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带鱼还有其他的海鱼,也应该走到低端市场了。
低端价格便宜。
但是冰非常贵。
想要走入低端市场,就得有便宜的冰,这样才能把生意做下去。
但是便宜的冰从哪儿能搞到呢?
吴氏发愁。
她知道硝石可以治冰,但是硝也不便宜,另一种冬日里挖窖储存,但是挖窖成本也不低,而且,若是做生意,那需要的冰也不少。
吴氏去寻包勉。
她不懂的就问儿子,儿子聪敏的很。
包勉听见这个需求,他脑壳突突,制冰他知道的方法也是硝酸盐或者冰窖,其他的,除非有制冰机。
但是大宋没有电,所以不可能。
“娘,冬日可以做海货送到汴京的生意,夏日就算了,成本忒高,目前来说没办法大规模制冰,若是想要把鱼送到汴京,不若做成腊鱼,腊鱼也好吃,成本还低,运送方便,我这般有腊鱼的做法,若是按上头做法严格操作,做出的味道定然美丽。”
包勉给出建议,冰鱼能吃腊鱼也能吃。
若是冰块必要,当然可以从统统那边暗箱操作一番,获得制冰的东西,但是这样一来,太显眼一些,冰非常珍贵。
他这两日有察觉好似有人盯着他,谁盯着呢?
暂时不知。
但是不能把造型太过于奇特的制冰机给拿出来。
既然想挣钱,腊味是一个选择,还有一个选择人工培育珍珠。
本朝其实有人工养殖的做法,只是成活率不高,成本有些大,并未大规模施行。
他这些日子翻阅书籍,从书上看见过,原文有写: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经秋即成珠矣!
但是奖池里养殖珍珠的过程更为精致。
有核的需要1-2年就可以成熟,无核的需要4-5年。
前期有些长。
还好前期可以用腊鱼生意来给小县城带来生机。
腊鱼数冬日做的最好吃,但是其他月份也不是不能做
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多。
包勉将细节一一告知吴氏,吴氏得了方法开始忙活起来。
她先是自己做了一些尝试味道,觉得好吃便开始建厂子。
厂子选址她自己来,建造厂房需要人手,这给死气沉沉的小城多了些生机。
有厂房建造就有工作。
有工作就有钱。
就可以换些吃食。
厂房建好后,招人制造腊鱼,每日从渔民手里收购鱼,交给厂子里人制作。
她每日都会统统去厂房。
穷山恶水多刁民,她不知这里的人是彪悍一些还是淳朴一些,作为一个少许有钱的人,她珍爱自己生命,统统可是去过战场的□□脚功夫了不弱。
护着她不成问题。
至于儿子那边,她儿子先前可是大将军呢。
不用统统天天形影不离的跟着。
想要味道好,不合时宜的制作腊鱼需要非常的细心。
这些粗心大意的男人是不行的,吴氏开除几个男人后,发现年少女子最为细心,而且她说什么女孩子们都认真按着她说的做,不顶嘴,不会背地说她一个妇道人家。
成本低,做工优良,说话也好听,这样的工人谁不喜欢呢。
最起码她非常喜欢。
做出的第一批腊鱼以后,吴氏再次招聘人手,这次需要青壮男人,将腊鱼运送到汴京去卖,需要走过不少地方,第一身体素质得好。
能吃苦耐劳。
能适应长期奔波的生活。
还得有些拳脚功夫,虽说现在大宋比较安全。
安逸下来后,边军的敌人换成一些土匪寨子,将大宋变的更为安全。
但是大宋很大,山林有许多未曾开发的地方,偶尔会有一些不开化的地方,经过那些地方没有功夫不行。
经过那些地方,指不定还有人三步要一份红包。
每家每户都跟路过的行商讨钱。
这个时候就得凶悍。
就得健康,就得需要用蛮力来开路。
吴氏早就不是当年生活在小院子,养活俩人的无知妇人。
她知道行商难做,但是儿子来这里,肯定不是为了找个穷苦的地方养老。
她会做生意,擅长做生意,那就顺便帮着儿子做些什么。
改变一下死气沉沉的现状。
组建商队的事情,吴氏花钱差人传出去,几日时间,县里最小的村子都收到商队收人的消息,许多人都心动了。
因为商队挣钱多。
而且外出虽然会有危险,但是在海里讨生活也会有危险。
经常会有人沉在海底。
也有人入了鱼口。
死亡,经常发生。
渔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葬身海底的,但是习惯这样的生活,又无力改变,自是继续靠海生活。
现在有了改变路子。
许多人心动了。
吴氏这边进展着。
包勉也没有闲着,想要做事儿,得有能用的人,这么多控制的编制,他得一一往里添人。
还好,穷县城虽然穷困,但是不管如何穷。
总会有一部分人比较就富裕,这些人就有机会识字,开化,有智商。
能够帮他做事儿。
至于如何诱惑这些人进入编制。
很简单画大饼,现在衙门空着,有编制那些人不进来,无非是小县城的太穷了,管理的事情没有油水。
他只要承诺日后油水分割就好。
大饼画起来。
这般,包勉将一个县衙最起码的编制给填满。
巡检也得把小吏给训练起来,做到令行禁止。
这需要钱!
