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她来说,争宠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的把孩子养好。
她就剩下两个孩子了,要是他们再出什么事情,马佳氏觉得自己都不想活了。
要不是想到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马佳氏觉得自己可能连活都不想活了。
这样平静的日子,到了康熙十六年八月的时候,康熙第一次对后宫进行大封,马佳氏被赐封为一宫主位荣嫔,从庶妃正式成为嫔,也算是一次地位的极大提高。
钟粹宫的人总算是能够露出一点笑容来了。
这样大的喜事,刘嬷嬷和喜梅他们高兴得连连谢恩,觉得自己娘娘总算是苦尽甘来,能够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了。
马佳氏,也就是如今的荣嫔对这次赐封也是十分高兴的,至少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皇上交给其他人来养了。
毕竟以前她只是庶妃,按规矩来说,是没有资格养育皇子公主的。
可之前后宫当中除了皇后贵妃外,就没有其他高位嫔妃了,所以才让自己能够把孩子养在身边。
要是这次她没有被赐封的话,一旦后宫其他嫔妃在身份上超过自己,马佳氏明白,到时候自己的孩子估计就不能够养在自己膝下了。
这次赐封也算是安了她的心吧。
从钟粹宫的偏搬到主殿以后,荣嫔的房间更大了,因为康熙不过来过夜,她就经常陪女儿儿子一起睡。
看着孩子们安睡的面容,荣嫔这才能够感到安心一些。
她前面四个孩子接连夭折,不是没有怀疑过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
可是无论荣嫔怎么查,都没有发现自己四个孩子的死亡有什么可疑的线索?
估计皇上那边也查过,应该也是没有查到什么,这才一点动静都没有吧?
荣嫔对自己四个孩子的死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要是让她发现有谁对自己的孩子出手的话,她肯定不会放过对方!
自己势单力薄,荣嫔能够做的只有好好的守着仅剩的两个孩子,不错眼的看着,就怕最后的两个孩子在自己没有看到的地方受到什么伤害了。
这个时候陶长安也有六个月大了,如今他已经能够动一下手脚了。
虽然距离会走路会爬还有一点距离,但也比过去动都不好动强多了。
荣宪公主每天都过来看弟弟,陪在自己额娘身边学点基本的字体和花样了。
尽管身为公主,但康熙对子女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挺高的,听说专门给皇子和皇女制定了读书进学的地方。
等皇子长大一点,就需要搬离生母住的地方,自己一个人搬到专门划给皇子们居住的地方去住了。
荣宪身为公主倒是好一点,能够经常回来跟母妃住一段时间,但等陶长安长到六岁以后,每天除了请安,晚上还是必须回到自己院子住的,不能够在钟粹宫这边留宿了。
清宫的规矩十分森严,孝庄和康熙都不会容许后宫有谁胆敢破坏这些规矩的人存在,荣嫔和孩子们只能够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矩来做了。
在没有实力挑战规则的时候,能够做的也只有顺应规则去做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修炼,陶长安已经修炼出内力了,就连精神力都有了一点增长。
皇宫这个地方,人心实在是太过复杂了,身处其中,陶长安只是没事的时候,就观察自己额娘和她身边宫人的一言一行,就能够琢磨出不少深意来。
陶长安以前虽然也活过许多年,但以前面对的那些勾心斗角都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如今在深宫当中复杂。
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陶长安发现自己需要学的地方还有不少呢!
知道自己在算计方面的心思比较欠缺,反正自己如今年纪还小,周围人对自己的设防并不深。
这辈子不能够修道,正好平常闲着无聊的时候,可以仔细的看看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
顺便取长补短,多从中学一些自己能够用得上的本事,也是非常不错的。
陶长安这还是第一次做皇子呢,这样的体验实在新奇,也能够让他感受一番皇室中人是怎么生活的?
