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 完结+番外[穿越重生]——BY:戏余朝
戏余朝  发于:2022年04月23日

关灯
护眼

  “一家?”胤礽迟疑的问道:“汉人也是这么认为?”
  他完全想象不出,汉人和满人真的亲如一家的情形。他们爱新觉罗的老祖宗带人入关这么多年,爱新觉罗式对汉人的忌惮可从没有一日减轻的。
  系统极为肯定的说:“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是这么以为的,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受这样的教育。所有的民族都是同胞和手足兄弟,一定要相亲相爱。”
  胤礽努力想象了一下,他实在想不出这满汉,甚至所有部族毫无芥蒂,相亲相爱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胤礽掐指开始算,朝中谁是汉人来着?
  李光地,熊赐履,王掞,这些都是。甚至他一直都不太喜欢的佟国纲,虽然自己是满人,但是还因为被记入汉军旗,背地里发过牢骚呢。
  可见满人对汉人的感情,一边防范,一边轻视。
  师傅他们能成为太子太傅靠的是学识,所以没有被汉人的身份限制,才被他汗阿玛高看一眼。那些没有身份的汉人,怎么会被人重视。
  如果满汉真的一家,也就是说,这些皇亲和大儒们,就和平民百姓就没什么区别了?
  系统:“……这个思路不能说错,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手足兄弟…”胤礽没接它的话,喃喃着重复了这句,觉得心里好像跟堵了什么东西似的,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情绪在心头滚动。
  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汉人果真能真心向着满人吗?”
  不是他不信,而是自满人入关以来,汉人对满人的防备也从未减少。一则可能是因为灭国之恨,二则,当年两边彼此厮杀,伤的人都不少。
  这几乎是要种进骨血里的仇恨了。
  系统化成的人的模样,十分温和的说:“信任是相互的殿下。只要殿下待他们的心同自己的族人一样,他们对您也能一样。”
  “是吗?”胤礽眼神略带迷茫,“那要如何做,才能让他们相信呢?
  “排除隔阂的第一步,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胤礽皱眉,“这些年汗阿玛隆恩宽厚,也许汉人参与科举,也许满汉通婚,还要如何做才能算一视同仁?”
  “这就得靠殿下自己了”系统两手一摊,“总归您才是未来的国君不是吗?”
  胤礽想了一阵,试探着说:“许他们将来永远保有其耕田如何?”
  “这个很可以哦。”系统毫不吝啬的夸赞,“殿下果然聪明!”
  “他们有了自己的耕田,不用上交过多的苛捐杂税,衣食有了保障,应该也能养下更多儿女。”
  系统符合着点头。
  胤礽接着道:“儿女长大了再早点成亲,然后继续多生育后人,那到时候整个大清都是人丁兴旺了!”
  “……”不能算错,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催过路人早点结婚。
  这人口的数量减少,可以控制。但是反方向增加,实在不好控制。
  所以康熙愁了几天之后就把此事放下了。除此之外,年中时户部呈上的各部花销的费用总结报告,让他除了白头发之外还多了几条皱纹。
  户部的折子上写,康熙二十三年仅仅上半年,朝廷的财政支出就占了去年财政收入的一大半了。其中最多的,还是军费支出。
  康熙把这所有的花费一条条看过去,心里也同时默默跟着计算。因为去年同意水师扩建,所以造船和练兵的规模加大,费用翻了好几倍。
  然后今年年初,在京驻防的骁骑营步兵统领又上折子请旨,为鼓舞士气建议提高军饷。康熙犹豫之后也答应了,为与准噶尔一战,这些花费是应当的。
  所以,大开荒后刚富了半年的国库,又穷了。
  康熙情不自禁的对着账单咬牙。所谓开源节流,省银子容易赚银子难呢。现在有什么办法让国库在多点钱呢?
  地税是别想了,当时在许百姓开垦荒田是就承诺,朝廷永不加赋。一时的利益和永远的信誉,为了更便于管理,聪明人都会选择信誉的。
  康熙左思右想,还有什么可收的税呢?
  忽然想到,对了,还有商业税。那些富商可比百姓有钱多了,得想个由头从他们身上榨一点。
  但是找什么借口好呢?朝廷为改制,去年刚许了商人很多好处。现在就找他们要钱,会不会引起议论?
