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水,哪怕接下来再也找不到吃的喝的,李家人也能坚持半个月。
没有从水缸里舀水,叶长宁走过来:“娘,把石头抱我那边去吧,让他在车上跟春妮一起睡吧。”
李氏微微一愣,正要说什么,却顺着叶长宁的目光看到了水缸,她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嘴唇颤抖着:“大丫头……”
“娘,咱们是一家人啊。”叶长宁说。
李氏重重的点了下头,抱着石头走到叶长宁的车边。
张草儿还没反应过来,直到看见叶长宁从水缸里小心的舀出水来喂给石头,这才忍不住哽咽起来。
喝了小半碗水,填饱了肚子,小石头打了个呵欠,睡着了。
正巧,春妮睡了一整天,也醒了过来,她还没发现自己不在家里,揉了揉眼睛,看到叶长宁,先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来:“娘,我睡的好舒服,你说的是真的,睡着了真的就不饿了。”
她拍拍自己的肚子,很开心的模样:“真的不怎么饿耶!”
药力最弱的辟谷丹,也足以维持一个成年人整天的消耗。可春妮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吃了辟谷丹之后只是“不怎么饿”,之前得饿成什么样啊!
张草儿也走了过来,她拿着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黑色干粮,也不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递给春妮:“春妮睡了一天,也没吃东西,先吃块饽饽吧。”
春妮没接,抬眼看着叶长宁。
叶长宁没拒绝:“吃吧。”
她是要帮李家,却不会大包大揽,要是李家人把她的帮助当成理所应当,那李家也就不值得她培养了。
像这样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从张草儿手里接过干粮,春妮笑的很可爱:“谢谢妗子。”
拿到那块黑色的干粮之后,春妮也没自己吃,她凑到叶长宁身边,把干粮掰开,大的一块递给叶长宁,小的留给自己:“娘,你也吃啊!”
虽然不饿,但叶长宁也确实在明面上一整天都没吃东西了,她接过那块黑色干粮咬了一口——我的天啊!跟这块干粮比起来,营养剂都能说一句好味道了!
又腥又苦又涩,还带着一股馊味儿,干硬的咯牙,咬在嘴里像是在嚼沙子!
哪怕是自认从不挑食的叶长宁,咬了一口并艰难的咽下去之后,也不想再吃第二口了。
和难以下咽的叶长宁相比,春妮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她吃的香喷喷的,还用手接着掉下来的渣,生怕浪费一丁点儿的样子看的人心酸。
看叶长宁拿着干粮不吃的样子,春妮还很懂事的劝她:“娘,你得多吃点,你是大人,吃饱了才有力气。不用给我留着,我是小孩子,吃一点点就行了。”
叶长宁:……
是真的不想再吃第二口了。
背过身,用手掩着嘴做出吃东西的样子,叶长宁把这半块饽饽收到空间里。
又不是没吃的,她还是别为难自己了。
在刘家洼子暂时停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又要动身启程了。
早饭依然是干硬难吃的黑色饽饽,叶长宁家里没有干粮,李家虽然还有干粮但没水了,两家人凑在一起,合着吃了一顿饭。
春妮也知道要逃荒了,这次她把自己那本来就很小的一块饽饽又分了一半给叶长宁:“娘,你吃!你要拉车呢!很费力气的!我走路不累的。”
昨天睡着也就算了,小姑娘今天说什么也不肯在车上坐着,她心疼母亲呢。
叶长宁把饽饽塞进春妮嘴里:“娘不饿,有力气。”
春妮满眼都是怀疑:可是,明明前天娘饿的都起不来了……
可看着叶长宁拉着木架子车,还走的轻轻松松的模样,春妮又信了。
要是饿的没力气,会一步也走不动的!就像她一样,要是不吃东西,她真的连迈步的力气都没有。
走了大半天,也没碰到别的人,水更是连一滴都没找到。
要不是有“去镇子上买水”这么一个希望在眼前吊着,只怕大家都要走不动了。
张家村的人都没带多少水,毕竟,他们开始逃荒的时候,村子里的井都要干了,根本就没攒下多少水。
走了两天,带的水都喝的差不多了,村里所有的人都渴的很,轻易不开口说话。
整个队伍,沉闷的前行。
当天晚上,他们终于到了镇子上,可镇子的入口有人守着,根本不让他们这么多人进去。
张三爷过去交涉了半天,人家也只肯让一家出一个人进镇买东西。
叶长宁让春妮跟着李母,她和李父一起进了镇。
镇子上也很是萧条,大多数的店铺都关着门,只有一两家还勉强开着,也不见客人买东西。
唯有粮店和水井前面,排着不见尾的长龙。
粮食的价格还好,只往上翻了十倍,可水就贵了,三百个铜板一桶,不买就滚!
