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的大美人[七零]——雪也也
雪也也  发于:2023年02月04日

关灯
护眼

  姚文静好气好悔好恨呐。
  气自己有眼无珠,悔自己目光如豆,甚至恨起了汪冬云。
  既然家里那么厉害,汪冬云干嘛要藏着掩着,玩什么低调,早点儿告诉所有人不行吗?
  那样谁还会欺负孤立她?真是蠢笨至极!
  姚文静满腔牢骚,胡乱发泄,一整晚都睁着眼睛,把身边的女兵都吓了一跳。
  ……
  第二天,舞蹈队的都知道姚文静要下放到伐木连去了。
  那可是个糟蹋人的地方,比练功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只要去了那里,一双女孩子的手都要变成男人般粗糙的手。
  不过姚文静在文工团根本没什么人缘,大家都不喜欢她那使劲儿邀功,为了捧高自己就暗暗踩低别人的性子。
  所以直到她要下放,根本没人觉得她可怜。
  顶多表面上随便安慰她几句,虚情假意似的,根本不走心。
  姚文静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没人能救她,也不会有人为她说话,她没对别人抱有任何希望。
  她一直都是靠自己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所以这次,她也清楚只能靠自己。
  然而整整三天,姚文静头发都不知道掉了多少,也没有想出有什么转圜的余地。
  她甚至不敢告诉董庆国这件事。
  怕董庆国因此嫌弃她,趁机和她分手。
  和董庆国是一类人的姚文静太明白他们之间的势利要超过他们之间的感情许多。
  姚文静恨不得这三天永远都不要过去,可却那么一眨眼就到了。
  这天,是她应该离开文工团的日子。
  她那么舍不得,磨磨蹭蹭待在屋子里收拾着行李,一点儿都不愿意迈出那门。
  反倒是屋子里其他二分队的女兵,都早早起来,坐在唯一的那面镜子前,推推搡搡的。
  “你好了没有哇,我也要扑粉呢。”
  “哎呀,等等,让我看一看我这辫子梳歪了没有。”
  “我要画一下眉毛,你们什么时候能腾出位子来?”
  “……”
  好像今天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女兵们都盛装打扮,格外细致精心。
  缺席好几天文工团里排练的姚文静并不清楚,但她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最后的一线生机。
  她连忙放下行李,拉住身边那位女兵道:“诶,你这辫子上的红绸花怎么有点儿偏了呀,我帮你重新系系?”
  “真的吗?”一直挤不到镜子跟前的女兵也的确着急了,马上坐下来,不太好意思地对姚文静说道,“那麻烦你了呀。”
  “嗐,我又没什么事儿,只要别耽误你们的要事就好。”姚文静巴不得在这儿多待会。
  她故意将动作放慢,干脆把那女兵的辫子拆了,给她重新编。
  要说姚文静那编辫子的手艺挺好的,女兵也就没说什么,反而安安静静坐着,不知不觉跟姚文静闲聊起来。
  姚文静聊着聊着,就扯到今天的事儿上。
  “你们待会儿要去大礼堂?”姚文静打听着。
  “可不是嘛。”女兵努努嘴,有些郁闷的样子。
  姚文静放柔声音,“能去大礼堂表演是多好的事儿啊,你怎么看起来不高兴呢?”
  “要是能上台表演当然好了,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上去呢。”女兵叹口气,不经意间全都说了出来,“团长叫各队都去大礼堂候命呢,叫谁上才上。”
  “啊?这是什么演出?”姚文静匪夷所思,“按理来说,演出节目单不都应该早就定好嘛?怎么还即兴点人啊。”
  “这可不是咱们内部的寻常演出。”女兵左右看了眼,见姚文静帮自己的辫子编得这么漂亮,比屋子里任何人都要更出彩,她也挺得意的,索性压低了声音告诉姚文静。
  “这回啊,是自由国来访问咱们华国,听说也带了他们那边的军乐团来,要和咱们交流。”
  姚文静一听,感觉自己的机会的确来了!
  她二话不说,把刚收拾好的行李往床底下一塞,好像有了十足的自信,撒丫子往外跑,“我先去找团长一趟!”