  康熙又看了一遍折子,户部统计出的收入和之处一比,简直微乎其微。
  他仔细把每一项都看过去,突然发现之前太子提议印发的报纸,在这众多的支出里竟然还算是盈利的项目。尽管利润也是相当微薄,但对比其他只出不进来说,已经很好了。
  可是民间也没有消息说,朝廷与民争利。难道朝廷也可以经商?
  康熙忍不住陷入自己的发现所带来的沉思中,朝廷可以试着经商吗?
  不过他不亏与胤礽是亲父子,两人想到朝廷经商时,同样先考虑的都是,这账是按照户部的来算,还是内务府算?其次才考虑到,具体要卖什么商品。
  从计划到落地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了,尤其是在皇家,为了体现独一份的尊贵,很多东西就得特殊定制。这些东西市面上倒是没有,可在康熙看来,把自家惯常用的东西拿去卖,这无异于自降身份。
  所以朝廷插手商业他心里已经有了苗头,但是暂时还不急于提到眼前来。
  他汗阿玛已经对做生意心动这事儿,胤礽并不知道。他现在只着急上火一件事儿,那就是俄语课程。另外,系统建议,不管以后朝廷会不会做生意,他以后肯定会长期接触账本的,那么现在不如先学习一下相应的会计课程。
  胤礽:“...”
  之前想让孤去钦天监观测天象,现在又想让孤当账房?


第45章
  系统无视他的表情继续游说,“会计这门课程很必要的殿下,学好之后大有用处。以后您开始办公,不管是户部还是内务府的账,绝对都瞒不了您。”
  “以前也瞒不了”胤礽面无表情的继续写堪比画符的俄国文字,“孤连假账都做过,难道会连账本都看不懂?”
  他读完书开始办差之后原本就需要常看账本的,哪里能那么轻易被糊弄。
  “殿下还做过假账!”系统惊讶道。
  这可真是惊天奇闻,堂堂太子竟然还敢做假账。要是放在后世,或他并不是这太子的身份,肯定得好几年刑期。
  说起假装,胤礽不自在的歪了下脖子,“那会儿孤的零花钱少,少不得要找个其他方法填补下空缺…”
  被迫回忆起自己的黑历史,他的表情扭捏。但当时的账本是他叫下头人做的,不是他亲自动手。
  系统兴致勃勃的追问:“被人查出来了吗?”如果这假账能瞒过去,那么殿下确实也不用学会计课程了。
  “嗯”胤礽快速点了下头,脸色涨的通红,更加尴尬。
  还是被他汗阿玛亲自查出来的。当着朝中所有大臣的面,那么厚的账本就摞在太和殿上,他上辈子能丢的脸在那天都丢尽了。
  胤礽现在想起来就后悔,如果他当时能对这个账本上点心,仔细核对一下,也不至于那么快被查出来。
  “所以啊殿下,学好独家定制的会计课程,更方便您以后做假账。”系统像是个卖假药的推销员,“不会做假账的会计,可不是好太子。”
  胤礽气的咬牙,“孤以后再也不会做假账了!”
  私吞国库银钱这事儿,干过一次就够了,他这辈子是决计不会再干了。
  “那学好之后也能防止别人做假账。”系统紧追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最终,胤礽在它坚持不懈的说服下,还是妥协了。
  不过这课程刚开始,系统放出学子资料后,胤礽就懵了,“借贷,是什么?”
  他记得账本上不是这么写的。账本上一般都是,“进”“缴”“存”“该”四项。这“借贷”他实在看不懂意思。
  “借指的是收入和费用或者成本的增加,贷指的是负债或者收入的增加。现在的记账方式太过简单,一项收入或支出只有一个账本。在后世的会计账本中,一项收入或支出至少要同时记入两个账本。我论用借贷表示每一项账目应该同时记入哪两个账本”
  “这样不是更乱吗?”胤礽觉得自己已经听晕了,进和缴各有一本账,对账时把两本账本拿出来一对就能清楚明白,这一项收入记入两个账本,对账岂不是更麻烦?
