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限的杂志再版是相当少见的事情,在发布大半个月后再版则更为罕见。然而这并非今晚最令人震惊的数字。
——《斜阳》与《羊之歌》单行本的初版量,分别达到了五十万册。
五十万——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数字。即便是古典艺术文学奖最高赏获奖者,获奖作品初版数量就达到这个数字,在这一奖项的历史上也寥寥无几。但花梨纯却对这两部作品有信心。
两本单行本各自初版五十万册,共计印刷一百万册——印刷这些单行本的成本,花光了花梨纯手里所有能够动用的钱。
《斜阳》、《羊之歌》的单行本将与再版的《月刊文学》第九期一起,通过《复兴吧!文豪出版社》的配送功能,于明天六点就能抵达各个书店的仓库。
即便有掌机的帮助,花梨纯依旧忙了一整夜,才将杂志与单行本配置完毕。等她手里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之后,天已经亮了。
幼犬们早就玩累睡着了,被细心的织田犬一只又一只叼回了小窝。爱睡觉的猫科动物小老虎团成了一个黑白斑斓的虎球,在地毯上昏昏入睡。而眯眯眼小狗也早就雷打不动地在十点喝完加糖牛奶,香甜地睡着了。
芥川犬也不在附近。他的身体不怎么好,应该也早就去休息了。而古典艺术文学奖最高赏双得主也不例外。太宰犬趴在沙发上,安静地闭眼睡着。而中也犬早已翻着肚子、仰面朝天睡着了,四只爪子直挺挺地朝天竖着,小小的鼻子里打出大大的呼噜。
花梨纯轻手轻脚地套上了鞋子,推开星野社的门,走了出去。
而就在她离开之后没多久,一个影子也紧随其后,走出了星野社。
***
世田谷区,小山宅门口。
花梨纯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深吸一口气,抬起手摁下了门铃。
清脆的铃声响起,之后持续了许久的,是一片死水般的寂静。
终于,一声门把转动的轻响将寂静撕裂了一条缝。
别墅的门终于打开了,门里却一片昏暗。而在门口出现的人,正是小山嘉也。
短短几天,小山嘉也的样貌与上次见面时相比苍老了许多,眉梢眼角写满了疲惫。他的皱纹似乎愈发深了,眼下也带着明显的青黑。
“你来了。”他说。
“我按照约定来了。”花梨纯同样表情凝重地回答。
第53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门缝里一片昏暗, 房间内并没有开灯。然而门里却传出电视的声音,电视内的评论员正语气激昂地评论着这一次古典艺术文学奖的结果。
“……最高赏由新人的出道作获得,还是两位新人的出道作并列, 而这两部作品甚至在同时, 一并获得了各自文体部门的最优秀奖……这可是古典艺术文学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甚至是文学界前所未有的!在未来的几十年内, 恐怕也不会再出现相同的情况。”
“那大岛评论员,您对获得最高赏的这两部作品《斜阳》和《羊之歌》有何看法?”
“要问我的看法吗?那就是……出类拔萃!我认为这两部作品……”
听着门里传来的电视的声音,花梨纯抿了抿唇。
电视一直开着, 再结合小山嘉也眼下的青黑……他也一整夜都没有合眼吗?
“成为拥有两部古典艺术文学奖最高赏受赏作品的出版社社长, 现在心情如何?”小山嘉也问。
“……我很高兴。”花梨纯握紧了拳头,坦诚回答。
“是吗……还真是率直啊。”
小山嘉也终于打开了门, 转身走向了沙发:“进来吧。记得把门带上。”
花梨纯走进门里时, 电视里的主持人与评论员正好谈到了其他的评选作品:“不过, 本次古典艺术文学奖的其他参赛作品也相当优秀呢。”
“是的,原本我还以为这一次最高赏的得主一定会是小山嘉也老师的《风筝》,退一步也会是鹤留静子老师的《往生之花》,没想到两位已经在文坛深耕多年的老师最终会被新人就这样轻易超越。”
“《风筝》和《往生之花》也都是不错的作品呢。”
“确实, 但和《斜阳》、《羊之歌》相比,就显得也不那么……”
电视里的图像与声音戛然而止。“啪”地一声轻响, 电视屏幕归于一片漆黑。
花梨纯目光一肃。她回过头, 便看见手里拿着电视遥控器的小山嘉也。
她没有再耽搁时间,而是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沙发上,轻声开口:“小山老师,按照约定,我希望你能把十年前离开星野社的原因……以及当时星野社的情况告诉我。”
小山嘉也将手里的遥控器放在一旁, 把身体抛进了沙发里。
他没有回答, 而是出乎意料地反问:“……星野社过去发生的事情, 对你来说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是的。”花梨纯坚定地回答。
“哈,没办法,既然已经约定好了,那就告诉你吧。”
发丝斑白的男人自嘲地笑了笑,终于直起身来,将双臂搁在了膝盖上。
“当年并没有发生多复杂的事情,”他说,“我在十年前离开星野社和《月刊文学》,转而为《文艺时代》供稿,其实是当时星野社的社长让我这样做的。”
小山嘉也语出惊人。而花梨纯闻言,愕然睁大了眼睛:“……啊?”
“你也看到了吧?十年前,我在那时候的《月刊文学》上刊载过一些短篇。”小山嘉也说道,“但实际上,我向《月刊文学》投第一份稿件,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份稿件正好被当时星野社的副社长——也就是社长的妻子,同时兼任《月刊文学》编辑长的人看到了。她特意和我见了一面,称赞我是能够成为作家的人,并且邀请我以后只要写出了文章,就可以带到星野社去,让她来看。”
花梨纯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是妈妈!
