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 完结+番外[穿越重生]——BY:戏余朝
戏余朝  发于:2022年04月23日

关灯
护眼

  胤礽想了一下,“应该还会带着大哥。还有后宫几个妃子吧…”
  汗阿玛会带哪个后妃他不确定,但其余兄弟们都还小,到蒙古须得长途跋涉,肯定是带不了的。此次是为正事,应该也不会带太后。
  他一想到到时候一定会跟大阿哥朝夕相处,心底就一阵别扭。虽然之前关系缓和很多,但是心里到底还是有些在意。
  察觉到他的别扭,系统笑的更欢,“化干戈为玉帛的好机会哦。”
  胤礽撇嘴。只要他大哥别故意找麻烦,他自然不会故意找架吵。
  时间过得快,一晃眼又是新年。
  过完年,即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康熙带着大阿哥和胤礽,和几千御林军,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一路北上。
  重臣们除了佟国纲和索额图明珠几人,大都被留在京中。内阁暂代管之之职,小事可自行批准,遇大事就快马加鞭汇报。
  虽是抚蒙古,但蒙古诸亲王早就得到消息,各部落王爷也早在得到消息时动身,在坝上草原一起迎驾。
  出发前三阿哥和四阿哥来送行,两人眼巴巴的看着胤礽,“太子哥哥,我们也想出去玩。”
  胤礽毫不客气的照着两人的脑门轻拍了一下,“就知道玩。在家里好好学习,等二哥回来查你们的功课。”
  拍完之后他就心情大好。馋着老三不算什么,连老四都馋到了,挺不错。
  上了马车,见他俩还不走,胤礽招手让他们俩上前,“等二哥回来,给你们带好玩的。”
  “二哥说话要算话,千万别忘了!”三阿哥大声道。
  胤礽掐了掐他的小胖脸,“忘了谁的都不会忘了你的。”
  四阿哥只差眼泪汪汪了。
  胤礽看着就想乐,也掐了掐他的,“出息劲儿。老四,二哥也忘不了你的。”
  心里还比较了一下,没老三的手感好。
  兄弟俩这才一起欢呼起来。高高兴兴的离开了送行队伍。
  大军开始动身。
  康熙所乘御撵宽大,十六驾奇骏拉车,不仅床榻,连书柜都放的下。胤礽虽有自己的马车,但平日无事就陪着他汗阿玛一起坐看书。路上走的时间久了,越往北景色越一般,胤礽看惯之后愈发觉得无聊。
  无聊到他早忘了自己下过的决心,绝对不主动找事。
  行至热河的时候,他终于憋不住了。
  御林军分作前后两队,护着御撵走在中间。后面还有后宫嫔妃的马车,和其他随行的装备。
  胤礽撩开帘子看了看外面的天气。不错,天高云阔。又看了看御撵前后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心里丈量了下距离,可以,适合跑马。
  再看眼他明显也安耐不住的大哥,笑眯眯向康熙请旨,“汗阿玛,儿子坐的乏了,不如您放儿子和大哥出去跑跑马?”
  大阿哥胤褆听完他这句话,立时双眼锃亮。他从未见过如此贴心的弟弟。
  随即也眼含期待的看着自己的汗阿玛。
  康熙面无波澜,眼神在兄弟两个间巡视,“你们兄弟俩都想去?”
  “自然想!”胤褆激动道。
  他向来好动,若不是为了在汗阿玛面前留个听话懂事的印象,早就跑出去了。
  康熙沉吟了片刻才同意,“别纵马跑的太远,朕叫侍卫陪你们。”
  “不用侍卫”胤礽笑的温和无害,“有了他们在身边反而拘束,儿子跟大哥一会儿就回来。”
  有人看着还怎么放肆。
  “康熙想了想,御驾所过之处必早有暗卫,也觉得没什么。便道:“去吧。我满族男儿,该在马上好好驰骋一番。”
  得了允准,兄弟两个一起下了御撵。各自的奴才牵了马来。
  胤礽的马不再是他六岁那年所乘坐的那温驯的小母马匹,出行前他出御马监亲自选了一匹枣红色的公马。
  这马按照年龄算已经成年,胤礽特也意嘱咐了别骟。
  它脖颈短粗体型高大,四肢强健,浑身肌肉虬髯。前蹄不耐烦的在地上轻踏,一看就知是一匹可行千里的良驹。
  胤礽摸着马的鬃毛,看着大阿哥提议道:“大哥,绕着御驾一个来回。谁先回来便算胜出,可好?”
  胤褆高扬之着下巴,“你确定?输了可不好看。”
  他的马虽不是自己亲自挑的,但比胤礽的也不差。加上他自己好胜心强,自然口头上分毫不让。
  胤礽最看不惯他这种张扬,“还没开始,大哥怎知输赢?”
