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男同学也关注到了乐乐的情况,便问苏茉:“同志,你这孩子多大?”
苏茉笑笑,“快十个月了。”
其他人听到后,都有些惊讶,这还不到一岁的小孩,也太聪明了。
“同志,那你这孩子教的也太好了。你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教育方法?我也教一下我侄子试试。”有位女同学非常感兴趣。
她哥的儿子也是十个月,别说懂这些,话都还不会说。
“也没啥方法,就是看他开始会认东西的时候,就画一些图案让他认……”苏茉把自己画的小卡片展示给他们看,这也没什么不好说的,都是后世比较常用的启蒙方法。
有了这个做桥梁,大家相处的也还成,这趟旅途也还算顺心,没上次那么难熬。
主要是乐乐这个小人精,把两位女同学哄得,带的零食几乎都掏给了他。
苏茉看得嘴角抽搐,这别长大后,是个花花公子。
不过乐乐哄了东西来,倒也不是自己吃,而是给苏茉和陆小兰,一个劲的说:“妈妈吃,姑姑吃。”
把那几个大学生逗得哈哈大笑。
“同志,你这孩子以后不得了,又聪明又孝顺。”
有人陪着玩乐,乐乐也没闹人,时间就这么过去,这趟火车竟然没有晚点,在14号下午四点多,到了羊城火车站。
一下车,陆小兰看着湿漉漉的地板和雾蒙蒙的天,有些惊讶。
“怎么这么大雾?”
苏茉解释,“应该是回南天了。”
“啥?”陆小兰不解,第一次听说这样的。
“回南天,南方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因为要升温了,就会在这样。”
陆小兰似懂非懂。
苏茉领着人出了站,她给部队发的电报是傍晚时分到,也不知部队派来接的人有没有到。
等出来站,苏茉发现不仅部队派的人到了,就连苏奕琛和爸妈都在。
苏茉高兴的直挥手:“爸妈,大哥,你们怎么也来了?”
苏奕琛和那接人的战士赶紧上前帮苏茉和陆小兰提行李,苏廷谦夫妇则一人接过一个孩子,心肝宝贝的叫起来。
“我正好来这边有点事,听小叔说你今天到,就一起过来接你了。”苏奕琛解释。
“爸妈,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小兰,她过来帮我带孩子。小兰,这是我爸妈。”苏奕琛之前在陆家村见过,就不用介绍了。
三人赶紧互相问好。
乐乐自出来后,就一直在人群中四处找,到现在,都没发现妈妈给他看的爸爸,便道:“妈妈,没爸爸。”
苏茉没想到乐乐还挂着这茬呢,笑道:“爸爸上班去了,还没回来。”
“来,安安乐乐,这是外公,外婆,舅舅。”
乐乐歪着小脑袋,打量了一会儿,乖乖的跟着叫人,把苏廷谦和莫玉蓉乐得不行,直呼小乖乖。
“茉茉,乐乐这话都说得这么好了?”莫玉蓉问,这孩子,实在太聪明了。
“之前说的没那么好,在火车上憋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苏茉解释,又对安安道,“安安,叫人。”
安安也跟着叫了。
“哎呦,安安小宝贝话也说这么好啦。”莫玉蓉乐呵呵的,以后她也是可以含饴弄孙的人了。
她看着,这小外孙女是比较内向的性子,不太爱说话,小外孙应该是个外向的,比较爱说话。
几人到了停车场,接人的战士开了一辆车,苏奕琛也开了一辆。
最后是苏茉和陆小兰坐小战士的车,苏廷谦夫妇抱两小只坐苏奕琛那辆,一起往部队家属院去。
部队家属院离火车站还是有些距离的,开车都得一个多小时。
因为陆长征现在还没具体分属到哪个师部,还归于总部,所以分的家属院在市区。
