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提到意见都讲完了,王增寿教授转过来问谢书尧,“小谢,你这个师姐也讲完了,你要不要提点意见?”
谢书尧道:“论文挺好的,没啥亮点,但也没啥明显的缺点,工作详实,数据可靠,逻辑也能说得过去。中规中矩的一篇博士论文,无功无过吧……存在的那些问题各位专家都已经提过了,我没什么想说的。”
王增寿教授却不信,“我看你在纸上写了那么多东西啊,讲讲吧,大家都是搞学术研究的,不整那一套虚的。”
谢书尧拿起自己写的那满满七八张A4纸来,道:“这可不是什么意见,是我刚刚听了王露师姐的报告会之后,受到的一点启发。孙主任给我的项目快结题了,我得给新的项目做打算。”
王增寿教授问,“新项目有什么打算?协和医学院也有不少开放的课题,你看看要不要过来尝试一下?经费不是问题,只要你能一年出个十篇一区文章就行。”
谢书尧笑而不语,默默地掏出手机来,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递了过去,她的那个红花绿叶的头像与王增寿教授的头像相似度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王增寿教授扫了谢书尧的二维码,满意地转身扭了回去。
徐淼的心落回肚子里,孙主任却看王增寿教授有点不顺眼了。
这人也忒不讲究了,当着京大医学部这么多人的面就挖墙脚了?
-------------------------------------
徐淼已经在脑海里想自个儿接下来的感言该怎么写了,结果谢书尧下一秒就又开口点到了她的名字。
“徐淼师姐的胆子有点小,之后得多练练,这答辩室里一共也没三十个人,怎么就紧张成这样了?你看看王露师姐,明明论文里一堆毛病,讲的时候都感觉像是在念教科书一样自信。”
躺着都中枪的王露无语凝噎,假装自己没听到这句话。
徐淼嘴上说着‘一定一定’,心里却吐槽个不停,“还不是被你给吓的?一口气读了二十多年的书,成败在此一举,就差这临门一脚了,万一被你把门给封死了,那该咋办?”
两个博士的论文答辩虽然磕磕绊绊,但好歹是顺利完成了。
顾兆丰教授赶紧攒局请所有答辩组的成员都喝了一顿大酒,谢书尧也被顾兆丰教授拉着去蹭了顿饭。
这些老教授一个比一个能喝,王露和徐淼俩女博士也豁出去了,二人酒杯里的酒就没停过,不仅同那些老教授喝了个尽性,还以车轮战的形式,一人端着一个分酒器来找谢书尧敬酒,表面上是要道歉,实际上分明就是要砸场子看谢书尧的笑话。
谢书尧端起分酒器,痛快地干了两分酒器,面色如常地坐下,赶紧用右手捏了个诡异的手势,直接将那些酒给封了起来,不让那些酒进血液,自然不会伤肝,也不会上头了。
待会儿去趟厕所解决了就是!
顾兆丰教授一直都盯着谢书尧看,见谢书尧喝了那么多酒都没太大的反应,连脸都没红一下,不甘心了,他端了一个分酒器走过来,同谢书尧道:“小谢,我特别欣赏你,我的课题组就是搞肿瘤研究的,在小王的答辩会上,我看你对肿瘤这些了解得挺多,有没有兴趣加入到我的课题中来?”
“国家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马上就开始了,我们课题组每次都能拿下三到四个课题,每个课题下面还设有五到六个专题不等,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就写个项目计划书拿过来给我,我给你留个专题做。”
顾兆丰教授掏出手机来,点开自己的微信二维码,递给谢书尧,“加个微信,等明天,我把我这边打算做的几个课题的名字都给你发过去,你跟着课题的大方向来确定专题的题目,这样申报上去之后更容易些。”
谢书尧扫过二维码后,发送了好友申请,有些担忧地问,“可是我根本没有肿瘤的研究成果,申请专题是不是困难了些?”
顾兆丰教授有些醉意上头,他豪气万千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们课题组积攒了那么多的数据,你随便用,只要研究单位挂上我们课题组就行,要是你愿意卖我一个面子的话,论文里给我挂一个名,我都不要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挂个二作三作都行。”
谢书尧又给自己倒了满满一分酒器,眼睛亮得吓人,“那就谢谢您了!我明天就去您那边拷资料去!”