守着水井的都是壮年汉子,手里拎着棍子,凶巴巴的,人们也不敢闹事。
虽然心疼钱,可人不喝水真的撑不住,最后也只得愁眉苦脸的拿出积蓄,抖着手递给人,换回宝贵的水。
叶长宁已经看过了,原主家里是精穷,铜板都没得一个,她这次能跟着来,还是从空间里找出来一个素面银戒指,打算死当了换钱的——就说是张大河活着的时候给她买的,反正死无对证了。
李家的全部财产也不多,拢共也就一两三钱银子外加三四百个铜板。
这些钱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换回了三桶水和不到二十斤的粮食。
其中,还有一斤粗磨的面粉,是专门给小石头换的。
排队的人太多,等叶长宁和李父回到镇子外时,都已经要半夜了。
也就只有小石头啥事都不知道,又填饱了肚子,正睡得香。
其他人,压根儿就睡不着,尤其是二柱子,他眼巴巴的看着镇子,心浮气躁。
张草儿在叶长宁的车旁边,守着石头和春妮,顺便帮叶长宁看守行李,李母则是呆愣的坐在自家车上,眼神都是木的。
好不容易在火光的映照下,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二柱子“噌”的一下就迎了上去:“爹,大姐,你们回来了!”
“嗯。”李父的心情不太好。
虽然换了水和粮食回来,可家里没钱了,吃完了这些东西该怎么办?
亲家靠不住,又没有别的亲友,他愁啊。
家里人都两三天没怎么喝水了,如今有了水,每个人都分到了半碗。
珍惜无比的把水喝完,李母开始准备接下来要吃的干粮。
叶长宁也把自己那份带了回去。
春妮一直乖乖的等着她,看到叶长宁回来,这才肯放心的睡觉。
她人小,又坚强的走了一天,早累了。
睡着了的春妮看着越发的瘦小,五岁的孩子,看上去跟三岁差不多大,叶长宁理了理她枯黄的头发,往她嘴里塞了一颗辟谷丹。
这丹药没什么味道,入口即化,春妮在梦里咂了咂嘴,睡的更香了。
叶长宁又取出一颗辟谷丹,均匀的分成五份,等李家人都睡着了,悄悄的塞给他们。
既然打算培养春妮,作为春妮母亲的她就不能随随便便的崩人设,原本只是有把子力气的村姑,忽然变得文武双全,他们不以为是鬼上身才奇怪了。
在扶摇道长出现之前,叶长宁不能在明面上做太多出格的事情,只能这样暗地里做点手脚,不会让他们发现异样,也不会真的将人给饿得病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家村众人就又踏上了漫漫逃荒路。
具体的目的地是没有的,但大约都是在往南。
毕竟,南方多水,往南走,总没错的。
有水有粮,接下来的几天,虽然累,但总算没出什么大问题。
偶尔有些吵闹争执,在张三爷的威望下,也很快就压下去了。
叶长宁一路默默吃瓜看戏——还别说,这些小争执里头,起码有一半是原主婆家闹腾出来的。
原主的婆婆王氏一共有三个孩子,长子张大河已经没了,原主和春妮就更别提了;二儿子张来宝,平素宠着惯着,地里的活儿是一天没做过,如今在逃荒路上,他那边也总是抱怨,车子太重拉不动、干粮太噎咽不下、天气太热要喝水……
张来宝还有两个儿子,大的已经快要十岁了,跟他爹一个模样,动不动就耍赖要坐车、要吃饭要喝水,还想吃点心。
小的呢,才刚满三岁,倒没怎么闹腾。
老三是个女儿,被嫁出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家子人里,正当壮年的张来宝偷懒耍滑,那力气活不就全落到张家父母和他媳妇身上了?