钱从哪儿来,包勉写信要上级财政拨款。
不得已时可以用自家的钱添补一番,但是为大宋做贡献呢,得上级调拨,如果上级不批准,他就给赵昕写信。
既然跟赵昕关系好,如今半年也见不到一次,不会发生恃宠而骄的导致官家厌烦的事情。
包勉送到府城的信里,大咧咧表明出自己的目的。
打钱,速度。
不然打小报告。
州府的官员看见这封信时差点噎住。
这什么人才能干出的事儿啊!
调拨调拨,给钱还不行吗?
县衙像模像样,包勉也开始受理案件,虽说更多是谁家牛丢了,两家争夺鸡鸭,还有买卖等小官司。
但是包勉都认真处理了。
这样一来,小县城慢慢有了包勉是为百姓做事儿的官的名声。
有这样的名声,再建学堂就比较方便。
不过,如今的孩子上学会耽搁做活儿。
得画大饼。
包勉从小就会画大饼。
吴氏几乎在他大饼下成长起来。
想要让县城的人配合他,也得画大饼。
画大饼技术熟练的人,根本不需要思考。
他只需要让吴氏把小管理跟小队长等等职位放出去,需要识字的会算账的。
并且工资会提升很多。
大饼画好了,谁还不想让孩子挣更多钱呢。
吴氏得了包勉这边给的任务,脸都差点黑了,识字的工资高的离谱,是普通职工的三倍,那需要这么高。
现在挣钱根本不多。
商队刚组建好。
那些人配合也不成。
而且,还需要领队人物。
那样的人,二蛋最合适了,只可惜二蛋在汴京城,生活稳定的很,而且汴京那边的生意跟建设也离不开二蛋。
根本过不来。
得重新招募人。
吴氏决定自己寻找人,需要走南闯北,舌灿莲花,武力值足够的。
她找来找去,视线落在统统身上,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非统统莫属啊!不行不行,这是她的女儿也是儿媳妇儿,不能让人离家太远。
那其他人谁合适呢?
吴氏开始在县城里寻人。
还是统统看不过去,说道:“哥哥认识好多战场上退下来的人,他可厉害了,记得那些人籍贯姓名年纪,如果这边也有,可以用的。”
“对啊!那些从战场回来的人也可以。”在战场上杀敌的人,定然不会害怕拦路的宵小。
儿子去战场一躺,也不是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吴氏再去寻找包勉。
忙碌一日的包勉,听见吴氏的话,眼里带着思考。
需要商队的领头人他还真的有人选。
想了想说道:“我这两日把手里的工作抓紧一下,带你一起去,需要几个人?”
