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人手把手教导过一些简单的字,并没有看课本学习过。”池云亭道。
周忠是认识字的,可是原著里,被他养了十几年的炮灰男配,却是一个只认识自己名字的文盲,可见周忠有多‘用心’。
“正好最近我要再讲解《千字文》,你今后每天上午过来竹林学堂一会儿即可。”白夫子对池云亭道。
池云亭这才知道竹林学堂上课不是全天制,也因为学生的年龄和各自进度不同,一天被分成几个时间段。
就像池云亭要上的那节,就是幼儿启蒙阶段,是上午之前的最后一节课,并不需要起个大早,至于下午,则是阅读时间段,这个时候想来就来,可以大声阅读、练字还有向老师请教。
好家伙,听完以后池云亭只觉得这个学堂学习真是宽松的不得了。
不是说古代读书人很苦吗?池云亭都做好十年寒窗苦读的准备了。
心里疑惑,池云亭也就仗着自己年纪小直接问了。
“白夫子,我听我叔父生前说,当文人好辛苦的,需要每天天不亮就得起,然后睡的比狗还晚,我怎么不用啊?”池云亭仗着小歪头卖萌问道。
方宁和林明两个还没走,听到池云亭的话,两人先是一愣,而后“噗嗤”笑出声,道:“云亭,那是需要考科举的学子才需要的,至于我们学堂,只以读书认字为主。”
也就是说,竹林学堂的学生们,并不以科举为奋斗目标,难怪学习不紧张。
“小家伙是想参加科举吗?你要是想参加科举,可就得好好学习了,你要是学习的好,到时候白夫子就让隔壁的秀才公们教你。”白夫子闻言轻笑道,并没有因为池云亭年纪小就出言打击。
不过对方也有前提条件,那就是得池云亭学习好才行,要不然可得不到秀才公的教导。
虽然池云亭心里很疑惑,为什么隔壁福田院会有秀才公,就算他对古代科举不了解,也知道秀才已经具有一定社会地位,而那样的存在,难道还能缺子女和人照顾?成为孤寡老人吗?
“云亭好好学,到时候科举考中状元让咱们慈幼局的兄弟姐妹也沾沾光。”林明和方宁两个对池云亭道。
和白夫子一样,他们此时的话是对池云亭未来的期许,其实心里并没有报太大希望。
可是池云亭却是准备好好学,以后真的走科举之路。
方宁和林明不知道池云亭的决心,白夫子收下池云亭后,他们两个就离开,去忙活辣条的事。
池云亭被白夫子安排到第一排的桌子上,桌上方宁和林明两个临走前已经帮池云亭把课本摆上,装笔墨纸砚的是一个小布包包,池云亭年纪小,到时候要是嫌东西沉,离开时可以把包放到木屋里,每天走时夫子会锁门,东西不会丢。
很快露天竹林学堂上早课的学生陆陆续续到来,大家都是随便找位置坐,桌椅要是不够就去屋里搬,他们见到池云亭在,都有些惊讶,因为池云亭实在是太小了,跟他们一比就显得特别打眼。
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孩子过来池云亭身边,坐到池云亭那根长条板凳上,成了池云亭的同桌。
池云亭的新同桌看着池云亭惊讶问道:“小弟弟,你今年多大了?怎么也来上课了。”
“我今年已经三岁,想读书就过来了。”池云亭道,只是比起周围比自己都大的孩子,说话就显得很奶。
“才三岁,这么小啊,等会你要是坐不住,可不能哭鼻子哦。”池云亭同桌笑道。
池云亭鼻头微皱,“才不会呢。”
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半大点的外表让人很不放心,只能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
第十章
早上的课并不是池云亭要学习的内容,而是比启蒙的《千字文》更深奥一点的内容。
池云亭的同桌还以为池云亭这么大点,会因为听不懂课很快坐不住,却不想池云亭定性真的很好,哪怕听不懂课也没有发出声音,更没有趴在桌子上百无聊赖分散注意力,而是似模似样的翻开课本,好似真的认识书里的内容。
池云亭的同桌有些惊讶,时不时就因为看池云亭走神,直到白夫子手持书卷,从他身侧路过,轻轻敲了敲他的头,这才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本上。
有了池云亭同桌那一下,学堂其他也时不时打量池云亭的目光终于消散,开始正襟危坐,摇头晃脑的读书认字。
而池云亭,手中的课本和他们的都不一样,是启蒙用.的《千字文》,书本已经不新,书页却很整齐,看得出来书的主人平时很爱惜,上面还有方宁用笔写下的注释和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池云亭自然也是一个惜书之人,不会辜负方宁的一番好意,暂时不是他的课,他就看着《千字文》用手在桌子上比划着练字,其中有的字他认识,有的繁体字不认识,但是不管认不认识,以后学会了,都是要亲自写的。
白夫子把池云亭的动作看在眼里,不禁抚了抚花白的胡须,终于,等到上《千字文》的课,其他学生离开,新的学生过来,白夫子问池云亭,“会念这些字吗?”