陶长安周岁的时候,钟粹宫这边还是给他举办了一个抓周宴。
孝庄好康熙他们也都过来参加了,加上后宫当中的其他后妃皇子公主,以及一些大臣女眷们一起,让钟粹宫顿时变得十分热闹了起来。
尽管荣嫔为了保险起见,早已经私下里偷偷的训练过儿子了。
可在这么多人围观小儿子抓周宴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开始有点紧张起来。
这个时候陶长安已经知道自己就是康熙年间那个三皇子胤祉了,尽管这个时候康熙还没有给自己正式起名,但按照排序来看,自己无疑就是历史上说的那个喜文厌武,毕竟擅长编书的三皇子胤祉了。
陶长安对运动并没有特别的偏好,能够躺着的时候,绝对不坐着,能够坐着的时候,绝对不站着。
听说大皇子胤褆虎头虎脑的,身体特别好,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习武的好苗子,以后肯定会成为大清的巴图鲁!
陶长安作为一个心理成熟的大人了,可不想跟一个孩子抢。
反正历史上原主的人设,就是一个偏文科的人,陶长安并没有想要改变这一人设的想法。
他爬在抓周席上,看摆满了一大桌子的东西,在一堆东西里面爬来派去看 好一会儿后,这才挑了一本三字经和一支笔。
荣嫔看到小儿子挑的东西都是比较安全的,她这才舒了一口气。
毕竟很多人在抓周宴抓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个孩子以后会走的方向了。
要是小儿子抓的东西寓意不好,给皇上和太皇太后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可是很可能会影响小儿子一生的。
康熙这次过来的时候,顺便把才三岁多的太子胤礽也一起带过来了。
小太子如今才四岁,整个人肉嘟嘟的,看着十分可爱。
不过可能是由皇上亲手养大的缘故,小太子除了愿意跟着太皇太后外,就喜欢贴着康熙这个父皇。
在陶长安抓周的时候,康熙大部分精力都被一边磨着要抱的小太子给吸引去了,可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陶长安这边。
等最后看到陶长安抓到了书籍和毛笔以后,也只是按例赏赐了一番,就跟太皇太后带着小太子一起走了。
那些参加宴会的人,自然有宫人在前面引路,把人请到宴会厅那边去用膳。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以后,荣嫔忍不住抱起小儿子,生怕儿子因为皇上偏心太子的态度给伤了心。
如今小儿子已经一岁了,懂事得早,虽然从来没有这么缠着自己这个额娘追问关于皇上的事情,但孩子到底是孩子,哪里有不想让父皇多陪自己一会儿呢!
可惜自己如今已经失了皇宠了,皇上偶尔能够过来一趟,也只是看在两个孩子的面子上而已。
皇上亲自养育太子,哪里还顾得了其他孩子啊?
看着太子那边受宠,而自己儿子女儿却只能够眼巴巴的望着,连见皇上一面都难,这让荣嫔心理十分发酸。
可这种情绪在宫里是最要不得的,为了不让人发现端倪,荣嫔只能够掩饰性的低头,假装给小儿子整理衣服,借此收敛好情绪以后,这才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模样,继续陪两个孩子!
第181章
陶长安已经是一个心理十分成熟的人了, 可不会再去渴望什么父爱,有那个时间去期待帝王的亲情,还不如多修炼一下实在。
起码自己修炼了,还能够让内力增长一丝, 那帝王的亲情太过虚无缥缈, 说变就变,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经过一年的修炼, 加上对丹田那丝气息的吸收, 让陶长安的修炼速度快了很多, 内力已经修炼到第二层了, 相当于以前在无灵世界修炼十来年的成果了。
要不是对习武这部功法十分熟悉, 以前也修炼过几次,又有刚出生时候保存好的那丝气息加持, 陶长安也不可能修炼得这样快了。
这一世陶长安即使因为修武力气比一般人大了, 但他早已经学会怎么控制力度了, 倒是没有让自己一身大力气显露在人前来。
只是让照顾他的喜梅觉得小主子手脚十分有劲,才一岁多走路就十分利落, 不用大人抱了。
看着儿子身体健健康康的, 连生病都很少,这让荣嫔心理安稳了很多,要是小儿子再出什么事情, 她可就真的要不想活了。
这可是自己最后一个儿子, 后半辈子的依靠, 经历过太多丧子之痛以后, 让荣嫔对其他事情已经看淡了很多, 变得十分在乎孩子的健康了。
平时荣嫔也会亲自照顾荣宪公主和陶长安两个人, 要是实在没时间的时候, 也只会让刘嬷嬷和喜梅两个人靠近两个孩子。
已经失去了四个孩子了,荣嫔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面,已经变得非常谨慎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的有人想要伤害自己的孩子呢?