“暂时三个?”这样的人,少了可不行。
若是商队能做起来,日后还得添置人手。
吴氏想着这些,脸上终于露出笑来。
这般,三日时间一闪而过,包勉将手里要紧的事情处理完,带着吴氏去寻往日的战友。
距离莒城不远的,有五六个人呢
只是不是每个人都想走南闯北。
尤其是上过战场,深深明白思念家乡有多苦,多难,如今回到了老家,靠着种地就能过日子,还有朝堂发现来的贴补,日子不是不能过
这样一来自是拒绝包勉的邀请。
不过询问几个,总有那么几个答应的。
吴氏需要三个人,正好有三个人想要闯一闯。
有野心的人,自是不想在家一直平庸
若是商队能做起来……
他们也会思考以后的日子。
定然是极为美好的。
至于做不起来?怎么可能做不起来呢?
组建商队的是小将军的母亲,换句话说,就是将军。
能率兵打仗的人,还搞不定一个商队?
他们跟着吴氏一同回到县城。
看见吴氏招募的人,他们三个皱起眉头,这些人在服从上没问题,但是,在纪律上差一些。
得改变!
需要继续训练!:,w,
第238章 拼个事业
练兵对于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人讲,并不艰难,只要有合适的制度,只要奖罚做好。
下面的人就会配合。
只是,想要有强壮的身体,那吃食必须得合格。
先前在战场时,天天都吃的饱饱的,人不能饿,饿就会失去体力跟动力。
吴氏全权交给这些请来的老兵。
儿子请来的人手,大抵不会太难用。
怀着这样的想法,吴氏更是提供了金钱饮食,甚至还在县城里修缮一些破旧的院子,分给这些战场上退下来的。
有家才有力。
若是在这边住的舒服,这些人还会将家人给带来,那样一来,莒城人也会跟着多,这都是政绩。
起初,训练并不顺利。
大多数渔村的人都有力气,也能吃苦。
但是从未被这般严格的管束过。
心理跟身体双重压力下来,多少有些叛逆想法。
然而……
一周期训练结果下来。
服从性最高的三个人,得了实质兴的奖励。
第一名是二两银子。
第二名则是一两银子。
第三500文,加上一袋面粉半袋大米。
在海边生活的人,鲜少能吃到米面。
更多时是海味,有了红薯土豆后,稍稍丰富一些,菜篮子样品多了,村里新生儿活下来的概率也增多了,但是能吃米面的依旧少。
海边小城不适合种植这些作物。
加上本身也没有这样的技能。
种出来也没有二两收获,谁家能开出二亩地,宁愿用来种植红薯跟土豆,也不会去想种植麦子跟稻子,他们不会,而且这些作物产量也低。
所以得了米粮奖励的第三名,也乐呵呵的回去。
至于银子奖励,在海边生活,二两银子足够改变人的一生,可以看病,可以拿出去当彩礼,也可以吃穿嚼用两年。
海边生活的人需要花钱的只有衣服。
吃的海里摸一下就有了,土豆自家院子种一些,至于盐巴,挨着海怎么可能缺少盐。一年下来在吃的上花不了几个钱。
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日子过的非常贫瘠,但是也能过下去,
最怕的就是突然生病。
甭管大病小病,只要生病了就有可能把一个家拖垮。
有了二两银子,就有了抗风险的能力。
有奖励也会有惩罚。
表现最差,服从上不达标的,直接开除了。
要知道,走南闯北,最怕的就是有人自作聪明,不服从管理,随便招惹事情。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平平安安的将路程走下去,将货物送到,那才是正经目标,其他的少参与。
被开除的人各种不服。
然而,他们形势如此,纪律非常严格,再有杀鸡儆猴的作用,这些人当真没了机会。
第二周期训练,商队的人明显服从性强了很多。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谁都想要奖励。