喝醉个大半的顾兆丰教授哪里会想到,自己随口这么一说,就给自己课题组引了一头狼进来。
第47章 第四十七站
‘寻仇’完后,谢书尧就将自己的重心放到了系里的各种考试上。
孙主任将王增寿教授的话听了进去, 催着谢书尧提前毕业, 提前读硕士,谢书尧没法儿,只能分出一部分时间来将那些压缩起来的课程考试都参加了。
若是不参加考试还想要学分, 那实在是有些为难医学部的老师了。
另外, 王露和徐淼的论文答辩结束之后, 顾兆丰教授豪气万千地许下了承诺, 让谢书尧去他们课题组拷数据写论文, 谢书尧自然不会和顾兆丰教授客气。
论文数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经费、时间、人力。
想想她为了人参皂苷项目,投入了多少时间、人力与经费?现在顾兆丰教授捧着这些东西送到她手上, 她要是不要, 那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谢书尧原本有个1T的硬盘, 她担心这些硬盘放不下顾兆丰教授课题组的数据,早晨来京大医学部的时候, 特意早起了一小时, 开车拐去电子城买了一个8T的硬盘。
到了京大医学部之后, 她连自己的研究室都没去,直接就跑去顾兆丰教授的课题组了。
顾兆丰教授这会儿正指导王露和徐淼改论文,见谢书尧拎着硬盘过来,他的脸瞬间就黑了, 不情不愿地说, “等我几分钟, 我让她把这一部分改好之后, 你去我办公室电脑上拷。”
谢书尧表现得相当‘孙子’,“行,没事,您接着指导,我等等没事的。”
这一等,就是将近三十分钟,谢书尧等了五六分钟,不想再干等了,索性给自己找了个空着的椅子,还从顾兆丰教授的课题组里挑到两本没看过的专著,坐在那儿看起了书。
顾兆丰教授一边指导王露改论文,一边分出心神来偷瞄谢书尧,发现谢书尧看书看得入神,这下子明白了。
年少成名,必有其过人之处。
单单是谢书尧身上这份专注的劲头以及对时间的重视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将王露论文中存在的问题都纠正了一遍之后,顾兆丰黑着脸走到谢书尧跟前,“先别看了,想看拿回你研究组去看,现在跟着我去拷资料。我和你说,拷了我们课题组的资料,你可千万不能外泄,写了论文之后都得挂我们课题组,还有就是每个实验数据包后面都有测试员的名字,你也得把那些人给挂上,人家辛辛苦苦花好几个月甚至是好几年做了实验,你不能白用了人家的数据。至于挂个几作,那随你,我不管。”
谢书尧从善如流,“行嘞,没问题,之后论文版面费也从您这边报,您看可以不?”
顾兆丰教授险些被谢书尧给气死。
“行行行,没问题!不就是版面费吗?我们课题组缺那么一点经费吗?只要你能写出论文来,别说十篇二十篇,就是一百篇两百篇,我也能给你报出来!”
