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宫重生升职记—— by月光蓝莲
月光蓝莲  发于:2023年11月08日

关灯
护眼

她自然不是圣母,今个提前这事,不过是想把位子给占了,这样惠妃纳喇氏和荣妃马佳氏才没有翻身的余地。另外就算皇上要大封后宫,以现在的局势也肯定不会有人爬到她头上去,不然后宫肯定会起波澜的,到时候皇上又多了一个头疼的地方。
诺敏是真的不会生气,毕竟没有爱哪里来的恨。底下的人是嫔还是妃,对她们本身很重要,但其实对诺敏和对朝堂上的那些人来说却是一样的,都是一宫之主,都在诺敏之下。
而且她也想试探一下皇上对十阿哥胤禟的看法,若是觉得十阿哥胤禟还有救,对他还抱有一定期望,那么皇上肯定会晋封德嫔郭络罗氏,毕竟她是嫔里面最有资格晋封为妃的人。试探出来结果后,诺敏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谋算。
“这话顺耳,朕心大悦。不过……”皇上突然脸色一变“听着倒是有几分假,你就不为老三想想?”
这是试探,还是?
果然后宫自己一人独大,让皇上还是起了戒心。
诺敏并没有退缩,而是迎上皇上的目光,淡然的说道:“老三有那志向,妾不阻止,但也不会插手。下一任皇帝是谁,这天底下只能由您来选择,妾相信皇上会选出一个最好的新皇来,就算不是老三,妾也毫无怨言。
没有被皇上您选中,那只能说明老三有缺陷,不适合做一个皇帝,既然不适合那就不要去做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不然肯定会被记载在史书上遗臭万年。妾没有多少大志,只想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可不想身后掀起什么波澜来。皇上若是怀疑妾,大可夺了妾的宫权。”
要是作为一个昏君的生母,又坐到了后宫第一人的位子上,后世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了。
诺敏敢打赌,保管是红颜祸水、毒妃、蛇蝎心肠那一套。
至于宫权,重要是重要,但到了这个时间点却没有以前那么重要,因为皇上肯定会派人盯着的,就算没有,诺敏有能干什么事了?
陷害后妃?
毒害皇子?
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
宫权更多的还是用来自保。
诺敏眼神坚定不避不闪,目光清澈,反倒是皇上先移开了自己的视线,瞧着有两分心虚“朕不过就这么随口一说,你倒是给朕扯出这么多话来。”
“妾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是肺腑之言,可却不一定是实话。
“朕自是信得过爱妃,这些日子辛苦爱妃了,梁九功等会儿去朕的私库挑些东西送到永寿宫。”皇上说道。
诺敏露出一个笑容来“妾谢皇上送妾的好东西。”
等着诺敏走后,皇上的目光锐利起来,喃喃自语道:“遗臭万年吗?”
不能名垂千古,便选择遗臭万年!?
想到某些人,皇上心里冷笑了。
走出养心殿,诺敏心里有几分担忧,也不知道自己的这番回答皇上满意不?
只是之前胤祦已经被皇上问话,然而亲口承认他也想要争夺龙椅之位,那么如果她这边却回答,不想胤祦上位,那就太假了。然而直接承认了,也不好,会被皇上盯上的。
诺敏有那么一瞬间有些后悔毁掉了八爷党,不然现在也不会如此痛苦,不过想到雍正登基后还能说出一句“要让朕让位于胤禩”的话,诺敏又不后悔了。这话雍正自然说得是夸张了一些,但也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整个八爷党的势力有多强大,连皇上都不得不退让三分。
就在诺敏心里有些忐忑的时候,皇上突然下了一道圣旨。
册封皇三子胤祦为理亲王,皇五子胤禛雍亲王,皇六子胤祺为恒郡王,皇七子胤祐淳郡王,皇八子胤禩为廉郡王,皇九子胤祓为固山贝子,皇十子胤禟为固山贝子,皇十一子胤禌为固山贝子,皇十三子胤禄为固山贝子。皇长孙弘旺为忠顺郡王,赐府分户,废太子胤礽转为幽禁在忠顺郡王府,废太子妃等迁去忠顺郡王府居住。
皇上的这道圣旨,自然是引人议论纷纷,朝堂上还好没想太多,众皇子封爵对应之前皇上下的口谕,这是用来安抚众皇子的。弘旺阿哥封为忠顺郡王,这就代表着胤礽这一脉再无翻身的机会。到时候十二阿哥胤祥,没有被皇上封爵,看来是真被皇上厌恶了。
可这圣旨对诺敏的冲击力却很大,她原本以为现在胤礽“疯了”,自然没有了复立胤礽的事,也因此复立胤礽的同时,册封诸皇子的事情也应该是跟着泡汤才对,没想到皇上还是下了封爵的圣旨。
这对于诺敏而言谈不上是好事但也不算是坏事,胤祦现在不在鹤立鸡群,另外了六阿哥胤祺上辈子可是和硕亲王,现在却是多罗郡王,显然是遭受了德嫔郭络罗氏的连累,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宣嫔抱养了十三阿哥胤禄的原因。
这道圣旨,对于诺敏而言最高兴的就是十阿哥胤禟只是被封为固山贝子,并没有“高人一等”,那么也就意味着皇上现在并没有多看重十阿哥胤禟。

第473章 皇上恩典
分封了众皇子,自然就没有了大封后宫的事情,诺敏对此无所谓,反正她已经试探出来了皇上对十阿哥胤禟的态度。
至于德嫔郭络罗氏?