在奖励跟惩罚的作用下,商队渐渐有了模样,甚至老兵还根据这些人特长分了一下工,跑步快长得比较大众体型比较小的,可以当斥候。
也就是探看前路的。
这样的人更辛苦一些,若商队有活,一趟下来分到的钱也多。
还有殿后的,以及比较细心的押送货物,看着质量跟数量。
训练完成。
吴氏让他们开始跑商。
首先把腊鱼送到汴京。
腊鱼的销路交给葛氏就好。
葛氏还在夜市上卖淀粉肠等美味,但是她每日只卖一个时辰,其他时间门则相对自由,这日收到吴氏的信。瞧见吴氏托她做的事情。
葛氏思考起来。
她也有事业心。
这些日子做活儿时间短是因为家里孙子辈的都能跑了,每日得带孙子带孩子。
但是,她家虽然好过,若是想要培养孙子们读书,怕是得话不少钱。
他们这一代改变了家里条件,从吃不饱到手里有余钱,别人瞧见还会说他们会过日子,羡慕的很。
儿子也有本事,只要好好干手里的活儿,不搞出什么幺蛾子,就能一直稳妥下去。
但是……
越是手里有钱,就越能看见再高一层的生活。
越知道应该往哪儿发展,往那方面用力。
这会儿自是应该改变门庭,比如,自家也出个小管,用不着多厉害,只要能是小官就好。
所以,孙子辈的得读书。
孙女也得读书。
这样一来,才能可能改变。
若是实在没有天赋,那就等下一代,总之,不能放弃。
这样一来,手里得有更多的钱。
读书需要很多钱呢。
虽说如今有了活字雕版印刷技术,印书方便了很多,但是造纸得花钱,还有毛笔砚台跟墨水,这些都得花钱。
没钱读书就是做梦。
现在又有了新的活,她自是愿意的。
而且,自己做成了可以让儿媳妇儿接手。
一个能抗住事儿的女人,必然得有自己的事业,在事业进步中锻炼自己。
日后不管遇见什么事情都能少许稳妥。
现在儿子不想继续生了,那得把精力用在带孩子跟事业上。
现在正好来活儿了,可以带着儿媳妇儿见见世面。
至于孩子,可以送学堂去。
虽说现在武将地位也高了一点儿,但是风险太大,那些年包勉去从军,她可是眼看着吴氏日夜担忧。
自家孩子,就不要想着当将军了。
不然日夜担忧的,受不住。
葛氏接了活儿乐呵呵的。
如今汴京越发繁荣,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抓住了指不定真的可以改变门庭。
吴氏送商队离开,县里好些人都去,商队是用马匹运送的,其中掺杂几头吃苦耐劳的驴,这些都是土生土养的毛驴。
商队里运送出去的东西,除却腊鱼、晒干的小虾米,小鱼干之外还有海带昆布等可以晒干的菜。
这些东西将所有的车辆给堆的满满的。
还有专门一辆车,运送蟹,海里生活的梭子蟹,青蟹等。
渔民们有可以让这些蟹类多活一段时间的法子,鲜活的蟹送到汴京,价格会更贵。
尤其这会儿正好是秋日。
秋日里的蟹味道最好不过。
想来能换不少钱。
送走商队,接着只需要等这些人返回就好。
吴氏依旧没有闲着,她开始插手人工养殖珍珠。
珍珠这个东西,可以做养护面容的膏或者粉,也可以做首饰,总归都是贵重的。
若是能成功,这个海边小城必然会富裕起来。
吴氏拉着一批人忙碌。
统统日日帮忙。
包勉依旧没有插手建立学堂的事情。
虽说这段时间门下来,他在县里已经有了威望。
尤其是帮着百姓判了不少案子。
但是,他发现这个地方不仅没有一个合格的老师,就连医术好些的大夫都没有。
所以,人员死亡率很高。
他得想办法弄些大夫来这边。
若好医术好的大夫,没有比皇宫多的地方。
他丝毫不腼腆,直接写信给赵昕,从赵昕手里要了两个大夫。
当然,大夫是御医的徒弟。
并不是在宫里给赵昕看病的那些老资历。
一来那些人年纪大,跑来跑去身体吃不消,二来徒弟们出师必然得经历游学,去给平民百姓治病,不能直接在宫里任职。
得多积攒经验。
