噶尔部落扩大下去,以免后患无穷!”
这三点可以说把重点都已经囊括在内了。
康熙听到太子居然想得这么周到,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嗯,保成你考虑得十分周全,这些确实是我们如今需要马上去做的事情。
看来这些日子保成你有不少长进啊,朕非常高兴!”
面对康熙的大力赞扬,胤礽只是微笑道:
“这都亏了皇阿玛您对儿臣的悉心教导。
要不是有您手把手的教着,儿臣哪里能够有今天啊。”
胤褆看到老二被父皇怎么夸奖,心里十分不平衡。
不就是嘴上会说话一点嘛,哪里有自己拿出实际行动有效果?
不过自己父皇就喜欢这样的,胤褆自己学不会老二那样,只能够让自己尽量往武力方向靠拢,期望从另一方面获得康熙的看重了。
等天地会那边突然遭到大清清剿的时候,还感到十分莫名其妙!
毕竟他们这次可没有做什么坏事,最多只是起到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大清这边发什么疯,居然连他们也不放过?
尽管心里疑惑不解,但为了逃命,天地会的人也顾不得别的了,只能够连夜跑路去了!
不是被清剿重点的天地会都遭殃了,那就更不用说作为重点被照顾的白莲教那边了。
袁明他们再接二连三的听到下面的据点被灭了以后,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没想到狗皇帝那边掌握了他们这么多据点的情况,轻而易举的被清剿了这么多据点,损失简直是不计其数啊!
为了避免整个白莲教真的被大清给消灭干净了,袁明只能够一脸沉重的跟几个长老商量了一下。
决定大家各自分开躲藏起来,等到这次事情过去之后,再重新聚集起来共商大事了!
......
陶长安这边,他在对剩下的那三个人选调查了一遍,又亲自见过那些人以后,第四天才回到宫里。
康熙也没问老三考察得怎么样了?
反正调查结果他同样也给了荣妃一份,最后要选哪个作为驸马,就看荣妃和荣宪她们怎么选择了?
既然自己当初已经答应老三,让荣宪能够自由选择成亲对象,康熙自然不会事后反悔。
时隔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荣妃和荣宪她们才见到陶长安。
看见小儿子瘦了蛮多的模样,荣妃心疼的说道:
“皇上说派长安你出去办个差事,怎么才去了半个月,就瘦了这么多?
小喜子他们也不知道好好照顾好你,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这么久没有见到弟弟,荣宪也是挺想念他的,顺便也比较关心他出宫之前说的话,也不知道他对那些人考察得怎么样了?
“是啊,长安你也太不会照顾自己了吧,看你瘦了这么多,这一段时间比较辛苦吧?”
陶长安这一段过得非常不错,倒是没有觉得辛苦什么的。
他笑着说道:
“我没有瘦吧,这一段时间跟大哥在外面可是吃了不少好吃的,玩了不少好玩的地方。
我还给额娘和姐姐你们带了不少礼物回来呢。”
这么说着的同时,陶长安让宫人们把自己准备的礼物给抬了进来。
荣妃他们没想到陶长安出去一趟,居然给她们带了这么多礼物回来。
看着那些都是从民间购买回来的礼物,看着还挺有特色的,荣妃疼爱的看了小儿子一眼,说道:
“礼物买得不错,知道长安你心里惦记着额娘和姐姐,不过我们在宫里什么都不缺,下次就不用买那么多东西回来了,要是耽误你办差,惹你皇阿玛不高兴就不好了!”
第221章
荣宪本来还十分高兴的在挑选着合心意的礼物, 不过在听到自己额娘这么说的时候,也是十分赞同的点头道:
“是啊,弟弟你的心意我们领了,这些东西宫里都有, 你下次可不能够再花费太多心思给我们准备礼物了。
看到弟弟你平安无事的回来, 额娘和我就已经非常高兴了,有没有礼物就不重要了!”
“给额娘姐姐你们买礼物并不费什么事情, 只是顺手的而已, 没耽误办差, 你们就放心吧!
