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城内,熙熙攘攘,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化生寺中,无数高僧齐聚,只见幢幡飘舞,宝盖飞辉,檀香袅袅,宝刹庄严。
自从两年前天子梦中遇邪,被妙音菩萨所救,便虔心礼佛,每年的今天都会召集全国的高僧到长安讲经说法。
宝殿之中,一尊庄严圣洁的天女像矗立在高台之上,李世民焚香礼拜,然后将香插入香炉之中。
他回过头望向身边的住持,问道:“要如何才能见到菩萨?”
眉毛雪白的主持合掌道:“阿弥陀佛,菩萨法相万千,变化无穷,只在众生之中。”
另一边,僧侣们正在禅堂之中辩论佛法,其中有个年轻僧人,法名玄奘,生得面容俊秀,温文儒雅,宛如天生佛子。
玄奘佛法高深,学识渊博,在场僧人无不叹服,就在这时,一个相貌丑陋的癞头和尚不知从哪里闯了进来,哈哈大笑。
众僧怒道:“哪里来的疯和尚,在此捣乱!”
癞头和尚穿过众僧,指着玄奘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站起身,向眼前的癞头和尚弯腰行礼,问道:“贫僧愚钝,不知何谓大乘佛法?”
癞头和尚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玄奘听闻此言,心向佛法,不由露出欣喜之色,问道:“敢问大乘佛法存于何处?”
癞头和尚道:“在西天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只是西天距离大唐有十万八千里,你若要求得佛法,需踏遍千山万水,历经劫难困苦,你可愿去?”
玄奘虔诚而坚定道:“朝闻道,夕死可以,贫僧愿去取经,不到西天,誓不回返。”
此愿一发,金光乍现,癞头和尚的身影消失不见,天空中出现一位笼罩在光芒之中的天女,所有人顿时都跪拜在地。
苏凝轻轻挥手,变出锦斓袈裟与九锡禅杖,赐予玄奘,然后便化光而去。
与此同时,李世民听闻天女现身,立刻奔出宝殿,可刚一出来,就只看到天际一道消逝的流光。
他连忙策马追了出去,慌得禁军们也连忙跟出去,结果被天子喝止道:“不许跟过来!”
李世民朝着流光消逝的方向追去,但最终却一无所获,他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举目望去,有屠夫,有绣娘,有书生,有稚童……
人海茫茫,众生芸芸,独不见菩萨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个卖花女从巷子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微旧的衣裙,白皙的脸上生着一些雀斑,发间簪着一朵玉兰花,看起来天真可爱。
李世民眼中一亮,走上前去,道:“姑娘,这些花是你养的吗?真好看。”
卖花女笑道:“是啊,公子,你要买花吗?”
李世民点了点头,摘下腰上的玉莲花,递给卖花女:“我用玉佩买你的花好吗?”
卖花女惊讶道:“公子,这枚玉佩价值千金,而我篮中只是普通的鲜花呀。”
李世民道:“这莲花雕刻得再好,终究也只是死物,我用死物换取活物,又什么不值的呢?而且你有了这朵玉莲花,就可以买一身新衣服,这多好啊。”
卖花女愣了一瞬,与李世民交换了玉佩与鲜花,然后转身走进巷中。
李世民追了上去,巷中空无一人,他顺着巷子走到尾,到了另一条街,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浮生百态,各不相同。
忽然间,他看见一个小女孩正在池塘边剥柚子吃,可是柚子皮太厚,她剥半天也剥不动。
李世民走上前去,弯腰道:“小妹妹,我来帮你剥吧。”
小女孩道:“谢谢哥哥!”
于是堂堂大唐天子,就这样站在街边帮人剥柚子,他三两下就把柚子剥好了,可是再抬眸时,眼前哪还有什么小女孩,就连柚子也化作虚无。
李世民不断追寻,卖油郎,书生,木匠……无论菩萨变做什么样子,他总能一眼辨认出。
他只是肉眼凡胎,没有火眼金睛,之所以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菩萨,不过是痴情甚多。
无论美丽或丑陋,无论富贵或贫穷,无论年轻或苍老,他的爱都永不枯竭,所以永远也不会迷失。
终于,天女显露了真身,她怀抱琵琶,臂挽轻纱,一身霓裳在风中轻轻飘舞,宛如莲花绽放。
天女望着眼前的大唐天子,那双清澈的眼眸如水一般宁静:“唐王,你为何追寻我?”