  因为毕竟年龄还小,身量还没长开,兄弟二人都做不到自己翻身上马。
  胤礽踩着马镫上了马,双腿夹着马腹高声道:“大哥,输了怎么说?”
  胤褆眼神略带挑衅,“若你输了,便给爷抄半个月的书。”
  他出京之前被揆叙布置了好些功课,都没写完。
  “好,如大哥所言”胤礽一口应下,“大哥输了,也不用抄书。便给弟弟提一副‘甘拜下风’的字可好?”
  胤褆犹豫了片刻,才把心一横。课业比不过老二,这骑射他还能比不过?于是痛快答应。
  大队人马不停,但兄弟两个的马绕着御驾跑的飞快。
  胤礽甩鞭纵马,仗着他控马的功夫强些,一路遥遥领先。
  胤褆咬牙直追,马鞭摔得垮下马匹不停嘶鸣。
  兄弟俩都想赢。这时候倒不像比骑术,更像是比谁会摔鞭子了。
  虽然御驾走的路没有多少尘土,但二人跑马的动静不小,随行的文臣们纷纷把头探出马车来看。
  知道是他们兄弟俩跑马,还在纷纷下了赌注。
  胤礽听见议论,头也不回的大声笑着说:“大哥,你的马还跑的动吗?”
  “操心你自己吧!”胤褆被颠簸的一脸大汗,嘴上仍不服输。
  他的马被主人欺压出了全部力气,四蹄跑动的飞快,跟胤礽的距离只差半个马身。
  胤礽回头一看,距离是拉不开了,他只能控马阻碍前进之路。一大圈跑下来,终于靠着最后距离险胜。
  他扯紧缰绳让马停下,大笑道:“我赢了!大哥,别忘了欠我的字。”
  胤褆气的狠夹了下马腹,“你也太无耻了,知道赢不了竟然挡着路。”
  “兵不厌诈啊,大哥。”胤礽挤挤眼。随后笑着下了马,把缰绳递给小德子。
  这么多人看着,胤褆面子上虽不好看,但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说:“愿赌服输。”
  胤礽闻言挑眉,没想到他大哥竟然没死赖着不认,真是进步了。
  “回京之后别忘了写,大哥。”没意思。
  既然闹过了,他便又回到御撵上。兄弟二人前后上了车,梁九功立刻递上帕子让他们擦汗。
  康熙笑问:“如何?”
  “大哥故意相让,儿子险胜。”胤礽仗着他汗阿玛没看到结果,故意谦虚道。
  然后转头就看到他大哥正在瞪他,胤礽报以微笑,完全不放在心上。两人擦完汗,一左一右坐在康熙身边。
  康熙拉着两个儿子的手感慨:“你们兄弟若能永远如此和睦,朕到了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胤礽一愣,只觉心头缠绕了好些年的东西忽然都被放空了。从前多年计较,重活一世后兄弟重见。原来所有计较,此时仿佛都成了一时意气。
  他停了片刻,才看着康熙的眼睛郑重道:“汗阿玛说道那里话。儿子与大哥是至亲手足,必会永远友爱。”
  随即他就看到自己的手被他汗阿玛握住,跟他大哥的放在了一块。而他汗阿玛一脸欣慰。
  胤褆不自在的歪了下身子,心道老二今天真是矫情。
  大队人马又走了几日后,终于与蒙古王爷顺利会师。但蒙古王爷领着人请安之后,随即便报上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消息,准噶尔部的营地不久前来了一波生人。他们似乎与外人勾结,正暗自密谋着什么。
  来见康熙的是科尔沁部的王爷。蒙古四十九部中,科尔沁部与大清关系最为紧密。这位王爷原比其他部落首领更得康熙信任。
  他的话,康熙也不得不多加琢磨。被蒙古部族都没见过的生人,一时半会真想不到会是何人。
  “那人样貌如何?”
  “与咱们蒙古人都不同”科尔沁王爷仔细回忆,“挺高,脸特别白,好像刷了层浆糊。头发是金黄的,高眉大眼,眼珠子还是蓝色的。看着自带一股悍匪之气。”
  他没亲自见到人,是手下的探子回报的消息。不过越说,他越觉得也样貌好似在哪里见过。
  康熙心里咯噔一下,这模样,听着像是他在京城里见过的俄国人。


第51章
  康熙虽然心里已有判断,但还想再核实,便叫梁九功准备纸墨,亲手画下俄国使者的大致模样。
  他拿着画像,脸色郑重地问道:“可与此人模样相差无几?”
  科尔沁王爷只看了两眼,想都没想便十分肯定的说:“不会有错。”画像虽然潦草,当时回报的探子报的急,所以他记得非常清楚。
  “我想起了,这人就是那个俄国来的!”