苏茉要是考上了那个外贸中心的岗位,去上班也还算方便。有公交车可以坐,骑自行车也行,四五十分钟能到。
第238章 家属院
这个家属院是专门用来安置在总部机关工作的军官家属的,不算特别大,但环境还挺不错,里面铺了水泥路,看着挺整洁的。门口还有警卫岗,安全问题那是不用担心的。
一进去,入眼就是好几排那种四层的楼房。
见苏茉她们看向楼房那,负责接人的小战士道,“嫂子,陆团长当时说要平房,你们的房子在后面。”
绕过那几排楼房后,后面是一排排带院子的房子,有单层的平房,也有两层的小楼房。
小战士把车开到平房第三排最左边的小院子前停下,“就是这了,嫂子。”
说完熄火下车,去帮苏茉她们搬东西。
“辛苦你了,同志。”苏茉和陆小兰也赶紧下车。
苏茉下车略略打量了一下,这平房看着比楼房旧一点,应该是之前建的。很有部队的特色,都是一排排的,一排五间,排列的十分整齐。
院子也用围墙围了起来,装了两扇矮木门。见小战士双手提着行李,苏茉赶紧把木门推开,让小战士进去。
院子不算大,大概就一分地左右,已经被收拾过,挺整洁的。
苏茉也顾上打量,赶紧拿了小战士刚才车上给的钥匙,把房门打开,让人把东西先搬进去。
“嫂子,您先看看,要还有什么需要,你就到警卫那边去说一声,我们会酌情安排。”
“好的,辛苦你了。”
“为人民服务!嫂子,那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行,慢走。”苏茉把人送到院子外。
等小战士走了,苏奕琛那辆车才到,因为他是访客,要登记信息,要不是他也是军官,还进不来,得苏茉出去接才成。
三人下车打量了一下,见环境还成,苏廷谦微微点头,比他学校的职工楼好。独门独院的,住得舒心一些。
等几人进屋后,这才一起看起房子来。
房子是典型的南方平房建筑,进门就是一个厅,左边是厨房,右边浴室厕所那些。从厅里过去,是三间卧室,以及一个小的杂物间。
厅里配了木椅子和茶桌,厨房也配了煤炉子和橱柜,此外三个房间都各配了一张一米五左右的床,还有一个双开门的衣柜。
基本的大件都给配了,但细软就得自己准备了。
苏茉看了还挺满意的,房子很干净,东西也还算齐全。包裹她估摸这两天也该到了,到时候看缺了啥,买就是了。
“这部队就是好,还帮忙把房子洗了一遍。”陆小兰看着湿漉漉的墙壁和地板感叹。
要是提前几天洗就好了,这人都过来了,还湿漉漉的。
莫玉蓉失笑,“小兰,这是回南天返潮了。这些天你们可千万别开窗,不然湿得更严重。”
“啊?”
见陆小兰那懵逼的模样,莫玉蓉又笑:“你放心,听本地人说,这种情况最多十天半月的就好了,这已经一个星期了,估计再有两天就好了。”
“茉茉,你现在这什么用品都没有,这两天就先到爸妈那去住,等东西备齐了再回来?”苏廷谦问。
“行。”苏茉点头,总得先去爸妈住的地方认认门。
苏茉和陆小兰收拾了换洗的衣服,把门一锁,几人就准备走。
乐乐见又要走,忙问:“又去哪?”
莫玉蓉笑了,“你个小人精,去外公外婆家。好不好呀?”
“又坐车车?”
“对,要坐车。乐乐喜欢坐车吗?”
闻言,乐乐头摇成拨浪鼓,两只小手摆的飞起,“不去不去,乐乐不坐车车。”
“妈妈,骗人!骗人!”
莫玉蓉没想到小外孙反应这么大,有些意外的看向苏茉。
“妈妈没骗人,不是坐大车车,是坐小车车,舅舅开的,你刚才坐的那个。”苏茉赶紧指着外面的车。
乐乐这才停下来。
“怎么回事?”苏奕琛问。
“火车坐怕了,从金陵过来的时候,我跟他说这是最后一次坐了。妈妈刚才说要坐车,他以为又要去坐火车了。”
“小家伙记性倒是好!”苏奕琛也乐了,从莫玉蓉手中抱过乐乐,“走,舅舅教你开车车好不好?”
