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BY:香溪河畔草
香溪河畔草  发于:2023年04月26日

关灯
护眼

  元春设宴款到这些愿意接受新律令的诰命夫人,并亲自向诸位诰命敬酒,与她们做了深入的交谈。
  太皇太后,敏太妃,香贵太妃,十五十六的母妃陈太妃都出席了宴会,都表示支持太后娘娘,并承诺,今后会与太皇太后一起,帮助天下受苦受难,被压迫残害的女子们。
  锦衣卫对于抓捕的官员,采取不打不骂,吃好喝好的待遇。许绩会亲自给他们讲解旧年律法的弊端,讲解女子的重要性,身为女子的苦楚。
  他们在六部的工作,由下级代管。
  三日后,这些人顽固不化,并且,拒不执行者增加到五十人,涵盖了五品到从二品的官员。
  五品以下的官员觉得人微言轻,陛下叫大起也不叫他们参加,觉得律法的增减删改与他们无关,也有部分低级官员其实很认同太后对于女子的同情与帮助。
  积极反对者,多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这些人很怕太后真的让女子参加科举。
  若是儿子没考上,女儿考上了,像个什么样子?
  退一步说,他们同意了女子做官,认同女子抛头露面。
  最大的问题是,女子做官,婚事是出嫁还是招赘?
  女子做官,还愿意在后宅老老实实相夫教子?
  若是女子官阶比男人的高了,难道要男子管理家务?
  若是妻子做官,男子没有官职又当如何,男子在家管理后宅吗?
  这不是乱套了?
  元春每日都在监督这些被关押的官员,听到这议论,只有嗤笑。
  这种事情其实在修真界里,灵界一直存在。
  南北东西四方天都出过女帝呢。
  一个家族,女子修为高,即可就升任家主,除非女子自己不愿意。
  凡人世界却明知女子聪明才智不输给他们,却死死抱着男尊女卑的陋习,原来却是怕女子超越了他们,不再伺候他们。
  真是不要脸。
  凭什么女子生下来就该伺候他们?
  元春看出来了,若是此刻跟他们谈判,女子科举不入六部做官,只是设置妇女部呢?
  只怕会答应吧!
  八月十六,得到诰命们的支持,元春宣召儿子水泽,让他再下一道圣旨。
  水泽听后很以为然,奉母后懿旨,下旨申斥这些官员,命他们十日之内,必须拿出态度,顽固不化者,将以抗旨论处,罢官发配。
  水泽认同母亲的革新,也支持母亲革新。
  这道圣旨,得到了内阁与辅政王十三的默认。
  圣旨下达,顿时有官员嚷嚷要辞官。
  水泽到底年纪小,心里有些慌乱,跑来询问母后。
  元春道:“他们寒窗十数载,不会因此辞官,最多就是威逼我们就范。”
  水泽根据元春的口述,再下一道口谕,若对抗新政辞官,六十岁以上者,恩典辞官返乡,接受当地官员的监督,不许出门游历,不许聚众喧哗。
  若有违抗者,取消其子孙三次科举机会。
  对六十岁以下五十岁以上官员,食君之禄却不替君分忧,一律罚入南苑女学服役十年,年满六十返乡,之后按照六十岁以上官员执行。
  五十岁以下的官员辞官,一律发配西北军中效力。
  三次科举机会就是九年。
  秀才延迟九年,举人进士都要跟着延迟,人生有几个九年呢?
  这些老滑头,只怕没几个愿意舍弃子嗣家族的前程。
  人才难得,发配岭南漠北就浪费了,西北相对于辽东岭南来说,天气稍微好一些。
  元春是要磨掉他们骨子里对女子的轻视,并非要命。
  既不认同新政,对抗陛下,就不要享受大月朝的荣华富贵。
  口谕一出,锦衣卫与朝堂上辞官的呼声小了。
  八月二十,元春吩咐锦衣卫衙门,可以放诰命们探监了。
  顽固不化者,正好拿来杀鸡儆猴。
  然而,口谕并未震慑道所有人。
  五十个被关押的官员,依然有十五人递交了辞职奏折。
  水泽拿着这些辞呈,跑去询问他十三叔:“难道真的准奏吗?”
  十三道:“陛下金口玉言,言出如山,岂是玩笑。
  这些人以身试法,就该接受后果。”
  水泽道:“内阁会不会阻拦?父皇会不会盛怒?”