不过这次回来的时候, 皇阿玛已经帮忙把未来姐夫的人选给调查了一遍, 剩下三个毕竟靠谱的,我还特地区考察了一遍, 觉得三个人都差强人意吧。
我们觉得好还不行, 怎么也得姐姐喜欢才行。
因此回来的时候, 我还特地去皇阿玛那里求了一下,打算过两天带姐姐出宫亲自去见见那三个人了!”
剩下那三个人的情况, 荣妃其实也看了, 见小儿子去见了也没有什么问题,他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意见。
笑着说道:
“这到底是荣宪的终身大事,让她亲自去瞧瞧也好。”
被最亲的两个家人这么看着, 荣宪饶是脸皮再厚, 这个时候也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过两天出宫去看吗, 那这里头我准备一下, 等最后看到真人了, 才能够确定最后选哪个人了?”
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 但荣宪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关系到自己以后孩子父亲的人选问题,她还是比较重视的。
第三天,陶长安就带着经过乔装打扮的姐姐荣宪,十分低调的乘坐马车出了宫。
陶长安早就打听过了,那三个人今天会被人邀请到酒楼里面吃饭,他只要带着荣宪坐在隔壁的房间里面,偷偷的往那边看以及听他们说话的内容,就可以了。
毕竟荣宪不可能天天出宫来观察那三个人的品行长相怎么样吧?
为了节约时间,陶长安只能够安排人把他们三个一起约到这边来了。
三个人放在一起看,有对比才能够看得出哪个好一点,哪个差一些啊!
荣宪这还是第二次出宫,上一次跟着队伍去木兰围场,她只是透过车窗匆匆的看了一下京城这边的布局而已。
这次虽然出来的时间也匆忙,但好在不用去一个个巧遇那三个人,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赶到酒楼那边就可以了。
其他的时间,陶长安干脆带着姐姐往京城最热闹繁华的街道而去,一路上只要是荣宪喜欢的,陶长安就让小喜子全部买了下来。
反正街上售卖的东西也贵不到哪里去,陶长安的小金库完全承担得起。
这次出去玩的时候,陶长安也是挣了不少银子的,毕竟在那些据点被清剿的时候,里面可是存放了不少金银珠宝的。
作出力最大的那个人,陶长安当然也能够分到不少好处了。
一直在街道上逛了一个多时辰以后,两人总算是到了定下的酒楼。
让小喜子他们安排好以后,陶长安就带着荣宪到了其中一个房间里面,点上一大桌饭菜,一百边享受美食,一边等那三个人到了。
陶长安倒是能够安心的享受美食,可是荣宪到底被事情占住了心神,显得有点心不在焉的。
没等多久,隔壁房间就传来了几个人说话的声音。
根据那些人的穿着,陶长安分别给荣宪介绍那三个人分别是哪个人了?
不得不说,那三个人能够通过康熙和荣妃的筛选,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至少光从外貌来看,还是长得不错的。
对着长得好看的人,长期相处的话,心情也能够好一点。
荣宪在宫里见到的人,大多数都是长得十分不错的,她偷偷从门缝往隔壁看的时候,见那三个人长得都不错,心理觉得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毕竟她虽然不是外貌协会的,但也不想找一个太丑的人过日子。
有陶长安所安排的人有意引导,在座的几个人几乎是古今中外,各种话题都聊到了,根据那些人的一些言论,大致上还是能够看得出他们一些品行和思想倾向的。
看了听了好一会儿之后,荣宪又看了一下康熙让人送过来的调查资料,选了其中一个看起来比较顺眼的。
陶长安见荣宪选的人还不错,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两个人安静的吃完一顿午膳以后,下午在陶长安的陪同下,荣宪又在京城琉璃厂那边跟那位选出来的人接触了一下,等宫门差不多下匙的时候,两个人才坐着马车回去了。
能够在出嫁之前见过未来夫婿,总比其他人连人都没遇见过就嫁过去好。
其实陶长安还想让荣宪都跟未来姐夫接触一下,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再定下来的。
可清朝这边对女子的束缚实在是有点严格,这种想法他也只能够在心理想想,要是提出来的话,估计康熙和荣妃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没过多久,在询问过男方那边,见男方家里和他自己本人对这门亲事都十分乐意接受以后,康熙就挑了一个黄道吉日,给荣宪和男方那边赐了婚。
在陶长安强烈的要求下,康熙定下的成亲日期,是等荣宪满了十八岁以后再正式成亲。
反正有了康熙的这道旨意,男女双方算是定下了,没出什么太大意外的话,这门婚事是不会变了的。
女儿的亲事定下来以后,荣妃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不过转头看到小儿子的时候,她又忍不住想着以后小儿子的福晋回是哪家的了?