那后果实在是太过严重,荣嫔觉得自己承担不起那样的后果,宁愿自己麻烦一点,也不想给任何人有机会伤到孩子。
荣宪还懵懵懂懂的,自己额娘让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十分乖巧听说,至于陶长安,以他的敏锐性,不觉得有谁能够暗中对自己动手脚,还能够不让自己发现的。
但他也能够体谅额娘的心情,因此也十分配合着荣嫔,不让他去的地方他就不去,反正他也不是真正的孩子,没有那么多好奇心。
如今是康熙十七年了,胤褆这个实际意义上的大皇子,因为要开始启蒙了,年初的时候就已经从大臣家里的回到宫里住了。
也不知道胤褆是不是在臣子家里被人捧惯了,性格比较高傲霸道,回到宫里好不容易见到父皇额娘,他自然十分期盼能够得到亲生父母的重视。
可惜他的额娘惠嫔乌拉那拉氏对他这个儿子确实非常重视,心疼这个从小就不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儿子,对他十分疼爱。
在母爱方面得到满足以后,胤褆在父爱方面,就感觉有点不大满足了。
毕竟他自认自己作为父皇的长子,父皇应该非常重视自己才对。
可只有年初回宫的时候,见过一次父皇外,其他时候胤褆确是很少能够见到康熙这个父皇的。
对比了一下胤褆在民间见到那些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他还是有点不大适应作为皇子跟康熙这个皇上之间是怎么相处的。
本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是康熙这个父皇对所有的皇子都一视同仁,并不经常见面也就算了。
可胤褆看到自己父皇天天把太子弟弟带在身边教导,凭什么太子弟弟就能够天天见到父皇,还能够得到父皇的疼爱呢?
感受到其中的不公平,胤褆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心里自然会不平衡,不自觉的会想着跟胤礽比一下。
可惜越是对比,就越能够发现自己就好像是一个捡来的孩子一样。
这让一向作为臣子家中心,非常受人重视的胤褆心里落差非常大了。
胤褆开始针对起四岁多的小太子,觉得只要自己向康熙这个父皇证明,自己比太子弟弟厉害多了,父皇就肯定能够更加疼爱自己一些。
那种不服气的心里,宫里是个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胤褆作为自己第一个能够活到这么大的孩子,康熙自然也是看重大儿子的。
康熙觉得自己可以跟二哥福全做到兄友弟恭,成为一对好君臣,自然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和睦相处。
康熙觉得自己以前没能够享受到的父爱,一直被自己父皇忽视的苦楚,自己一定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也体会到,因此对每个孩子他都是比较看重的,会经常过去看看关心一下孩子们。
胤褆当然也在被关心的行列当中,可惜就是体会过康熙对自己的关心,作为孩子的胤褆才想要更加受父皇的重视,希望能够得到康熙这个父皇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可惜即使是实际上的长子,康熙到底十分忙碌,能够在忙完国事之余,分给胤褆的关注十分有限了。
跟太子可以随时见到康熙这个父皇,可以享受到父皇绝大部分的关心关注相比,胤褆发现自己和后面的几个弟弟,就跟捡来的一样。
惠嫔对于这个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儿子,自然是十分关心的,因为儿子喜欢跟太子处处较劲的事情,惠嫔也是伤透了脑筋。
劝了胤褆不知道多少遍了,让他不要在明面上跟太子过不去,这让太皇太后和皇上看了,万一惹得他们不高兴怎么办?