张母累的很,又不舍得儿子,就狠命的磋磨儿媳妇。
那儿媳妇是个能干的,但性格也挺泼辣,张母使唤她,她就转头去找张来宝,张来宝不干活,就又掐又拧的折腾他,张来宝被闹的受不了,多少就会干一点活,然后张母心疼儿子,又训斥儿媳妇——恶性循环了。
赶路途中也没什么事儿,叶长宁都快要把这一家子的日常当连续剧看了。
直到往南走的第五天,他们才看到山脉的影子。
远远望去,那山上似乎还有些绿意。
人们一下子精神了起来:山里应该能找到水的吧?
在叶长宁无聊赶路看八卦的同时,扶摇道长可没闲着。
从空间里出来之后,她先放飞了十多个无人机,把周围的地形地势给摸的一清二楚。
这些通过修真+科技的手法制作的仿生无人机,外形都是些普通常见的鸟类,动作灵活逼真,只要输入指令就可以自行搜寻信息并拍摄录像,传回来的影像也都是3D全息高清版的,除了消耗灵石略多之外,没有其他缺点。
但现在叶长宁会缺少灵石吗?
很显然不可能啊。
在这些无人机的帮助下,只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方圆千里的高清全息地图就出来了。
怎么说呢,山脉河流的分布,跟华国有百分之七十的相似度,泰山、华山之类的名山大川都还在,但具体到地方上,差距就大了。
比如说,在山东那个位置,半岛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积要略大于台湾的岛屿,这个岛屿和大陆之间相隔约二百公里,多山地丘陵。岛屿外围还有一圈礁石带,杂乱无序,就连渔民也不敢冒险登岛。
剧情里也提过这个岛屿。
在五十年前,权倾朝野的定国公准备造反,却被当时的皇帝借力打力灭了满门,被抄家之前,定国公把自己刚满月的小孙子和积攒的宝物全部送出去了,意图他日东山再起。
定国公的小孙子不知道活没活下来,但宝藏是真的有,而且就在这座被命名为“东兴岛”的岛屿上。
自然,男主得到了宝藏,而且还把这座东兴岛打造成了自己种田屯兵的大后方。
巧了,扶摇道长也觉得这座岛屿不错。
男主运气好,能从古书夹层里找到定国公当年留下来的海图路线,避开了礁石;
但扶摇道长有无人机啊,搜寻出来的路线更加精准!
寻找宝藏开发东兴岛那是之后的事情,当务之急是先找一个能落脚种地的地方。
比如说,虎头山。
虎头山在长兴县和裕南县交界的地方,从虎头山再往西南走,就是连绵数百里的虬岭山脉,扶摇道长如今,就在虬岭山脉最北边的一个小山包上等着张家村一行人呢。
从这个小山包往南走,翻越五座大山之后,就是虎头山。
研究了地图之后,扶摇道长发现,李家人逃荒并没有逃多远,也就走出了几百里。
想想李家赤贫的现状,这也可以理解:没钱,没水,没粮,往前走也是一条死路。眼前的大山中,好歹还有点绿意,如果能找到隐蔽的山泉,也不是不能坚持。
扶摇道长估计,原本的剧情中,李家人带着春妮勉强走到山里之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在大山中找一口吃的,挣扎着活了下来。
至于张家人,这个剧情里没有提过,春妮和石头身边,无亲无友,只有一帮同样穷的活不下去的人。
如今,有叶长宁每天晚上偷偷投喂的辟谷丹,李家人虽然还是饿,但并没有饿到亏损身子的地步,应该不会像剧情里那样,死得无声无息。
虬岭山靠北的地方,确实干旱,但再往南走就好得多了,像是在虎头山中,还能看到小溪,虽然变得窄小很多,但好歹没有断流。
除了小溪之外,虎头山上还有好几处泉眼,不过位置很隐蔽,没有被人发现。
虎头山后,还有一片比较平缓的山坡,整理一番,也能开出几十亩田地出来,虽然是贫瘠的山田,但种点红薯还是没问题的。
就算如今红薯还没流传过来也不要紧,幻真界里有的是。
扶摇道长如今待着的地方,是一座已经倒塌了一半的山神庙,庙里的雕像都摔碎了,香案供桌也破的很,勉强还有三面墙壁能挡风。
扶摇道长背着行囊,牵着一头毛驴,看上去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游方道人。
这头毛驴是她前两天在镇上买的,瘦骨伶仃,价格却比平时还贵了三成。
不过,贵点没关系,能拉车就行。
叶长宁可不耐烦天天自己拉着车走,但她没钱,没办法买,这就得需要扶摇道长来帮忙了。
等到日头西斜,张家村的人终于走到这间山神庙了。
张三爷作为队伍的带头人,自然要上来寒暄:“道长,叨扰了。”
扶摇道长摇了摇头:“我也是路过,不过早来片刻罢了,谈不上叨扰。”
等张家村的人都围着山神庙停下来的时候,扶摇道长不动声色的在李家附近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叶长宁抬头看着扶摇道长,扶摇道长也含笑看着叶长宁——虽然很久之前就能够分心二用,但这样同时操纵两具躯体,感觉还是很新奇的。
春妮顺着叶长宁的目光也看到了不远处的扶摇道长,她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但看上去挺和蔼的人:“娘,那是谁呀?”