她面容慈悲,像是庙宇之中的佛像,可望而不可及。
李世民问道:“忘川之水可曾休?幽冥恶鬼可曾绝?天女之泪可曾止?”
天女缓缓露出一个微笑,仿佛曦光星夜,灿烂温柔。
什么也不必再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风吹来,天女化作梦幻泡影,消失了。
李世民望着空空如也的巷子,怅然若失,人生至苦,乃是求不得。
第二天,李世民召集百官,亲自送玄奘出长安。
城门外,李世民将通关文碟与紫金钵赠予玄奘,然后道:“朕有一物,请圣僧带去西天,交给妙音菩萨。”
说完,将一个锦囊递给玄奘。
玄奘接过锦囊,道:“贫僧谨记。”
说完,辞别天子,出关去了。
天地苍茫,无尽群山绵延不绝,年轻的僧人一步步向西而去,坚定无悔。
万水千山,自此而始。
第103章
关山万里,险峻重重,玄奘一路跋山涉水,历经风刀霜剑,终于出了大唐国界。
他赶了许久的路,看见山下有一条小溪,便用紫金钵盛了些水来喝,然后从行囊中拿出一块饼吃。
走了几个月,当初的干粮早就吃完了,这块饼还是上次在一户农家化缘得来的,所以必须加快步伐,到前面的城镇去化缘。
玄奘正吃着饼,忽然间,一只狐狸从草丛里探出头来,远远看着他手里的饼。
那是一只年老的狐狸,毛发暗淡,失去光泽,平时很少捕到猎物,所以饥肠辘辘。
玄奘把饼掰下一半,丢向草丛中,狐狸衔起就跑,嗖地一下就不见了。
玄奘露出一个微笑,温柔而又淡然,像是山谷中的一阵清风。
他默默吃完手里的半块饼,然后便握紧手中禅杖,继续启程。
坚定的足音在寂静的山林之中响起,他的身影沐浴在阳光中,渐渐远去。
西行之路,每一步都是心的修行,即便自身正在艰难困苦之中,也不忘普度众生。
………………………………………………………………………………………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五指山的桃花开得绚烂,风中满是芬芳的花香。
孙悟空正无聊地数着花,忽然间山下有个僧人路过,他心道莫非这就是菩萨说的取经人,于是连忙呼喊道:“取经人!你是菩萨说的取经人吗?”
那僧人顿住脚步,抬头望来,露出一张温润如玉的面容。
他的双眸清澈如溪,既清且亮,仿佛永远也不会被红尘玷污。
他微微含笑,温柔中透着儒雅,使人如沐春风。
玄奘缓缓向孙悟空走来,一袭白衣胜雪,湛湛风姿宛如玉竹。
他走到孙悟空面前,蹲下,然后低头道:“贫僧正是取经人,你又是谁,为什么被压在山下呢?”
孙悟空将自己大闹天宫被镇压五指山的事情说了,然后请求玄奘放自己出来。
玄奘道:“既然是菩萨的吩咐,那么贫僧就试一试吧。”
于是上山揭帖,将孙悟空放了出来。
师徒俩就这样结下缘分,一同西去,只是孙悟空性格恣睢,不喜拘束,遇见山贼一概打死,被玄奘训斥几句,便负气走了。
孙悟空回了一趟花果山,看望猴子猴孙,但思及玄奘对自己的恩情,无论如何也应当保他西去,于是又与猴子猴孙告别,一个筋斗云腾越而去。
另一边,玄奘叹息一声,只得独自上路,他行至一座荒山,遇见了一个老人。
那老人道:“长老,你一个人这是要去哪儿啊?”