皇上可是很记仇的!
当年德嫔郭络罗氏让皇上在万众瞩目下丢脸,皇上表面上不说什么,可心底却将德嫔郭络罗氏打入冷宫,这十年来皇上对于德嫔郭络罗氏还不如以前早已是昨日黄花的荣妃马佳氏,六阿哥胤祺只被册封为多罗郡王就是一个侧面证明。
皇上这样的态度,自然也影响到了后宫、前朝、内务府等各方,现在永和宫还是端嫔在当家,上辈子的宠妃宜妃娘娘,现在不足为患。
封爵的圣旨一下,不单单众阿哥要入宫谢恩,他们的嫡福晋也是要进宫来谢恩的,不过不是来诺敏这里。诺敏再是贵妃是后宫第一人,也不是皇后不是正妻,而是小妾的身份,这些嫡福晋是要去慈宁宫向皇太后谢恩。
“都起来,赐坐。”皇太后满脸笑容的说道。
众人依言起身入座。
皇太后对着废太子妃瓜尔佳氏说道:“过段时间你们就要搬出皇宫,平日要见上一面也没之前那么方便,闲暇的时候也进宫来陪哀家说说话。”
瓜尔佳氏瞬间有些红眼,知道皇太后这是在给自己撑腰,连忙起身应道:“孝顺乃孙媳本分,孙媳自当常入宫来陪皇太后说话。”
忠顺郡王封的是弘旺,不是胤礽,她这个胤礽的嫡福晋出宫后可尴尬得很。再则弘旺的生母李佳氏,这可不是一个老实安分的主,之前瓜尔佳氏好不容易按下了她的位分,让她没成为侧福晋。现在忠顺郡王府是弘旺做主,也不知道李佳氏会怎么样。
以前那是因为胤礽能成为皇帝,所以后院的女人虽然争争吵吵,可大体还算安分,可现在……瓜尔佳氏是真有些心烦和担忧。
皇太后点点头,又对着十三福晋曹佳氏说道:“皇上恩典,让十三也出宫建府,你要是平时没事也入宫来陪哀家说说话。”
曹佳氏自然是笑容满面的应了下来“有了皇太后的这话,孙媳自当多入宫请安,到时候还望皇太后和额捏别嫌烦。”
这个额捏指得是宣嫔。
诺敏闻言笑了起来“等过几个月,你给十三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阿哥后,就算天天进宫,保管皇太后和宣嫔妹妹都不会觉得烦。”
曹佳氏这女人还真是有点运道,之前塞外,曹佳氏是跟着十三阿哥胤禄去了,随后胤禄大病传说中是伤了肾有碍子嗣,可谁承想曹佳氏竟然在那之前就怀上了,只是月份浅没显露出来,再加上又是废太子之事,人心惶惶不安谁也没多在意这方面。
等一切尘埃落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曹佳氏才觉得身子骨不舒服,请来太医一瞧,怀孕了,这可把宣嫔等人乐坏了。
“贵妃姐姐说得是。”宣嫔大笑道:“如今我就盼着抱孙子了。”胤禄从小被她抚养长大,宣嫔是真当胤禄是自己的儿子看待。
“宣嫔姐姐好福气。”端嫔董氏有几分羡慕的说道。
如今后宫一宫之主中,就她与和妃佟氏无子,连个抱养的都没有,可和妃佟氏是什么身份?根本就没法比。
她也就是被不明所以的外人以为风光而已。
端嫔在外人眼里瞧着的确有几分风光,能压下有两个儿子的德嫔郭络罗氏,稳坐永和宫的一宫之主。
“瞧端嫔妹妹这话说得,在座的谁没有福气?”诺敏笑盈盈的说道:“十公主多可爱孝顺呀,皇上还说今年十公主的生日要大办。”
十公主的生母是皇上南巡带入宫的刘氏,她自然没有抚养自己儿女的资格,又因为生下的是一个女儿也没人争抢,最后就由永和宫主殿的端嫔抚养了。