“那时候的我三十多岁,在金融业刚赚了一笔大钱,于是决定要辞去工作追逐作家梦。被编辑长兼副社长亲自看重的我,主动和星野社签下了长约。”小山嘉也继续回忆着,“之后写出的每一篇文章,我也都会带过去,编辑长也必定亲自过目。”
“那你为什么……会去《文艺时代》?”花梨纯不由得蹙起眉,认真地问道。
“……我的第一本短篇集《风花楼》出版时,距离我向《月刊文学》投出第一份稿件,已经过了六年,而卖出的数量只有不到两千册。”小山嘉也慢慢说道。
不到两千册的销售量——这很难被称之为受读者喜爱的作品。然而这个数字从被称为“短篇之王”,一篇就足以让《文艺时代》的销量暴增的小山嘉也口中说出,却不由得让人震惊。
花梨纯不由得愣住了。
“……第一本出版书的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当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想要卖出更多的书。”小山嘉也缓缓呼出一口气,“也正是因此,我和编辑长起了冲突……”
……
“一味追求文学性根本行不通!”
当年的山田文也握紧了拳头,大声说道,“编辑长,《月刊文学》的方向总是注重艺术性,注重文学性……但在这个时代,要想卖出更多的书,光靠文学性根本不行!要写的是对读者的爱好进行缜密计算的商业!而且推出的手段比的质量更加重要!现在我走的路线就错了!”
“不,文章质量才是最重要的,《月刊文学》的风格也在于此。”编辑长劝说道,“山田先生,我相信你是有作家性的人。创作的过程并不是计算读者心理的过程,而是窥视、剖白自己内心的过程。”
“山田先生的只差一点,只要再加把劲的话,销量自然会……”
编辑长的话就在这时被山田文也打断了。
“……我过去也一直相信着你说的这些话,编辑长。”
山田文也垂下了头,低声说道:“所以,我等了六年。总在想着只要我不断磨练自身,就一定能写出大卖的作品。”
“我一直在等,想着下一次,我的就一定能打动读者。”
“这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山田文也颓然坐在了椅子上,声音也越来越低:“怀抱着这样的期待,我等了六年。直到我的能够成书了,但卖出的册数也只有一点。”
他说:“而我的作家生命,还能有多少个六年呢?”
百叶窗外投射的光线一道道照在山田文也的身上,又在他面前落下浓重的阴影。编辑长看着他的模样,不由得一时失语,抬手掩住了嘴巴。
“我知道你一直相信着我的作家性,但是我已经没办法在这样的《月刊文学》写下去了。我的没有错,错的是《月刊文学》的路线。”
山田文也低垂下头,“三个月前,《文艺时代》的编辑联系我,问我要不要去那边写作。他们保证能让我大卖。”
“我想去《文艺时代》,编辑长。”
寂静持续了良久,终于被编辑长的声音打破。
“确实,《文艺时代》走的是商业路线,会将文章包装成最好卖的商品,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推销出去。在那里立住脚的作家往往能成为畅销作家。”
编辑长轻声说道:“既然已经决定的话,就去《文艺时代》吧。或许在那里,你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依旧相信这你的作家性,山田先生。我也依旧认为《月刊文学》的路线是行得通的。你的《风花楼》销量不够好,是因为质量还差了一点。”她说,“我会证明,我的想法也没有错。”
……
没有背叛,没有欺骗,没有任何阴谋。十年前有的,就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又不甘的家,以及忍痛放手的编辑长而已。
花梨纯坐在沙发上,双手不由自主地攥紧了腿上的裤子。
小山嘉也,或者说当初的山田文也,并不是带着恶意,而是怀抱着改变的希望离开星野社的。
而她的母亲,也是考虑到作家的生命,才会放手,让合作了六年的作家去了竞争对手那里。
毕竟当作家的话,如果作品真的一直都卖不出去,有的人可能就连生活都会过不下去。转投其他会社还算好,更多看不到希望的人更是放弃了写作。就算身为编辑,对此也无计可施。
“在《文艺时代》一切为了销量的策略下,我很快就出了销量二十万册的单行本,然后是三十万册,五十万册,百万册……我似乎是对的,我的梦想似乎已经实现了。”
“但本应感到幸福的我,内心却总有什么得不到满足。”
小山嘉也低声说道:“我从小就喜欢读,总是因为的魅力沉醉不已。读书的时候,我就加入了文学社,写出的也总是受到高评价,所以在三十多岁、厌倦上班族生活之后,我才会辞职开始创作。这样的我,并不想承认当初在《月刊文学》没能热销的自己水平有所欠缺。”
“星野社这时候光景已经大不如前。而只要我的文学能够再登顶,那就能证明编辑长当初也搞错了。我的水平并没有欠缺,只是星野社搞错了,所以我的才只卖了两千本,仅此而已。”
“带着这种想法,我将送去古典艺术文学奖参选。但一次又一次,我畅销的却在奖项方面碰壁。编辑长说的话好像是对的。终于,我不考虑是否畅销,一心追求写出最好的。但在写出来之前,我就听闻了编辑长的噩耗……”
“我还能继续写。就算编辑长已经不在了,我一个人也还可以继续,我能写出最好的作品,我能证明自己。”
“所以,我写出了《风筝》。”
那一瞬间,花梨纯突然明白了什么。
为什么述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风筝》给她的感觉那样熟悉。恐怕《风筝》就是小山嘉也以作家的身份描述自己与编辑者的关系的作品。是他带着对《月刊文学》以及对当初没能在那里成名的自己深深的不甘而写下的文章。
然而结果却……
小山嘉也的手微微颤抖。他拿起一旁的杯子,将杯里残留的威士忌一饮而尽。
“但是,在我看到了《罗生门》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欠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