  ……
  团长办公室。
  张志新正对着那面半人高的镜子,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军装是否齐整,徽章纽扣之类的小细节有没有出错。
  他对今天的交流非常重视。
  要知道,这是自由国第一次来华国进行友好交流,以往的两国关系,是一直你争我夺的。
  同为世界上的强国,这样的竞争和比较在所难免。
  并且除了在经济、军事、资源方面,像文艺层面,自然也要互相比一比。
  当然,这些都是没有放在明面上的。
  但上面的首长已经给张志新下了死命令,一定得让自由国军乐团的开开眼,见识见识咱们华国的文艺水平。
  所以,张志新压力很大,把文工团所有人都叫上了,方便见招拆招。
  忽然响起的敲门声,让张志新忽然紧张起来。
  结果一开门,发现是姚文静,他气得不轻,语气也很重,“姚文静,你怎么还没走?又来我这里做什么?是觉得下放去发伐木连还不够?”
  “不是不是团长,我来这里,是想为国争光来的。”姚文静摆手,赶紧说明来意。
  张志新鼻孔一哼,“你这是找借口,不想去伐木连吧?”
  “我哪敢啊团长!对于您的决定,我是一百个一万个不敢有意见的!只是我听说了自由国来交流的事情,所以想恳求团长一件事,能不能让我也去看看,等他们走了,我再去伐木连。”
  “只是宽限几天而已。”姚文静诚挚恳切的眼神无比渴望地看着张志新,“您也知道,整个舞蹈队没有比我更会翻跟头的人了,说不定我能上场震震他们呢?”
  如果说前面说的那些都是废话,张志新根本不往心里去。
  那姚文静说的最后这句话,的确打动了张志新,可以说是直击了张志新心里最需要的某个地方。
  他看向姚文静,沉默片刻,终于点头道:“好,你就留到自由国访问结束后,再去伐木连吧。”
  姚文静长舒一口气,走出张志新办公室,她忍不住哭了。
  不管怎么说,她总算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接下来,她绝对不能再坐以待毙。
  想要什么,她都会靠自己去争取。
  ……
  人民大礼堂。
  文工团的文艺兵们都坐在后排,前面是自由国军乐团的人。
  他们这次来了不少,足足几十个人,都观看着台上张志新叫大伙儿精心准备的表演。
  比如曲艺队,就正在轮番上演着,各种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剧种,这些都是国粹,很有文化内涵。
  但自由国的人却看得直打哈欠,纷纷摇头,露出毫不遮掩的鄙夷。
  对于他们来说,来来去去咿咿呀呀的这些话他们根本听不懂,除了一开始对服化道的新奇之外,接下来对他们来说都如同听天书一般,实在难以集中注意力。
  张志新擦着汗,看着首长们因此越来越沉的脸色,只好叫曲艺队的先下来。
  姚文静自告奋勇,张志新觉得这一招不错,便叫她上去表演翻跟头。
  她表现得确实不错,一连串的前空翻后空翻,都不带歇气儿的。
  有几个自由国的人鼓起掌,姚文静笑盈盈地谢幕,首长们的神色稍缓。
  谁知另外两个自由国的似乎也因此技痒,上台表演了一段他们自由国的高空杂技。
  那个惊险刺激,精彩程度,瞬间把姚文静的翻跟头比了下去。
  这一下,首长们刚变得好看的表情一下子就更凝重了。
  张志新只好赶紧让歌队的上去救场。
  谁知这回,自由国的有几位更加藏不住表情,直接嗤笑出声。
  张志新面色难堪,听到翻译告诉他。
  “自由国的几位歌手说,你们唱的歌,编的这些曲子,是他们过时一两百年的音乐了。”
  “太老旧了。没有任何新意。”
  “这几首歌听上去没有一点区别,都那么乏味无趣。”
 
 
第38章 400评论加更
  这场交流快要结束,无论是曲艺队、舞蹈队还是歌队,都让自由国那边的眼神越来越轻慢。
  诚然,川剧变脸让他们稍显惊讶,木偶舞也让他们觉得新奇,但其他实在没什么让他们觉得能拿出手的。
  尤其在歌唱这一块,他们轻蔑的眼神就那么赤/裸/裸地投过来,优越感十足。
  自由国军乐团有几位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那是宗师级别的,所以他们拥有绝对的骄傲与自满,也很正常。
  不止是针对华国,他们看不上任何其他国家的音乐发展水平。
  就在他们打着哈欠,想要快点结束这场无聊的交流,回去倒时差睡觉的时候。
  忽然有女兵小心翼翼地提醒张志新,“团长,您知道那首《日月代表我的心》吗?”