  十三道:“内阁巴不得他们让位,你看看这些官员,都是五十岁到六十岁之人,四十岁的只有一个,还是正五品,在翰林院受排挤。
  再看看这些五十岁以上者,最高只有三品,陛下想一下,这是为什么?”
  水泽道:“破罐子破摔?但是,正三品不小了?”
  十三颔首:“侍郎的确不小了,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不舍弃一个高位试探,怎知陛下的态度?
  只有试过才知陛下是否言出必行。
  陛下当初既然同意下达那道口谕,今日就要寸步不退,坚持自己的立场。
  否则,陛下就是朝令夕改,龙威何在?”
  水泽得十三支持,朱笔写下个‘准’字儿。


第296章
  这些人辞官逼迫, 以为水泽会惊慌失措,然后好声好气,赔礼道歉把他们请回去,太后沦为笑柄。
  结果, 一个红彤彤的准字砸下来, 把这些人砸傻了。
  然后, 那些回家告诉母亲父尊母卑的官员, 在被亲娘唾面之后,又不敢辞官,只好跑去无逸殿哭殿,要求上皇做主。
  乾元帝让福公公传话:“仙君不管凡间事。”
  乾元帝才不是傻子。
  辞官人的名单,十三爷早就禀奏给了上皇,要不就是无关紧要的官职, 随手就能拧出一个顶替,要不是倚老卖老之徒。
  提高女子的地位,在乾元帝看来, 也不会动摇国本, 还能替大月朝获取更多的利润, 有利于国泰民安。
  在他看来,管是女子男子, 只要能为大月朝的稳固做贡献, 都是良民。
  秀才造反都不成, 女子顶多为国家的基石添砖加瓦, 能造反吗?
  唯一有机会窃国者就是皇后。这些年他也看出来了, 皇后真正是淡泊名利。
  贾府势大, 但是, 皇后完全压的住。
  再者, 他的儿子水泽可以飞天遁地。
  贾代善胆敢造反,泽儿取他人头犹如探囊取物。
  他虽然希望长生,最终断肢再生,恢复男人本色。
  但是,若非他老婆儿子厉害,他肯定不敢这般闭死关。
  身为帝王,不能御女,多嘛讽刺啊。
  他待在后宫如坐针毡。
  而今,大月朝相比嘉和朝,可谓盛世清平。
  泽儿的才能守护江山万无一失,除非是乾坤动杀机,否则,大月朝可以千秋万代。
  所以,他眼下先顾着自己吧。
  乾元帝甩手不管,由着太后小皇帝掌握朝堂。
  百官闹也闹了,哭也哭了,完全没有结果。
  文官决定做最后一次搏击。
  这一次,督察院的右都御史上交了辞呈。
  这是继之前正三品刑部侍郎之后的又一个高官。
  水泽在母后的支持下,大笔一挥:准奏。
  这顽固是一位翰林出身的二品官。今年刚好五十岁,发配西北只怕要送命。
  他文章俊秀,死了可惜,也被元春丢去南苑女学服劳役十年。
  督察院副都御史杜耘原地升官,为正二品右都御史。
  接着又罢免了大理寺卿一人,太常寺卿一人,都是正三品。
  这些部门说实话都不是谁走了会蹋天的存在,多少人熬着资历等待升迁呢。
  大理寺少卿直接补位,他是四巳十几的少壮派,正好更新血液,补位之人必定对水泽忠心耿耿。
  太常寺也是一样。
  莫说少卿等着升迁,从礼部直接升迁一位员外郎也成了。
  这一来,所有文官都缩回去了。
  地方上以江南闹腾的最凶,还有学子抱着孔圣人的牌位去孔庙告庙,相互歃血为盟,抵御女子科举。
  并说,女子进入科举考场,他们就罢考。
  对此,元春没有驱赶也没有杀伐,而是召集了内阁与几位宗亲王爷,让他们设法解决。
  元春道:“虽然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是,而今水家是天下之主,作为天下之主,只不过是想要平等善待子民,怎么就有罪了?”
  忠靖王却跟元春蹩马腿:“几千年的礼制传承根深蒂固,吾辈后人只有继承,吾等才疏学浅,对新政不甚了解,去了估计也说不清楚,还是……”
  元春哈哈一声嗤笑:“几千年的礼制传承不能改变是吧?
  百姓可以如此说,水家身为皇室,这般说话,不觉得自相矛盾,不觉得羞耻?
  请问靖王爷,开天辟地有史以来,可有世袭制度?
  尧舜禹是世袭制度吗?
  人家是禅让制度,有德者居之。
  再说世袭制,若是传承的礼制家规不能改变,那么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皇朝更替从何而来?