可惜胤褆到底不是在惠嫔身边长大的,长到五岁多才回宫,他的性格已经初步形成了,自然不怎么听惠嫔这个还不是十分亲近额娘那些劝告的话语的。
胤褆作为上书房第一个入学的孩子,所享受到的师资力量自然是十分优秀的。
康熙对皇子的老师那是选拔得十分严格的,不是最好的,也不会安排来教导自己的皇子们。
本来胤褆听说如今四岁的太子已经会背诵三字经了,想着自己大太子弟弟两岁,提前进学了以后,比他多学两年,在学识方面肯定能够比得过太子弟弟。
可惜胤褆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才发现那些字认识自己,但自己不认识它们啊!
他怎么都记不住老师们教的那些字要怎么背诵怎么写?
尽管他已经使出了所有的力气,十分的努力想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装进脑子里面,可惜才记住这边,就忘记了前面学过的那些!
在努力了好几个月以后,发现自己确实不是那块读书的料以后,胤褆只能够想着通过其他方面来胜过太子弟弟了。
仗着自己比太子大两岁,胤褆觉得在体力方面,自己绝对比太子厉害多了。
脑子不行,自己起码能够在武力方面胜过太子吧。
康熙看着大儿子绞尽脑汁的想要胜过太子,拼命读书练武的样子,还是感到非常欣慰的。
他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间能够兄友弟恭的和睦相处,但也不想见到自己的孩子一点本事都没有。
孩子们之间能够进行良性竞争,你追我赶的努力学习,康熙还是十分乐意看到的。
这也是康熙虽然不大喜欢大儿子胤褆处处想要压太子一头的行为,却并没有直接制止的原因。
毕竟胤礽作为太子,以后想要做到康熙这个位置,成为大清的下一任皇帝,自己本身也得有足够的本事,能够压制住其他兄弟才行。
这个皇位可不是那么容易坐的,康熙从八岁开始登基,直到后面亲政,一路走来可是十分艰辛的。
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局面,等以后太子接任以后,就让大清由盛世转向衰落,康熙对太子的期望可是十分高的。
他希望这个可以说由自己亲自教养出来的太子,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得起大清的重任,以后把大清治理得越来越好,才能够让爱新觉罗的统治千秋万代下去。
康熙这个时候十分雄心勃勃的想要把大清推向盛世,稳固他们对大清皇朝的统治。
这个时候自然就对自己的继承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了,有这胤褆这个大哥来跟太子比拼,康熙觉得更能够激发太子学习的动力。
兄弟间良性竞争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好处的,康熙也不想养出一堆好吃懒做,什么都不会的皇子公主出来。
康熙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平常在处理完国事之余,他也会手不释卷的学习各种他觉得有用的知识。
对自己要求都这么高了,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拿不出手的废物,为了让以后的皇子公主能够学更多的知识和本事,康熙还跟大学士们详细的制定了上书房那边每个阶段需要学习的学习内容,务必保证皇子公主他们从上书房学出来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学富五车、各有特长的有用之才!
那天还没亮,三更天就让人起床到上书房读书的规矩,就是康熙这个时候定下来的。
陶长安其实也听说了胤褆和胤礽之间的事情,两个可都还是孩子呢,就搞得这么复杂,不愧是皇宫里面出来的孩子,简直要成精了!
自己在钟粹宫就能够这么清楚的知道胤褆和胤礽之间比拼的事情,估计这宫里的人几乎都已经知道这些消息了吧!
第182章
以前听说这宫里连一块石头都能够说话, 很多事情即使做得再隐秘,也能够十分轻易的就被人给窥见了。
意识皇宫这边到处到处都是眼线以后,陶长安顿时凛然,警告自己以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 可不能够用小空间和动用内力精神力什么的。
这些只能够作为隐蔽的自保手段,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轻易不能够动用。
尽管陶长安活过的年月比这里的人多了很多,但他可不敢小看任何人, 尤其是心眼比筛子还多的宫廷中人。
能够在宫里混的人, 要是没有一定的本事, 早已经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去了。
自己的这点心思, 估计在那些人精眼中就跟透明的一样, 为了不让任何人发现端倪,察觉到自己的不同, 陶长安只能够让自己先不用那些超出普通人的能力来走捷径了。
毕竟要是用习惯了, 谁知道哪次会阴沟里翻船, 被人碰巧看见了呢!