不过陶长安是皇子,他的亲事可不是荣妃能够决定下来的,这个需要看康熙这个父皇到时候怎么安排了。
在大清皇子的婚事也是一门政治考量因素,得看康熙综合考虑过以后,决定给哪家一个荣幸,让对方家里出一个皇子福晋了?
陶长安如今还只是一个需要去上书房读书的小孩,没有什么事情以后,他就继续在上书房那边混日子了。
因为下午的武课改成了修习古武,这对其他人来说估计挺难挺辛苦的,但对陶长安来说,那些师傅在古武方面还需要请教他呢。
因此下午武课的时候,陶长安基本是可以自由活动,自己决定自己习武的各项事宜,不论是想要打坐修习内功,还是想活动一下手脚,那都是可以的。
陶长安在上书房的日子混得十分滋润,可以说除了需要天天早起这点他不大习惯以外,其他方面他都觉得十分不错了。
时间很快就过去三年了,到了康熙三十年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满人都已经修习了古武,至于其他一般士兵,也学了一些古武的厉害招式,这让大清军队的战斗力瞬间提升了很多!
大清的武力值变得这么厉害,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把经常挑衅的噶尔丹给消灭了,还活捉了噶尔丹和他两个儿子以及不少准噶尔部落的贵族。
把蒙古那边的隐患给消灭了以后,康熙的心情那更是大好,就连以前一直对大清有点疏远的蒙古和科尔秘,在见识到了大清军队的战斗力以后,对大清的态度一下子就亲近热情了很多。
以前蒙古各部族和科尔秘那边觉得大清还需要他们帮着守着门户,只能够一直把宫里的公主郡主嫁到他们那边和亲,用来稳固双方的关系。
无论是蒙古还是科尔秘,对于这些出身高贵的大清公主郡主,那都只是表面客客气气的,但背地里却并不把她们看在眼里。
最近这么多年以来,大清那边嫁过去那么多身份高贵的公主郡主,大部分人受不住蒙古科尔秘地方的苦寒和丈夫的冷落,早早的就香消玉殒了。
其中有一部分人死因更是成迷,反正看大清那边不敢追究,蒙古和科尔秘双方为了不让大清公主郡主掌控住部族的权利,可是使了不少手段。
以前大清那边不敢跟蒙古和科尔秘闹翻,有时候明知道公主死得不明不白,也只能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继续把公主和郡主嫁过去,以期稳固双方的友好关系了。
看到自己那么对女儿姑姑都死在了蒙古和科尔泌,康熙其实也不是完全无动于衷的。
可是为了大局,局部的牺牲是再所难免的,尽管有点不忍心,但康熙只能够让自己忍着。
可如今情况完全不一样,大清如今的实力已经足够强,不用再像过去那样只能够任由大清的公主郡主们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在草原上了。
陶长安从荣宪这个姐姐身上,就已经知道身为大清公主,看着尊贵,但以后的命运有多难过了。
如今看着大清武力值变得越来越强,在自己姐姐出嫁之前,他忍不住怂恿胤礽,让他提出想要派人去草原那边探望一下大清公主郡主她们的事情。
胤礽心里其实对那些身不由己的大清公主郡主,心里也是同情的。
从那些抚蒙的公主和郡主身上,胤礽看到了跟自己上辈子一样--命不由己,那只能够随风飘零,最终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赔上性命的苦楚,胤礽还是十分能干感同身受的。
第222章
身为重生人士, 胤礽如今的路走得十分的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他的地位已经不是完全依靠康熙的宠爱了。
地底下发展的势力,已经让他有足够的信心面对以后任何变故了。