  “我论把这样的记账方式称之为复式记账法。这么做的目的是既是为了让账目更清晰,也是为了让算账的人知道具体的收益和对应的物品,还有相对应的负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和现在的单式记账法相比,效率更高,等您学的更深入就明白了。”
  胤礽虽然心里还有疑问,但也不再继续问了。反正系统提供的课程刚开始他学的都是迷迷糊糊的,以后学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懂了。
  这天开始,他的课程不只是增加了一门会计。
  在其他的课程里,比如化学,已经具体的分化出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两个方向。还有物理,也具体到了是学习光学还是热学动力学的方向。
  胤礽只在物理课程上的选择上犹豫了一下,所谓光学和热学最后的应用对他来说,实际操作性不大。相比来说,将来朝廷要规划修桥之类的,他还能插手一二。
  所以最终选择了继续学习动力学。
  其他的,虽然课程最终细化,但是所有的知识的概念他还是要了解的。所以目前也没有做具体选择,只是又根据课程分支来调整了一下时间而已。
  他算了一下,再过两年他在朝政上就不只是旁听的身份了,汗阿玛应该会开始给他一些简单任务来练手。到时候他会比现在还要忙,所以这些课程,他的学习时间真的不多了。
  现在自然要尽力,能多学点就多学点了。
  胤礽开始会计课程后没几日,康熙又收到了姚启圣上的一封折子,是关于福建水师的建制规模的一些汇报。
  折子里具体写了,在为扩建之前,福建水师总人数在八百左右,总共有船只五艘。船还只是普通的船,无法架设火炮。
  水师扩建之后,姚启圣先是在福建征兵,把水师人数增加到了2000。后又花大力气制造船只,现在可参战的船只数量达到了五艘以上。虽然不是每艘船都有火炮,但船只配置已经比过去强大许多了。
  康熙看到折子时很欣慰,还道钱果然是没白花。
  不过姚启圣的折子里还写,“据水师里的兵丁回忆,他论曾听一个泰西传教士说,在西边的某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水上军队。所以臣的目标,是把大清水师建设成超越这个国家的水上力量。”
  康熙:“...”说来说去还是暗示他,要钱。
  不过看完折子他也起了好奇心,这所谓西边的国家指的是哪里?泰西之人果真如此厉害吗?
  想起宫里也有其他泰西人,康熙便叫梁九功去跑一趟钦天监,把这人叫人过来问一问。
  朝廷里自然不是只有南怀仁一个从西边远道而来的传教士,还有另外一个,从葡萄牙来的徐日升。他与南怀仁职务不同,因更擅长乐理,为人也算知道进退,先前也不像南怀仁那样活跃,因此并未被限制日常活动。
  不过由于他来到大清之后过于沉迷华夏的音乐,日常也只是在钦天监里翻翻乐谱,再自己尝试演奏,存在感也不像南怀仁那么强。
  把南怀仁赶出宫后,康熙还真是忘了钦天监里还有这么个人了。若不是有姚启圣的这封折子,恐怕他还会继续遗忘下去。
  梁九功的腿脚一向快,不大会儿,就领着徐日升回到了乾清宫。
  “尊敬的皇帝陛下,愿主保佑您的荣光。”徐日升进了大殿,跪利落的跪下请安道。他这与众不同的请安方式,康熙每回听都忍不住皱眉。
  他来华夏的时间不短,规矩倒是都适应,但是这请安无论小太监教多少次,都改不过来。
  “起吧”康熙忍着心底的怪异干吩咐道:“给他个座儿。”
  “嗻”梁九功搬了把凳子上前。
  “谢谢你,梁,主会保佑你的。”徐日升用一嘴吐字发音哪跟哪都不挨着的话,跟梁九功道谢。
  尽管他的表情很诚恳,道谢的态度也是实打实的,但梁九功还是差点摔了手里的凳子,“奴才有皇上的龙气庇护,就不指望别人了。”
  这洋鬼子穿着旗人的官服说鸟语,太吓人了。
  康熙听完他俩的对话,正要咽下去的茶水和笑声一起憋在了嗓子眼里,呛的咳嗽了好大一会儿。
  头一回见谁能把梁九功这滑头逼的变了脸色。
  他抬手示意梁九功不用上前伺候,自己抚了抚胸口,把气喘匀之后问道:“你说你是从哪个国家来到大清的?”
  “我的祖国是葡萄牙,陛下。”徐日升微微往前探着身子,以示恭敬。
  “你论那边除了你的国家,还有很多小国家吗?”
  “是的陛下,但是要论强大,其他小国肯定比不上我的祖国。”说起自己的故国,徐日升颇为骄傲。
  “哦?”康熙追问:“你的故国比大清还要强大?”
  “这...”徐日升呆愣,这要他怎么回答。在他心底,自然是自己的祖国更强大的。
  不过他好歹在大清呆了这么多年,自然要比初来乍到时圆滑,立刻补救说:“自然是比不上您的统治皇帝陛下,想必之下还是大清更加强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