谢书尧这下放心了。她之前写的论文都是找孙主任给报的,现在给顾兆丰教授干活儿,再找孙主任报论文的版面费就不大好看了。
到了顾兆丰教授的办公室后,顾兆丰教授还跟谢书尧嘚瑟,“你去我们那个工作站上拷吧,那个工作站的D盘里有个实验数据文件夹,里面差不多装了有4个T的数据资料,各种测试报告的电子版,excel数据,还有一些扫描电镜、轨道电镜的图片等等,你看看自己需要什么,都拷走。对了,你带的U盘大小够不?不够的话,你就先拷走一点儿,用完了之后再慢慢拷。”
谢书尧从口袋里掏出自己早晨新买的硬盘来,道:“没事的,能装得下。昨天您说的那么慷慨,我哪能来来回回地麻烦您啊。这不,我早晨特地去电子城买了一个8T的硬盘过来的,4个T的数据资料,绝对能装下,妥妥的。”
顾兆丰教授:“……”他黑着脸坐下,不想和谢书尧说话。
拷资料的速度虽然慢了些,但正好给了谢书尧足够的时间来熟悉这些资料,她将那些文件夹一一打开,将里面的大致数据资料都熟悉了一遍,起码知道每个文件夹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等数据考完时,已经是两个多小时后了,谢书尧又用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把自己没看完的数据包看了一遍,这才同顾兆丰教授道了谢,掂着自个儿的硬盘走了。
生物医学国重这边对于实验的要求很高,只要认真做,基本上不存在被做废的实验,但每个学生的水平不同,对于实验数据的挖掘能力也就不同。
顾兆丰教授拷给谢书尧的这些数据都是历年历代的硕士博士为了做学位论文或者是研究项目而做的实验,谢书尧不敢贸然就用,她先是将顾兆丰教授指导的那些学生最近几年发表的文献以及学位论文都看了一遍,又特地将与那些实验数据相关的肿瘤研究成果都看了个遍,做到心中有数之后,这才开始针对那些研究数据提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之后,接下来再搞研究,方向就明确多了。
只不过在写这方面的论文之前,她得先把人参皂苷的项目完成。
所有测试都已经完成,谢书尧这次拟的题目不算多,一共五个,分给了包萌和杜岳一人一个,自己留了三个。
杜岳问谢书尧,“大佬,这个课题做完之后……是不是咱就散伙了?”
包萌也有些紧张地朝谢书尧看过来。
谢书尧摇头,“怎么会散伙?我刚刚还打算问你们呢,你们这后半年元旦前后就要毕业论文开题了,想好方向了没?如果你们已经想好方向了,那就按照你们的方向来。如果没想好方向的话,我觉得肠道菌群这个课题可以继续做下去。”
“事实上,如果你们打算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的话,我已经将方向给确定出来了,就做目前国际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大热点,去研究肠道微生态、代谢组为代表的人体微生态及代谢组研究。”
“包萌师姐,杜岳师兄,你们有考虑过读博吗?你们现在马上就研二了,我建议和孙主任申请一下,去做硕博连读。等你们把手里的这篇文章写完,一人手上拿着三篇一区论文,申请硕博连读肯定没问题。如果申请硕博连读成功,你们就还有五年的时间搞研究,足够将人体微生态及代谢组这个研究搞明白了。”
“人体微生态和代谢组这个……你们应该能想到,人参皂苷和体重控制这个课题其实就属于人体微生态和代谢组的范畴,只不过是聚焦到了肠道微生物与脂肪生长堆积上面去了,如果你们打算硕博连读,那正好把我挺看好的两个研究方向都给做一遍。”
“包萌师姐,你就做人体各部位微生物分布、种类及结构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杜岳师兄做人体微生态与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重大慢病间的关系研究,杜岳师兄,注意一下,我强调了‘慢性病’这三个字。”
“当然,你们也可以把这两个题目杂糅在一起,比如说包萌师姐就做人体微生态和肿瘤、杜岳师兄就做人体微生态和消化系统……这样也可以。事实上,这样做论文更容易聚焦重点,也更容易出成果。”
“如果你们俩一直跟踪《自然》《科学》《细胞》《自然药学》等这些国际顶级期刊的话,就会发现,在过去几年里,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都在人体微生态、代谢组领域取得了突破,做出了不少重大的成果。但我们国内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只能说是零星看到有人在搞研究,还没形成一个中等规模的研究团队。”
“你们如果以这个作为研究方向,博士毕业之后,基本上全国的高校随便进,当然,还有一个前提,你们得保证现在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博士毕业。再用五年时间,你们一人手里攒个二十篇一区SCI应该不是问题,要是努力的话,这个数量只会更多。”
“毕竟人体微生态与代谢组这个领域,目前还处在只有少数人登堂入室的阶段,大部分的羊毛还没有被薅走,你们想进去薅羊毛的话,应当尽早。再过个两三年,或者是国内冒头出现一个这个领域的带头人,你们再想薅羊毛,可就没现在这么容易了。”
谢书尧同杜岳和包萌说完掏心窝子的话,然后就忙着去写结题报告和投稿论文的事情去了。
这些实验方案都是她亲手设计出来的,她清楚每一组数据该用到什么地方,自然得将这些数据的油水都榨干榨完,而不会像顾兆丰教授课题组的那些学生一样,守着宝山只会利用一点点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