至于自己拥有这些能力缺不用,会不会浪费的问题, 在陶长安看来, 拥有能力就没有浪费这么一说。
自己有能力却不用,那是自己的个人选择,但要是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 到了关键的时候想用都不能够用, 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反正这一世陶长安主要是用来磨练心境和心机, 动用武力只是次要的自保手段。
没有到必要的时候, 陶长安还是会尽量用偏向用算计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反正原主在历史上的人设, 也是一个文采比较出众, 擅长编书的文人形象。
陶长安不介意让自己以这样的形象示人, 这样其实也可以降低其他人对自己的防备之心。
毕竟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就可以看出文人对一般人造成的威胁根本不大,最多也只不过是嘴上说得多,但让文人去实际做事,效果就显得不那么好了。
文人的威胁比较小,这也是很多朝代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会逐渐倾向于重文轻武的现象,其实也是皇位上那位有意偏向形成的结果。
在陶长安有意的控制下,他这一世的体形比较偏向文人清瘦的样子,看着好像十分无害,不会给人造成威胁的模样。
想到历史中康熙中后期会出现的九龙夺嫡,陶长安决定从小就淡化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让其他兄弟竞争的时候,可以尽量忽略自己的存在,让他们先斗争一番吧。
毕竟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的父皇康熙可是一个长寿的人,起码活到六十九岁啊。
如今康熙才二十五岁,至少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好活。
到那个时候自己都四十几岁了,人生都已经差不多走过一半了。
浪费半生的时间去争抢皇位,回头要是输了,就直接一家老小被圈禁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还不如上半生好好享受一番呢。
要知道上半生作为皇子,自己父皇就是皇帝,在拥有这个时代最大靠山的时候,要是还过不好日子,那才是活该吃苦受累呢!
有康熙这样的靠山在,作为皇子,可以说只要不做造反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去做的嘛!
陶长安作为一个拥有后世眼光的人,自然不会像被养蛊一样,跟其他几个兄弟在康熙眼皮子底下斗个不停。
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把目光放到大清以外那广阔的天地当中去。
要知道这个时候南美洲和马来西亚这些地方可是有很多地方荒无人烟,还没有被人给占领的。
要是自己以后实在想当一个土皇帝的话,完全可以凭实力去抢占先机,把地盘给占了下来先。
陶长安畅想了一番以后可以做的事情后,心里还是比较激动的。
这一世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欲地的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可以发挥的余地大了很多呢!
自从陶长安满一周岁以后,他就仗着自己人小身形灵活,经常躲到宫里各个角落去听各种八卦。
荣嫔起初是十分担心小儿子会在宫里遇到危险的,可是发现小儿子滑溜得跟泥鳅一样,钟粹宫的人抓都抓不住,那小模样长得又可爱,一般人也不会忍心伤害他。
最主要的是荣嫔十分怀疑,宫里那些人能不能抓住小儿子,都还是一个问题?
连人都抓不住,想要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时候,对小儿子不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凭小儿子那聪明劲以及灵活的身手,肯定不会让人发现他的,即使万一被发现了,他也能够及时回到伺候的宫人旁边,不让那些有心人有伤害他的机会。
这宫里的人,估计除了康熙和太皇太后、皇太后不会伤害长安外,其余人都有可能对小儿子不利。
荣嫔其实也不知道小儿子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喜欢躲在角落里面,听其他人闲聊的爱好,但就这么一个儿子,除了宠着护着以外,她也不好做其他的了。
满了周岁以后的长安,能跑能跳以后,可没有以前那样乖巧安分,能够乖乖的待在一个地方不随便乱跑。
如今那滑溜得跟猴子一样的身影,那是让荣嫔想要管都管不住。
实在没有办法管住小儿子不偷偷溜出去玩以后,荣嫔只能够要求小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尽量多带几伺候的人。
有伺候的人保护着,荣嫔也就不用每天心惊胆战的在钟粹宫当中担心小儿子的安全了。
陶长安这辈子年纪还小,但拥有不浅的内力,只要他想要躲着不让人发现,一般人还真的很难发现他躲在哪个角落去了?
