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的理由,四哥没有用,胤祯却是用了,他就是从这件事情上入手,借此改变自己态度的。
不同的是,四哥要改变的是自己对于朝政的态度,他改变的则是对几个儿子的态度。
弘春是‘他’曾经最喜爱和倚重的长子,甚至一应的待遇较之嫡子,也只好不差。
嫡庶不分,本就是乱家的根源,他早就有想法给府里头立立规矩了。
‘他’原来之所以不顾规矩,也让府里的人坏了规矩,就是因为处处讲情。
如今倒是不必了,无论是对福晋,还是两位侧福晋,他都只有记忆,并无感情,就算是对九个孩子也是如此,出于责任,他必然会当好这个阿玛,但在还没有培养出多少感情来的情况下,这些个孩子在他心里边儿都是一样的。
所以完全不必把十四贝子府当成一个家来看,本来他心目中的家,也没有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倒不如将其当做一个衙门,一个部门,或是一个小的作坊。
如此就简单直接多了。
福晋跟两位侧福晋,各有各的职责和权利,谁也不必逾越,谁也不要坏了规矩。
九个孩子稍稍要复杂那么一些,首先地位上肯定不能是平等的,嫡出的,那肯定要优于庶出的,一切的待遇都按照礼法来,简单些,才不至于兄弟反目成仇。
他要扮演的角色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公正严明的法官,按照律法和礼法行事,绝不偏袒任何一方,一个是教导孩子的老师,在这个位置上,对待九个孩子就可以一视同仁了。
所谓老师,就是要教会这些孩子们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乐趣,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给予鼓励,也可以给予惩罚,甚至是体罚。
头一个受到体罚的就是弘春,别看是两个人打架,一个巴掌拍不响,两边或多或少都有错处,但先撩者贱,先口吐恶言的是弘春,先动手的也是弘春,罚的最重的自然也是弘春。
胤祯还没打过孩子,他也向来不提倡打孩子,但弘春既然选择了用武力来打压弟弟,他这个做阿玛的,为什么不能选择同样的方式。
不是木条打手心,也不是木棍打屁股,也不是荆条打小腿,就是直接上拳头上脚,弘春当时是怎么打人的,胤祯完全复制了一遍。
当然他肯定要收着自个的力气,知道疼就行了,总不能把人给打坏了,弘时被打断了鼻梁骨,弘春不过是伤上加伤,脸上身上青青紫紫,瞧着吓人罢了,鼻梁骨还好端端的。
一言不合就动手打弟弟,而且把堂兄鼻梁骨打断的弘春,一方面是无限期留在府里养伤,另一方面功课也不能停,在被体罚的第二天,就跟着先生读书了,还要跟弟弟妹妹们一块儿,跟着阿玛学习拳脚功夫。
相比之下,弘明受到的惩罚就比较平和了,抄书,不是抄佛经,而是抄史书。
要求字迹工整,不能随意应付,抄够二十遍的史书,就可以继续回到宫里读书了。
不像弘春,什么时候回宫读书,还能不能回宫读书,当阿玛的一句话都没交代,弘春也不敢问。
别看他在府里头,但还有额娘帮他打听外头的事儿,弘时也还没回宫里读书呢,一方面是鼻梁骨还没养好,另一方面,脸上碎瓷片扎出来的疤痕,可能永远也去不掉了。
虽然脸上有没有疤痕都可以继承爵位,但四伯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弘时非长非嫡,也并非是不可取代的。
四伯还有两个小儿子可以选择。
就像他的阿玛,除了他以外,还有三个儿子,其中有两个都是嫡子。
原本他并不在意嫡庶的,进了宫之后,才发现嫡出的地位超然,原本他也并不觉得阿玛更看重嫡子,但这事儿之后,他心里就没把握了。
第103章 一更
胤祯的想法向来简单粗暴,在他看来,越是讲规矩,才越是不容易出乱子。
虽然府里头的爵位跟皇位是没得比,但也有相似之处,如果皇阿玛在确立了二哥的地位之后,没有给那么多人甜头,没有纵容着直郡王与二哥相争,那事情远远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绝对比不上皇阿玛精明,不精明的人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不太精明但很有自知之明的胤祯,不过在处理家事上简单粗暴,面对朝堂上的事情,也照样简单粗暴。