即使跟上辈子一样太子之位被废了, 胤礽也能够扭转局面, 不让自己落到一个被圈禁的地步。
努力了这么久,胤礽已经能够掌控住自己的命运, 不会让自己再重蹈覆辙了。
能够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 发展了这么大的势力, 强到足够让胤礽有信心面对以后任何的变化, 这其中也有陶长安的一部分功劳。
毕竟为了以后能够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他可是往胤礽身上投资了不少。
胤礽如今的武力值,虽然比不上陶长安自己, 但也比大部分人厉害了。
私底下培养人手的时候, 他跟陶长安可是有过不少合作的。
毕竟康熙那是多精明的人啊, 想要在他眼皮底下发展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来,还不能够被康熙发现, 除了足够小心外, 就需要有其他人配合了。
胤礽和陶长安的两个人走得那么近,除了他们想法比较志同道合之外,就是因为彼此能够给对方足够的好处了。
在康熙朝前期, 胤礽还是十分受到康熙看重的, 陶长安很多事情如果想要做成功的话, 不少地方还是需要胤礽帮着在一边讲讲好话, 敲敲边鼓的。
胤礽经历了上一辈子, 对康熙这个父皇那是再了解不过了, 想要发展起足够的势力来, 除了人手人脉金钱以外,就需要足够强的武力值了。
而陶长安巧好能够在武力值和金钱方面给胤礽提供不少支持。
因为利益走在一起,这样的关系只要没遇到更大的利益,还是足够稳固的。
为了能够挣到足够的金钱,陶长安私底下可是拿出了不少好东西,其中玻璃和钟表的制作方法,可是大头。
大清的领土范围这么大,他提供方子和必要的人手,胤礽提供地方和必要的物资供应。
等那些玻璃和钟表制作出来以后,就用船只运输到大清范围以外的国家去贩卖。
等出去转了一圈回来以后,还可以装作是从国外进的货,把玻璃和钟表卖到大清各个地方。
大清的海禁如今是开放的,在广州那边还有胤礽和陶长安的不少人手,那边的海贸生意,可是给他们两个挣了不少真金白银。
大清范围内,那是康熙的领地范围,要是哪个地方有什么大点的动静,就十分容易惊动他了。
可无论是胤礽,还是陶长安,他们两个可都是知道在大清外面,有着不少还没有被人占领的领地。
在那些地方,他们想要做点什么都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还不用怕被康熙发现什么不对经的地方。
因为有着这样的秘密在身,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在海外发展足够强大的势力,这几年以来,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可是忙活了不短的时间。
碍于他们两个人身处宫里,并不能够时常的出宫去处理事情,胤礽和陶长安他们在海外势力的发展速度并不快。
有时候实在有急事的时候,作为两个人当中武力最强,能够成功偷溜出宫里的陶长安,就成为了那个联络人,偶尔趁着晚上没人的时候,溜出宫外去干活。
胤礽一直眼睁睁的只能够看着老三经常溜出宫外玩耍,自己看得可是十分眼馋的。
可碍于他的功力还不够,并不能够轻易的躲过宫里那些人。
想要出宫去玩或者办事的话,他只能够寄希望于自己努力修炼,早日可以做到飞檐走壁,让人发现不了的地步才行了。
胤礽其实已经发现了这辈子的老三,跟上辈子的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
不过他其实能够确认老三还是那个老三,只是可能由于际遇的不同,因此才表现得跟上辈子不大一样吧!