诺敏自然不是在说谎,这种事情她可不敢说谎,今年出了这么多的倒霉事,自然得要喜气冲冲,皇上瞧了瞧,最合适的就是十公主的生日了。
端嫔闻言双眼微微一亮,笑着说道:“妾代十公主谢皇上恩典。”
众人听了,低位分的嫔妃有些羡慕嫉妒,而一宫之主们都没有什么反应,只是一个公主而已,皇上就算再怎么宠爱也迟早都要嫁出去。比起十公主,现在皇宫中唯一的阿哥,十四阿哥胤祎更惹眼得多。
想到十四阿哥胤祎,就不由得想到启祥宫的成嫔和勤嫔,这两位没什么好说的早就失宠了,要不是有亲生儿子根本就不可能坐上一宫之主的位子,唯一让人侧目的就是成嫔的儿子七阿哥胤祐被晋封为多罗郡王。
那可是郡王,在大清扳着手指头都能数的清楚。
再加上七阿哥胤祐天生脚残,无论是在有野心的人眼里,还是在没野心的人眼里,七阿哥胤祐都是一个很好的拉拢交好对象。
这么一想,有些人的视线就移到了一旁的良嫔卫氏身上,而良嫔卫氏的脸上根本就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十几年前谁能想到惠妃母子会落得如此下场,而被惠妃压在身下的良嫔母子会翻身做主人。
良嫔的确很高兴,一来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胤禩被册封为廉郡王,这可谓是双喜临门。二来是惠妃被贬被打入冷宫,他们母子都完蛋了,她之前在惠妃威胁下干的事情就没人会知道,危机解除。
良嫔本就长得好看,相貌荣冠后宫,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不如新人鲜嫩但却平添一股成熟风韵,这发自内心的笑容让良嫔看着更美,着实戳了不少人的眼。
只是这个时候,多数也就是在心里酸一下,真行动是没几个人做的。
因为利益不够。
又说了些不疼不痒的话后,众人才散去,各找各妈。
诺敏的永寿宫很是热闹,三福晋舒穆禄明玉和九福晋纳喇氏不必说,五福晋乌拉纳喇氏和十一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也来了。
说了几句话,诺敏就将十一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打发去了启祥宫勤嫔那里,随后才对着三福晋和五福晋说道:“本宫记得当初你们和二福晋是一块参加大选的?”
舒穆禄明玉点头“额捏好记性,却是如此,是三十一年的大选。”
当年瓜尔佳氏被指给太子胤礽,成为未来的国母,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可谁也没想到十几年后,会变成这样。
“你们既然有交情,她现在又出宫了,平日里你们只管和她多来往。”诺敏说道。
舒穆禄明玉和乌拉纳喇氏对视一眼,然后应道:“是!”
诺敏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后,又说道:“今年大选,弘晖的年纪已经能够指婚了,老五媳妇,你是怎么个想法?老五那边可和皇上说过此事?”