同时见识外头的人间百态,在磨练中保持初心。
医者仁心。
这些徒弟们送到县城里正好。
那边没大夫,看病定然寻小徒弟,能遇见更多病例。
包勉从衙门回到家里。
瞧见餐桌上摆着的酸菜鱼,清蒸蟹,海蜇菜还有调好的料汁跟白灿灿的大米饭。
统统站在门口等到包勉,大眼睛充斥幽怨,仿佛在说可算回来了。
等到包勉催着包勉洗手换衣服,这才去餐桌。
统统爱吃蟹,她牙齿比任何人都好,吃蟹根本用不着那些道具,只需要用手一掰,把不能吃的剔除,就蘸着自己爱的料汁,开始品位。
吃到蟹黄,眼睛一弯。
脸上全是满足。
吴氏不爱吃蟹,她吃酸菜鱼,这些酸菜是本地人腌的,味道跟汴京那边不一样。
但是配上大葱跟蒜,能把香味给融合起来。
包勉不挑食,吃完看向吴氏,文人工养珍珠的进度。
说道这个,吴氏话就多了。
作为本地头一个吃螃蟹的,遇见的难题多的是,但是她清楚,遇见难题就后退,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想要成功,就得把问题解决了。
她会坚持下去的,自己搞不定就去问渔民。
渔民不知道的就悬赏,要知道,没有什么是悬赏解决不了的问题。
为了奖励,渔民也会绞尽脑汁去解决问题。
尤其是商队跟腊鱼厂子的建立,使她在莒城有了威望,地方的人都信服她,不会担心做了事情领不到钱。
统统吃完螃蟹。
瞧见包勉去书房忙。
吴氏也在忙。
只有她有点轻松。
轻轻松松过日子确实好,但是别人都忙碌,只有她轻松,心里有些不得劲。
统统也给自己找了些事儿。
她也要有事业,
做什么?
统统吞咽一下口水,她想吃蟹黄灌汤包了,新鲜好吃的灌汤包超级美味。
她可以开个包子铺。
她自己手里有钱。开铺子也不用经过别人的同意,跟吴氏说一声就开始做。
吴氏自是支持,她也不想统统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所以以往都带着统统
现在统统终于长大了。:,w,
蟹黄包的做法委实有些难,开个铺子一日得做好些。
原本成本最贵重的蟹,在海边便宜的很,甚至还会有人摸到蟹不要钱的往县衙送。
莒城好不容易有个县令。
还是给办事的。
而且,县令的母亲是好人,她一来,渔民的日子明显好转起来,只是,如今不管是腊鱼厂,还是商队那边需要的人手,都算不上多。
因此,村里人县里人,都努力讨好吴氏。
想着再有其他的活儿,一定得落在自家身上。
吴老板大气的很,谁家老头子因为养殖过蚌,就被聘用过去,那么一个老头子,没办法下海摸鱼的,换成往常得准备等死了。
这会儿竟然可以再就业。
一个月足足有一两银子呢。
这一年下来,直接能变成十里八乡最能挣钱的人物。
只要能给吴氏做活儿,就是直接有了稳定收益,家里有女娃的人人想娶,家里有男娃人人都想把自家闺女嫁过去。
总归,在莒城这地方,只要能给吴氏做事儿,就能吹嘘一整年。
统统练习和面,擀皮儿,用了好几日终于把蟹黄包给作了出来。
她的铺子修缮好,就开始招工。
在贫瘠的地方,工人是很好招的。
尤其是统统背靠吴氏跟包勉,这俩人物在县里都有很大名气。
她只想招一个。、
结果上百个过来的。
统统眼神里带着迷茫。
视线落在吴氏身上。
吴氏嘴角抽搐一下。
对着人群说道:“去县城那边做活儿,一日两顿饭,管吃住,工钱一个月只有一百文,想去的留下。”
一个月一百文,累积下来一天只有三文。
至于管吃住,在家里吃一日也吃不得多少。
但是去海边摸上几个鱼,或者海带菜等等晒干虽说挣不到三文钱,但是可以随身带着弟弟妹妹,可以帮着家里解决一些事情。
有些人后退了。
有些人没有。
留下来依旧上百人。
吴氏头大。
她看向统统,让统统自己挑人。
统统从中挑了三个日子家庭日子最为艰难的。