  张志新点点头,“我当然知道,怎么了?”
  “其实,我们队里已经练习那首歌很久了,您觉得我们能上台唱一唱那首歌吗?”这位女兵耳朵尖,所以听到了翻译说的自由国那些人评价的话。
  她很愤愤不平,想告诉那帮自由国的人,她们也有新颖的不一样的曲子,只是没唱而已!
  张志新一听,觉得这办法可行!
  歌队平时练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爱听的,流传甚广的歌曲。
  那些曲子的大同小异,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那帮自由国人听不懂很正常。
  但《日月代表我的心》最近也传遍了大街小巷,而且和平时流传的这些曲子大不相同。
  虽然张志新算是外行,不太懂它到底特别在哪里,但他一拍大腿同意道:“唱!就唱这歌!作为压轴的曲目,你们准备好上去唱吧!”
  女兵们也振奋起来,她们都是这歌的忠实崇拜者。
  现在能去舞台上唱出来,都抱着震震这帮自由国人的决心,格外认真起来。
  ......
  由崔霞起头,这首歌由一分队所有女兵一块儿唱出来。
  她们分了好几个声部,与唱片里男女对唱的演绎又有所不同。
  何况现场歌唱,总会比唱片的效果更好一些。
  已经在等着最后曲目结束就散场的自由国军乐团的人们都懒洋洋倚在座位上,并没有抱有任何期待,注意力也完全不在舞台上,反而交头接耳聊起来,关于待会要去吃点什么,或去哪里再逛一逛。
  谁知前奏一响起,自由国那几位宗师级别的作曲家表情一变,忽然严肃地坐直,开始认真地听这首歌。
  自由国其他人看到,也愣住了,不由跟着去听。
  听歌这事儿,外行就只知道听曲子好不好听,尤其他们都听不懂华国语,就只能去听旋律。
  这一听,可不得了。
  这曲子真好听,完全不是之前华国其他歌的风格,让他们耳目一新,甚至带了点惊讶诧异。
  而自由国那几位宗师级别的作曲家,则直接狠狠地震撼了。

  他们是真正的内行。
  也只有最专业的人,才能听出这首歌的编曲有多厉害。
  一曲完毕,自由国的人由衷鼓起了掌。
  张志新总算找回了一点面子,他拿出让人紧急拿过来的唱片,很有气度地送给对方。
  自由国的几位宗师立刻捡到宝贝一样,表示感谢。
  其中一位跟翻译手舞足蹈地比划,似乎想和张志新交流什么。
  翻译认真听了一会儿,才扭头告诉张志新,“他们想和创作这首歌的人聊一聊,是在你们文工团吗?”
  他们也知道,文工团是有创作队的。
  但张志新很遗憾,他们文工团里没有这样的天才人物。
  他下意识看向时蔓,因为听秦俊保说,这首歌的前奏是时蔓跟人哼出来的。
  时蔓坐在台下,娇俏面庞挂着和她完全没关系的神色,一脸无辜。
  张志新顿了顿,还是什么都没说,只跟翻译摇头道:“抱歉,那人不是我们文工团的。”
  几位宗师恍然,没再强求地摆摆手,转身离开。
  但他们临走前的表情让张志新看懂了。
  他们在想,这歌原来也不是华国的文工团里的人写出来的,这样看来,还是他们自由国的军乐团更甚一筹。
  华国的确有厉害的,但出自民间,可惜不在部队,没法较量。
  ......
  自由国军乐团的人纷纷退出大礼堂。
  但这不是结束,他们还会在华国停留访问一段时间,半个月后才会离开。
  张志新咬紧牙关,底下文工团的大伙儿也感受到了自由国人身上那股子挥散不去的傲气。
  红红火火的爱国之心让她们绝对不能忍受遭遇这样的轻视。
  “团长,等他们走之前,我们再邀请他们进行一次交流演出吧!”
  “这次我们一定勤学苦练,我们不服输!必须得震震他们这帮老外!”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