“贵妃母,您也是知道的,弘晖之前生了一场大病,现在身子骨还弱着,妾和爷商量过,弘晖还是晚些指婚比较好。”乌拉纳喇氏说道。
诺敏闻言,想了想点头“也好,男孩子晚点成婚也没什么,本宫这里还有些上好的血燕,最是滋养人不过,碧云你去包起来,等会儿让老五媳妇带回去。”
乌拉纳喇氏并没有推辞,而是笑着起身道:“妾代弘晖,谢贵妃母。”
“还有一事,今年大选,老三和老五后院都要进人。”诺敏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皇上的意思,老三和老五就三个儿子,皇上瞧着不喜。”
这事还真不是诺敏要做恶婆婆,就像她之前无数次说的那样,男人要想找女人,谁都拦不住,天底下一半都是女人了,她才不操这份心。
舒穆禄明玉和乌拉纳喇氏对视一眼,皆看见了对方眼中了无奈。可这事,不说她们,就是诺敏也没办法反对,这不是在和她们商量,而是在通知。
好在两人都有嫡子傍身,尤其是舒穆禄明玉,弘晞已经立为理亲王世子,倒也不用太过担心新人,只是心里难免还是有些酸意“妾知道了。”
九福晋纳喇氏在一旁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她可不想被波及。
说起皇子后院的女人,诺敏就不免想起一人来,就是上辈子享受了大半辈子荣华富贵的乾隆皇帝弘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这辈子她自然没有机会进胤禛的后院,被诺敏撂牌子后,没在家里待字闺中多久,就嫁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八旗子弟,日子过得自然不富贵,但平淡中却温馨。而且这女人和十三福晋曹佳氏一样,有那么几分诡异的运道,成亲不到一年就怀上了,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现在已经是两个大胖小子的额捏了,听说最近又怀上了。
嗯,由此可见,钮祜禄氏是个易孕体质,上辈子皇上还真没看走眼,是个能生儿子的。之所以上辈子只给胤禛生了一个儿子,后世文学网站上有些人还真真相了,就是钮祜禄氏长得丑胤禛不喜欢,没怎么临幸她。
平心而论,钮祜禄氏的确不算美人,但也不是什么歪瓜裂枣。

第474章 皇上震怒
接见完附属之国的使节,皇上就奉皇太后到畅春园,诺敏等后宫嫔妃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连带着整个大清的中心都朝着畅春园转移。
上元节都是在畅春园过的,这几年来皇上越发不爱住在紫禁城,偏好住在畅春园。
在年前皇上是病了一场的,不过等翻了年后皇上又开始折腾起来,先是巡畿甸、然后又是去塞外、又是谒陵、去五台山,折腾得不亦乐乎,甚至于在皇太后七旬万寿的时候,还亲自下场跳起玛克式舞为皇太后祝寿,皇上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他还年轻体健,暂时不需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然而“从龙之功”多大的诱惑呀!
岂是能让大臣们轻易打消的?
甚至于某些阿哥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没了胤礽,大家都是皇上的庶子,为什么不争一下了,指不一定笑到最后的就是自己了。
还好诺敏有上辈子的记忆,不然这次恐怕胤祦会摘一个大跟头。
上辈子在皇上四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左副都御史祖允图疏参户部收购草豆舞弊。刑部审察发现银堂官希福纳、司官根泰等一百十二人,共贪污吞蚀银六十四万余两。
虽然这事上辈子被皇上轻轻的放下,可当时主管户部的胤禛可是狠狠的丢了脸面,一度还被认为是他主导的这场贪污。
或许就是因为平白无故的背了黑锅,让胤禛非常痛恨这事,痛恨这些贪官污吏,毕竟这事要是闹大了那可是大案,而且就算不闹大,这事也会让皇上对他的印象不好,觉得他无法驾驭臣子,或许这新皇之位就泡汤了,于是胤禛上位后是以各种姿势处置这些贪官污吏。
从某种程度上讲,诺敏觉得胤禛这是有了心理阴影。
因为这事在上辈子闹得沸沸扬扬,诺敏当然知道,既然知道了,那么诺敏自然有所防备,早就告诉胤祦了,自然没了这事。
胤祦有个开挂的额捏,所以躲过一劫,可其他人没有有,不少人都遭到了弹劾和参奏。就连胤祦,虽然没了这件大事,可还有其他事,但那些事都是鸡皮蒜毛的小事。
谁屁股上没屎?
在官场上混的,都有!
只是多和少的区别而已。
所以虽然参奏弹劾,其实如果仔细瞧,参奏弹劾阿哥的都是些小事,弹劾某些重要位置上的人,那才是动了真资格,一旦较真起来就是大事。
比如:现在担任江南江西总督的噶礼童鞋就参奏了江苏布政使宜思恭贪婪,宜思恭没啥特殊背景,皇上自然是下旨查清这事的。然后噶礼就查清了,江苏藩库钱粮、宜思恭任内共亏空四十六万一千两有零,皇上自然要下旨要追缴。
表面上看这事没什么问题,噶礼也算是为国为民,然而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这事一办成后,他立马密奏皇上,称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达到了300万两银子,请求对他们进行公开弹劾。
之前那事就是一个试探,试探皇上对亏空一事的态度,噶礼真正瞄准的是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两淮盐政这几个肥缺位子。
这噶礼是什么来历,这么牛,敢弹劾皇上的奶兄曹寅和李煦?