  他记得两年前,画像上这人带着人从他们部落的营帐之地过,还向科尔沁的族人问过路。
  康熙心里一沉,为何俄国人为何准噶尔的人搅和在一起?他回忆起当时在京城里,驿馆总管胡集贤上报,俄国使者与准噶尔同住驿站时,好似确实有私下勾结。
  难道当时俄国使者便心怀不轨?而非是因为不想成为大清属国和准噶尔结盟?
  他左思右想,到底不能确定具体原因。不过既然已经确定准噶尔有异动,那么此次北上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
  康熙虽然脑子里想法已经百转千回,但当着科尔沁王爷,面色不过片刻便恢复如常。他故作不在意的豪迈一笑:“罢了。迟早要打,一个两个有什么差别。”
  随即又对科尔沁王爷道:“你我难得一见,今日一定要喝个痛快。”
  科尔沁王爷是个外粗内细之人,很快明白其意思,也答的痛快:“都听皇上的!”
  接下来几日,康熙忙着领着两个胤礽和胤褆,会见蒙古各旗王爷,台吉。再根据其部落大小,与大清的关系远近,颁发给他们不同的赏赐。
  蒙古不缺牛羊,赏赐就不外乎是蒙古地界少有的金银玉石之类。
  在草原这些时日,会盟两边人马的行程都被排的满满当当。
  白日里御林军与蒙古部落一起行猎,侍卫们与蒙古的搏克庆比武摔跤,晚上康熙大办宴席,与蒙古王爷们够筹交错醉酒笙歌。
  表面上和平会盟的祥乐,暂时压住了即将面临与强敌不可避免的战争的紧张气氛。
  热闹了十天之后,康熙召集大军开拔回京。
  大军动身后,胤礽没有陪着康熙同坐御撵,而是窝在自己的马车内。
  他毫无形象的瘫在床榻上,和系统说自己积压多日的牢骚:“终于要回京了!再待几天,孤都不一定能靠自己在马上坐稳。”
  这几日他的脸都笑僵了,再待下去,迟早会像他们家老四一样面瘫。不只是脸,他的胃也迟早会被蒙古王爷们的花样灌酒给灌伤。
  系统默默启动程序检查完胤礽的身体才说:“刚才检测到您的肝脾已经受损,需要尽快调理。”
  胤礽有气无力道:“不用你说孤也知道。”调理也只能回京之后再说了。
  因为身体实在太累,回京的路上他倒没有再去找他大哥的麻烦。当然,大阿哥跟他的情况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会见蒙古各旗对康熙来说是一次政治需要,对胤礽来说就是一次额外的继承人考核。
  所以这几日康熙日日宴待蒙古,日日招胤礽在身边作陪。
  为了给他汗阿玛争面子,胤礽不仅要拿出皇子气度,端稳了皇室风范。还要表现的亲切有礼,待所有人一视同仁。
  王爷们自然很给面子。无论谁来敬酒,敬过康熙之后,第二杯绝对会把目标转移到他这里。
  胤礽知道蒙古部落向来不拘小节,尤其喝酒之事向来豪放。所以每次宴饮之前,都叫人备足了醒酒的汤药。即便如此,他也快被蒙古王爷的轮番敬酒给敬的肠胃失和。
  当然,若不是看在他年纪小的份上,那些王爷们敬酒可能直接就上坛子了。
  十天下来,他为了把上辈子能端出的架子全都再次端稳,真是从里到外各种意义上的劳累。
  从结果来看,胤礽这次考试明显是及格的。蒙古王爷们对着康熙不住口的夸赞,太子真有储君风范,皇上教导有方,大清后继有人。
  这夸赞是真是假无所谓,最重要是态度很到位。
  大军又走了半个月,才回到了京城。胤礽受到了两个弟弟的热烈欢迎。
  除了给三阿哥和四阿哥的东西之外,他也没忘了给他的其他弟弟们准备礼物。一回宫就叫人收拾好了,送到各自的嬷嬷手里了。
  他准备的都是自己亲手猎出的,狼皮狐皮之类的皮子,还有些蒙古王爷们孝敬的上好的锻刀弓箭。皮子现在是穿不了了,但是到冬季时做个大氅防寒却是不错。
  至于弓箭,到时候阿哥们能有了骑射课程,用来练手也比宫中糊弄人的弓箭强很多。
  北上计划成功,又从蒙古王爷们那里得知了准噶尔的准确消息,康熙现在只想着如何派军与准噶尔一战了。
  开战之前,粮草调度自然要与朝臣们好好商议。回京后的第一日早朝,说的便是此事。
  康熙大致说过蒙古王爷们汇报的各种消息,便问户部侍郎:“京中粮草可准备充足?”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