胤礽自己都跟上辈子不大一样了,环境影响人的性格,不同的环境和际遇,塑造出来的性格自然不同了。
胤礽这辈子的势力发展得这么顺利和快速,只是因为有上辈子记忆的便利。
他对于老三那单凭自己的本事,就能够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强大势力这点,还是感到非常佩服的。
胤礽觉得,从辈子老三表现出来的本事来看,上辈子的老三,估计也只是故意藏拙,让人以为他没有什么竞争能力吧!
上辈子前期的时候,一直到自己被废了,老三确实做得十分好,没让人觉得他有能力能够争到皇位。
后来要不是老四上位,看这些兄弟不顺眼,这才一个个打发了去,否则按照正常情况,老三怎么也能够有一个好当家结局才对。
不过即使最后结局不怎么样,但比起自己或者其他兄弟来说,老三最后混得还算是不错的。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能够藏拙到不让任何人察觉到他的威胁,这点胤礽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向老三多多学习的。
如今胤礽跟陶长安一起合作,两个人相处得还是挺愉快的。
毕竟这辈子胤礽可没有想到要等到康熙老了死去,自己都四五十岁了,才去抢那个皇位。
陶长安也是真的康熙有多能活的人,自然也就没有把目光放在皇位上面。
两个队皇位都没有什么野心,一心只想好好过好这一辈子的人,闹出大矛盾的机会几乎没有。
既然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冲突,加上双方合作起来才能够共赢,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都不傻,自然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本来应该在两年前就病逝的佟氏,康熙看懂病重的亲表妹,心里到底过意不去,还是用低级灵植给她补了一下身体,这让佟氏撑了过来。
佟贵妃活着,那作为她养子的老四,自然就不需要回到德嫔那边看永和宫那边的脸色过日子了。
因为一直有佟贵妃庇护着,如今的老四虽然已经长到十三岁了,但整个人还是比较平和的。
老四虽然偶尔也会夹在养母和生母中间左右为难,但也只是偶尔罢了,有人护着的日子,老四自然不会被逼着迅速长大。
以前看到老六十分受生母德嫔的宠爱,胤禛心底深处,其实也是有过一丝羡慕的。
可当看到德嫔看到自己的时候,眼底那冷冰冰的眼神,还是打消了让胤禛亲近她的打算。
反正自己已经被皇阿玛抱到佟额娘那里了,有养母的疼爱就够了。
胤禛本来就一直养在佟贵妃名下,心底那一丝对生母的孺慕,也在知道德嫔把老六死了的仇恨转移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克死了老六的时候,他就彻底让自己对生母死了心。
比起一个对自己心怀恨意的生母,胤禛当然是对一直疼爱自己的养母更加有感情了。
德嫔后面又生下十四以后,更是把感情的重心转移懂十四身上了,对于大儿子老四,那是十分注意避嫌的。
对于这辈子的老四,胤礽的感观还是比较复杂的。
虽说上辈子的事情,跟这辈子的老四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上辈子胤礽自己被废,主要原因也跟老四没什么关系。
可老四作为最终受益者,看到他就想到自己上辈子的不堪,以及自己子孙后代被老四以及老四后代子孙打压的结局,胤礽就对老四喜欢不起来。
胤礽也不是一个勉强自己的人,既然不喜欢,那就远着老四就可以了。
上辈子胤礽没有一个相处得好一些的兄弟,这辈子意外的跟老三比较合得来,就已经十分出乎胤礽的意料了。
反正胤礽以后也不打算去争皇位,跟其他兄弟的关系好不好,都不影响他自己过日子,他自然不想放低身份,去迁就其他人了。
长到十三岁大,胤禛其实也能够隐隐的感觉到太子并不喜欢自己。
为此他心里也是有点失落的,老大的性格比较鲁莽,跟自己不是同一条路的人,胤禛跟胤褆的关系也处得非常一般。
看着太子和老三两个人关系那么好,胤禛心里也是羡慕的。
可是往后面的兄弟看,老五养在皇太后那边,胤禛轻易见不到老五一面,即使见到了,两个人鸡同鸭讲的说了半天,也说不到一块去。
老七则是因为腿的缘故,更是深居浅出,不大喜欢跟其他人打交道。
老八性格到是不错,可也才九岁,两人岁数相差太大,胤禛也没花费更多的时间跟老八相处。
更何况老八性格虽然不错,但身后经常跟着老九老十两个小霸王。
对于老九和老十两个调皮捣蛋的人,胤禛还是不大看得上眼的。
这么细数一圈下来,胤禛只能够暂时一个人独来独往起来了。
因为这次大清帮助了蒙古的嗝尔嗝部落打败了准噶尔部落,救出了他们部族的人,嗝尔嗝部落的族长上书想要归附大清!