先是简单粗暴的同八爷一派冷淡下来,紧跟着,在越来越多的证据都指向八哥,但却缺少最致命的证据时,胤祯不是法官,他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证据来给人定罪,在他这儿,八哥就是幕后的真凶。
借着这件没头没尾的事情,胤祯彻底跟八哥翻了脸,并且还是当着九哥和十哥的面儿。
依着他做九门提督那些年的经验,这事儿基本上就是八哥办的了,不过是手段高明,让人找不出来可以咂实的证据罢了。
“我自问也算对得起八哥,就算是这段时间,也没跟八哥这边的人起任何冲突,八哥就算是对我的退出怀恨不满,那朝着我本人下手就是了,何必用那么下作的手段,对着几个孩子下手,又何必把四哥的儿子也牵扯进来,稚子何辜。”
胤祯才不怕这话被旁人听了去呢,并没有压低声音,甚至说到最后的时候,情绪越来越激动,声音也比平时大了很多。
这是在九爷的酒楼里,他们所在的这一处雅间,平时也不会朝其他人开放,基本上都是八爷一派的中心人物,隔三差五的会在这里商量事儿。
胤祯以前就是这里的常客,所以找到这里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九爷没搭理十四,慌着把开着的窗户全都关上,这地方虽然隐蔽,但也需要时时小心,平时他们谈话的时候,都会将门窗关好。
谁能想到,他们哥仨今儿不过是单纯过来吃顿茶点,就被十四给堵在这儿了。
九爷忙着关窗户,十爷却是若有所思的打量着十四,甚至还偷偷瞄了八哥好几眼。
这种事情不像是八哥能做出来的,但也!也未必,狗急了尚且还能跳墙,八哥若是急了眼,也未必不会用这么下作的手段。
把手伸到下一辈还在读书的小孩当中,而且出手就相当于是直接毁了弘时,这样的手段不能不被称之为‘下作’了,即便做这事儿的人很有可能是八哥。
十四虽然最近有些让人看不透了,但绝对不是满口胡言之人,而且跟八哥比起来,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十四都要纯粹的多。
几年前,十四为了八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跟皇阿玛据理力争,气的皇阿玛都拔刀了,如果不是众人拦着,那刀未必就伤不到十四身上。
兄弟几个人当中,论及对八哥的感情,九哥这么重情重义的人,肯定要排在前头,其次就是十四了,他且还在后边儿呢,若不是为了九哥,他才不会去掺和这些烂事。
但依着十四对八哥的感情,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儿,才能让十四一下子就对八哥冷了下来,这其中必然是有缘由的,十四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对八哥冷了心。
如果几个侄子之间的事真的是八哥做的,那在此之前,八哥的很多手段,可能都是他不知道的。
十爷漫不经心的往九哥那边瞥了一眼,九哥必然也不知情。
被堵在酒楼的雅间儿了,八爷仍旧不慌不忙,极为优雅地给十四倒了杯茶,还亲手递到十四手里边。
“这事儿我不知道你是从哪儿听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跟你说的,你若信了他们,那我也无话可说。”
八爷脸上带了几分无奈,甚至还有几分伤心,像极了被冤枉的好人。
冤枉人的人,连茶都没喝,手里的茶碗直接被打碎在地上,他最讨厌别人跟他来这一套了。
以前当九门提督的时候,就最不喜欢审问这种犯人,有时候明明证据都已经齐全了,还要做出一幅受人冤枉的模样,好像那些个证据都是旁人捏造出来的。
若真有冤屈,那也就罢了,但能够让他审问的人,基本上都是嫌疑重大的,而且证据颇多,已经过过好几拨人的手了。
最后彻查下来,一百个案件里,都未必会有一个真正被冤枉的人。
这世界上是有冤!假错案,但也没有那么多的冤假错案。
他就纳闷儿了,这些人明明已经露出了马脚,而且都已经有人在查了,真要是自个儿做的,直接承认了不就完了,何必演来演去,既麻烦不说,也不太能够改变最终的结果。
跟他经历过的那些,咬死了牙都不承认的人比起来,八哥的演技在这其中也是佼佼者。
“明人不说暗话,八哥用不着摆出这一幅姿态来,咱们兄弟一场谁还不了解谁了,八哥不是想做太子做皇帝吗,正好这两个位子都不是我感兴趣的,我比八哥更能豁得出去。”
