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重生之祁邵》 [ 强强忠犬军少攻 ]——作者:正是日生
正是日生  发于:2016年04月18日

关灯
护眼


    六万!他们自己家也是三十亩地,可十年都挣不了六万块钱啊!

    那些原来说祁建江傻楞缺心眼的人都没了声,反而提起这祁建江他们就会竖上一根大拇指。这时候乡亲们除了觉得大学生有本事,剩下那些泥腿子们谁家过得好谁家老爷们儿就是本事人!

    老祁家那建江可真是个本事人!

    乡亲们精着呢,为啥王二麻子家那桃树就结了那仨瓜俩枣的羊粪蛋子?人家建江家咋就结了一车车的大红桃子呢?这年头谁都想过好,乡里乡亲的,大家伙儿也没啥不好意思。大老爷们儿们就拉着祁建江上自家喝酒,那些妇女们就拿着筐鸡蛋上祁建江家找他媳妇儿唠嗑,还有老太太们,煮了碗蚕豆啥的就领着小孙子小孙女上祁建山家里找老姐妹玩去了。

    大家你打听我也打听,没两天就打听出来这葡萄苗桃树苗是建山儿子祁邵找来的。

    这孩子可真本事!不仅买了村里的第一辆小轿车,还给他大伯家找着了赚钱的路子!

    那些老太太跟老太太唠叨上了,老姐姐你可真有个好孙子,模样好又有本事!我那熊孙子都快娶媳妇儿了还在地里跟着他爸倒腾那几亩粮食呢,一年挣不了俩钱还被晒得那个黑,连个媳妇都没说上。

    那些大老爷们儿们也对着祁建江夸上了,哥们儿你看你这大侄子,又有本事对你还孝顺,还给你找了这么挣钱的路子不说,还给你找了收果子的车,比亲儿子都不差啥了。我那个熊儿子让我那个闹心,这么大了连门技术都没学,家里也穷啊,都该娶媳妇儿了家里连座房都盖不起。

    那些妇女老娘们儿们也嚎嚎上了了,他大婶子,你有个好侄子,后半辈子啥也不用愁了。可我家那个儿子真不让我省心,这么大了连少吃块肉都得发顿脾气,现在儿媳妇儿的彩礼都没着落呢。

    几个人听着这些话心里那是一个美,再加上祁邵说了,咱家种的这三十亩水果在人家收水果的人眼里那完全不够看,咱这儿片儿水果种的越多,外面来收水果的车越多。等以后形成规模了,没准儿县里还给咱村里修公路呢。

    于是这娘仨就把祁邵的话放出去了,你们想要啥苗想要多少苗跟我说说,我让我家祁邵帮你弄来。

    于是梨花村的水果种植产业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两年了,大家伙因为祁邵给他们弄的这个新品种着实赚了不少钱,他们梨花村村也因为种水果变成了广县有名的富裕村了。

    大家伙儿都挺实在,一看自己这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模样,就想起了这祁家,人家不仅不藏私,祁邵给他们拉来的果苗的时候也只是意思意思收了一点儿钱,而且这每年来村里收水果的车也是人家祁邵给联系的,他们因为祁家借了多少力啊这是?谁要是说祁家一句不好他们第一个不让。也因此,祁家的老少爷们儿姑娘大媳妇儿们在梨花村老受欢迎了。

    这不?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现在正是夏末秋初,早熟的水果品种早就上市了,来村里收购水果的车也一辆一辆开进来了。

    去年是大家伙儿第一次大规模的种植水果,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行,但是村长还是硬着头皮上乡里、上县里跑了很多趟,就是为了给村里修条大公路,能让秋天来收购水果的大车顺顺利利平平坦坦的进村。县里领导本来也不太相信梨花村种水果能挣大钱,但是听了祁建江家的事例之后,领导们开始重视起来,毕竟,如果梨花村真能致富成功,也是他们的一项政绩不是?

    最后,县里领导们经过实地考察,批下了修路的款子,虽然这条路县里出资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要大家伙儿出,但是大家伙儿都挺高兴,毕竟这年头谁村里有条大公路那真是太光荣了。

    幸好这梨花村这边儿挨着广县县城,那边挨着国道,新修的大公路就从梨花村一直修到了国道上。后来那来梨花村收购水果的车老借力了,大货车一下国道就进了梨花村,收完葡萄桃子一拐弯就上了国道,那叫一个方便!

    这不?村口正停着一辆辆大货车,祁邵走进一看,大家伙儿称重的称重搬水果的搬水果记账的记账,虽然忙的汗流浃背热火朝天,但他们脸上笑的别提多开心了。

 第三十三章 北京北京

    如今,说起邵丰集团,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两年时间,籍籍无名的邵丰集团突然成了业界的一匹黑马,直到两年后的今天,邵丰集团几乎已经浸入了业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服装、粮食、餐饮、酒店、房地产、医院、车辆、电子、网络、烟草、玉石、古玩、娱乐、物流、能源……毫不夸张的说,即使在业界挺立数百年不到的真正的华夏巨擘,如今也轻易不敢和邵丰集团硬碰硬。

    据知名财产评估专家预测,邵丰集团背后的老总,是如今国内唯一一个可以称之为富可敌国的存在!如果邵丰集团股价有丝毫超常波动,中国股市就会引发一场大规模地震。

    千亿身家,在普通人甚至一流富豪的眼里,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度。而千亿身家和富可敌国相比,又是天壤之别。

    而如今备受世人猜测的邵丰集团老总,如今正形象全无的大躺在床上发愁呢。

    他前两年还打算自己去北京上大学,把老太太和小家伙儿留在这梨花村,等自己毕了业,小孩儿差不多也上小学了,再把俩人接过去。可两年后的今天小家伙儿都五岁了,小脑袋瓜又聪明,这样的好苗子怎么也不应该让他在家里玩土玩泥吧?起码该送去幼儿园接触接触知识,培养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啥的。

    可村里的幼儿园有什么好的?里面的老师连个普通话都不会说,教的小孩子们背鹅鹅鹅能背上一个月,把小家伙儿放里面他得多心疼?

    还不如一开始就让小孩儿在北京成长,又能培养才艺,又能培养贵气,贵的地儿出贵人啊。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