对于这样的好消息,康熙自然是十分乐意接受的。
毕竟能够有一个蒙古部落心甘情愿的归附,说明大清的强大,已经让那些部族有了归附之意。
趁着这个机会, 康熙其实也想让蒙古和科尔泌那些人见识一下大清的厉害。
加上有胤礽和陶长安他们在一旁敲边鼓,说是想要去探望一下那些嫁到草原的姑姑姐姐妹妹什么的。
康熙高兴之余,就干脆决定北巡,举行多伦会盟, 把蒙古那边的人召集到一起共同议事!
对于蒙古那边的部族, 因为太过偏北的缘故,大清这边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
即使嗝尔嗝部落归附大清, 但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 大清这么也不大好管理这些地方。
对于蒙古和科尔泌那边, 康熙心里也是有野心的, 也希望以后能够让这两个地方彻底臣服于大清, 接受大清的统治。
北巡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康熙这边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有这样可以出去溜达的机会, 已经老实在宫里京城这边呆了三年多的陶长安, 当然不肯错过这样的机会了。
在胤礽的配合下,两个人那是成功的达到了各自的目的, 陶长安能够带着荣妃和荣宪两个人一起北巡, 胤礽虽然没能够带着未婚妻一起去,但也借机跟蒙古那边搭上了线,以后他的势力完全可以继续往北边发展。
蒙古那边也是有不少人的, 拉拢了这边的一些人, 对以后各方面的安排也是有非常大好处的。
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创办的海外贸易团队时不时还是能够从海外带一些东西回来售卖的。
为了不让大清以后面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胤礽可是十分注意让贸易团队的人, 去收集欧洲的一些先进技术资料。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先让大清这边的人了解学会了外面最先进的技术, 才能够在欧洲那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技术方面领先人家一步。
胤礽还专门安排了不少人研究西方各方面技术,要是有所进步创新的话,就会给予重金奖励。
......
胤礽各方面的安排,都是十分不错的,即使偶尔有一些地方没安排到,在陶长安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也会逐步完善起来。
看看人家胤礽所做出来的一系列安排和改变,这才是重生人士积极改变自己人生,顺便实现人生抱负的正确操作啊!
有胤礽在前面积极改变大清的局面,努力把人生过得更好,陶长安作为跟在胤礽后面划水摸鱼的人,就显得一点都不起眼了。
太子胤礽已经把陶长安想要做的都已经做了,对于此,他是感到非常高兴的。
不用自己操心劳累,就能够人大清往好的方面改变,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陶长安作为一个拥有小空间里面存放着不少资料的人,只需要在胤礽遇到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帮着把出现的问题解决就好了。
有着陶长安暗地里的支持,胤礽各方面发展得还是十分顺利的。
胤礽其实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做事非常顺利,即使偶尔遇到一些困难,也很快就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胤礽觉得自己做事这么顺利,估计是运气非常好,老天这次总算是站在了自己这边吧!
因为这些,胤礽的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他有心情帮助以前抚摸的那些大清公主郡主的原因。
毕竟自己能够有机会重生一遍,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但其他人可没有这样的机会。
那些抚蒙的公主郡主,到底是自己爱新觉罗的亲人,顺手帮一把她们,对胤礽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康熙见胤礽和老三开始关心大清抚蒙公主郡主的事情,想到大清今时不同往日,就干脆把探望那些公主郡主的事情安排给他们两个人去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