他妻子也怀孕了,要是孩子也能这么聪明就好了。
离开的时候,苏茉又跟警卫那边说了一声,说自己去父母那边住一晚,明天再回来。
晚饭,一群人是在国营大饭店吃的,苏奕琛结的账,说是帮苏茉她们接风。
饭后,这才回了苏廷谦他们的住处。
住的是教职工楼,在校园里面,环境比起外面会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是有些年头的筒子楼,厨房浴室厕所都是一层楼共用的那种。所以夫妻两人大部分时间都吃食堂,很少做饭。
房子在三楼,两房一厅,不算特别大,但夫妻俩都是有品位的,收拾的很温馨。
苏奕琛坐了会儿也走了,他明天还有会要开,要先回去准备。
苏奕琛走后,莫玉蓉便起身,要去厨房那里烧水给几个孩子洗澡,苏茉也跟着一起去了。
苏茉瞧了瞧这环境,蹙眉。她没想到是这样的房子,按理苏廷谦的等级,应该能分到更好的房才是。
“申请不到更好的房了吗?”苏茉低声问。
莫玉蓉摇头,“现在学校住房也紧张,暂时没有更好的空出来,先这样住着。小茉,没事,已经很好了。”
比起牛棚,这环境已经算是天上地下了。
到了厨房,莫玉蓉见自己柴筐里的柴又少了一些,皱了皱眉,但苏茉在这里,她也没声张,省的让女儿担心。
夫妻俩不煮饭,平时也就烧个洗澡水,所以没烧煤,烧得是柴。
等水烧热后,几人先给两小只洗了澡,洗完,这才大人洗。
晚上睡觉的时候,苏茉发现这房子隔音竟十分的差,这隔壁和楼上楼下干点啥,都听得十分清楚。
苏茉琢磨着这不是办法,等生活安顿下来后,得看看这附近有没有房子卖或者出租的,另外给父母找个住处才行。
刚才莫玉蓉看着柴筐皱眉的样子她瞧见了,估计是有占小便宜的偷用了。这种除非你当场抓住,不然连证据都没,真的就是膈应的很。
要么你把柴锁起来或者搬回家去,用一根拿一根的。
连一两根柴的便宜都要占,由此可见这邻居们的素质了。
第239章 坐电车
15号正好是周日,苏廷谦休息,莫玉蓉也跟人调了班,想着陪苏茉回家属院,帮着她把家安顿下来。
学校附近有个电车站,苏廷谦之前问过了,正好可以到家属院那边,几人便准备去那里坐电车。
等了十分钟左右,电车来了,几人赶紧排队上车。售票员在前头拦着,一个个收钱卖票。
今天坐电车的人不多,很快就到了苏茉他们。
“去边?”售票员问。
“XX家属院,四个人。”苏茉指了指身后的其他三人。
售票员点头,给了4张七分钱的票:“两毫八,自己揾位坐。”
“谢谢。”苏茉给了钱,接过车票。
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个时期的电车票,有些好奇。她小时候在羊城生活过一段时间,不过那个时候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大家上下车都是刷手机,羊城通都要过气了。
电车票看着跟火车票差不多,不过颜色鲜艳一点,也长一点,分两联,一联印着价格,一联印着“下车回收”字样,还有几个阿拉伯数字字段,苏茉也不知是啥意思。
几人坐下后,苏茉把票分发给几个大人,莫玉蓉抱着乐乐,见他想看,便把票给他。
乐乐指着上面的阿拉伯数字,一二三的开始读了起来。
苏廷谦和莫玉蓉都震惊了。
莫玉蓉更是抓住苏茉的手,道:“囡囡,囡囡,这孩子认得字啊。”
苏茉笑着解释,“是认得几个数字,我教过他们。”说着,把她画卡片教孩子认数字的事一说。
苏廷谦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这孩子天赋异禀呢。不过,也是够聪明的。”
这不满周岁的孩子,就认得字,要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
然后也拿着车票,问怀里的安安认不认识,安安倒也配合的念了几个。
苏廷谦乐得不行,他苏家的后代,果然不会差。
两老忙着逗弄外孙,陆小兰则偷偷的对苏茉道:“三嫂,你听的懂他们说什么吗?”
车里有几个本地的在聊天,陆小兰听了半天,愣是一句都没听明白。愁得她不行,这要是连话都听不懂,以后可咋办?