“那是一位道长。”叶长宁解释。
“道长是什么呀?”春妮又问。
“道长就是……”叶长宁卡了一下,然后继续解释,“道长就是很有本领的人!”
春妮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回到旁边的小石头身上:“娘,弟弟醒了。”
小石头这两天喝着面糊糊还有掺了营养剂的水,不再那么饿,也就有精神了,这会儿正咧着小嘴看着春妮笑呢。
“你陪着弟弟玩,娘出去看看能不能找到点吃的。”叶长宁说。
她们明面上也没粮食了,正好趁着现在出去转转。扶摇道长在这里,她放心的很。
“好的,娘,我会照顾好弟弟的。”春妮很认真的点头。
几天相处下来,叶长宁还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才五岁的孩子,听话懂事还晓得心疼人,从不吃独食,饿了累了都不哭,只要能走就会一直坚持,除非实在走不动了才会上车稍微歇一会儿,表现的比张家村里好些大人还强呢。
第308章 天下之争(8)
叶长宁去周围寻找吃的喝的暂且不提,扶摇道长一直安静的坐在原地,打量着这一行人。
二柱子和张草儿夫妻两个也去找吃的了,李母留在小石头和春妮身边,李父守着车辆行李。
说来也巧,扶摇道长在这里停留了将近两天,都没遇到人,张家村刚来没多久,便又有一队人马慢腾腾的向这边走过来了。
这也是一个数百人的队伍,但人家的情况可比张家人好得多了。
队伍打头的就是几辆马车,马车周围还跟着丫鬟婆子,衣裳也光鲜;后面的人虽然穿的略差些,可每家也都有驴车,而且大部分车上都装满了东西。
张三爷照常过去,想接触一下,也打听些消息,可刚走没两步,就被拿着刀的精壮汉子给赶了回来。
这些带着刀的汉子应该是最前面那户人家的护卫,等清理出一片比较干净的地面后,他们把打头的三辆马车围在中央保护起来。
丫鬟婆子们也开始生火做饭。
饭菜的香气随着傍晚的山风飘散开来,引得人直咽唾沫。
很快,饭菜便做好了,最大的那辆马车中,一个中年女子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走了出来。
这小女孩儿长得特别好看,尤其是眉心一点红痣,就好像是用上好的胭脂特意点上去的。
扶摇道长觉得有趣,这小姑娘,该不会也是男主后宫预备役之一吧?
剧情里可说来着,那位青楼名妓、男主的第一个知己,芳名唤作“怜儿”的姑娘,长得国色天香,眉间一点胭脂,更是恰到好处——这位怜儿姑娘,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但当年随母亲去父亲任上的时候,遭遇了流民,随从尽被杀光了,她因为长得好,被卖入了青楼。
男主后来还帮她报了仇,找到了父亲呢。
怜儿姑娘聪慧无双,心怀锦绣,在商贾之道上有奇才,男主刚发迹的时候,还是怜儿姑娘提供了最初的资金呢。
又是一个出色的女孩子。
这样出色的女孩,不应该埋没在男主的后宫跟人争风吃醋,只求男主偶尔的垂怜,她应该有更适合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才是。
比如说,将来在春妮身边负责财务。
在这小姑娘身上留下一道精神印记,扶摇道长打算多关注她一下,最起码得把人救下来,不能任由她流落到青楼里去。
叶长宁在周围转了转,并没有什么收获,她四下里看了看,附近没有人,便从幻真界里拎了一只兔子出来。
她没挑选那些膘肥体壮的兔子,反而拎了一只比较瘦的,但这也是肉啊。
叶长宁回去后,那些看到兔子的人眼睛都直了。
一些性子比较急的直接跑了过来:“你这兔子哪儿抓的?还有吗?”