玄奘弯腰向老人家施了一礼,道:“贫僧自东土大唐来,要往西天拜佛求经。”
老人道:“西天佛国距此万里之遥,长老孤身一人,怎么都不带个徒弟呀,”
玄奘道:“本来是有个徒弟的,只是他性格放纵,不受管教,已经离我而去了。”
老人道:“长老不必担心,你那徒儿不过是一时之气,定会回来,我这里有一顶帽子,能够降龙伏虎,就算是大罗神仙戴上他,也要乖乖听话,等你那徒儿回来,就让他带上,他从此便不敢不服管教了。”
说完,拿出一顶精致的帽子,递给玄奘。
岂料玄奘道:“多谢老人家一番好意,只是这帽子贫僧不能收下。”
老人道:“哦?为什么呢?你那徒儿神通广大,有了这帽子你就能辖制他,不好吗?”
玄奘摇了摇头,道:“若他真能回来,说明他本性善良,知恩图报,我又怎么能辜负他的信任,剥夺他的自由呢?”
老人问道:“可若没有这顶帽子,你又如何辖制他呢?”
玄奘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恣睢放纵,我正应以身作则,引他入正途,若是连自己的徒儿都渡不了,又谈何普渡众生呢?更何况,以外物为枷锁,终究有被打碎的一天,世间至坚之物,唯有仁与爱,我将以仁爱之心为枷锁,束缚他的凶性与恶念,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阳光下,他目光通达,温柔而又坚毅,看似是不堪一折的兰草,实则有坚韧不拔之志,不为万物所移。
玄奘向老人鞠了一躬,道:“多谢仙师相助,只是贫僧不需要这顶帽子。”
原来,他已经看出来这个送帽子的老人是天上的神仙了。
老人笑道:“好吧。”
他看了一眼隐在云层间的那道身影,径自飞走了。
玄奘又继续赶路,才走了一会儿,一道流光自云间飞来,孙悟空合掌跪地,郑重一拜,心悦诚服道:“师傅。”
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哪怕被关在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出来也照样踹翻丹炉,大闹天宫,现在却肯心甘情愿地跪拜认错。
仁爱之心,果然是世间至坚之物,虽无形而胜有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不欺也。
………………………………………………………………………………
师徒俩一路西行,收了八戒、沙僧,又将白龙马收为坐骑,终于聚齐了取经队伍。
一路上妖魔鬼怪层出不穷,魑魅魍魉不计其数,师徒四人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终于,师徒四人来到陈家庄,却听说通天河中有个灵感大王,在此地兴风作浪,导致此地无人敢乘舟捕鱼。
孙悟空听闻此事,决定为陈家庄除去这个祸患,于是让八戒与沙僧去水下叫阵,把那灵感大王引出水面来,然后一棒下去。
谁知那灵感大王还没出水面,心中就有所警觉,故而没有被一棒打死,带着伤逃回洞府,怎么也不出来了。
过了几天,天降大雪,通天河冰冻三尺,师徒大喜,当即踏冰过河,结果走到河中间,忽然间冰裂,玄奘落入水中不见了。
与此同时,冰面迅速愈合,任孙悟空怎么砸也砸不开。
孙悟空怒道:“定是这妖精作怪,看我找菩萨来降你!”
说完,纵云去往须弥山。
第104章
白云渺渺,群峰叠翠,迷蒙的烟雾将万里山河笼罩,一切尽在朦胧之中。
一只白鹤飞过山峦,清越的鹤唳之声在山巅回荡,不知何处觅仙踪。
潺潺流水漫过林间,一道飘渺的身影出现在林中,肤如雪,颜如玉,臂挽轻纱,环佩琳琅。
天女独自行走林间,几缕阳光穿透树林,笔直地照射在草地上,像是琴弦一般。
她伸出玉指,轻轻拨动,“铮”地一声,如飞泉鸣玉。
天女于是席地而坐,再次拨动起“琴弦”来,玉指轻捻,奏响天籁之音。
她将阳光束缚在指尖,每拨动一次便金光颤颤,映照着她雪白的双手,越发显得皓腕凝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