但这么做未免阴险了些,胤祯在气头上也就是想一想,他是下不了这个手的,就算是想断了八哥的路,那也要堂堂正正的来。
胤祯撂下狠话走了,留在雅间里的兄弟三个人确实各有各的心思。
原本四个人关系都挺不错的,就九爷虽然从八哥交好,但跟十四弟也是有感情的。
但是看十四弟最近这段时间的做法,这可不像是有野心的人会做出来的,今儿又闹了这么一出。
“这其中或许是有误会吧,肯定有小人作祟,八哥也别怪十四弟,当务之急还是先把事情解释清楚,咱们别自己人闹了内讧,让旁人得利。”
九爷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两次的事情都是有人在挑拨离间,八哥没必要自毁长城,十四弟既然没有追求大位的野心,若不是对八哥有误会,也不会贸然作出这些事情来。
九爷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八贝勒的回答也很是情真意切。
“十四弟现在已经听不进去咱们说话了,上次的事情我都还没弄明白呢,这次又出来这么一档子事儿,也不知道是谁,如此处心积虑要离间咱们跟十四弟之间的关系,这对他们能有什么好处呢。”八爷很是发愁的道。
十四的反应有一半在!预料之中,事情只要做过,哪怕再小心谨慎,也总会留有痕迹的,十四只要发现这事儿跟他有脱不了的关系,就一定会朝他发难的。
只是没想到,会查的这么快。
更没想到的是,十四跟老四之间还没起什么冲突呢,就先到他这边来了。
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要稳住九弟和十弟。
比如现在。
八哥意有所指的说了几句话,他在一旁听着都觉得有些奇怪,九哥却是立马就朝着八哥希望的方向去想了。
“咱们跟十四闹翻了,能得好处的不就只有四哥了,而且弘时受了这么重的伤,四哥反而不愿怪十四弟,十四弟可不就得领四哥的情,这一箭双雕的计策用的好,只不过四哥这个阿玛当的也太心狠了,为达目的,不惜毁了一个儿子。”九爷顺着八哥的思路,恨恨不平的道。
十爷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撇了撇嘴,把头扭到一边去,实在是没眼看。
那现在他对十四弟就有八分相信了。
九哥就是过分注重情谊了,所以才会对八哥掏心掏肺,并且一点都不设防。
八爷又是示弱,又是分析,甚至还忆起了往昔,一下午的功夫,兄弟三人都在这酒楼的雅间里耗着。
至于十四临走之前撂下的狠话,三个人也不是没把这当回事儿,只能说是没把这当成大事儿。
十四再狠能狠到哪里去,狠话撂得利落,但却不是个会下狠手的人,虽然说这事儿是涉及到了弘春和弘明,但这两个孩子,到底也没怎么伤着,真正被伤着的是弘时。
十四就算是笃定幕后真凶是八爷,手段也不会凶残到哪里去。
这哥仨没把胤祯的狠话放到心里边,胤祯自个儿却是放到心里头去了。
作为一个对于皇位没有什么野心的皇子,作为一个不想着在皇阿玛面前争宠的皇子,作为一个有亲哥哥兜底的皇子,胤祯狠起来,自己都害怕。
第104章 二更
既然要名正言顺的搞事情,那就得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头,胤祯一封奏折,直接就递上去了。
奏折的内容则是重提当年追缴户部欠银的事情,这事儿之所以虎头蛇尾的落幕,跟八贝勒脱不了干系。
胤祯在奏折上写的,就是八贝勒拿着国库的银子,为自个儿收买人心,如此行径,与窃国无异。
国库的银子是朝廷的,是天下百姓的,不是可以被拿来买人情的。
胤祯奏折上句句斥责的都是八贝勒,但在写这封奏折的时候,他想到的也不光只是八哥,还有皇阿玛,最初用国库银子来收买人心的可不就是皇阿玛。
做阿玛的立身不正,当儿子的屁股也坐歪了,可怜四哥,白白背负了那么多的骂名,收回来的银子,还不够这两个人挥霍的呢。
如果换作是上辈子只有二十四岁的胤祯,可能还没有这么气愤,因为那时候他经历的事情少,很难对皇阿玛和八哥做的这些事情有具体的估量。
但是现在,他知道这两个人的做法,对朝廷有多大的损失,对于民间的百姓又有着多大的损失,想要好的名声,的确不是简单的事情,但花银子,尤其是花国库的银子来买名声,绝对不能算是什么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