  这般推算,周朝之后都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靖王爷,如此传承,不做改变,你这个王爷从何而来?”
  靖王语塞,满脸紫涨。
  安王平王恭王齐齐擦汗。
  敦郡王顺郡王几个却瞠目结舌。
  十三却勾起嘴角。
  十五十六十八三人踏步上前躬身行礼:“启禀四嫂,吾等三人愿意领旨,前往江南,平息学子告庙事件。”
  元春一笑:“好,三位叔叔不愧是上皇之子,有担当有责任,尔等平息孔庙事件回京,朝廷自有回报。”
  安王平王也请旨,愿意去江南走一趟,宣传新政。
  他们曾经去江南推广新作物,也去江南赈灾,在民间有威望。
  元春抬手,命紫苏紫竹亲自搀扶两位老王:“俗话说老臣谋国,果然不差。几位王爷的善举,会载入史册,千秋万代之后,都有人记得,有几位王爷为了天下女子的生死存亡,奔走效力。”
  平王安王十五十六十八个个涨红了脸:不升官进爵,青史留名也足够了。
  本朝历史史官写成。
  太后答应替他们立传,这是天大的惊喜。
  他们已经富贵之极,余下就是一个名声,千古留名,死了也闭眼了。
  几个人都是通透之人,莫看眼下有人气势汹汹,终究一日,大家都会称赞太后圣明烛照。
  他们却是这一项善意新政的改革推动者之一。
  几人齐齐谢恩。
  再者,太后承诺都会回报。
  他两人是亲王,却是递减承袭。
  更为尊贵者,还有世袭罔替,世袭罔替之下,还要一个多袭一世。
  新政宣讲王爷团队下达江南之后,不过半月就平息学子们的反弹。
  安王平王原本就有威望,十五十六十八都是皇叔,陛下的诚意满满。
  这些书生也很感动。
  他们读书的目的不就是学成文武艺授予帝王家?
  而今陛下这般礼贤下士,他们闹□□,陛下不仅没有打杀囚禁,还派遣皇室亲王前来宣讲劝慰,这本身就很能打动这些学子。
  这些人多数都是被人挑唆,人云亦云的跟着闹腾。
  其实根本没有仔细研究新政的利弊。
  等待几位王爷细细讲解阐述,大多数人都通透了。
  他们中虽然多数人抨击女子科举,却又都拥戴废黜残害女子的酷刑,骑木驴这种龌龊的刑罚,犯了罪行直接发配斩首就好。
  至于夫杀妻,斩立决。
  大多数男子也认同。
  这个世上残酷到杀妻者,毕竟只是少数人。
  多数人顶多是喜新厌旧,休妻和离就是。
  太后娘娘并未说不许和离休妻,只是提出,女子婚姻不协调,也有提出和离的权利。
  这一点虽然让人不悦,也不至于以性命相搏。
  最终,太后退后一步,出台的大月朝新政,已明确表示,女子科举,不涉及朝廷了六部,只进入有关妇女部麾下的各部门任职,管辖的范围也只是设计妇孺权益。
  但是,作为退出六部衙门的补偿,太后要求,朝廷出钱出力,修建国家女子太学,学业除了仿照国子监的国学不,增加医学部,农业部,工业部。
  女子太学,如同国子监一般,为六局一司,妇女部,惠民署,输送官员。
  学员的招收,也跟国子监一般,可以贵族贵推荐,也可以地方举荐,也可以自己通过考试入学。
  这样一部通过谈判之后决定,有关女子法律的细则出台,抨击的声音顿时消失无踪。
  文武百官只管堵住了女子进入国家权力中枢的大门,其余也不就不跟太后较劲了。
  毕竟,他们寒窗十几年,宦海数十载,根本不想辞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是失败者的自娱自乐罢了。
  男人不能一日无权。
  他们更不能连累子嗣,取消三次科举资格。
  毕竟,家族的存在壮大,也是要靠着做官的族人支撑,替族人遮风挡雨。
  一味苦读不出世,久而久之,就被会其他宗族蚕食。
  轰轰烈烈的抵抗新政运动,在九月底落下帷幕。
  妇女部,女子太学,太医院女部,都由新帝水泽下达圣旨,写入律法。
  妇女部成立圣旨下达了,可是,妇女部的首席女官尚未就位。
  惜春踊跃报名,要求进入女子太学任教习。
  她公公婆婆也支持,但是,只给三年时间,要求她在二十三岁回家备孕。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