她本来需要一个人的,但是三个人的话,她可以更轻松,一个负责烧火,一个负责售卖,一个负责洗碗打杂,她就安安心心的包汤包就是。
若是这仨人好用,她可以把包包子的法子也交出去,而后就可以坐着数钱了。
莒城最繁华的街道也没有几个人。
铺子悄悄开张,还好铺子旁边有铁匠铺子,有京城过来的大夫搭建的医馆,还有一个简陋的书肆,以及粮油铺子跟木匠……
这些人都是有手艺的。
不管去哪儿都能活下去。
日子甚至过的都还不错。
这么一来手里少许有个零花钱,因此汤包铺子开张这日,零零散散的有人过来。
小统统给三个瘦巴巴的渔女培训一番。
让他们将长发洗干净,最好编成麻花辫,这样不会轻易掉头发,也干净,打理起来方便。
至于头发上的蚤子,自是用系统出来的药给消灭掉,在换上一身粗布衣服,整个人虽然瘦巴巴的,但是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瞧见人以后,说话声音变小。
不过,习惯了就好。
统统懒得纠正。
灌汤包很好吃,她都喜欢吃,旁人自然也喜欢。
尤其是医馆新来的三个年轻的大夫,他们轮班出去走街串巷当铃医,只是他们都是男子,不擅长庖厨,街道上的饮食算不上好,味道带着当地特色,难以习惯。
瞧见一条街上开了个包子铺,立马尝试一下。
虽说里面的馅料依旧是海里出来的,但是外面的皮是面粉。
汴京过来的人,谁不喜欢吃面食呢。
面片子最好吃不过。
几个人要了几个蟹黄灌汤包,这才发现这些包子长得有些稀罕,个头有些大,一个蒸笼里只有一个,爱面似乎有汤水,面皮子看着也不是发面。
海边小城的包子跟汴京都不一样。
他们嘀咕一声,想要拿着包子吃。
谁料一口咬下去,里面香嫩的汁水流淌出来,好香好鲜。
舍不得就这么让汤水流失。
他们吸溜起来,这才避免汤水顺手流下去,染脏衣袖,同样也避免好吃的东西浪费。
“这滋味真好,就是有些烫。”烫的味觉都要暂时消失了。
对于大夫来说,这可不是好事儿。
得亏他们没有在汴京,没有在御医署,不然失去了味觉,今日的课业怕是完不成。
给大夫当弟子,得熟练的识百草。
品尝,闻味都行。
需要将相似的药材分开。
若是他们在汴京吃了这些东西,想想都得倒吸一口气。
还好,没在。
太好吃了包子,再来俩!
正好年轻能吃的年岁,每个人吃上五个包子,这才开始一日的功课,一个出去当铃医,见识诸多疾病,去解决问题。
两个留在医馆,一个可以跟着过来的人去门户为不方便动弹的看病。
一个则是留在医馆里,有人过来,为其诊治。
只是,医馆没有药童,写了药方,也没有童子帮着抓药,更没有账房。
这么一合算,医馆也严重缺人。
医馆几个大夫合计一下,得招工。
当医馆贴上招人的布告时,最开心得非包勉莫属。
如今莒城供人选择的职位越来越多。
若是能更多一些更好。
这样的话……
包勉想到造纸术。
如今大宋用的纸张都是极为贵重的,当然这些贵重纸张用的原材料也比较好,若是在县里开办学校,定然不能用这样贵的纸。
可以用黄草麦秸等造纸。
这些纸质量好些的用来书写,笔的话,鹅毛笔就好,便宜!
海边养鹅的也不少。
这样一来省下买笔的钱。
至于墨,只要能写出字迹,什么墨都可以。
他可不是为大宋培养状元的,而是想着培养一些现代化教育,让大宋飞速强大的。
就得把造纸厂给弄出来。
当然,这事儿他交给吴氏办。
吴氏已经有了经验,开办造纸厂更是简简单单的。
至于造纸术,包勉从系统空间取出来,这纸并非宣纸,不用那般精细。
若是能造出软绵绵的卫生纸更好。
便后擦屁股,用粗糙的纸总觉得花花都会被划拉出血。
造纸厂建立需要工人极多,只要有把力气的都去报名。
吴氏乐呵呵的,若是在汴京她定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