池云亭诚实摇头,《千字文》他就熟悉一句话,也是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至于后面的,就算认识,也不如第一句来的朗朗上口。
“大家翻开《千字文》的第一页,看第一行字,一共八个,读作: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家跟着我一起念。”白夫子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学生们跟着大声念出声道。
等学生们念完,白夫子在众人桌前踱步道:“第一个‘天’字,就是我们头顶上的那片天,第二个‘地’字,就是我们脚下踩着的这片大地,这就是天地,我们所处的天地。”
“‘玄’则是青黑色,‘黄’是土黄色,这句话按照顺序来说,应该是天玄地黄,指我们头顶上的天是青黑色的,脚下的大地是土黄色的。”
“‘宇’:上下四方为宇;‘宙’:古往今来作宙……”
白夫子悠悠然,把《千字文》里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掰碎讲给学生们听。
知道了书里每个字的意思,再看字就好认和好记许多。
第1节 课《千字文》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下课后,白夫子给众人布置课后作业,说明天会随机抽查,直让不少学生心神紧绷,直到下课,嘴里都还念叨着《千字文》的内容,生怕明天忘记。
池云亭收拾好东西,想了一下,他拎着笔墨和砚台去找方宁,方宁正好在慈幼局,看到池云亭过来,笑道:“云亭,第一天上学堂感觉如何?”
“方宁哥,笔墨和砚台还你,我暂时还用不上,纸我就先用了。”池云亭把小布包还给方宁道。
方宁失笑,“没有笔墨砚台,只有纸,到时候你怎么写字啊?”
“方宁哥,我想先用炭笔写字,而且夫子说我现在小,等再大一点,腕骨有点力了再用毛笔学写字。”池云亭都想好道。
“炭笔?你是说用厨房里的炭木棍当笔,真是不知道你这小脑袋瓜是怎么想到的。”方宁叹笑道。
炭笔的确能写字,厨房里也时不时就有人拿炭笔在墙上写写画画,可是距离炭笔在纸上写字,却是有一定距离的。
等池云亭跟着方宁去厨房,这才发现能用来写字的炭笔,基本都手指头粗,至于比手指头细的炭木棍,很容易就能碎掉。
池云亭看着自己一只小手抓不住的炭木棍,突然有些傻眼。
这尺寸,就是他能抓住,也很难写字啊。
“好了,方宁你别逗云亭了,去帮云亭做几根竹笔吧。”看到这一幕,林明摇头笑道。
“竹笔?!”池云亭眼睛不由一亮。
“对,竹笔,细竹笔不像炭笔这么易折,又中通可以倒墨,上手很简单。”方宁笑道。
刚巧他们慈幼局就有竹林,方宁就带池云亭去竹林找适合池云亭小手的细竹子,考虑到倒墨问题,池云亭又在竹子上提了一点建议。
因为竹笔要是不改动,需要频繁多次倒墨、蘸墨,池云亭的意思是,能不能给竹笔做一个小墨盒,一次研墨就能储存足够的墨水,再弄一个小机关,可自由控制墨的大小流动。
方宁听后不禁“嘶”一声,上下打量着池云亭,道:“我当初上学堂的时候怎么就没这么想过呢?”