“能听得懂一点。”苏茉道,“没事,多听几次,就能大概猜到意思了。”
“三嫂,你真厉害。”陆小兰暗暗比了个大拇指,不仅会外语,连地方方言都会。
苏茉摆手,“我也是之前有个同学是羊城来的,跟她学过几句。”
原主之前确实有个高中同学是羊城过来的,不过两人关系一般。
从学校坐电车到家属院,大概半个小时,快到的时候,售票员便大声喊:“去家属院的,准备落车。”
快下车的时候,售票员又把下车回收那联给撕了回去。
电车站不远处,就有一个邮局,一群人先过去问了包裹的事,被告知已经送到家属院传达室了。
苏茉没想到这边邮局服务这么好,那么多东西也给送。
然后,又去给陆家村那边打了电话,电话正好是陆清安接的,苏茉告诉他她们已经在昨晚傍晚到了家属院,把这边的情况跟他简单说了下,然后让陆小兰跟陆清安说了几句。
等陆小兰说完,苏茉又给庚长青打了个电话,结果人不在县委,苏茉便让秘书转告,说她已经平安到羊城了。
打完电话,几人这才回了家属院。
家属院离电车站也有段距离,走路得七八分钟,到了门岗那,警卫员见是苏茉,便道:“苏茉同志,传达室有你的包裹,记得拿一下。”
这些警卫员都是受过训练的,认人的功夫一流,哪怕苏茉才来第二天,也认得。
苏茉道了谢,然后去旁边的传达室拿包裹,零零总总一共四个大包裹,苏茉和陆小兰跑了两趟才搬回去。
今天起了北风,气温比昨天低了点,这空气也没那么潮湿,房子也看着干爽了不少,苏茉赶紧把门窗打开,让北风吹一吹。
两老已经开始在给苏茉抹床和柜子那些了,苏茉和陆小兰则忙着拆包裹,把东西一一归置放好,两小只则迈着小短腿,这里看看那里瞧瞧的。
等东西归置的差不多了,苏茉则拿了个本子,把缺的东西一一列了出来,省的待会儿漏买了。
正写着呢,听见门外有人叫她。
“苏茉同志,你在家吗?”
苏茉出去一看,院子门外站着两位解放军同志。一位是个中年人,看着四十多岁的样子,一位比较年轻,估计也就二十来岁。
苏茉赶紧去打开院门,“两位同志,是有什么事找我?”
中年的那位笑道:“苏茉同志,我是后勤部的政委韦良,过来看看你这安排的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苏茉赶紧把人让了进去,“多谢韦政委关心,这暂时还能应付,要是有困难,我一定跟组织开口。”
“陆长征同志集训去了,你这边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别怕开口,组织上会尽力想办法解决。”
这家属来随军,人却不在部队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对于这样的情况,部队都会酌情给予最大的帮助。
“行,多谢组织,多谢领导。”
韦政委进去,见还在收拾东西,便道:“这家属院东边,有食堂,没空煮饭的时候,可以去食堂打饭。食堂旁边,还有军人服务社,基本的日用品和商品,都有。”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正想着要去哪买东西呢。”苏茉笑道。
“我过来,还有一事,林师长昨天交代了,让我们把陆长征同志这几个月的工资先给你送来。”
这年头,军人的工资是由总后勤部统一下拨到各军区的后勤部,再由军区后勤部下拨到各单位分管后勤的财务部门。
军官的工资,一般的是自己每月去财务部领的。陆长征集训好几个月不在,所以他的工资那些一直没有领。林师长也是怕苏茉过来要钱用,这才跟后勤部打招呼,让他们先把陆长征这几个月的工资给家属先送去。
陆长征调到一线部队后,工资也由原来的127元涨到现在的141元,惯例每月要扣14元的伙食费,4个月,一共508块钱。
苏茉一番感谢后,签字把钱领了。
此外,军官每月都有一些军用票券,除了原有的份额外,韦政委又给了苏茉一份,说是家属随军都会有的补助。
把陆长征的工资结算完,韦政委又把苏茉四人的粮食本给了她。
苏茉翻开一看,她和陆小兰是每月36斤粮,两小只是每月10斤细粮。
苏茉她们的36斤粮,细粮是只占比30%,也就是每月只11斤左右的细粮。
这还不如她在红旗公社的时候,那时她虽然只有27斤粮,但都是细粮。
看来,南方城市的粮食问题,确实严峻。
“韦政委,我们的粮食是去粮站购买吗?”