“我就看到一只,别的有没有不知道。”叶长宁说。
原主的婆婆王氏也看到了这只兔子,她眼睛一亮,三两步走过来:“老大家的,把兔子给我。”
叶长宁差点没反应过来,这句“老大家的”是在称呼她。
没等叶长宁开口,李母先冲了上来:“凭啥呀?大丫头家里断粮的时候你在哪儿?现在来要兔子,咋那么脸大呢?”
看着撸起袖子随时准备干一架的李母,王氏有些怂——她还真跟李母打过架,输的挺惨,李母下手可狠了。
但看着兔子,想想炖的喷香的兔子肉,王氏没退:“我家老大走了之后,这些年她也没给过我们孝敬啊!这当儿媳妇的不孝顺婆婆,说到哪里都没道理呀!”
“分家的时候你不是说了吗?净身出户!你家老大生病的时候去借钱,你又是咋说的?生不养死不葬,你就当没那个儿子!你都不要你家老大了,怎么,这就忘记了?”李母冷笑。
李父这时候也走了过来,他没说话,只站在自己媳妇身后,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王氏回头看了看自家男人和儿子——得,指望不上,看到李父过来,一个比一个退的远。
看起来这兔子是要不到手里了。
她不太甘心的瞪了叶长宁一眼,回去了。一路上还在不停的骂骂咧咧。
原主都没拿他们当回事,叶长宁更是只当他们不存在——反正很快就要分道扬镳了,之后能不能再见面还没准儿呢。
没有水,不能炖汤,李母把兔子皮完完整整的剥下来,流出来的血也收集起来,然后才把兔子架在火上烤。
等兔子烤熟了,叶长宁把兔子腿扯下来,自己和春妮一人两只,剩下的肉就都留给李家了。
李母没推拒,这天气越来越热,肉也放不住,再说了,周围那么多人看着呢,这肉还是吃到肚子里才不惹人惦记。
她跟叶长宁商量,能不能分两块带肉的骨头给三妮儿送过去。
叶长宁差点把原主这个妹子给忘记了。
没出嫁之前,三妮儿也经常帮着原主干活,可等嫁了人,婆家就不让她回娘家帮衬了,三妮儿性子软,不敢不听婆婆的话,这近一年的功夫,姐妹两个都没怎么见过面。
叶长宁其实挺好奇的,李家人可都不是好欺负的性子,哪怕原主也不是逆来顺受的,可偏偏这个三妮儿,性子懦的跟包子似的,谁都能捏一下。
没出嫁的时候还好,家里人也不欺负她,至多只觉得她有点老实,谁说的话都听;可出嫁之后才发现,那真是谁的话都听——在她婆家,哪怕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说的话,她也听啊!生怕哪件事没做好惹婆婆生气。
她那个婆婆倒也不是爱磋磨儿媳妇的,也不偏心,就是有一点,觉得李家穷,生怕三妮儿帮衬娘家,就让三妮儿没事别回娘家。
除了回门那天,三妮儿还真就没回来过!
光是努力活着就已经费尽心力了,原主自己的日子都快撑不下去了,哪还有精力去关心三妮儿过的怎么样?人家起码不用担心饿死!