仗着这样的身手,陶长安成功的把御花园当成自己日常游玩的后花园,随便钻到一个角落里,偶尔就能够听到宫里不少隐秘的事情。
这些隐秘事情有很多还真的是非常隐秘,要不是陶长安偷听到了,估计跟其他人一样还傻傻的被隐瞒在鼓里呢!
比如说贵妃娘娘偷偷喝求子药,见不成功的还是,就准备了几个漂亮的宫女,准备借腹生子呢!
以及通过那些宫人以为周边没人,暗地里接头偷偷说的那些话语,陶长安就能够分析出这宫里有好几股比较大的势力,正在替他们主子做各种不是那么见得光的事情呢。
比如康熙在查自己造成自己那些子嗣死亡的线索...太皇太后在不着痕迹的让一些宫妃怀不上孩子...贵妃娘娘在各处安插人手,想要更进一步...
这宫里人互相之间的关系,可真是错综复杂,一个小太监,居然能够同时是三方势力的人,更不用说其他人跟宫里各方面的牵扯了。
后宫当中那些女人,但凡想要在宫里过得好一点,就会在日常行为当中,有意无意的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势力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让宫里的人际关系就像是蜘蛛网一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好分清楚谁是谁的人了?
这天差不多到中午了,喜梅十分着急的带着几个钟粹宫的人在御花园的一角着急的等待着。
实在是这两三年长安小主子特别喜欢到御花园玩,一到御花园就跟鱼入大海一样,除非他主动出现,否则喜梅和钟粹宫其他伺候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把人给找出来。
最初喜梅还是不大放心让长安小主子一个人在御花园这边玩,但在经历过好几次--让钟粹宫这边伺候的下人,几乎把整个御花园都给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小主子的事情以后,喜梅也就死心不再浪费时间去主动找长安小主子了。
而是在长安小主子指定的地方等着,时间到了不用喜梅他们去找,长安小主子自然就会出现了。
陶长安已经在御花园和宫中各个角落混了三年多了,知道的隐秘多到不计其数。
有一些他觉得可能用得上的事情,他还特地用笔记了下来,存到到小空间里面备查呢。
这一世成为了大清朝三皇子以后,陶长安的日子还是过得非常不错的,即使没有动用小空间里面的物资,作为皇子一个不算失宠的皇子,宫里的人自然不敢亏待了他。
加上日常生活当中,还有荣嫔这个额娘补贴,陶长安的生活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两年活下来的孩子逐渐多了一起,康熙干脆重新给皇子公主排了序。
胤褆成为了皇长子,胤礽排在第二,但作为太子,他的身份还是比胤褆高一些的。
接下来就是陶长安这个老三了,也被康熙起名为胤祉了。
陶长安有了正式的大名以后,又是排名比较靠前的皇子,自然还是比较受人注意的。
不过因为陶长安比较喜欢到御花园这边玩,因为他躲得比较隐蔽,大家碰见他的机会比较少。
相比起陶长安这个不显眼的老三,胤褆这个皇长子和胤礽这个太子,自然就更加吸引大家的注意了。
这两三年胤褆一直都在试图从各个方面跟胤礽这个太子比个高下。
第183章
如今已经七岁多的胤礽, 平常单独在上书房这边上课学习,无行事作风,还是学习的速度都非常不错,很受众位老师的赞扬和喜爱,
相反, 胤褆在文化课上,实在是不太开窍, 反倒是在习武上比较有天赋, 康熙考虑到两个儿子各自的特点, 特地让他们一个选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向慢慢进行学习。
但在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学习的同时, 其他功课也不能够落下。
毕竟胤褆和胤礽他们如今年纪还小, 可不能够偏科,该学习的知识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胤褆知道自己在文化课方面比不过太子以后, 为了能够在一方面赢过太子, 他就只能够在下午的骑射课程当中把丢掉的面子给赢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