“不用,家属院会统一采购,你们每月初到食堂办公室购买就行。”韦政委道。
之前家属就是去附近粮站买粮的,但据许多家属反映,买粮十分艰难,买一次跟打仗差不多,买回来的粮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后,经领导们批示,以后家属院的粮,也由部队统一采购。
“电费和自来水费,每月上旬会张贴在家属院公告栏上,每月15号前要到管理处把费用缴了。电费二毛二一度,水费一毛三一吨。”
这陆团长的家属据说是从乡下过来的,怕她们不知道,韦政委便提点了一句。
之前就有家属不知道,以为水不用钱,可劲用,缴费时候才发现要交一大笔水费在那闹的。
“家属院也有托儿所,每月3块钱的保育费,要是需要把孩子送去,到管理处办个手续就行。”
韦政委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后,就带着那名年轻的同志走了,苏茉和苏廷谦一起把人送到门外。
“这部队能帮你们买粮,真省了不少事。”苏廷谦道。
“这边的粮不好买,基本上粮站只月初那几天出粮,10号以后基本都没粮卖了,职工楼那些人,每次买粮都是凌晨就要过去排队。”
他们刚过来的时候不知道,想着等过了月初的高峰再去,结果粮站直接没粮卖了,幸好学校有食堂。
这之后,他们俩也就不自己做饭了,吃食堂虽然贵一些,但省事不少。
收拾的差不多后,苏茉便带着几人找去了家属院食堂。
家属院食堂是也是个平房,面积不算大,现在正是饭点,又赶上周日,人还挺多,不过大部分都是拿了饭盒打包回家吃,在里面吃的人不多。
苏茉家除了带着火车上用的饭盒那些,是连碗筷都没有的,自然得在这里吃。
苏茉先去买了饭菜票,跟红旗公社的食堂差不多,不过饭菜价格略微比那边贵了一些。
公社食堂饭票是一毛五一斤,这边是一毛六一斤,蔬菜倒都是五分钱一份,肉菜一毛五到四毛不等。
今天主食有三种,米饭、粥和地瓜,不像北方,有馒头那些。
米饭二两饭票一碗,粥和地瓜是一两饭票。苏茉要了三碗米饭,两碗粥,两份地瓜,让苏廷谦先端过去。
菜要了辣椒炒肉片、冬瓜炒肉、酱油鸡、蒸排骨和豆豉蒸鱼。
菜炒肉是一毛五一份,酱油鸡三毛五,蒸排骨三毛,豆豉蒸鱼二毛五。
一餐饭花了一块三毛六,四个大人两个小孩,菜品看着不算差。
这边的菜都是一份一碟子已经装好了的,给了票直接端走在食堂吃或倒饭盒打包都行,弄完把碟子放到回收处就成。
米饭和地瓜,四个大人分吃了,粥则是给两小只的,就着鱼肉和鸡肉丝,两小只也吃的挺香。
苏茉打饭的时候,顺带观察了,这个食堂应该就是部队用来解决家属就业的,苏茉见里面的员工都是女性,而且还有不少背着孩子工作的。
而且她还瞧见,后厨边有几张小桌子,好几个孩子正坐在那里自己吃饭。
苏茉心里琢磨着,要是她的工作能自己搞定,不占用随调的名额,是否可以把名额给陆小兰,让部队安排她进这里工作?
这样既能工作又能看孩子。
她始终认为,人还是要自己有工作的好,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有底气。
要是工作能定,等两个孩子满了周岁,她就把人送托儿所去,陆小兰在这边工作,不忙的时候过去看一下就好。
吃完饭,几人又去隔壁的军人服务社买东西。
要买的东西还真不少,陆家村的房子以后回去还是要住的,苏茉并没有把日常要用的日用品带过来。
厨房里只一个橱柜和煤炉子,煮饭的家伙式都是要重新置办的。
苏茉要了个口径24cm的铝锅,煮饭煮粥煮汤都可以用。菜刀要了一把,切菜板一个,细瓷菜碗6个,饭碗10个,筷子一把,煤炉子用的炒菜铁锅一口。
铝锅5.59元/个,菜刀1.66元/把,切菜板0.3元/个,菜碗0.21元/个,饭碗0.1元/个,筷子一毛钱一把,炒菜铁锅0.98元/口。
厨房置物花了十块八毛九,加2张工业券。
苏茉听到铁锅的价格,也是很震惊,因为在她看过的小说中,铁锅应该是很贵的东西才是,确认了好几次,惹得卖东西的家属大姐都有些不耐烦了。