人家就是这么牛。
噶礼,董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初年大臣,开国五大臣何和礼四世孙,然则这不是噶礼能这么牛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噶礼额捏也是皇上的奶娘!
也就是说他和皇上的关系,其实和曹寅和李煦一样,而且因为是旗人,不是包衣,身份还比两人要高一截。
这也是他明明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能得到皇上信任的原因。从内阁学士、山西巡抚、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到现在的两江总督,无一不是肥缺之位。
只是皇上之前无条件的偏帮噶礼,让他的胆子越发大了起来。
为什么不贪污?
反正每次被告了,不但没事不说,反而能让他升官。
换做是谁,都会大贪特贪。
诺敏对曹家的那么一丝好感就在这里,平心而论,曹家能得到皇上那样的信任,可还真不算贪婪,当然也不是说曹家一点好处都不收,但至少没噶礼那么猖狂和胃口大。
同样这也是皇上对曹李孙三人维护的原因,纵向对比他们是有贪污收了好处,可横向对比的话担任三大织造的曹李孙三人真心不算贪。
为此,皇上在江南总计亏空五十余万两他在谕示大学士等说:留此亏空迁累官民,不合朕宽仁爱养本意。江南亏空,
南亏空,都是因为南巡费用造成,这不说明反而不好。你们要将朕的谕旨全行抄录,发给有关督抚,令他们查南巡时所用费用数目,只举出大概数目即可。至于以俸禄银扣补,必致派累百姓,绝对不可办。
皇上态度很坚决,噶礼虽然不高兴,可也没办法。
噶礼这只是贪婪,眼馋那几个肥缺的位子?
当然不是!
诺敏可知道上辈子噶礼虽然死得早,可却是八爷党!
这也是为什么噶礼虽然说是弹劾曹寅和李煦,可实际上主要目标和重点对象却是放在了曹寅的身上,因为曹寅是只忠心于皇上,和李煦上辈子也是八爷党。
类似噶礼这样名为为国实为为私的弹劾事情,这一两年来多得数不清,大清的官位轮换了好几次。
皇上知道吗?
皇上当然知道。
只是他现在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将这些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
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的稳定,也为了自己死后的名声,因此很多事情都是轻轻的放下,最多也就是追缴和罢官而已,丢了性命的人极少,更多的是调离这个官职换另外一个官当。
可皇上却没有想到,就是因为皇上这样轻轻放下的态度,让底下的人更猖狂了。
猖狂到,只十年的时间,大清就要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惊奇吗?
不说未来北方红色帝国解体的事情,就是中原历史上都有两次,秦二世而亡,隋也是二世而亡。
所以败家子败起家来,那真的是家里有金山银山都能给败光。
不过皇上显然是不知道这事,他正在头疼的是江南乡试发生舞弊事件,这可是大事,甚至于能动摇大清在江南那边的通知,这些书生造反不成起,可煽动谣言却是一绝,要是被有心人利用,恐怕又要来一次起义。
皇上自然极为重视此案,立即指派户部尚书张鹏翮和侍郎赫寿两位大臣到扬州按治,会同张伯行及两江总督噶礼一起审理此案。
有人可能有些看不懂,为什么查案要派户部尚书去。
这科举是礼部负责的,平时案件也是归刑部再管,咋就派户部尚书去了?
原因就在于张鹏翮是一个清官,一个出了名的清官。只有这样的人下去查案,才能让现在心情已经是□□桶随时一点就着的士子们安静下来,不会火上浇油。
只是皇上没有想到的是张鹏翮是清官不假,可他却不是傻子,清官不等同于酷史能不畏强权。
张鹏翮和赫寿都是有本事的人,顺藤摸瓜一查,就查到两江总督噶礼身上了。前面就说过了这噶礼着实牛,又是皇上的宠臣,且党羽遍布朝中,两人不敢开罪噶礼,所以他们在奏折中有所隐瞒了,只把主考和副主考,阅卷老师的罪行上报给皇上。
可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旁早就有一个对噶礼虎视眈眈的人一直在盯着这事,江苏巡抚张伯行听到此事后,立马上奏揭露了此事。
皇上虽年过花甲,但很多事情他心里都清楚,只是不说而已。皇上自然知道此事不会如此简单,于是又另外派了钦差大臣再去江南查访。、
其实现在只要是在官场上混得多,或者是熟悉噶礼性子的人,都知道噶礼确实是江南科考舞弊案的总后台,但一般人是不敢得罪这种满人权贵。于是另外派去的钦差大臣,到了江宁府就首先拜访两江总督噶礼,双方串通好了,才开始审案。
这样能审出什么结果来?