如今一路逃荒,好几天了,三妮儿一直跟在婆家那边,也没来过。
叶长宁穿越过来就没见过这个人,可不就差点忘了。
不过,李母心疼女儿,有点好吃的,想给她送过去也正常。李母对三个儿女一直都是一视同仁的。
李母也不会理所当然的把儿女的物品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如今逃荒路上也是如此。
第309章 天下之争(9)
叶长宁自然不会在意一只兔子,如今进了山,又和扶摇道长会合了,她想偷渡点什么东西出来就再方便不过了,几块肉而已,算不得什么。
扶摇道长休息的地方离李家人很近,等李家人都吃饱了饭,她才走过来,对叶长宁行了个礼:“这位居士,贫道有礼了。”
“见过这位道长。”叶长宁也回了一礼。
在扶摇道长接近的时候,李父和二柱子就已经站起来走到叶长宁背后,虽未出声,但态度在这里,一家人,要共进退。
当初给扶摇道长捏脸的时候,叶长宁特意选了个亲和力高的面容,如今扶摇道长笑的和蔼可亲,让人见了就先消除了几分戒备,多添了些许信任:“贫道扶摇,敢问这位小姑娘,可是居士的女儿?”
“你说春妮?是,她是我女儿。”扮演着一个有些紧张木讷的村姑,叶长宁觉得,这样和另外一个自己一问一答还挺有趣的。
接下来自然就是扶摇道长发挥的时间了。
先是说了自己的身份,青云门弟子,正游历人间,看到春妮这么一个好苗子,就想收她做个徒弟。
李家人本来还挺怀疑的,结果被扶摇道长送出来给徒弟的见面礼闪瞎了眼——那可是金灿灿的元宝!金子!少说也得有十两重!
别说金子了,就连这么大块的银子,李家人也没看到过啊!
他们顿时就信了——道长这么有钱这么富裕,能骗他们?他们全家人绑在一起论斤卖了,那也没这么多钱啊。
于是,收徒成功的扶摇道长顺理成章的加入了李家这个小团体,而且凭借其丰富的见闻阅历成了话事人。
至于春妮,懵懵懂懂多了师父,她以后要跟师父学本事,听师父的话。
张三爷是不同意在队伍里多加一个贸然出现的陌生人的。
就算扶摇道长看上去人畜无害,但能独身行走天下的人,哪有那么简单的?
李家要是执意和扶摇道人一起走,就不能留在张家村的队伍里。
不得不说,这个威胁还是很给力的。
李父和二柱子听了之后,都犹豫了。
他们一家才几口人?单独上路的话,会不会遇到危险?
但叶长宁表现的很坚定,哪怕是离开张家村,她也要带着春妮跟着扶摇道长走。
她说,扶摇道长一看就是有本事的,她家春妮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机缘,能学点本事傍身,将来的日子才好过,她这辈子已经这样了,春妮绝对不能走她的老路子,这机缘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反正情况已经不能再差了,就算跟着张家村的人一起走,也没得到过什么照应,打水还得排在最后,还不如跟着道长呢!
听叶长宁这么一说,李家人也觉得有道理——他们不敢脱离队伍,主要是觉得,人多势众。
好几百个人的队伍,和区区几个人相比,自然是前者更加不好惹。
尤其是逃荒路上,遇到流民的时候。几百人的队伍,还有些威慑力,等闲的流民不敢上来抢,可要是几个人,那就不好说了。
前几天,他们都没有遇到流民,运气还算不错的。
但如今又不一样,扶摇道长说了,大山深处还是有水的,到时候找个临近水源的山坳,再平整几亩地出来,她有武功能打猎,不比逃荒强?
道长还说了,虽然师门秘传不能教给外人,但一些普通的拳脚功夫,他们想学也是可以的。
李家人犹豫了一个晚上,最终做出决定——他们以后,就跟着扶摇道长了!
虽然脱离了张家村的队伍,但等到第二天继续上路的时候,李家人距离他们也不远,也就一百多米。
李家人当先动身,在最前面,后面是张家村的队伍,等到他们都出发走了近一个时辰,天色都大亮了,最后那个队伍才刚开始准备早饭。
接下来的三天里,李家人的生活因为扶摇道长的加入,肉眼可见的好了许多。
首先,不用饿肚子了。
扶摇道长背着的行囊不大,里面放的干粮也不多,可那干粮也不晓得是用什么东西炮制的,只要婴儿拳头大小的一块,就能保证人一天都不饿!
虽然味道是不太好,但能吃饱肚子就行了,还挑剔什么呢?
还有水,扶摇道长会功夫,每天晚上都能去大山深处的小溪里打回满满两水囊的水!足够李家一家人喝的!
在这样的灾荒年里,能够每天都有吃有喝,不用担心饿死荒野,就足以让李家人对扶摇道长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