苏茉自穿过来后,还真没有买过铁锅,这点还真不知道。
陆小兰看的都有些不好意思,忙扯过苏茉道,“三嫂,这种小铁锅就是这个价,咱们那也是。”
只是时常没货罢了,每次有铁锅来,不出三天就得被人买走。
因为这种小铁锅,其实不耐用,用久了容易穿洞,一般人家都会多备一口留用。
买完厨房用的,苏茉又继续采购日用品,油盐酱醋、牙膏牙刷、纸巾香皂那些,又再买了几个搪瓷缸,两个搪瓷面盆、两个暖水瓶、两个洗澡用的水桶,还买了3床铺床用的竹席。
这一趟下来,花了快五十块钱,把缺的东西都置办齐了。
蜂窝煤军人服务社是没有卖的,得去煤站买,到时候给两毛钱的运送费,煤站师傅会骑三轮自行车给拉来。
服务社的大姐还细心的给苏茉说了怎么去,“不太远,骑自行车也就十来分钟的样子。”
苏茉道了谢,把东西拎回家后,又和陆小兰去食堂把这个月的粮买了。
如今就差烧的蜂窝煤了。
家属院这边,每人每月定额发一张蜂窝煤票,25个的那种。韦政委上午给了苏茉4张票,估计是三个大人一人一张,两小只共一张。
“妈,你知不知道一个月大概要烧多少个蜂窝煤?”苏茉问。
“我看职工楼那些人,一天做三顿饭,省着点,一天换三个煤就行。”莫玉蓉道。
那一个月也得90个,她现在每月只有100个的量,要是稍微没控制好,可能就超了。
苏茉有些头秃,这到了城里,还得担心柴火不够烧的问题。
这个年代的人生活真心不易,吃穿用住,哪哪都得计划,都是将将够的。
见女儿为用煤忧心,苏廷谦赶紧从口袋中掏出钱票,把煤票递给苏茉。
“茉茉,这是爸爸学校发的煤票,这以后都给你,加一起应该就够用了。”
苏茉忙摆手,“不用,给我了,你们用什么?”
“我们不做饭,就烧水要用些柴,你妈妈每月也有柴票发,用那个就够了。”
“煤票都是当月就要用掉的,过期就作废了,之前你爸爸都是和别人换其他的票的。”莫玉蓉补充。
自从陆长征调过来后,两人每月就有意攒着这些日常用票了,就怕女儿过来后要用没有票。可惜煤票都是得当月就用掉的,他们也就只有这个月的。
侨汇款前年付曼华找人补回来后,苏廷德就想办法托人给海外捎了消息,让苏仲清别再寄了,那边应该是收到了消息,去年就没再汇款过来了。
苏茉确认父母真用不上后,这才接了那张煤票。
苏廷谦等级不低,每月有五十个煤,加苏茉这100个,那每月就妥了。
苏茉拿着煤票,去家属院管理处,找了里面的大姐,借了辆自行车,和苏廷谦一起,去了附近的煤站。
到了煤站,苏茉先到门口的收费处交钱,开条子。
蜂窝煤每百公斤3.4元,一个蜂窝煤大概2斤左右,150个便按150公斤算。
苏茉给了五块一毛煤钱,又额外再给2毛钱运送费,让送煤的师傅给送到家属院去。
这段时间羊城回南天潮得很,煤场的煤干得慢,他们煤站也没多少存货了。
收费的工作人员本来想让苏茉等几天的,但见她说的地址是部队家属院,便给她开了个条子。
“拿着条子到后面,找师傅给你装了送过去。”
苏茉道了谢,到后面找了个送煤的师傅,把条子给他,那师傅接过条子一看,问:“去边?”
“部队家属院。”苏茉道。
师傅皱了皱眉,他真不中意去那里,出入要登记,里面还全是北佬,说话叽里呱啦的,他都听不太懂。
不过师傅也没说什么,骑了三轮车,就去放煤的地方,给装了160个煤球。多装了十个,是怕路上磕坏了,他得保证给人的150个都是好的。
父女俩跟着师傅,把煤运了回去,在经过管理处的时候,顺便把自行车给还了。
陆小兰已经在厨房收拾了个角落,等把煤都搬到厨房,日常要用的东西基本就算妥了。
见时间也不早了,苏茉便赶紧拿了旧报纸生火,今天第一天开火,怎么也得留父母吃一餐开火饭才成。这电车末班车是晚上八点,所以得抓紧。
部队配的这个煤炉子,是旁边带一个热水缸的那种,火生起来后,苏茉又把热水缸再清洗了一遍,塞好下水口,给添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