现在池云亭才多大,就能出那么多点子。
池云亭很是汗颜,不是他聪明,而是他见的多。
“不过这样一来,竹笔制成可能得等两三天,这样,我去拜托擅长这当面的人给你做,你先用这两根竹笔对付两天。”方宁随手用砍柴的砍刀一削,就把竹子一头削尖,递给池云亭道。
“谢谢方宁哥,方宁哥你真是帮我太多了。”池云亭接过竹笔感激道。
“说什么傻话呢,哥哥帮弟弟不是应该的吗,而且你不也没少帮我们的忙,要是没有你做的辣条,现在我和你林明哥他们可能都还迷茫着呢。”方宁拿竹条在池云亭头顶轻轻一敲道,让池云亭别那么见外。
这样一来,墨和砚台池云亭就又拿了回去,笔墨纸砚,也就只把毛笔换成了竹笔。
等到池云亭斜挎着小布包回去寝室,虎子等人立马围了上来,看着池云亭惊叹道:“老大,听说你去学堂读书了?”
“难道云亭老大你看书就不会觉得头昏脑涨,头昏眼花吗?”其他舍友道。
他们比池云亭更早来慈幼局,也比池云亭更早体验过学堂的滋味,其中大部分孩子都没什么定性,对读书没什么积极性,再加上慈幼局教育环境宽松,他们体验过几次,就没怎么去了。
当然这也跟他们年龄小有关,池云亭听方宁说,等到他们五岁,不管想学不想学,都得去学堂学习那些基础的字,起码不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不会,学习很有意思的,比如今天我就学了一点《千字文》,白夫子讲课讲的很有趣,正好,咱们今天来新学一个字。”池云亭对宿舍的小伙伴们笑道。
自然不能要求宿舍孩子跟他有一样的接收力,可是每天学一个字是最基本的,先从笔画简单的开始,让他们知道一个字的意思,再用小木棍在地上或者沙子上学学习。
偶尔池云亭还会抽查,表现好的会有小奖励,就像辣条,别的孩子都不如池云亭有渠道来源,厨房不做辣条的时候,他们就吃不到,可是这对池云亭来说却不是问题。
所以,就算是为了辣条,池云亭宿舍里的孩子们也开始习惯每天认一个字,正好池云亭现在也上了学堂,不愁没教他们的东西。
等教完舍友们,池云亭则回想起今天在学堂学到的课程,准备把老师讲的内容都记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是池云亭迫切想要炭笔的原因,他打算以后上课也做课堂笔记。
“老大,你是不是要研墨啊?我来给你研墨吧!”虎子看到池云亭拿出笔墨纸砚,激动道。
“你会磨墨?”池云亭看向虎子道。
“不会,不过我虽然没吃过猪肉,但总见过猪跑,我见过别人磨墨,用这个黑黑的东西,加上一点水转圈磨,水就变成墨汁了。”虎子说的头头是道道。
池云亭不禁若有所思,看着虎头虎脑的虎子,别看虎子外表憨,虎子的学习能力却是宿舍前几的存在,想到此,池云亭对虎子道:“虎子,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学堂上学?这样你就能给自己磨墨了。”
谁知池云亭这话一出,虎子一丢墨条就跑,“不用了云亭老大,我还想再玩两年呢!”
学习能力不代表愿意学习,尤其是半大点还没定性的时候。
池云亭摇摇头,开始自己磨墨条,刚开始砚台里的水不能加多,而是一滴一滴的加,要不然水加多了会稀释墨的浓度。
对于磨墨池云亭也没什么经验,等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把纸铺平整,用竹笔蘸墨,在纸上把白夫子今天对《千字文》内容的讲解全都写下来。
才三岁大,就算池云亭想,也没办法控笔自如,好在内容是写给自己看的,池云亭能看懂自己写的就行。
而竹笔笔头尖细,写出来的字可以很小很小,池云亭控制着笔的力道,尽量把每个字都写的小而规整,毕竟方宁的纸张全都给他了,用完了就得去买。
现在池云亭身上没多少钱,暂时负担不起笔墨费,方宁要是帮他出这笔钱,池云亭怎么好意思。
很快池云亭就按照白夫子今天课上的教导把内容写下来,然后收起笔墨纸砚,开始拿出《千字文》背诵。
背诵的时候,池云亭脑海中关于古代繁体字的印象也渐渐清晰,光是清晰还不行,他还必须得学会写,要知道繁体字可比简体字繁琐的多,万一以后他要是不小心写成简体字,在别人眼里,就是学习不专心,写字缺胳膊少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