不出意料,第二次还是这样的结果,只处理了主考官、副主考和阅卷老师,两江总督噶礼却以受贿查无实据而宣布无罪,反而诬陷江苏巡抚张伯行,两次会审,只惩罚从犯,不追究主犯。
可皇上也不傻,知道两次派去的人都怕得罪噶礼,不敢秉公执法,所以决定将人犯押解进京,由六部九卿会审。
皇上对这次会审寄予了很大的重视,他亲自阅览卷宗,下严旨让六部尚书秉公审理此案。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审了十几天,和第二次得出的结果一样。
噶礼真是被冤枉的?
噶礼是什么货色,皇上心里门清。
因此皇上异常震怒,怒斥群臣不作为,害怕权贵,不敢秉公审理江南科考舞弊案,这一次皇上不得不自己出手审理了。
为什么不是雍亲王胤禛?
就是因为皇上知道噶礼是什么货色,心里已经大概猜测出来这事的真相,所以才不敢让秉公执法的雍亲王胤禛来审。

很是矛盾的说法。
重要是因为这事影响很大,毕竟这个时代发言权都掌握在书生手里,一个处理不好就是遗臭万年外加江南局势动荡。可说不重要也不算重要,因为这事还动摇不了大清的江山社稷。
皇上之所以会生气,一来是这事会影响他的声誉,二来也是因为这些臣子不听他的话。
对于噶礼,皇上看在自己奶娘的情分上,就算他再贪污,也不会怎么严惩他,更不可能要了他的命。
这事,大臣们可以看穿,可以羡慕嫉妒恨,但唯独不能越俎代庖。
现在是什么情况?
是很多人都包庇噶礼,对江南科考舞弊案只查表面上的东西。
搁在其他时候其他事情上皇上或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别忘了现在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请立储君的折子送到乾清宫,那些折子无声的对皇上说着一句话: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上几次三番的下令要严查此案,但那些官员却依然我行我素包庇噶礼。在皇上眼里看来,这不是顺从他心意放过噶礼,而是觉得他老了,不听他的话起来。
皇上岂能不怒?
退一步,就算要绕过噶礼,那也应该是皇上开恩,皇上给恩典给噶礼,而不是底下那些大臣卖噶礼面子。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皇上从登基起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拼命除去鳌拜。
同样现在这事在皇上眼里,就是大臣不听他的话,欺瞒他。
凡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有了三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是在江南科考舞弊案上欺瞒他,那么明天是不是就瞒着他要造反了?
而且老实说这事无论是噶礼还是钦差大臣都做得太蠢了一些,就推出主考官这么几只小官员做替罪羊,当所有人都是傻子不成。
另外了,噶礼贪污到什么程度?
科考前他以考场不够为由,买民居拆迁新造号房三千间,偷工减料包工建造,乡试结束后不久即全部坍塌。
这是当所有人都是瞎子不成?
简直是在侮辱人智商。
皇上气的不是这些人贪污,也不是有人动了科举,而是气这些人对他的隐瞒。
可即便是如此皇上也仍然想要保住噶礼,所以他才会自己亲自来审此案,而非让公正无私的雍亲王胤禛来审查。
结果了?
案件的真相其实很简单,皇上不到半天就审问出来了真相。
但这事还没完了,对于后续的处理,皇上和大臣们又发生了分歧。
大臣们认为督抚互相攻击,有失大臣体统,二人均应一齐革职,把张伯行这个不为强权的清官也革职,这样才能让他们以后的贪污受贿不会被人弹劾。
皇上如何看不出来这些人的想法,虽然皇上对满人很是包容宽厚,可皇上也看重江山社稷,他可不想大清的江山社稷会在他手上葬送掉,因此断然否决了大臣们的意见,直接下令革去噶礼职务,张伯行仍留原任。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